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10 個回答
我是赵帅锅
2019-05-18

其實,除非是皇帝故意佈局,故意扶持其他皇子來制約太子,一般情況下,其他皇子是很難對太子地位形成挑戰的。對於朱元璋來說,朱標是他的嫡長子,在他9歲時就被立為世子,等到他11歲,明朝正式建立,他就被朱元璋正式冊封為太子,並且將親自挑選李善長為太子少師,徐達為太子少傅,常遇春太子少保。

並且,朱標在22歲,朱元璋就讓他開始監國,正式處理朝政。而且,此後二十年裡,朱元璋對於朱標的太子地位,絲毫沒有產生過半分動搖和懷疑。換句話說,朱標皇位繼承人的身份,是被所有人從小就牢記於心的,在這種背景下,又有哪個皇子敢不自量力來挑戰朱標的太子地位,這不是找死的節奏嗎?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至於康熙,本來他的太子胤礽也是從小就開始培養,按理說他的地位也是不可動搖的。但是,由於滿清初期在政治上所採取的八旗制度,相當於國家的最高實權分由八位旗主聯合控制,當然,為充分保障皇權,從皇太極開始,八旗中的上三旗(正黃、鑲黃和正白)都由皇帝一個人來掌管,而剩餘的下五旗則分別由親王、貝勒等宗室貴族成員統領。

康熙剛登基時,由於年幼,上三旗分別由索尼、鰲拜和蘇克薩哈等掌管,所以他們也就成為帝國的執政官。等到康熙親政後,上三旗的控制權,也就被康熙收了回來。然後,等到康熙晚年,為培養太子胤礽,就將上三旗的部分權力交給胤礽掌管。

但是,隨著康熙年齡越來越大,加之身體也不是很多,很多事情越來越力不從心,自然只能交由太子胤礽處理,這樣他對上三旗的控制力也變得越來越強。同時,作為上三旗的各大將領,一邊是垂垂老矣的老皇帝,一邊是風華正茂的未來皇帝,自然也會在心中掂量,有意無意向太子靠攏。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偏偏這個時候,太子胤礽又行事高調,竟然公開和這些將領眉來眼去,而且對生病的康熙似乎也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孝心和關心,這不僅讓康熙感覺寒心,更讓康熙感到害怕。因為,如果太子徹底控制住上三旗,就意味著他完全有能力搶班奪權,這使得康熙不得不防備。

於是,康熙決定先下手為強,不僅將與胤礽交好的將領們給處死,還廢除掉胤礽的太子之位。後來,康熙覺得給胤礽一個教訓就足夠,所以又下詔恢復了他的太子之位,但很快,康熙發現胤礽的表現還是不能讓他放心,所以再次將其廢除。

此後,康熙不再立太子,而是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共同來協助自己管理上三旗,這樣幾個兒子之間就可以相互制約,自己也就不用再擔心類似胤礽的現象再出現,但也由此造成了九子奪嫡的現象。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瓦尔登的船夫
2019-12-22

雖然都是兄弟眾多,但經歷完全不一樣,所形成的威望就大相徑庭。


散養一步一步建立起來的威信

朱和尚25歲出來創業,參加了革命游擊隊。然後就開啟了他的開掛模式。

創業第一年就認識了自己的便宜老丈人義軍領袖郭子興,郭乃紅巾軍一方大員,手握重權。朱元璋一看這個背景不靠靠誰?於是沒過多久,朱元璋就娶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自此朱和尚有了靠山,吃嘛嘛香了。

創業第二年朱元璋便有了自己的孩子,男人的30而立目標不再是夢,這一次馬氏生的是個男孩,也就是後來的朱標。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雖然朱元璋十分疼愛朱標,但再疼愛也沒用,創業隊伍已經越來越離不開朱元璋了,於是朱標的童年就是在戰場奔波中渡過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朱標經歷的多了成長自然也就快。

後來牛逼的不要不要的朱棣出生時,朱標已經5歲了。也就是說朱棣還在穿開襠褲的時候,朱標已然是個小大人了。

“弟弟,你今天又尿床了!”

“哥哥陪我玩!”

除此之外,正所謂長兄如父,很多時候太子朱標代替忙於創業的朱元璋,履行了照看弟弟妹妹的義務。這種童年經歷形成的條件反射,對於青少年來說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就如《明史》中所說的那樣,在朱元璋的眾多子女中,長子朱標的威信是極高的。

圈養一點一滴消磨掉了威信

康熙當皇帝的時候,滿清已經入主中原,雖然零星還有很多叛亂,帝都北京已經極為穩定,所以相較於朱元璋生在動亂年代的兒子們,康熙的兒子們生活的可是相當安逸。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尤其是太子胤礽,剛出生後沒多久,生母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就去世了。康熙悲傷之餘對這個孩子自然就格外喜愛。但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些寵溺的成長環境,讓胤礽永遠無法體會到創業初期的艱難。

所以我們看到的胤礽,是一個有些唯唯諾諾,且胸襟不是很寬闊的太子,同時對除了皇阿瑪的其他人還有股子來自心理上的自大和傲慢。這樣的兄弟,其他十多位是很難喜歡起來的,更不要說把他當做大哥來看待了。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除了成長環境以外,外部的官場環境也極為重要。朱元璋是處在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手底下的官員結黨還不是很明顯,最主要的是有能力結黨的也都被朱和尚“超度”了。而康熙朝官員結黨這點就很明顯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官場也會有政治投資,所以肯定會有人背地裡去押注儲君。在這種明爭暗鬥的大環境下,康熙的兒子們也身不由己了,不是說你不想參與就能置身事外的。

這就形成了個惡性循環,彼此勾心鬥角,暗地裡使陰招,你如果是哪個下不去手的人,就將會是最先被幹掉的那一個。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上兩點更為重要,同時卻很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個原因,那就是朱標的生母馬皇后死的比較晚,而太子胤礽的生母赫舍裡死得太早了。在中國歷史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後來的母憑子貴,而是子憑母貴。母親才是年幼孩子最有力的靠山!

馬皇后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就將其他孩子們正要萌芽的野心滅殺於搖籃之中。而康熙的太子胤礽就可憐的多了,沒媽疼啊!假設赫舍裡能夠多活二三十年,九子奪嫡或許都不會出現。畢竟即使康熙再怎麼鍾情赫舍裡,幾十年也消磨的差不多了。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虎头山小妖
2019-05-15

大家好我是虎頭山小妖。

話說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上和質量上都是數一數二的,但是朱元璋的時候朱標身為太子幾乎沒有那個兄弟會與他來爭奪一下太子的位置,可是同樣的事到了康熙這邊就完全不一樣了,康熙的兒子們為了奪皇位大打出手,也正是這麼多兒子們相互爭鬥,所以才會出現“九子奪嫡”這種說法。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為何兩個的朱元璋的兒子數量與質量都這麼出眾,可是結果卻是天差地別。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沒有看到本質,首先大明朝與大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那就是對待皇子們的去留上不一樣,朱元璋認為自己整個天下都是自己家裡的,所以就打算讓所有的孩子們都可以過得很好。

於是就將自己的兒子們全部封到了全國各地去當藩王去了,雖說朱標在京城是太子的身份,可是別的兄弟們生活過的也不差,可以說在自己的封地上也相當於皇帝一樣的權力,只是名份上不太一樣而已。

可以說朱元璋是用著平分的這種方式來對待自己的眾多子女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朱元璋的兒子們在心態上是不會有太多的差別,再加上朱標的為人相當的不錯,身為一個兄長不知道為自己的弟弟們求了多少次情。

也就是說大明朝朱元璋的兒子們相互之間並沒有太多的利益爭鬥,所以朱標這個太子的位置相對來說就比較穩定,而且朱元璋這個人是極度的重視家人的那種帝王,別看到在對待朝臣的時候那是大殺四方,可是對待自家人的時候幾乎沒有動過刀槍。

說實話古代的皇帝一般來說都是孤家寡人,意思就是說身為一個皇帝會越來越無情,畢竟天家無父子這種事是從古代一直傳下來的,可是朱元璋在成為皇帝后還沒有多久,朱標的身體就出現問題了。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其實可以說朱元璋還很熱心與自己的親情的時候,朱標就生病掛掉了,所以像李世民與李淵這樣的事就還沒有產生萌芽就已經過去了,而新的太子就是朱允炆,因為年紀上的差距,所以朱元璋又不用防備自己這個孫子,所以朱元璋也用不到讓別的兒子來相互牽制。

這就是朱元璋的兒子們看起來很多,也很優秀可是相互之間並沒有爭太子的主要原因,說白了就是利益上夠不到。

而康熙就不太一樣了,康熙可是在位時間相當的長,這個時間長到了自己的太子已經等不急了這個地步,畢竟古代的李世民還有隋煬帝他們可都是因為等不急自己的父親讓位,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

所以康熙對自己這個太子是相當的防備,光自己防備是沒有用的,畢晚大臣們都知道這是太子,就算是犯錯,康熙也不會拿他怎麼樣的。當然了真要有錯康熙可能第一個就對太子下黑手了,可是康熙自己又不能讓大臣們感覺自己寡情薄意。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於是康熙在大臣這方面沒有什麼指望的時候,就開始從自己的眾多的兒子當中給太子尋找敵人,一般來說太子是不會犯什麼大錯的,但是如果讓太子感覺到自己的太子之位不保的時候,會不會讓他有別的想法。

然後康熙就開始對自己的四皇子還有八皇子開始關心了起來,這讓別人看起來好像是感覺太子不太行,康熙有換太子的想法,畢竟朝中大臣的心裡所想的事太多了,有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會讓一大批的重臣們內心轉一個大圈。

而且大清的制度方面對皇子們也實在有點坑,但凡成不了皇帝,只能被養到宗人府,而且自己的後代也會慢慢的變成如同平民一般的存在,這讓皇子們對皇位有著相當高的熱情。

現在康熙突然間對自己熱情了起來,所以四皇子就感覺自己也有機會當一當太子,萬一要是成功了可就不一樣了。

也就是從這裡開始各個皇子們之間就開始各種爭鬥,而這種爭鬥其實就是康熙所希望的結果,不論那個皇子想當太子,最終的結果就是討好自己,而且這樣一來就可以把太子的耐心直接給磨出來。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康熙也就不用天天想著辦法來防備太子會對付自己了,現在大家的眼睛都在盯著太子的一舉一動,果然沒過多久各種太子的黑材料就被放在了康熙的桌子上面,於是康熙開始名正言順的廢了太子之位。

可是朝中的大臣們又開始向皇帝施壓,畢竟古代的皇家是不能沒有太子的,不然各種不穩定的說法就都出來了,而康熙說實話相當的煩這個,於是就又一次把太子推了出來,讓太子又一次復位,但是沒過多久再一次廢掉了太子,意思很明顯就是讓大臣們知道太子的位置就是一個擺設,自己想讓他當,他就是太子,不想的話直接就什麼也不是了。

於是朝臣們都明白了什麼意思,也就不太去煩皇帝立太子這種事了,但是因為太子之位空著,這讓康熙的眾多兒子們心裡一直有著不該有的想法,於是所謂的“九子奪嫡”就這樣出現了。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反正是皇子們之間爭鬥不斷,康熙很是開心得看著自己的兒子們爭來爭去,等誰的實力強大的時候,果斷出手把這個兒子給再行壓下去,比如當時的四皇子在朝中的勢力很強大的時候,就被康熙果斷給打壓了下去。

等八皇子的勢力發展起來的時候,又一次把八皇子給壓了下去,再然後又是十四皇子被康熙看好,一直帶在身邊,其實說白了就是十四皇子比他們幾個皇子年紀,康熙還可以在皇帝的這個職業上再幹幾年。

其實對於康熙來說,太子的位置給誰都無所謂,主要是不要讓他們有實力來奪自己的位置,這才是最關鍵的地方。

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康熙看起來和朱元璋一樣都是有著很多優秀的兒子們,可是朱元璋的兒子幾乎沒有人與朱標作對,而自己的兒子們哪個也想當太子,原因就在這裡。

浮沉于史
2019-12-20

先來說朱標,朱標是嫡長子,在名分上就把兄弟們壓得死死的。

朱標的岳父是常遇春,藍玉又是常遇春妻弟,且朱標仁愛之名深入人心,大臣們都很擁戴。

這麼看來,朝中的力量對比,朱標也可以完敗這些兄弟。

再者,朱標友愛兄弟,朱元璋差點廢了秦王和晉王,都被朱標攔下了。

兄弟們尊重這位大哥,也就不會去圖謀什麼了。

明代實行的分封制,成年皇子都被派到封地上去了,除了朱標,沒有人有機會在朝中培植黨羽。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再來看胤礽。胤礽是皇太子,可是架不住他上面還有個大哥,大哥雖然是庶出,可是人家是長子,在名分上,他不輸胤礽多少。

而且清代立儲,也沒有規定一定要是嫡子或長子繼位,雍正時甚至發明了一個祕密立儲制度,把遺詔放在正大光明匾後面。

這樣看來,機會對每個人都均等了。

本來胤礽是皇太子,大家也不會怎麼多想,可是康熙太能活了,胤礽做了近四十年太子,難免情緒煩躁,畢竟不說做太子了,就是做皇帝,也沒有多少人做了四十年的。

他一暴躁,把柄就多了,給了兄弟們攻擊的機會。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滿清的宗室們都被關在北京,他們和朝臣接觸的機會太多了,時間一長,也防止不了皇子們結黨營私。

九子奪嫡,也就在所難免。

薛白袍
2019-12-21

其實不管朱元璋還是康熙皇帝對皇位都是強力把控的。


康熙朝出現的九王奪嫡,也只不過是康熙皇帝,控制朝政和皇位的一種制衡手段而已。


康熙朝的九位王爺,不管怎麼折騰都不算太成氣候,都沒能逃出康熙皇帝的五指山,這些皇子沒有像唐朝比方說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或者唐明皇之只李亨一樣廢立,或者殺死皇帝。


所以九王奪嫡的折騰是可控的。


康熙皇帝吸取了朱元璋把皇子分散到各地,各自為政最後尾大不掉的教訓,把皇子們集中到京城統一管理。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錢糧人都統一供應,杜絕了了王爺們做亂的可能,避免了像明朝靖難之役或者寧王作亂等事情的發生。


朱標是嫡長子。具有無可爭議的正統性,朱元璋一直悉心培養。


別的皇子被朱元璋分封各地,遠離政治中心,所以即使想爭權也有心無力。


其實直到建文帝朱允炆繼位,各個皇子大多還是無力對抗他。不過建文帝太心急了,急於削藩,把叔叔們往死路上逼。


這種情況下反是死,不反亦死,燕王朱棣冒險反擊,九死一生才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


康熙皇帝大約是吸取了燕王朱棣,靖難成功的教訓,知道藩王做大對皇權是一種威脅,所以才規定皇子必須在京城般不得在地方建立藩屬。


不過這就導致了另一個問題,就是有時候皇子太優秀。每個人都覬覦皇帝屁股底下那把椅子。


清朝皇位的傳承不是嫡長子繼承製而是是立之以賢,如果是嫡長子繼承製,那麼康熙他爹順治皇帝首先就無法登上皇位了。


這就導致了皇子間互相算計,互相傾詐誰都覺得自己挺賢的,和自己競爭的那人就是個爛人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大家血管裡留的都是一個老爸的血,憑啥我就不能想想金鑾殿上那把椅子,我覺得自己挺賢啊,只要皇帝老爺子沒死,那麼自己就有資格去爭一爭。


康熙老爺子好像也挺喜歡自己兒子們互相爭來爭去,自己在中間做仲裁這個角色,這樣可以保證每一個兒子不能一家獨大。


統御兒子和統御手下群臣道理是一樣的,讓大家不團結,皇帝的位置就是安穩的,如果眾人都一心一意的想扶持一個人上位,眾志成城,那麼很可能會出現的一個結果就是皇帝被架空。


而如果手下人鬥來鬥去,誰也無法做大,那麼最大的受益人的就是皇帝老爺子本人。


這大約就是帝王心術吧。


朱元璋統治臣下則沒有這麼多彎彎繞,他的方法更直接了當,就是一個字,殺!


不聽話的要殺,聽話的想盡辦法也要殺,為皇子朱標,殺開了一條血路。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不過他對兒子們他倒是比較體貼,不像康熙那麼翻臉無情,沒有讓他們之間鬥來鬥去。


朱標這個皇子的位置很早就確定了,朱標得朱元璋的喜歡,朱標本人有比較寬厚,如果他能即位,和大臣和眾兄弟相處和睦,所以眾位弟弟們也沒有覬覦皇位的心。


而康熙對皇太子胤礽則未必有這這麼喜歡。


胤礽這人對眾家弟弟也未必看得上,導致了老有人想挑戰一下他。而康熙對他的廢立,也導致了弟弟們好像看到皇太子這位子並不是固若金湯的,自己很有希望去搶一搶,即使自己沒能力,也可以攛掇有能力的去搶,自己是從龍之臣,也能提前預定給好位置,大富貴。


所以康熙晚年的九王奪嫡,才會爭奪的那麼激烈。


因為首先是康熙老爺子給了大家希望,而朱元璋一開始就把這希望給掐滅了,皇位就是朱標的,他死了就是他兒子的,別的皇子根本沒有一絲細微希望。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蒼蠅專盯有縫的蛋,康熙的皇位就像敲了無數小口子的鴨蛋,眾皇子都想嘗一口那鮮美的味道,朱元璋一開始就把皇位打造成了石頭蛋蛋,盯啥?


===============

文:薛白袍


歡迎點贊,歡迎討論,謝謝關注

历史简单说
2019-04-05

朱元璋與康熙帝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孩子特別多,朱元璋有史載,二十六個兒子,十個六女兒,而康熙帝有序齒的二十個四兒子,二十個女兒,如果要問誰的兒子優秀的多,一般認為是康熙帝優秀的多。

畢竟朱元璋比較知名的除了太子朱標之外,還有朱棣、朱權了,其他的都沒有啥名氣,而康熙帝就不一樣了,九子奪嫡,個個都十分有名氣、才能。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朱標的地位無法挑戰與康熙的太子之位屢次被挑戰,有的人得出,朱標因為過於優秀,而康熙太子胤礽不過優秀,而其他兄弟又太優秀的原因。

這個說法即對也不對,我們拿朱標與朱棣來相比較,朱棣可是能跟朱元璋比肩的永樂大帝,而朱標本人過於仁心宅厚,因為他在眾兄弟的威望比較高,但主要是來源於他的身份,他是嫡長子。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其他皇子根本就沒有覬覦之心,朱元璋也不會給他們這樣的機會的,朱標並非是最優秀的,另外也可以從他的兒子朱允文側面看出來。朱元璋為什麼在朱標死後,不立其他的嫡子,而是繼續立朱標的兒子朱允文呢?

有的人說,是因為宗法繼承製,說嫡長孫是享有最高繼承權的,這個是很錯誤的,因為古代皇帝的繼承製是嫡長子繼承製,先是嫡長子,再是嫡次子,然後再其他的嫡子,如果無嫡子,就是庶長子,依次下去。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所以歷史上,如果原來的太子死掉的話,就會立其他的皇子做為太子,根本就不會立太子的兒子繼續做太子,再說,對朱元璋來說,如果朱元璋真的遵從這個,就應該立朱棣為太子,因為朱棣的二哥、三哥都已去世。

皇帝的嫡長子繼承製就註定朱標的太子之位憾不可動,所以歷史上有多例皇帝想要廢立太子的,基本都被滿朝大臣給駁回了,而沒有立成,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劉邦想要廢劉盈,改立劉如意。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而在清朝,一般什麼時候立皇太子呢?都是先祕密立儲,然後臨終的時候,才宣佈誰是皇太子之位,而康熙朝比較不一樣,因為他深受漢文化很深,所以是在效仿古代立嫡長子為太子。

但是畢竟這是在清朝,不管皇帝自己,還是諸皇子、大臣、貴族,都認為這個太子之位只是暫時的,即使這個太子之位長達三十幾年,那麼每個皇子都是有機會的。所以總的來說,並非數量多,也非優秀,完全是繼承製度的問題。

木剑温不胜
2019-12-20

用事實說話,朱標確實要比胤礽優秀。朱標這樣的太子坐上皇帝,其他的兒子們也應該是服氣的。當然,九子奪嫡的原因有很多,胤礽也並非如雍正王朝之中那般混賬無用,但做皇帝,火候還差很多。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首先看兩位皇帝對太子的感情。朱元璋27歲的時候,嫡長子朱標出生,朱標的成長伴隨著他打天下的過程,朱標13歲時朱元璋創建大明朝,可以說,朱標是朱元璋兒子之中唯一一個和他打天下的兒子,一起創業的艱辛讓兩人感情篤深,所以朱元璋立了太子之後,第一件事就將其他兒子全封了藩王,立儲的決心很大。

康熙選太子,看的是他母親的面子,他對太子十分溺愛,讓太子養成了一身毛病,不僅僅對官員,就算是對親手足都看不上。到了後來,康熙自己也開始搖擺不定,第一次廢太子的時候,已經讓其他的皇子看到了機會,當然要卯足了勁爭上一爭。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另外,朱元璋是“嫡長子繼承製”的竭力擁護者,為了避免王儲之爭,他將嫡長子之外的藩王全部圈在京城之外,沒有準許不得進京,也不能私通官員、互相通信往來。反觀清朝,就一直沒有嫡長子繼承的傳統,雖然嫡長子身份尊貴,會優先考慮,但是皇太極的先例一開,即便是幼子、庶子,也有繼承大統的機會。看看雍正之前的三位皇帝,皇太極、順治、康熙,都不是嫡長子繼承的,所以對於其他皇子來說,只要太子地位不穩,他們就有機會。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最後還是回到兩人的對比之上。朱標能力非常強,他寬厚仁德,曾經因為朱元璋的一些殘暴行為直接和老爹提出反對意見,鬧出父子間的不愉快。但朱標也不是朱允炆那般極其軟弱的人,他和朱元璋一起打過仗,也幫著朱元璋治國,他手下的國事向來井井有條。而且對於兄弟手足,朱標也有長兄的威信,弟弟們有錯,他會將他們拎到京城規勸教育,但在朱元璋面前還是會為他們說好話。朱棣已經算是一個優秀的皇帝了,如果更加完美的朱標太子能活下來,大約也是大明的一大幸事。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而康熙的太子胤礽就不同了,他對太子的理解更多的是高高的地位,而不是更多的責任。他對身邊的人殘暴刻薄,對自己的兄弟也好不到哪裡去。康熙讓他參與政事,他有惹出了許多麻煩。無論是性格、品行還是能力,胤礽都不是最佳的皇帝人選,他越是犯錯,他的兄弟們看到的希望也就越大了。

勇战王聊历史
2019-07-19

朱標的生存環境可不是胤礽能比的!

第一,嫡長子繼承製。

明朝是漢族統治,嚴格遵循嫡長子繼承製。所以,朱元璋的各個兒子都知道自己的定位。而清朝不一樣,康熙之前的皇帝都不是嫡長子。甚至,整個清朝就不實行嫡長子繼承製!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康熙是順治的第三子,母親是庶妃;順治是皇太極的第9子,母親孝莊文皇后只是側福晉;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8子,其生母孟古哲哲也只是側妃。有前面三位皇帝做榜樣,康熙的兒子們當然“不老實”啊!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第二,王爺的日常居所也不一樣。

明朝時,皇子只要封王了,必須去藩地就藩,根本不讓他們在京城待著。而且,明朝還規定藩王們不奉召不能進京,不能擅自離開封地!違反者,按照謀逆處理!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朱棣的兒子朱高煦(xù)為了謀求太子之位,一直不肯就藩。朱棣在永樂十五年,直接強令他就藩樂安州。

而清朝不一樣,王爺們都圈養在京城。家裡有孩子的都知道,兩孩子在家還打架呢。更別說康熙把十幾個兒子都放在身邊,皇子們之間肯定會鬧矛盾。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這些人天天圍著老皇帝轉悠,誰都想好好表現一下,爭取“奪嫡”成功。而且,他們要是知道太子做錯點什麼事,肯定往大了宣傳。太子想要處理好兄弟間的關係,也是很難的。

第三,有一個好父親很重要,而康熙絕對不是一個好父親。

朱元璋做的就不錯,專心培養太子朱標。其他的那幾個兒子,他全部趕往封地,不讓他們在眼前晃悠。而且,朱元璋有意樹立朱標在兄弟中的威信。

朱標對於兄弟們很照顧,幾個弟弟犯了錯,都是朱標替他們求得情。就藩西安的秦王朱樉,因為言行多有過失,被朱元璋叫到京城處理。也是朱標給他求情,朱元璋才放秦王會藩地。朱元璋就是給朱標面子,讓朱標樹立作為兄長的威信!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而,康熙對於其他皇子的態度卻很曖昧。給幾個兒子權利,讓他們到吏部,戶部,兵部,禮部等部門歷練!這不就是在分太子的權利嗎?這不就是再讓其他皇子培植自己的勢力嗎?其他皇子乾的好,肯定會搶太子的風頭。康熙應該為“九子奪嫡”一事,負主要責任!

養不教父之過!所以,我不想批評胤礽的品德和能力。胤礽最後被廢,主要是康熙沒當好父親。

(文|勇戰王聊歷史)

农家小说
2019-02-27

我來說一下原因

朱標方面

第一,朱元璋鎮得住場子,朱元璋越到後期砍腦袋越猛,誰都慫他,包括他兒子,只有朱表還能跟他勉強交交手

第二,朱標是長子,太子當得早,加上有能力,經常維護弟兄夥,在兄弟裡面威望最高。

康熙方面

第一,康熙沒有朱元璋那麼嚴厲,那麼殘暴。而且立的太子不是長子,其他皇子自然會有想法

第二,太子胤礽確實不怎麼樣

第三,康熙在位時間太長了,夜長夢多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君笺雅侃红楼
2019-07-28

朱元璋的太子無人敢覬覦,康熙的太子卻當得水深火熱,這主要原因是太子的父親態度最重要。

《紅樓夢》有一個隱藏特別深的政治問題,就是嫡長子繼承製在榮國府被廢黜了。這直接導致榮國府繼承人的混亂。嫡長子繼承製一直是封建社會堅持執行的接班人選拔標準。可有的人做的好,有的人做的差。《紅樓夢》賈家做的糟糕至極。那麼作為一代君王,選擇接班人的行為有什麼不同呢?我想沒有人比朱元璋和康熙更有話語權了。這兩人一個是堅定的嫡長子繼承製執行者,一個卻是嫡長子繼承製的踐踏者。成功者是朱元璋,笑到最後的卻是康熙,只是他的笑來自他的運氣!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朱元璋喜歡太子朱標。這個兒子在他攻打南京的時候出生,為此朱元璋大喜,四處奔走告知自己有兒子了。朱元璋這人從小缺少家庭溫暖,對嫡長子看重萬分,朱標從小就被當成接班人來培養,朱元璋堅定的選擇和支持朱標做接班人,至死不變,試問誰還敢有異心?

康熙與朱元璋不同。康熙雖然喜歡太子胤礽,卻並不是全心全意接受這個兒子。他對太子胤礽有諸多不滿。康熙在位時間太久了。六十年的時間,儘管年紀並不老,卻讓他被政治腐蝕的太嚴重。康熙對太子的態度直接影響了其他皇子的認知,所有人都覺得有機可乘,自然躍躍欲試!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紅樓夢》作為清朝的一本小說對於嫡長子繼承製有了明確的影射。儘管很巧妙,也被很多紅學家捕捉到,認為《紅樓夢》有影射康熙後期的九子奪嫡的故事。我認為這是作者對所有不堅持嫡長子繼承製,不好好培養接班人的集中諷刺,不一定只針對康熙!

榮國府的嫡長子賈赦因為不靠譜,不討父母喜歡,竟然在繼承了爵位的時候失去了當家人的資格。這就好比當了太子,卻有可能失去國家,這種暗示之驚心動魄體現在《紅樓夢》中讓榮國府的二房看到機會。我不但要掌家,我還覬覦你的世襲爵位。而賈母作為最高掌權者卻聽之任之(最有話語權的賈代善死了)。這不正式康熙末年的真實體現?康熙老糊塗了,任由兒子鬧起來。他冷眼旁觀,枉顧親情倫理,兄弟鬩牆,實在是人倫慘劇。康熙幸運的是他找到了最適合的那個人選,大清挺過來了。而賈家不幸在於內耗造成混亂,即便沒有抄家也會分崩離析。

朱元璋與康熙的兒子數量多且優秀,為何無人挑戰朱標的地位而康熙時卻出現了“九子奪嫡”?

康熙與朱元璋最大的不同是他不去創造改變接班人。胤礽讓他不滿意,他不檢討自己教育的不夠,卻認為兒子不行。這種懷疑必然導致繼承的混亂。朱元璋則不同。他教育兒子仁德,允許兒子“不類我”!給兒子找最好的教育資源,相信兒子可以做到最好。這種堅持,是嫡長子繼承製的最佳執行方式。沒有所謂的立賢不立長,朱標是嫡長子,我就把他培養成最賢最好的長子,繼承的名正言順,誰也說不出來任何話,誰都要支持!朱元璋的行為,《紅樓夢》的賈家正好反其道行之,他們從小對嫡長子培養不夠,長大了覺得嫡長子不夠好,就換人,這樣怎麼可以?康熙不也是這樣麼?

所以敗家根本也好,人倫慘劇也罷。根源還在於當家人的主導思維。在這一點上。朱元璋強康熙不是一點半點。只是他做好了開頭,老天卻和他開了個玩笑。這也是誰也無法預測到的,只能說天命如此吧!便宜了朱老四。而康熙估計也是看了歷史,覺得老四不錯,那就老四吧!雍正就笑到了最後。但真要細說,朱元璋培養兒子每一步都正確,而康熙卻是抓彩票,只是幸運抓中了頭彩!你覺得呢?


我是君箋雅,偶爾也侃侃與紅樓以外的文化和歷史。歡迎大家關注:君箋雅侃紅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