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400多年民間藝術——飄色,據說起源於吳川、黃圃,但沙灣不答應
哎呀頂
1/18 飄色是一種融合戲劇、魔術、雜技、鼓樂和民間舞蹈等藝術於一體的古老傳統民俗藝術,據說起源於明末、清初,現在流行於廣東的沙灣、吳川、信宜、斗門、黃圃等地,甚至香港也非常流行,在香港的“包山節”會隆重同臺表演。
2/18 飄色的“飄”意思就是:懸空而立、凌空展美;“色”的意思就是:精心巧飾、演繹角色;也就是在裝飾華美的“色櫃”小小舞臺上演繹某個故事、傳說、戲曲或風俗。主題有“精忠報國”“護國庇民”“馬上琵琶”“三調芭蕉”“飛劍伏魔”“大鬧東海”“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等;也有:“黛玉葬花”“水浸金山”“柳毅傳書”“三國演義”“水滸傳”“八大仙”等等名著故事;現在還增加了國強家富的內容。
3/18 飄色可以說是在一個流動的舞臺上演繹戲劇、故事的民間藝術表演方式,飄色的技術結構分成:1、色櫃,也叫“色板”,就是表演的小舞臺;2、色梗,也就是支撐小孩懸空而立的纖細鋼枝;3、色,就是扮演角色的小孩,也叫“色仔”“色女”,底層的小孩叫“屏”,懸空而立的小孩叫“飄”,由於這個特殊的表演技術結構,小孩的年齡和體重都有特別的要求,做屏的小孩可以在12歲以下,做飄的小孩一般在3歲以下。
4/18 沙灣飄色,非常注重裝飾、服裝的設計,色彩豔麗,造型獨特,而且層數越來越高,有的達到5層,看到懸空而立、飄飄然的色仔、色女,真是捏一把汗,幸好飄色的藝人在製作色櫃的時候充分考慮了色櫃移動時的力學結構,讓搖搖晃晃、飄飄然的“飄動“更加生動活潑、安全可靠。
5/18 一個色櫃為一個表演舞臺,每個色櫃為一個神話、一個小說、一個戲劇的故事。挑選“色仔”“色女”的環節比較嚴格,每個被挑選上擔任“色仔”“色女”的小孩們,就是一種榮譽,不單需要他們有足夠的膽量,還需要他們有足夠的耐心,更需要他們具備藝術表演的天賦。
6/18 “色仔”“色女”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非常周密細緻,就算一個頭飾都需要經過反覆佩戴和位置固定,化妝更是一絲不苟,繁重、複雜的戲劇行頭,小小年紀能夠佩戴得體、融情入戲實屬不易;而且空中飄蕩,各種情況都會發生,所以飄色表演團隊都有安全的應急準備。
7/18 “色仔”“色女”在空中飄蕩的時間將近2~4小時,有時候會下雨,沙灣古鎮的飄色出了名的民謠就是“沙灣飄色,雨水滴滴,閂門避親戚。”,因為每年農曆三月三,下雨的機率很大;有時候偶爾有出太陽,像今年太陽非常猛烈,厚厚的戲服裹得色仔、色女大汗淋漓,而且他們不能下來大小便,有的還會打瞌睡,的確實屬不易。
8/18 沙灣飄色,據說是明代沙灣人李路遠(宋末殿試第三)在雲南當邊關大將,平息了雲南兩族人為爭奪朱元璋始造北帝塑像的械鬥,兩族人為了感謝李將軍,就將這個“北帝塑像”送給將軍,李將軍就將此尊“北帝塑像”請回了沙灣;從此以後,每年農曆三月三“北帝誕”,沙灣人就抬出“北帝塑像”出遊,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漸漸到現在形成了“飄色民間藝術巡遊文化節”。
9/18 北帝誕當天,番禺各村的飄色隊伍會在沙灣古鎮色“留耕堂”前集中,整裝待發,祈福禮成後,在古鎮的主要大街小巷巡遊,沙灣古鎮大街小巷,人頭湧動,鑼鼓喧天,到處都是喜慶的節日氣氛。
10/18 “北帝誕”是非常講究的,沙灣人都會挑選個吉時,舉行各種祈福、拜祭儀式後,飄色巡遊活動就正式開始。\n這是金龍騰飛在準備為巡遊啟動拉開序幕。
11/18 今年的飄色巡遊,融入了多種文化形式的表演,讓整個文化巡遊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沙灣鎮鰲魚表演隊表演的《獨佔鰲頭》,令飄色活動增加了神話色彩。
12/18 沙灣興賢小學表演的《魚燈閃閃》,給飄色活動帶來活力的閃動。
13/18 沙灣中心小學表演的《蘭桂騰芳》更是清新仙氣十足。
14/18 這麼熱鬧的場面,怎可以少了番禺鐘山村的醒獅《獅躍鐘山》?
15/18 關於飄色起源於哪裡?誰是飄色的鼻祖?眾說紛紜。中山市黃圃人說自己的飄色最具特色:黃圃在歷史上的地域範圍包括番禺許多地方,沙灣屬於大黃圃的範圍,因此有“黃圃飄色源於沙灣飄色”之說。黃圃“飄色”,據說在清晚期已經很活躍,到了清末光緒、民國期間是達到了鼎盛時期。經過歷史的沉澱和民間藝人的付出,現在黃圃飄色更加出色,在1998年黃圃鎮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飄色藝術之鄉”。
16/18 吳川人說自己的飄色最震撼:吳川的“飄色”據說起源於清末,吳川飄色巡遊時,各個角色手舞足蹈、飄飄如仙,他們叫做“東方飄遊藝術”,每年的正月十六、十七日,吳川的飄色隊伍綿綿數公里長,觀眾都有100萬多萬人,據說是廣東最震撼的飄色巡遊,吳川飄色藝術生命力很強和民俗的感染力很大。
17/18 沙灣人說自己的飄色最古老、內容最豐富,現在還創新出了”水上飄色“。其實,飄色在南粵大地都有普遍存在,廣東的地方居多,而且各具特色、各自精彩。如:珠海斗門區乾務鎮的“飄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據說是模仿“江西飄色”;茂名信宜鎮隆“飄色”還列入“廣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18/18 總之,究竟飄色起源於哪裡?誰是飄色的鼻祖?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反映當地人民的美好生活嚮往,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就足夠了!\n感謝你的閱讀!歡迎關注“哎呀頂”,更多旅遊、文化、攝影資訊與你分享
2019-05-1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