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圖片故事)“麻師”張光文:誓讓青山變金山
夜郎旅遊
1/20 今年50歲的張光文是貴州省大方縣果瓦鄉人, 小時候常在家鄉大山裡採挖野生天麻食用,1989年貴州省畢節農校農學專業畢業以後,張光文結合當地適宜天麻生長的實際,開始致力於研究和推廣天麻發展。配圖為5月28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古城街道辦事處關井社區烏蒙騰菌業菌種基地,村民正在採集天麻花粉。羅大富\/攝
2/20 1993年,張光文在老家果瓦鄉大寨村、茶元村一帶引導70多戶村民人工種植天麻喜獲豐收,他也因此在當地聲名鵲起,大家親切地稱呼他“麻師”。配圖為5月28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古城街道辦事處關井社區烏蒙騰菌業菌種基地,村民正在採收天麻花粉蒴果。羅大富\/攝
3/20 為了研究更加先進的天麻種植技術,張光文跑遍湖北、陝西、雲南、安徽、四川等地考察學習,終於在菌種制種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使天麻產量和質量得到了保障。配圖為5月28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古城街道辦事處關井社區烏蒙騰菌業菌種基地,村民正在採收天麻花粉蒴果。羅大富\/攝
4/20 2012年,張光文帶頭成立的菌種生產基地成為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天麻伴生菌種生產基地,年銷售優質伴生菌種160萬袋(320瓶),菌種不僅供本地需求,同時銷往陝西、湖北、四川、雲南、安徽等全國多地天麻主產區。配圖為5月28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古城街道辦事處關井社區烏蒙騰菌業菌種基地,村民正在檢查菌種生長情況。羅大富\/攝
5/20 如今,張光文的菌種生產、天麻種植基地每年生產天麻菌種近400萬袋、鮮麻近100噸。在張光文的帶領下,現在的大寨村因家家戶戶種植天麻早已成為遠近聞名的“天麻村”,全縣種植天麻面積近5萬畝,每年產鮮麻2000餘噸。配圖為5月28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古城街道辦事處關井社區烏蒙騰菌業菌種基地,村民正在進行菌袋接種。羅大富\/攝
6/20 “在全國只要有天麻種植的地方,就一定有我生產的種子,看到全縣、全市、全國都在不斷髮展天麻種植,打心眼裡開心,也慢慢實現了我當初讓青山變金山的夢想。”張光文說。配圖為5月28日,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古城街道辦事處關井社區烏蒙騰菌業菌種基地,張光文(右)正在教授村民接種技術。羅大富\/攝
7/20 張光文(右二)正在教授村民培養菌種生長技巧。羅大富\/攝
8/20 張光文(中)帶領村民正在採收天麻花粉蒴果。羅大富\/攝
9/20 張光文(中)正在教授村民如何檢查天麻烘乾情況。羅大富\/攝
10/20 張光文(中)正在指導村民揀選菌袋。羅大富\/攝
11/20 張光文(左)正在教授村民採集天麻花粉蒴果。羅大富\/攝
12/20 張光文(左)正在指導村民採集天麻花粉。羅大富\/攝
13/20 張光文(左二)正在帶領村民檢查菌種成長情況。羅大富\/攝
14/20 張光文正在採收天麻花粉蒴果。羅大富\/攝
15/20 張光文正在檢查天麻烘乾情況。羅大富\/攝
16/20 張光文正在實驗室檢查天麻菌種成長情況。羅大富\/攝
17/20 張光文正在實驗室檢查天麻母種存儲情況。羅大富\/攝
18/20 張光文(右三)正在給村民講解天麻種植技巧。羅大富\/攝
19/20 張光文(左一)正在給村民講解天麻種植技巧。羅大富\/攝
20/20 張光文和當地村民走在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古城街道辦事處涼井社區天麻種植基地裡。羅大富\/攝\n\n\n平臺宣傳推廣需求請聯繫:17508578910
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