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鏡頭中的脫貧故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
央廣網
1/20 庫布其沙漠是中國第七大沙漠。在30年前,這裡曾經是一片不毛之地,飽受風霜的當地人也把這裡稱作“死亡之海”。但如今,政府和企業的聯合幫扶,為當地走出了一條沙漠治理、產業發展和扶貧開發相結合的三位一體路線,讓沙漠地區脫貧成為了可能,更讓當地人民嚐到了致富的甜頭。跟著鏡頭,讓我們看一下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機,瞭解一下當地的脫貧故事。(圖\/文 鬱雨鋮)
2/20 杭錦旗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西北部,庫布其沙漠橫貫杭錦旗東西。2011年杭錦旗由國家級貧困旗調整為自治區級貧困旗。2012年被列為鄂爾多斯市扶貧開發示範區。在多年的扶貧開發建設以來,全旗貧困人口由2012年的15845戶,39543人,減少到了2015年初的3674戶,9077人,減少了77%。
3/20 億利資源集團治沙工程師韓美飛。他帶領的團隊近幾年在庫布其沙漠的綠化上,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
4/20 韓美飛團隊研發出來的“溼種法”。植樹工人手持水槍,將水管插入沙土中,通過水壓形成一個水洞,然後將沙柳快速插入水洞中。整一個過程耗時少,灌木成活率可以達到60%以上。
5/20 沙漠中“幹種法”植樹現場。一個螺旋鑽在沙土中鑽出一個通道,插入喬木,可以快速地進行喬木種植。通過幹、溼這兩種方法,使得灌木和喬木在庫布其沙漠中的成活率大大提升,庫布其沙漠的綠化面積已經達到6000平方千米,昔日黃沙漫天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
6/20 在庫布其沙漠,讓森林重現,在億利資源集團的努力下,已經逐漸成為了可能。往昔,每日都要刮六、七十次沙塵暴,而如今沙塵暴幾乎絕跡。走在庫布其的路上,迎面而來的是清風和陽光。圖為一名植樹工人走在回家的路上。
7/20 庫布其沙漠吉祥甘草產業示範園中,農民正在播種甘草。甘草作為沙漠中的優良作物,不僅可以給農民帶來經濟效益,更能夠防風固沙。可謂一箭雙鵰,經濟和環境共贏。億利資源集團扶持當地牧民種植甘草,使得種植甘草的牧民年收入翻數倍,在近幾年成功脫貧。
8/20 距鄂爾多斯市杭錦旗120餘公里,庫布其沙漠腹地,億利集團庫布其生態光能產業基地建設在一處平整的沙地上:一排排光伏板整齊有序地排列著,3米高的支架下,不停跑動的地蹼,板下、板間種植優良甘草、牧草及地被植物。
9/20 光伏板遮光擋風,減少了土壤水分蒸發,有效降低了風速。在板下、板間種植甘草類植物,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可以使得土壤肥力逐年增加,光伏項目壽命期結束後,土地也由荒沙變為良田。同時,該基地完全租用農牧民未利用荒沙地進行建設,解決了項目用地,實現了農牧民增收。種植模式包括“公司+農戶”、“農戶總承包”等扶貧產業化合作機制,實現了“因地制宜、精準扶貧”的目的。這就是億利通過實踐經驗總結創造的“發電+種樹+種草+養殖+扶貧”的複合生態光能新模式。完全實現了“光、熱、電、草、畜、禽”一體化發展,循環綜合利用,一舉多得,企業有效益,農民有收益,社會有公益。
10/20 杭錦旗羚豐養殖專業合作社,是鄂爾多斯投資規模最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是當地農牧民脫貧致富的有效載體。杭錦旗羚豐養殖專業合作社下屬的肉羊養殖繁育基地面積將近80000畝,配備標準化羊舍3萬平方米。目前有適齡母羊12000只,肉羊13500只。
11/20 羊舍中,工人正在剪羊毛。處理之後的羊毛將運往鄂爾多斯地區生產毛衣等製品,而剪羊毛工人的日薪也達200元。合作社給農牧民提供了穩定的工作崗位,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12/20 合作社配套的種植基地中,大型澆灌機正在工作。種植基地在生產過程中,將5000畝沙漠改良成為了可耕種土地,兼顧了農業生產和防風固沙。
13/20 2006年,億利資源集團在庫布其沙漠七星湖地區建造了牧民新村,大刀圖柴登整體生態移民,牧民們搬到了牧民新村。孟克達來是其中一位,來到牧民新村之後,他和妻子幹起了餐飲和牧家樂來接待沙漠遊客。在旺季,一天可以接待200人。收入逐年增長,2016年他家的收入就達到30萬元。圖為孟克達來在自家牧家樂的蒙古包內。
14/20 58歲的蘇成永是國家級貧困戶,他和妻子常年生病,醫療開銷大,但家庭收入很少,生活非常艱辛。但這個情況,近些年有了好轉。億利資源集團出資,為當地貧困戶興建了杭錦淖爾億利新村,蘇成永一家因此搬進了新的磚瓦房,生活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15/20 一間大約40平米的屋子,窗明几淨,五臟俱全,蘇成永對於能夠住進新房表示非常開心。在杭錦淖爾村,這樣收穫新房和羊群的住戶現在有12戶,並且都已經全部脫貧。
16/20 杭錦淖爾億利新村,一名居民和他的摩托車。可以看到新村的磚瓦房整齊大氣,街道也非常整潔。
17/20 億利東方學校是當地一所為農牧民子弟建立的從幼兒園到高中階段一體化教育的學校。在這裡,農牧民的孩子可以完成從出生到就業的一條龍教育。
18/20 總佔地面積 90000 平方米,建築面積 2.9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教育綜合辦公樓、實驗樓、宿舍樓及標準化操場,教學設施一應俱全,硬件建設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
19/20 在億利東方學校的操場上,農牧民的孩子們正在做著運動。
20/20 4月22日是第48個世界地球日,當天,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由億利資源集團聯合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興全基金、內蒙古沙草產業協會、億利公益基金,以“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共享地球生態家園”為主題的大型公益植樹活動舉行,共有1500多人蔘加,標誌著新一輪治沙生態產業扶貧行動的啟動。當天的植樹活動還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甘肅騰格裡沙漠等全國8省12地聯動進行,共約2萬人栽植雲杉、胡楊、樟子鬆、旱柳、沙柳、甘草等共計40萬株。
2017-04-2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