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上個世紀70年代的安徽省石臺縣
鏡頭下:上個世紀70年代的安徽省石臺縣
鏡頭下:上個世紀70年代的安徽省石臺縣
鏡頭下:上個世紀70年代的安徽省石臺縣
鏡頭下:上個世紀70年代的安徽省石臺縣
鏡頭下:上個世紀70年代的安徽省石臺縣
鏡頭下:上個世紀70年代的安徽省石臺縣
鏡頭下:上個世紀70年代的安徽省石臺縣
鏡頭下:上個世紀70年代的安徽省石臺縣
鏡頭下:上個世紀70年代的安徽省石臺縣
回憶晨晨
1/9 石臺縣位於安徽省南部,皖南山區西部。東與黃山區交界,南與黟縣、祁門縣相連,西與東至縣接壤,北與貴池區、青陽縣為鄰。圖為:1976年石臺縣新華書店,工作人員手裡抱著的是《毛澤東選集》第五卷。\n
2/9 石臺縣在大地構造上屬江南古陸和南京拗陷的過度地帶,縣內地貌以低山、高丘分佈最廣,總面積1156平方公里,約佔全縣總面積的82%。圖為:1976年石臺縣文藝小分隊排練節目。\n
3/9 東南部為黃山北行千脈盤結,西北部是九華山脈的南端,形成南、北高,東、西低的地勢,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海拔高度一般在50至100米之間,最高峰牯牛降海拔1728米,最低處莘田鄉東莊黃湓河河床,海拔34米,相對高差1694米。圖為:上世紀70年代縣城關人民路。
4/9 石臺屬於中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光照充足,四季分明,且冬夏長,春秋短。因受太平洋暖空氣和北方冷空氣的交替影響,一般年份,春季溫涼多雨,夏季炎熱溼潤,秋季先幹後溼,冬季寒冷少雨。圖為:基幹民兵在秋浦河大橋下進行泅渡演習。
5/9 石臺縣居民多為漢族,少數民族有回、壯、滿等,使用的語言均屬於漢語方言。境內有四大方言的五種話,即:吳語宣州片的兩種話及徽語、贛語各一種,另有一種江淮官話。圖為:兩個年輕漂亮的民兵報話員。\n
6/9 石臺縣內河航運,始於清初,至建國前夕,駁船運輸日漸稀少,此後,僅有木、竹紮成排筏運出。1958年以後,水路貨運逐漸為陸運汽車所代替。圖為:上世紀70年代的木材水運。\n
7/9 歷史上,石臺縣交通閉塞,運輸多靠肩挑背馱,步履維艱。據查,境內昔有古道5條,古渡18處,古橋31座。圖為:上世紀70年代的農機廠工人大學的開學典禮,牆壁上高掛毛主席的頭像。
8/9 建國後,人民政府重視發展交通事業,加快了建橋、鋪路的速度。60年代,殷新公路與大青公路相接,在縣內形成“y”形運輸骨架,成為貫通縣境的兩條主幹道。1976年,全縣社社(鄉)通汽車,以縣城城關鎮為中心,縣鄉公路縱橫交錯。圖為:石臺縣中學校園一角。\n
9/9 石臺種茶歷史悠久,據《文獻通考》記載,宋代全國26種名茶中,產於當時的石臺縣的就有“仙芝”和“嫩蕊”兩種。民國4年“祁紅”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後,全縣成為“祁紅”的主產地。圖為:一位鄉村醫生在為一位婦女檢查身體。“此文章為回憶晨晨原創,特此聲明!”\n
2018-12-13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