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這座“古寨”無人傷亡,存2000多年仍繁華,被譽天然空調
汶川地震這座“古寨”無人傷亡,存2000多年仍繁華,被譽天然空調
汶川地震這座“古寨”無人傷亡,存2000多年仍繁華,被譽天然空調
汶川地震這座“古寨”無人傷亡,存2000多年仍繁華,被譽天然空調
汶川地震這座“古寨”無人傷亡,存2000多年仍繁華,被譽天然空調
汶川地震這座“古寨”無人傷亡,存2000多年仍繁華,被譽天然空調
汶川地震這座“古寨”無人傷亡,存2000多年仍繁華,被譽天然空調
汶川地震這座“古寨”無人傷亡,存2000多年仍繁華,被譽天然空調
汶川地震這座“古寨”無人傷亡,存2000多年仍繁華,被譽天然空調
裕豐人間
1/8 大禹作為歷史上最為主要人物,很多人都對其是那一個民族有著極大的興趣,大約在司馬遷時代,有著“禹興西羌”的說法,這也就是說大禹乃是羌族人。而在四川的阿壩州理縣岷江流域的雜谷腦河畔就有著這樣一座“羌族古堡”,此古堡被譽為“天然空調”,存在2000多年仍有人居住,汶川地震中它也未曾毀滅。其完善的地下水網、四通八達的通道和碉樓合一的迷宮式建築藝術,被中外學者譽為“羌族建築藝術活化石”、“神迷的東方古堡”。(圖片來自 IC photo)
2/8 桃坪羌寨在理縣東40公里處,距成都市約180公里。該寨是羌族建築群落的典型代表,寨內一片黃褐色的石屋順陡峭的山勢依坡逐坡上壘,高低錯落有致,以最先壘築的石屋為中心。(圖片來自 IC photo)
3/8 後來隨著後來部族人口的增加,逐漸向外圍擴展,採取以防禦為中心的建築理念,逐步完善村寨的防禦反擊功能。寨子的後面,是兩座9層約30米高的碉樓。碉樓層與層之間用木梯連接,四周佈滿了射擊窗口。(圖片來自 IC photo)
4/8 出口連著甬道構成路網,本寨人進退自如,外人如入迷宮。寨房外牆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構,斑駁有致,寨中巷道縱橫,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圍牆,保留了遠古羌人居“穹廬”的習慣。(圖片來自 IC photo)
5/8 民居內房間寬闊、樑柱縱橫,一般有二至三層,上面作為住房,下面設牛羊圈舍或堆放農具,屋內房頂常壘有一“小塔”,供奉羌人的白石神(一塊卵狀白色石頭)。堡內的地下供水系統也是獨一無二的,從高山上引來的泉水,經暗溝流至每家每戶,可調節室內溫度。(圖片來自 IC photo)
6/8 除了建築上的特色之外,還有著一點讓人十分的佩服那時的建築。據瞭解當時在施工的時候,採取了不繪圖,不測算,不弔線,信手砌成,結構勻稱,稜角突兀,雄偉堅固,精巧別緻,是世界建築史上絕無僅有的一大奇觀,另外碉樓是整個寨子的標誌性建築,僅存兩座,一座是陳仕明家的住宅,另一座雄踞在寨子對面的河岸上。(圖片來自 IC photo)
7/8 2008年地震發生之後,這裡距震中僅17公里。在那個黑色三分鐘裡,地震晃動的幅度達一米以上,隔壁新寨的鋼筋水泥粉碎性垮塌,而用石塊加黃泥漿壘起來的桃坪老寨竟沒有一間民房倒塌,除了碉樓頂和三層以上的罩樓有些損壞,部分牆體開裂之外,整個桃坪羌寨並沒有太大性的損壞,自然生態更是沒有絲毫的損害。全寨98戶人家540名羌民無一傷亡,包括40多名遊客。(圖片來自 IC photo)
8/8 除了建築有著過人之處之外,這裡的非物質文化極為的特殊。按照常理來說如此一個民族應該有著語言和文字,但這裡卻沒有文字,只有語言。全靠人為的語言相傳得以保存,在2007年央視青歌賽上,羌族多聲部“畢曼組合”用質樸動人的音樂和來自最民間的穿透力打動了中國觀眾和專業評委的心,一舉奪得了大賽原生態組的銅獎。這裡作為歷史上保存非常完整的地方,具有很高的價值,所以要充分的保護好。(圖片來自 IC photo)
2019-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