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的男子單身未娶負債累累,平日靠家人接濟生活,卻用24年送烈士遺骨回家
37歲的男子單身未娶負債累累,平日靠家人接濟生活,卻用24年送烈士遺骨回家
37歲的男子單身未娶負債累累,平日靠家人接濟生活,卻用24年送烈士遺骨回家
37歲的男子單身未娶負債累累,平日靠家人接濟生活,卻用24年送烈士遺骨回家
37歲的男子單身未娶負債累累,平日靠家人接濟生活,卻用24年送烈士遺骨回家
37歲的男子單身未娶負債累累,平日靠家人接濟生活,卻用24年送烈士遺骨回家
37歲的男子單身未娶負債累累,平日靠家人接濟生活,卻用24年送烈士遺骨回家
37歲的男子單身未娶負債累累,平日靠家人接濟生活,卻用24年送烈士遺骨回家
37歲的男子單身未娶負債累累,平日靠家人接濟生活,卻用24年送烈士遺骨回家
37歲的男子單身未娶負債累累,平日靠家人接濟生活,卻用24年送烈士遺骨回家
我是馬小馬
1/9 在山西晉中左權縣麻田鎮上口村有這樣一個青年,他只有初中學歷,頂著一頭凌亂的頭髮,看起來比同齡人多了一份滄桑。今年37歲的趙亞飛,至今未娶,沒有工作的他日常生活全靠家人的接濟。他花了24年時間,只做一件事——為當地發現的烈士遺骨尋親。找到了第一位烈士朱傑民(原名周極明)的家屬,並送還遺骨,他用了17年的時間。找到第二位烈士嚴熹的親人,他又用了5年。
2/9 趙亞飛出生在左權縣麻田鎮,這裡是個曾駐紮過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的村子。1993年,趙亞飛家裡擴建房屋挖出一具遺骨。當時人們認為這是烈士遺骨,引起轟動,但是遺骨被收斂進塑料袋,埋在後山坡的一棵柏樹下,也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要是我有能力,一定找到你的家,親手把你送回去。”從那一天開始趙亞飛把為烈士遺骨尋親當成自己的事業來做。
3/9 為了給烈士尋親,趙亞飛常吃不下飯,這些沉睡在太行山的陣亡將士,有的沒有墓碑,有的甚至連名字都沒有,當年的目擊者大都去世,資料上也只有幾筆簡單的記錄。尋找第一個烈士,趙亞飛就兜了好大一個圈子。看不懂民國時期的繁體字,只好一個字一個字查字典。一開始沒有電腦,他常常跑到鄰居家上網查資料,一待就是四五個小時,直到別人都不耐煩。有些史料藏在黨史檔案館裡,他興致勃勃地前去,卻因為沒有單位開的公函,被拒之門外。
4/9 經過不斷努力,證實了那具遺骨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名叫朱傑民烈士的遺骨。因為當地老百姓口音有誤,朱傑民被叫成了“朱建民”,導致他在頭十餘年基本是一無所獲,直到2009年才在一位當地黨史專家的幫助下出現了轉機。趙亞飛用了十七年找到了朱傑民的家人,當朱傑民白髮蒼蒼的女兒跪倒在地,終於喊出壓抑了半個多世紀的“爸爸”時,趙亞飛多年的牽掛也化作滾滾熱淚。
5/9 在為嚴熹尋找親人的時候,遠在800公里外的江蘇省江陰市,三位已入耄耋之年的老人也一直沒有放棄尋找他們的大哥。70多年前,兄妹四人蔘加革命,只有去了延安的嚴熹沒有回來。解放後,嚴熹的父親接過烈士證,雙手顫抖,這個毛病直至去世都沒有治好。2014年,嚴熹家人在當地報紙上看到趙亞飛尋親的消息後,雙方比對DNA成功,犧牲時年僅25歲的嚴熹終於回到故土。
6/9 尋找烈士親人始終沒給他帶來太多物質上的饋贈。長久沒有固定工作,他的尋親費用全靠自己之前的積蓄和父兄的接濟。幾年前,趙亞飛交往多年的女朋友離他而去,認為他“沒錢、沒樓、更沒像樣的事做”,直到登上央視,對著鏡頭,他有些不甘地說:“我想對我曾經的女朋友說,我也是有價值的。”
7/9 這麼多年最讓趙亞飛愧疚的就是自己的母親,母親一直身體不好,他卻沒有時間去多加照料。直到母親被查出患了淋巴瘤,他才回到家裡日夜守候在母親身旁。
8/9 母親看病花了近三十萬元,哥哥傾盡全力承擔了大部分,少有積蓄的趙亞飛借遍了身邊的親朋好友。母親一直就有一個心願就是去北京天安門看看,彌留之際,兄弟倆含淚帶著母親終於為他圓了夢。
9/9 “欠下的錢我會抽空打工去還。”如今,母親走了,趙亞飛又踏上了他的為烈士遺骨尋親之路。 #關注身邊人 關注平凡事#這裡是一名攝影記者的記錄之路,借用手中相機,記錄世間的美好與悲苦。請關注頭條號“我是馬小馬”,如果你身邊有打動人的故事或需要幫助的人,請添加馬小馬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民聲最前沿”。
2017-07-16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