高溫下的運城博物館,近300名青年男女上演一場“追星熱”,河東考古竟然也如此受人熱捧
高溫下的運城博物館,近300名青年男女上演一場“追星熱”,河東考古竟然也如此受人熱捧
高溫下的運城博物館,近300名青年男女上演一場“追星熱”,河東考古竟然也如此受人熱捧
高溫下的運城博物館,近300名青年男女上演一場“追星熱”,河東考古竟然也如此受人熱捧
高溫下的運城博物館,近300名青年男女上演一場“追星熱”,河東考古竟然也如此受人熱捧
高溫下的運城博物館,近300名青年男女上演一場“追星熱”,河東考古竟然也如此受人熱捧
高溫下的運城博物館,近300名青年男女上演一場“追星熱”,河東考古竟然也如此受人熱捧
高溫下的運城博物館,近300名青年男女上演一場“追星熱”,河東考古竟然也如此受人熱捧
高溫下的運城博物館,近300名青年男女上演一場“追星熱”,河東考古竟然也如此受人熱捧
鹽水蟲
1/8 週六上午,運城氣溫高達41攝氏度,運城市博物館卻在驕陽的照射下,以其博大的胸懷,吸引著眾多喜愛河東文化的人們。
2/8 一個可容納近300人的報告廳裡,座無虛席。來自各行各業對古河東文化感興趣的愛好者們在這裡聆聽了一場關於考古人眼中的古河東的專題講座。
3/8 主講人是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曉毅。近年來,在王曉毅的努力下,通過對古河東區域文物現場的科學發掘和科學論證,提出了許多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論斷。
4/8 講座中,王曉毅以充滿感情的語調,講述了在考古研究中對古河東厚重文化和驕人歷史的一些重大發現。
5/8 其中一些觀點和概念讓人耳目一新,比如中國境內人類最早的祖先、芮城西侯度遺址測年發現,距今220萬年前已經有了人類用火的活動,比科教書上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人早50萬年。
6/8 比如對河津陶瓷窯址的發掘,證實了河津在陶瓷加工製作方面的重要地位。
7/8 觀眾席上座無虛席,有老人、有少年,其中年輕人佔到80%以上。
8/8 兩個小時的講座結束後,報告廳內響起熱烈的掌聲,許多聽眾走上講臺,向王曉毅獻花、索要簽名、合影留念,有點電視上粉絲追星的感覺。
2017-07-30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