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這個村子幾代人遠赴歐洲賺錢,回家建洋樓別墅,給老人僱保姆
國際知事
1/13 這個老人是安徽縣槐棠村人,王大娘是村裡的留守老人,雖然衣著樸素,但是卻穿金戴銀,她手上嶄新的手錶、碩大的羅馬金戒指和手鐲顯得很突兀,而這些首飾都是在國外打工賺錢的兒孫們給她買的。
2/13 而在槐棠村,像王大娘這樣兒孫遠赴歐洲賺錢的留守老人並不少見。這些老人很多都住著兒孫回家蓋的洋房別墅,因為距離的原因不能在身邊盡孝就給老人僱了保姆,平日裡偌大的房子就剩老人和保姆兩人。圖為90多歲的羅大娘獨自坐在陽光下大聲誦讀著聖經,她的40多個子孫散落在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國。
3/13 槐塘村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興起了“出國潮”,大批村民紛紛前往荷蘭、意大利、法國、德國、西班牙闖蕩。他們認為在國內和在國外做生意不一樣,在國外只要人夠勤勞就能賺到錢。圖中的邱大姐家裡三代人都出國打拼,她身後這棟西式的別墅是她侄兒的,因為平時人遠在西班牙,房子就交給嬸嬸照看。
4/13 邱大姐的小兒子也在西班牙讀書,畢業後也留在當地工作,孩子現在在西班牙有兩個汽車裝飾店。圖為她想兒子了,就能翻翻手機裡的照片。
5/13 圖為兒子寄回來的歐元鈔票。這些錢還沒有兌換成人民幣,村裡幾乎家家都有或多或少的歐元。
6/13 61歲的胡大爺1993年前往意大利,先打工後自己辦廠。他說現在在國外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
7/13 58歲的王大娘揹著孫子打麻將,她的兩個兒子和媳婦都在國外。背上的小孫子是在國外出生的,被孩子們送回槐塘交給她照料。
8/13 這名中年男子是個木工,兒子去了西班牙5年,目前還僅僅是打工,但一年也有十幾萬的收入。
9/13 圖為一戶人家客廳裡的一個相框上放著孩子們在國外的照片。青壯年在國外,老人、孩子們留守國內,這是槐塘村最普遍的現象。
10/13 村子最中央的這兩棟樓的主人都在國外,只有一個老人留守,常年大門緊閉。
11/13 近年來,槐塘人的價值觀也在慢慢地改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認為,中國在發展,中國比歐洲好。
12/13 圖為村裡小學的孩子們,這幾個孩子的父母分別在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國。
13/13 槐塘村這個樸素的村莊,卻是遠近聞名的“移民村”。村內2000人中,近千人曾遠赴西歐經商闖蕩,村內約80%以上的農戶家有親人在海外。
2018-10-2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