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天涼了到底如何給寶寶加衣服?

“春捂秋凍”,天涼了到底如何給寶寶加衣服?
2 個回答
育儿爱分享
2017-09-17

春捂秋凍”,指的是春天不要過早減衣服,秋天不要過早加衣服,這樣才不容易生病。有些老人卻簡單的理解成了秋天要多加衣服防凍。而且老人家慣有的思維是氣溫降低,孩子就容易著涼,於是火急火燎給孩子加衣服,非要捂出一身微汗手熱腳熱才叫不冷。要知道,這樣做只會使孩子流汗更多,一吹涼風更容易感冒。

所以可見,穿得多,反而是造成孩子秋季感冒的原因之一了。

除此之外,穿的多還容易引起以下症狀:

  • 穿太多不透氣,會引發皮膚問題,讓寶寶的溼疹更厲害。

  • 穿多了也容易導致寶寶大便乾燥。

  • 穿太多孩子睡不好,容易頻繁夜醒。

如果你發現孩子有以上情況,就要注意是不是衣服穿多了。

“春捂秋凍”,天涼了到底如何給寶寶加衣服?

那麼,秋天到底應該如何給孩子穿衣服呢?

秋季寶寶穿衣的6個原則

1、小肚子不能著涼

夏末秋初,寶寶很容易腹瀉,要特別注意腹部的保暖。平時脾胃不好的寶寶,當冷空氣直接刺激到腹部,就容易出肚子痛,甚至是拉肚子,影響食物消化吸收,進一步影響生長髮育。所以,晚上睡覺一定要給寶寶蓋好被子,喜歡踢被子的寶寶可以使用薄睡袋。

2、給寶寶穿衣需靈活機動

6個月以內的寶寶還不會爬,9個月以上的寶寶已經會扶著站立了,這兩個階段的寶寶有一個相同的穿衣特徵——“靈活機動的穿著方式”。

所謂“靈活機動的穿著方式”就是棉質的薄背心,加同樣棉質的T恤。

棉質的薄背心非常好用,媽媽不妨觀察一下寶寶的情況,如果是從事動態活動就先不要穿背心,只穿著T恤;而如果從事靜態活動則加上背心;外出時也可以在起風了或下雨後穿背心;這樣的穿衣方式,也可以說是一種“靈活機動的穿著方式”。

3、隨時調節穿著

寶寶對氣溫的敏感度比大人要高得多,而入秋後的溫度總是很難預料的,熱的時候比夏天還熱,冷的時候又非常冷,就連大人也常常不適應,更何況是幼嫩的寶寶。

所以爸爸媽媽遵守“天熱時,寶寶比媽媽少穿一件,天冷時,寶寶比媽媽多穿一件”這樣一個原則就可以了。

4、外出多帶一件外套

出門在外,需要多帶一件衣服,以防天氣突然變化導致。

5、如果你冷,給寶寶穿上襪子

氣溫下降,如果你的腳丫子感到冷,那麼寶寶的小腳丫子也可能很容易感到寒冷。這時就需要給寶寶穿上襪子了;如果你覺得光著沒事,那寶寶也不會覺得冷。

“春捂秋凍”,天涼了到底如何給寶寶加衣服?

Tips:

  • 多穿幾層稍薄的衣服,保暖效果會更好。層數多,層間的空氣流通會相對較好,即使出汗也容易幹,脫換也方便。

  • 不要給孩子穿保暖內衣。保暖內衣透氣性差,容易出汗,出汗後不易發現,不易及時更換。

  • 看孩子冷不冷,應該是以腋下的溫度為準,也可以撫摸孩子的後頸、後背、前胸等位置來判斷,而不是手腳。

除了正確的穿衣,想要孩子增加抵抗力,也要帶孩子多進行戶外運動。越是“被小心保護”的孩子,越容易生病。不要怕磕、怕髒、怕颳風、怕下雨,帶寶寶多出去瘋跑吧!晒晒太陽,跑跑跳跳出點汗。讓運動喚醒寶寶身體中的能量,這樣的寶寶才會少生病。

喜歡請右上角關注我!謝謝“春捂秋凍”,天涼了到底如何給寶寶加衣服?

燕掠平湖
2017-09-20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一句衛生諺語,是告誡人們在換季時節要注意身體健康。

"春捂"就是說春季,氣溫剛剛變暖和,不要著急脫掉棉衣。過早換了春裝,當氣溫突然降低時,就很難適應,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引發各種疾病。

"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微變得涼爽寒冷,不要著急增加衣服。不斷降低的氣溫,更有助於鍛鍊人的耐寒力,對低溫的適應能力,過早過多的添加衣物,當氣溫突然回升時,會導致出汗著涼,容易引發風寒感冒。

“春捂秋凍”,天涼了到底如何給寶寶加衣服?

每到換季,媽媽最擔心的還是寶寶的身體,氣溫多變,是該添衣服還是減衣服,很是為難。小寶寶只要做到“三熱”,任何時候都不怕。

頭熱,夏天出門戴帽子是為了遮陰,春季、秋季、冬季戴帽子則是為了保暖,頭部著涼容易出現感冒的情況。

腳熱,老一輩的人總是說,小孩腳底不能著涼,不然會拉肚子的,腳底保暖,有助於血液循環流通。

肚子熱,小寶寶一般都會穿小肚兜,將自己的小肚子裹起來,肚子著涼,會出現打嗝、拉肚子的情況。

除了這些,隨著氣溫高低變化,媽媽還是要多注意給寶寶添減衣物,不許偷懶喲!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感恩遇見,感謝歡喜!

“春捂秋凍”,天涼了到底如何給寶寶加衣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