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看待朋友圈點贊?

在很多時候,點贊有真心的,但很多時候成為禮節性的客套,甚至可能是被動行為。你怎麼看?
你怎樣看待朋友圈點贊?
10 個回答
请勿打扰V5
2017-05-27

謝邀。我覺得朋友圈點贊一般分為四種情況:

第一種,好友點贊,不管你發什麼動態消息,好友看到了基本上都會點讚的。說明好友一直關注著你的動態,你的動態也會多多少少影響著朋友的喜怒哀樂。

第二種,美食、旅遊、心靈雞湯等動態點贊,看到有人發美食照片,看上去很美味誘人,會點贊;看到有人外出旅遊,分享美景、美照(有種精神寄託),會點贊;看到一句、一段、一篇好的文字,覺得很喜歡,很欣賞,會點贊。

第三種,就是純屬於點贊黨,無論朋友圈誰發的動態,可能內容都沒看完或沒看過,一種無所謂的點贊,簡稱點贊狂!

第四種,商家活動點贊,為了獲得一定商品優惠,免費試用等活動,積攢多少個贊可以兌換禮物,於是瘋狂群發求點贊消息。

總而言之,不關心你動態的人,既不會點贊,更不會評論。

日薪一千
2017-05-27

朋友圈點贊,很多時候我是不會去點的。真有讓我會心一笑的的或精彩的內容還是會去贊。我的朋友對此也不太在意。

最難辦的是認識,關係一般,整天發些和自己和大家沒什麼關係的內容還一個勁的讓你點贊,也只能出於禮貌或無奈點下贊。權當老師改作業寫個已閱吧。
你怎樣看待朋友圈點贊?

穿越时光的纸鸢
2017-05-27

謝邀。我很少刷朋友圈,也很少點贊評論。

我點讚的都是真心的。

不喜歡求讚的。

我不明白的是;你們為什麼那麼在意朋友圈呢?

你怎樣看待朋友圈點贊?

人面不知那里去桃花依然笑春风
2017-05-27

我就有一個怪性格,就算是再好的朋友,不合我心意的,我也不會給他點贊,真的給他們這樣亂點贊下去,我的良心過不去。


你怎樣看待朋友圈點贊?
一个有梦想的大学生
2017-05-26

感謝邀請。

朋友圈點贊,要做到正確地點贊,知道應不應該點贊。

朋友圈點贊,可以拉近朋友之間的距離,促進朋友之間的感情發展。
你怎樣看待朋友圈點贊?

君莫思量我
2017-05-26

感謝邀請。

點贊這個活動有很多種意思啊。我是平常不怎麼點讚的人,很少。比如,我朋友圈有晒娃娃的,剛出生,分享大家的,點贊,送上祝福。有每天夜跑更新路線的,點贊表示鼓勵和欣賞。有發了比較有意思的狀態的,點贊表示真是厲害。也有時候惡作劇點贊,就是別人發了心情不好或者負面內容,也點贊,這是關係好的損友之間的活動。

大荔冬枣
2017-05-27

[導讀]如今,微信朋友圈不僅成為了“交友圈”,也被稱為“點贊圈”。記者針對“朋友圈點贊啥心理”進行了採訪,結果發現,有人認為點贊是選擇性的,只有好朋友才點贊表示彼此關注;有人認為點贊與友情的深淺沒關係,只要自己對朋友發的內容和觀點感興趣隨時都可以點贊……

朋友圈成了“點贊圈” 朋友圈點贊啥心理(圖片來源:城市晚報)

每次微信更新後,其界面和功能都會發生新變化。今年1月19日,微信在App Store率先上線了6.1版本,系統可以自動統計出你過去一年“送出的贊”以及“收穫的贊”。據人民網報道,有網友一年內點贊超過10萬,並稱“用點贊表達友善”。與此同時,那些點贊手們也有了個新的稱呼——“贊士”。

有讀者回憶,當時微信推出新功能後,立刻吸引眾多“點贊黨”截圖晒到了朋友圈和微博。除此之外,系統還給出了“點贊太容易”、“當面誇太難”的幻燈片,似乎驚醒了“贊績者”。昨日,記者採訪了市民張先生,他是一位攝影愛好者,也可以說是一位圈內藝人。當說起點贊數,他乾脆利落地說出了自己一年的“贊績”,“一共9000多個,被點贊數也毫不‘遜色’。”自從使用微信,張先生每天至少要發8條狀態,不間斷地“刷”朋友圈,看著大家發的內容也會留下贊。張先生告訴記者,“我是搞藝術的,出門在外經常隨手一拍,立即就晒到了朋友圈裡。”張先生說,其實朋友圈獲得好友點贊是很容易的,每次發完朋友圈後,都會有“秒”讚的朋友。“剛開始玩微信,好友雖不多,但一條狀態發出去,就會有上百個贊。現在隨著好友人數增多,獲贊數也會增多。”

如今,微信朋友圈不僅成為了“交友圈”,也被稱為“點贊圈”。這種指尖上的“泛泛之交”,顯而易見在社交網絡上成了“點贊之交”,微友彼此之間的交集被一根手指連接著,如同見面點頭。那麼,這種“點贊之交”能否成為真友誼?經常點讚的人是你的真心朋友嗎?

昨日,記者針對“朋友圈點贊啥心理”進行了採訪,結果發現,有人認為點贊是選擇性的,只有好朋友才點贊表示彼此關注;有人認為點贊與友情的深淺沒關係,只要自己對朋友發的內容和觀點感興趣隨時都可以點贊……諸如此類的說法大有人在,聽到這裡,被點贊人的心理啥滋味呢?讓我們一起好好捋捋。

情到深處才點贊

更多還是熟人間

昨日,記者在微信朋友圈進行“點贊心理動機調查”。4個小時的時間裡,點贊人數雖不少,但幾乎是身邊的同學、朋友以及家人。記者的朋友小趙說,“我很喜歡這種點讚的功能,但是我從來不胡亂點贊,我會給好朋友點贊,也會給我認為感興趣的東西點贊。”

“我不是胡亂點讚的那種,好朋友發的我才點,所以,在我看來點贊是一種真情的溝通和表現。”小夏說,很多時候,簡單的一個贊,好朋友就會了解我的想法。

“我和你是朋友,這顆‘愛心’分量很重。”小劉說,關係好不好,點個贊就能說明問題。好朋友在一起,我們一定是無話不談的,日常點贊也是一種重要的交流,說明我們還互相關注著彼此的生活狀態。

敷衍上級有高招

最好辦法只有贊

除了給朋友點贊外,王女士告訴記者,有一種尷尬是看見領導髮狀態,不得不點贊。“朋友圈點贊也要講究技巧,怎麼拿捏完全是件令人頭疼的事兒。有些人是工作結識的,今後也會在業務上多次合作,若我把人家的狀態不當回事兒,那麼肯定不合適。”王女士告訴記者,這類人群發的狀態,當她不知道該怎麼評論時,就點個贊。

“評論適得其反,好辦法只有點贊。”秦女士說,點贊就是動動手指頭,也不會掉塊肉。“回覆還要動腦筋想要發什麼文字,有時候使用的語言詞不達意,還會引起誤會,還不如給個贊就完事了。”秦女士說,好友發的朋友圈狀態,她都會點贊,但是狀態寫的什麼內容她卻根本記不住。

集贊活動迷人眼

為友捧場給個贊

去年,眾多商家流行在朋友圈搞集讚的活動,讓不少人成了“贊士”,成天拿著手機等著給別人點贊。“求點贊”這三個字不但沒讓人看著眼花,反而點讚的興奮勁卻有增無減。

“今年朋友圈看不到這種信息了,去年很常見。”高女士說,去年流行集讚的活動,她從來沒有分享過,都是給別人點讚了,“這種‘生拉硬拽’的點贊,我也是‘醉’了。”高女士告訴記者,看到這樣的信息真的很無聊,而且還有不少朋友單獨發信息給她,看到這樣求幫忙點讚的信息,她礙於朋友的面子去給個贊,畢竟只是舉手之勞。

點贊猶如報個到

朋友點贊就跟著

採訪中,小曹說,如今網絡社交工具太多了,一會刷刷微博,一會看看微信,太耗費時間了。“哪有那麼多好內容一一都給贊呢?”小曹說,點個贊無非是告訴對方我已經閱過了,人家辛辛苦苦寫了一堆內容,要是不去表示關注,那對方得多失落。

“有的人點贊,是給共同好友看的,不管出於哪種目的,點個贊說明自己不是‘邊緣人’。”有人曾笑稱,微博、微信出現的點贊功能,是讓那些邊緣化的人也能找到存在感。

小雪接受採訪時表示,她的朋友圈裡有很多共同好友,每次有人發朋友圈狀態,她都能看到別人的“贊”。“這種情況下,你能不讚嗎?”小雪說,看到朋友有讚的,她就跟著贊,不然顯得不夠義氣。“有的朋友不管幾點,都會發表狀態,早上一起來看到有共同好友讚了,你也得‘補’上。”

【心理分析】

點贊是一種滿足和溝通

對於上文提到的張先生,他表示,點贊操作是簡單的,更是一種拉近關係的溝通。“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滿足感和存在感,能讓自己分享的東西體現出價值,讓自己更有成就感。”張先生說,在朋友圈分享東西是一種共享的過程,好友點贊能很大程度地滿足發佈者的情感需要,因為點贊是對發佈者情感釋放的一種肯定。“點贊能讓疏遠的人變得更近了,能讓親近的人分享你此時的心情。”

此外,讀者小何也有此感受,他說,每天他都會在朋友圈裡發一些美食、風景圖片,大部分都會配上此時此刻的心情。“過一會兒,我就看看有沒有人回覆和點贊,時間長了已經成了習慣。”小何說,有時發出去的東西沒人回覆,他就很沮喪,甚至把這條信息刪掉了,不一會兒又會發上其他狀態。“我覺得沒人點讚的狀態就是一條非常失敗的狀態,因為壓根沒人看或者別人根本不感興趣。”

“點贊之交”並不都是真朋友

“‘點贊之交’怎能算得上是真友誼?”如今,微信覆蓋了社交生活,原本不熟悉的兩個人也都能成為好友,通過對方發佈的狀態瞭解對方,這樣的交往雙方獲得了一個有趣的稱呼——“點贊之交”。

長春某國企職工小鑫告訴記者,“點贊”的並非完全都是真朋友,真正的朋友都是互相“貶”的。有時候給點讚的那夥人從來就沒有見過面,也不是很熟悉,真正平時關係好的朋友多數時都會評論回覆。“對於一些朋友來說,我們經常不見面,而且對他們發的朋友圈狀態並不感興趣,但有時也會點個贊,讓大家下次見面時不至於交流尷尬。”小鑫說,點贊讓他們對朋友間友誼變得過於敷衍,當然,情分也跟著縮水了。

點贊風盛行 社交簡略化

眼下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網絡社交已經成為大家保持聯絡的重要渠道。對於微信而言,雖然每一個“贊”都意味著一個真實存在的關注者,但這種關注的層次無疑淺薄。“在很多場合,點贊可能是一種禮節性的客套,甚至可能是一些人受強迫症驅使的行為。”徐先生說,這種方式會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淡化、模糊,甚至碎片化。

如今,這種動動手指就能給別人一個贊,無需見面也不用電話溝通,傳達的意思往往是類似於日常交際的“呵呵”或“已閱”。所以,文字的交流就成為了淺層含義的交往方式,在不少人看來,也逐漸衍生了不分場合和地點的盲目點贊“大軍”,有時,還會給人際交往帶來負面效應。

【專家看法】

點贊

很可能是不知該如何表達

“朋友圈”本該是一種親密關係的人群所形成的,點贊行為背後的本質是人際溝通,也是與他人搞好關係進行交流的新方式。

長春心理志願者協會會長張振環認為,無論“點贊”是出於哪種目的,只要彼此想保持關係就是健康的人際關係。那麼,什麼是健康的人際關係?張振環表示,健康的人際關係包括開放地交流想法和真誠地談論感受,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好的感受總是比不好的感受更難以說出口,所以點讚的人很可能是不知道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

健康的關係就是彼此都很在意對方,試圖去了解對方的感受,當對方經歷一些事情的時候,也能夠感同身受。健康的關係就是兩個人彼此信任,感到安全,能夠以一種積極的、非對抗性的方式說出自己的困擾,而不用擔心。所以,微信朋友圈點贊也是交流的一種方式,不過,要想交到真正的好友最好當面誇讚彼此。城市晚報記者 高羽/報道 張景澤/攝

十年荆轲一梦
2017-05-28

點贊是一種滿足和溝通

對於上文提到的張先生,他表示,點贊操作是簡單的,更是一種拉近關係的溝通。“更大程度上是一種滿足感和存在感,能讓自己分享的東西體現出價值,讓自己更有成就感。”張先生說,在朋友圈分享東西是一種共享的過程,好友點贊能很大程度地滿足發佈者的情感需要,因為點贊是對發佈者情感釋放的一種肯定。“點贊能讓疏遠的人變得更近了,能讓親近的人分享你此時的心情。”你怎樣看待朋友圈點贊?

此外,讀者小何也有此感受,他說,每天他都會在朋友圈裡發一些美食、風景圖片,大部分都會配上此時此刻的心情。“過一會兒,我就看看有沒有人回覆和點贊,時間長了已經成了習慣。”小何說,有時發出去的東西沒人回覆,他就很沮喪,甚至把這條信息刪掉了,不一會兒又會發上其他狀態。“我覺得沒人點讚的狀態就是一條非常失敗的狀態,因為壓根沒人看或者別人根本不感興趣。”

“點贊之交”並不都是真朋友

“‘點贊之交’怎能算得上是真友誼?”如今,微信覆蓋了社交生活,原本不熟悉的兩個人也都能成為好友,通過對方發佈的狀態瞭解對方,這樣的交往雙方獲得了一個有趣的稱呼——“點贊之交”。

長春某國企職工小鑫告訴記者,“點贊”的並非完全都是真朋友,真正的朋友都是互相“貶”的。有時候給點讚的那夥人從來就沒有見過面,也不是很熟悉,真正平時關係好的朋友多數時都會評論回覆。“對於一些朋友來說,我們經常不見面,而且對他們發的朋友圈狀態並不感興趣,但有時也會點個贊,讓大家下次見面時不至於交流尷尬。”小鑫說,點贊讓他們對朋友間友誼變得過於敷衍,當然,情分也跟著縮水了。

點贊風盛行 社交簡略化你怎樣看待朋友圈點贊?

眼下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網絡社交已經成為大家保持聯絡的重要渠道。對於微信而言,雖然每一個“贊”都意味著一個真實存在的關注者,但這種關注的層次無疑淺薄。“在很多場合,點贊可能是一種禮節性的客套,甚至可能是一些人受強迫症驅使的行為。”徐先生說,這種方式會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淡化、模糊,甚至碎片化。

如今,這種動動手指就能給別人一個贊,無需見面也不用電話溝通,傳達的意思往往是類似於日常交際的“呵呵”或“已閱”。所以,文字的交流就成為了淺層含義的交往方式,在不少人看來,也逐漸衍生了不分場合和地點的盲目點贊“大軍”,有時,還會給人際交往帶來負面效應。

【專家看法】

點贊

很可能是不知該如何表達

“朋友圈”本該是一種親密關係的人群所形成的,點贊行為背後的本質是人際溝通,也是與他人搞好關係進行交流的新方式。

長春心理志願者協會會長張振環認為,無論“點贊”是出於哪種目的,只要彼此想保持關係就是健康的人際關係。那麼,什麼是健康的人際關係?張振環表示,健康的人際關係包括開放地交流想法和真誠地談論感受,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好的感受總是比不好的感受更難以說出口,所以點讚的人很可能是不知道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

健康的關係就是彼此都很在意對方,試圖去了解對方的感受,當對方經歷一些事情的時候,也能夠感同身受。健康的關係就是兩個人彼此信任,感到安全,能夠以一種積極的、非對抗性的方式說出自己的困擾,而不用擔心。所以,微信朋友圈點贊也是交流的一種方式,不過,要想交到真正的好友最好當面誇讚彼此。

最後希望大家關注我,支持我,謝謝。我的動態裡面有很多回答,有上千讚的,有百萬瀏覽量的。我是十年荊軻一夢。

手机用户4640225066
2017-05-27

你怎樣看待朋友圈點贊?

我一般覺得特別的才點贊。

秦唐古风
2017-05-27

點贊雖然是虛擬世界中人際互動的必備利器,但該功能的許多特性和三次元中的人際交往原則是相吻合的,尤其體現在這個“贊”字上。

讚美人是人與人之間增進感情的重要手段。但是稱讚有多重要?重要到大腦裡面專門有一塊地方掌管你在被稱讚後的行為。這個區域叫做紋狀體,只要你被贊,它就會被激活。

日本科學家發現,不斷地刺激這部分大腦紋狀體,確實能夠刺激人類更好的執行任務。於是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稱讚跟現金一樣,可以促使人們努力地表現。所以就會產生一種現象:有時候做事情最大的目的不是完成某件事,而是得到讚美。

人在很多時候有互動需求,但沒有表達需求。總的來說,點贊功能拯救了這個尷尬時刻的人類。雖然不言不語,小小的點贊對於維持人際關係還是很有作用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現象叫做“曝光效應”,意思是指的是我們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只要某個人或物經常出現,就能增加我們對他/它們的喜歡程度。

所以說增加你在別人眼中的曝光度有助於人際關係的維持,越熟悉越喜歡。用評論來增加曝光度顯然勞動力更大,點贊既不費功夫又達到目的,何樂而不為?

點贊行為對人與人之間的真實瞭解並不起作用,點贊式社交裡,親密感並不完整,因為它不一定能轉為現實中的人際聯結。而在這點上Rosen的研究也發現,朋友之間面對面的鼓勵性話語和線上的“點贊支持你”相比,前者在人們心中要重要得多。

古有點頭之交,今有點贊之交。對人生而言,還是得回到三次元才是正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