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康熙的二皇子胤礽?

如題
3 個回答
求之
2017-02-13

如何評價康熙的二皇子胤礽?清太子愛新覺羅·胤礽(yìn réng)(1674-1725年),原名保成,康熙帝第七子,母為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除早殤諸兄弟外序齒為皇二子。因同母兄,嫡長子承祜幼殤,故其作為唯一嫡子於兩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居東宮前後共三十八年;作為康熙殷切期望的繼承人,胤礽不負眾望,文武兼備,賢明謙恭,監國理政期間頗具令名嘉績,深得讚譽;但因康熙對其太子的極度溺愛兼之朝中激烈的結黨紛爭,致太子心理扭曲,後期驕奢淫逸,君儲矛盾愈深,終致不可調和,引發廢儲,隨之諸皇子展開激烈奪儲之爭,史稱“九子奪嫡”。最終被禁錮鹹安宮內,直至幽死。

胤礽是為清朝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明立皇太子,他自幼即聰慧好學,開講經筵;主持祭祀。緊序有秩;作為康熙殷切期望的繼承人,他不負眾望,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的治擷芳殿:胤礽之宮人居所國才能,這點即使是後來康熙帝對他失望透頂之時仍予以承認。數次監國聽政,多少減輕了康熙的負擔,對清朝極盛時期的來臨,胤礽功不可沒;但長期的養尊處優及錯綜複雜的政治鬥爭最終使其人格分裂,賢德不再;而對高度集權的最高統治者來說,皇太子擁有的過多特權對其構成嚴重威脅。

他被廢的原因:沒有處理好皇帝與儲君的矛盾,沒有處理好太子與皇子的矛盾,無法解開皇位繼承製度的死結。

《清史紀事本末》:①太子性仁弱,率易任情,無矯飾。②胤礽居儲位,會聖祖親征準噶爾,胤礽奉命監國,以性仁弱故,為政務寬大。

康熙帝:①胤礽乃皇后所生,朕煦嫗愛惜。②皇太子自幼讀書,深明大義,必然謹慎。上則祖廟社稷之福,下則臣民之造化也。朕不勝喜悅。③爾在宮穩坐泰山理事,故朕在外放心無事,多日悠閒,此可輕易得想乎?朕之恩福蓋由行善而致也。朕在此無不告知眾人。爾如此孝順父親,諸事掛念在心,朕亦祝爾長壽無疆,子孫同爾一樣孝順,亦如此恭敬爾。爾諸事稔知恭敬,故寫信寄之。④皇太子並與諸臣鉅細問之,此一大暢快事也。⑤皇太子乃極孝順之人,想是見花鳥魚獸,憐惜朕於沙滷邊陲之勞苦耳。

以礼观书
2017-05-21

康熙皇二子胤礽是赫舍里氏皇后給康熙帝生的嫡出長子(也是次子,但因胞兄幼殤而得福),剛滿週歲就被立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儒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

如何評價康熙的二皇子胤礽?康熙帝

康熙曾言:“皇太子自幼讀書,深明大義,必然謹慎。上則祖廟社稷之福,下則臣民之造化也。朕不勝喜悅。”“爾在宮穩坐泰山理事,故朕在外放心無事,多日悠閒,此可輕易得想乎?朕之恩福蓋由行善而致也。朕在此無不告知眾人。爾如此孝順父親,諸事掛念在心,朕亦祝爾長壽無疆,子孫同爾一樣孝順,亦如此恭敬爾。爾諸事稔知恭敬,故寫信寄之。皇太子並與諸臣鉅細問之,此一大暢快事也。”“皇太子乃極孝順之人,想是見花鳥魚獸,憐惜朕於沙滷邊陲之勞苦耳。”

康熙對胤礽過於驕縱和溺愛:默許索額圖所定規格幾乎與皇帝等同的皇太子儀仗、冠服(只有尺寸有些許裁剪);康熙規定每年的元旦、冬至、千秋三大節,百官對皇太子都要行二拜六叩的禮節,並避太子名諱;為了維護太子的地位,不惜罷斥重臣明珠;縱容兒子揮霍浪費,如歷次外出巡遊,太子所用皆較皇帝上乘,命令當地官員搜刮民脂民膏。東宮內花銷亦高於皇帝;太子脾氣暴躁,任意鞭撻諸王、眾臣,康熙卻加以包庇,甚至“以身作則”處置忤逆太子的人;默認私生活不檢的太子放肆地廣羅美女、豢養面首。即便二次廢黜胤礽太子後,仍有傳言康熙帝會因寵愛胤礽第二子弘晳而準備第三次冊立胤礽為儲君。

如何評價康熙的二皇子胤礽?胤礽

法國傳教士白晉對胤礽的評價是:“可以說,此刻已23歲的皇太子,他那英俊端正的儀表在北京宮廷裡同年齡的皇族中是最完美無缺的。他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皇太子,已至在皇族中,在宮廷中沒有一個人不稱讚他,都相信有朝一日,他像他父親一樣,成為中華帝國前所未有的偉大皇帝之一。”

遺憾的是,康熙帝對胤礽寄予了很多殷望和摯愛,而集萬般疼愛一身的同時,難脫做了幾十年太子而想提前登基,加之身邊一幫權臣馬屁精拉幫結派導致的墮落厄運。心急的胤礽,受不了鼓動和誘惑,在被廢再立時,老實了幾年,又鋌而走險,逼迫慈父提前讓位,這無疑是觸犯了同樣熱愛權力的康熙的底線:“朕治平之天下,斷不可以付此人!”

微风山谷1381
2017-02-13

無論如何,胤礽都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的悲劇既有外部環境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原因。從外因看,康熙在位60多年而胤礽做了40多年的太子,換言之胤礽被考察了40多年,而康熙是一個十分精明強勢的父皇,在此情況下讓胤礽在40多年裡不出現大的錯誤所有的看法都與康熙一致幾乎不可能,另一方面所謂樹大招風,胤礽在太子位置上呆了這麼長時間難免招人嫉恨,特別是在第一次被廢又重新被立為太子後,各皇子對儲位都有了覬覦之心,此時胤礽顯然已經成為他們的絆腳石,即使不敢直接陷害但也不可能忠心輔佐於他。我個人認為,胤礽的二次被立是康熙權衡各方面力量因素後的緩兵之計,是一種過渡性質的安排,也是為了緩解諸皇子儲位之爭的無奈之舉。

從胤礽個人看,他是康熙眾皇子中少有的心性偏軟的一位,心思簡單,不善心術,不夠心狠手辣,最致命的弱點是沒有一位真正有才學有計謀的人才來為其出謀劃策,來忠心輔佐他。從另一角度來看,胤礽的悲劇和康熙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康熙把胤礽放到太子的位置上,卻沒有為他的坐穩坐牢做好鋪墊,有一句話叫扶上馬送一程,康熙想讓胤礽做自己的接班人卻不為其設置好相應的輔佐人選,不鼓勵太子培植自己的一班人馬,也許是康熙還不想過早被架空?

總的來看胤礽的下場是很慘的,從他的能力與性格上來看他不適合太子一位,強行把他安到這個位置實際上是害了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