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同日拍圖:京冀交界倆村 隔座山距幾裡發展似差30年
今牌攝影師
1/16 距北京市中心100多公里外的西北海坨山,是北京第二高峰,山這側是河北張家口的赤城縣,山那側是北京延慶區。海坨山上有座樑叫閻家坪樑。它是北京和張家口行政區劃的界線,樑的西側是張家口市赤城縣閻家坪村,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村莊。而樑的東側是北京市延慶區的西大莊科村,是2022年冬奧會高山滑雪的場地。僅僅隔著一道山樑,但兩個村莊,卻有兩種不同的境遇。本組圖片 韓敬宇\/東方IC
2/16 閻家坪樑村,指示著進村道路的路牌倒在路邊,被荒草掩埋了一半,看樣子已經很久沒人過問了(上圖)。閻家坪樑的那頭,是延慶區的西大莊科村,雖然只隔著一道樑,但卻有8.8公里平坦的柏油路與之相接。進入村口的道路上有各種交通標誌,提示慢行的警示燈不停閃爍(下圖)。
3/16 連接閻家坪村和西大科莊村之間有兩條路。從河北方向去北京方向的路仍在建設中,塵土滿天,但並不見施工人員(上圖)。從北京方向去往河北方向的路卻是平坦的柏油路,拐過一個彎就是閻家坪村(下圖)。
4/16 要想富先修路,閻家坪村和西大莊科村不僅在道路上存在著天差地別,在閻家坪村村口,雖然也建有一個所謂的公交候車亭,但卻沒有經過任何裝飾,候車亭裡已被村民打的柴火和一些廢物佔據,當地村民說,其實這個候車廳沒有迎來過任何班車(上圖)。而在西大莊科村外,一天3趟的Y33路公交車可以通往延慶城區。
5/16 在兩個村之間的閻家坪樑上俯瞰兩個村子。閻家坪村內的房屋顯得破敗老舊雜亂,一些留守在村裡的老人坐在村口先聊著(上圖)。西大莊科村村內的房屋整齊乾淨,蜿蜒的柏油公路直接連接到了村口(下圖)。
6/16 閻家坪樑上,屬於閻家坪村的一側,鄰村的村民們正在山上種樹,光禿禿的山上斑駁地零星分散著一些綠色植物。一名楊姓村民說,都種了好幾茬了,不好活,年年種,年年都不少死(上圖)。樑的另一側屬於西大莊科村,滿山鬱鬱蔥蔥。防火巡視員樑大姐扶著水泥做的像樹枝一樣的護欄眺望著山裡,剛剛她發現有兩個人在山上拍視頻,出於安全考慮,她通過配發的對講機向上級做了彙報(下圖)。
7/16 閻家坪村,村民何榮在院子裡澆水。趁著今天休息,他在院子裡種點兒菜。何榮在閻家坪樑那頭的北京打工,很少回來村裡。他說,以前自己在地裡可是好勞力,現在自己的地一部分退耕還林一部分被一個養老項目建設用地佔用了,沒地種了(上圖)。西大莊科村,81歲的蒲奶奶在自家後院栽蔥。她以前也是地裡的好勞力,雖然現在歲數大了,但也還是願意做點地裡的活兒,平時就待在家裡伺候後院裡的小菜地(下圖)。
8/16 同樣是磨糧食用的碌碡。在閻家坪村內,廢棄的碌碡隨意丟棄在村頭,被同樣隨意丟棄的垃圾掩埋(上圖)。而西大莊科村,同樣是廢棄的碌碡,被設計成兼具裝飾與實用性的景觀,擺放在村口,即可以作為村民閒坐的地方,也可以作為一到拍照的風景(下圖)。
9/16 在北方的農村,很多小院落裡都有一個影壁,福字影壁屬於其中的一種,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用於遮擋視線的牆壁。在影壁上書福字的習俗,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幾乎遍佈我國所有的漢人居住區。最典型的是北京。人們在影壁上寫刻福字,其風俗傳說是從明初開始的。閻家坪村,一戶村民家中的福字影壁(上圖)。西大莊科村,一戶村民家中的福字影壁(下圖)。
10/16 俗話說“門面門面”,一座大門就是一個農家的門面。閻家坪村內,一戶農家用樹枝木棍隨意插幾根就是大門了(上圖)。西大莊科村,一戶農家的大門,門上還有“京張聯手奧運情”對聯,西大莊科村是2022年冬奧會高山滑雪的場地(下圖)。
11/16 閻家坪村內,一戶農家在房後的小地塊,被村民圈起來用來種地,也只是用樹枝木棍隨意插幾根(上圖)。西大莊科村,一戶農家房後的空地被開闢成了小花園,種著花和樹。(下圖)。
12/16 閻家坪村內,北京牌的“三蹦子”(上圖)。西大莊科村內,北京牌的小轎車(下圖)。閻家坪村地處海坨山腹地,高山天寒,圓白菜、土豆就是村裡多數家庭指望的全部農業收入。2014年接受媒體採訪時,老支書曾說過“早些年還能散養些羊,保生態、涵水源,禁牧多年了,全村去年人均純收入才1000多元。”地裡刨食難,何況山地,再說地又少。幾乎家家戶戶有人翻過山去北京打工,嫁出去的閨女也不少。
13/16 留守老人多,是很多農村地區都面臨的問題。閻家坪村內,留守在村裡的老人們在打牌消磨時間。撲克牌上印著護林防火宣傳圖(上圖)。西大莊科村村民休閒廣場上,村民徐北慶在把玩核桃(下圖)。
14/16 閻家坪村內,村裡留守的人們終日也無事可做,整天都待在這裡枯坐、閒聊、晒太陽(上圖)。西大莊科村內,許翠娥(音)在路邊抽紙菸。她就是從閻家坪嫁過來的,雖然閻家坪還有親戚但父母離世後就再也沒有回去過8.8公里外的閻家坪(下圖)。此前,人民日報曾報道,時年62歲的閻家坪村支書感慨地說,“山那頭,一是政府福利好,老人養老金是我們七八倍;二是產業路子寬;三是就業機會足,一樣當護林員,那頭的待遇高好多。”
15/16 傍晚,夜幕即將降臨,村民們紛紛下班下工回家。閻家坪村內,一戶村民準備蓋房,趁著其他村民下工回來,邀請大家幫忙拽著繩子拆除大門上的水泥樑(上圖)。西大莊科村內,村民豔芬趁著夜幕還沒降臨,在村口的馬路上遛狗(下圖)。
16/16 陽光穿過閻家坪樑,照在北京一側,滿山蔥綠。殊不知,在這道樑的背後,還有一面光禿禿的山,那裡屬於河北。一個是雄心勃勃急於跨入“世界城市”行列的現代都市,一個是仍然存在“走泥路”、“住舊房”、“沒新娘”的境地。雖然脣齒相依,山水相連,雞犬相聞。然而,富庶優越與愁苦困窘,卻不是邁過作為界限區隔的那座小橋、那道田埂、那塊界石、那道山樑就能改變的。本組圖片 韓敬宇\/東方IC
2017-07-16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