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民間匠人修舊如舊精雕細琢 山西運城鹽商大院即將重現昔日輝煌
鹽水蟲
1/13 運城市老東街運城日報社附近,有幾處舊房子,據說原來是大鹽商們經營運城鹽業的地方,最近其中一處院落開始整修,前院北房的主要工程已經結束。
2/13 現場有三個年齡大點的木匠在安裝門窗,做最後的完善。其中一位來自陝西合陽的木匠師傅,今年五十多歲,年輕時學的木匠手藝。他說,合陽有很多老院子,都是二三百年的歷史。圖為他正在用刨子刨平一個門扇的邊框。
3/13 這是木匠們使用的工具匣子,裡面放著小鋸、刨子等零碎工具。裡面較大的就是刨子,大部分中國人相信刨子是由魯班製造的,但資料顯示刨子大概是明朝時候從西洋傳過來的。刨子主要是用來刨平、刨光、刨直、削薄木材的木工工具。
4/13 圖為安裝好的窗戶。木匠師傅說,這些看似老窗戶,其實都是新加工的,現在修繕老房子都採用的修舊如舊原則,把新木頭處理成老木頭的顏色,這對他們來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5/13 過去修建這個大院的鹽商據說姓王,是絳縣人,在運城當官期間開始經營鹽業,後來“富可敵國”,在運城修了很大規模的院子。圖為正在修繕中的房子的影子落在隔壁一座由土胚壘起的老房子山牆上,顯出十足的滄桑感。
6/13 這個木匠師傅是臨猗人,頭髮已經有些花白了,正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整修門框。他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學這些老手藝,再說也沒有這耐心了。現在社會競爭壓力大,都想賺大錢。
7/13 這是修繕中的北房山牆,據說這房子也有200年的歷史啦。過去的房子都是先用木頭搭起架子,然後壘牆、上瓦,所以這座房子翻新的時候,架子都基本完好,只是把牆按照原來的樣子,打了些土胚壘起來,房頂上換了部分椽子和瓦。
8/13 古色古香的房子出廈用立柱頂著,正面牆上大部分是木質材料。光影迷離中,當年鹽商的繁榮似乎歷歷在目。據說,運城鹽湖四千多年鹽業資源的壟斷式經營,培育了許多大鹽商,併為後來晉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9/13 合陽的木匠師傅說,他們每年在古建築公司裡能幹半年左右。農忙的時候,就在家裡務農,農閒了就出來打工。兒子已經三十了,在西安一家醫院上班,把家安在西安了。老兩口每年能收入差不多十萬元。
10/13 他說,他們是靠手藝和力氣賺錢,和坐辦公室的清閒沒法比。不過,他們都對這些木工活感興趣,喜歡幹這個。當一座座老房子在他們手裡得到翻新後,他們就有一種成就感。圖為萬榮的一位木匠師傅在拋光門前的立柱,由於年代久遠,立柱上面的油漆都乾裂成碎塊了,需要打磨乾淨。
11/13 從事古建修繕和做傢俱的木匠師傅還有些不同,對於他們來說,許多工作需要爬高上低,不像做傢俱的師傅基本都是在地上幹活。圖為合陽的木匠師傅準備在門框的上沿鑿出安裝門扇的方槽。
12/13 臨猗的木匠師傅過來幫著合陽的師傅安裝門扇。看見作者在拍照,他覺得很有趣,自然地露出笑容。從這笑容裡,作者似乎看見了他們踏實勤勞的味道,你說呢?
13/13 這座老房子就快完工了。還有東西廂房和臨街的房子沒開始翻新,他們應該還有很多工作需要繼續。正是這許許多多不知名的民間木匠師傅們通過自己的精雕細琢,為我們傳承了歷史,為我們展現了曾經的文明。瞭解更多關於運城鹽湖的故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美鹽湖》
2017-05-0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