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山西忻州老牛灣:晉陝黃河第一村,邊塞人文和北方風光的完美縮影
行走的油條
1/11 老牛灣村屬山西偏關縣,位於城西北45公里處的黃河邊,是黃河入晉第一村,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鄂爾多斯市郊區隔河相望,名符其實的雞鳴聞三縣。當滾滾黃河洶湧而來,將這片黃土高原深深切開,形成黃河峽谷的時候,它還只是不毛之地。當內外關界線形成的時候,這裡才開始修城建堡、開荒屯兵。遙想當年,隔河對峙、刀光劍影大概就是它最初的模樣。
2/11 黃河邊的楊家川河,一左一右面分別是老牛灣和內蒙古清水河縣,兩地共用一個景區名字:老牛灣景區,共享同一片旅遊資源。
3/11 500年前的明成化三年,總兵王璽在老牛灣築牆,崇禎九年(1636),兵備盧友竹建老牛灣堡:週一百二十丈,高三丈五尺,當時守兵有150人左右。到清朝時這裡的防備功能逐步降低,駐軍僅76人,且越來越少。雖然城堡破落的只有一堆黃土牆,卻是當年歷史風雨的見證。
4/11 城堡內有殘破的甕城,古代軍事城堡都會有這樣一個設施,敵軍進入甕城幾乎就是自投羅網,兩邊城門一關,即使用石頭砸,也跑不掉一個人。甕城雖已破敗,卻以清晰的輪廓昭示世人,黃河水滔滔南去,老牛堡的功績不容忘記。
5/11 這就是崇禎九年建造的軍事瞭望臺,也稱望河樓,四周無門,軍士只能用繩索或高梯上下,用以觀察黃河及對岸的敵情,是此保存時間最長也最完好的軍事設施。旁邊低矮城牆在三國時期是用黃土和籬笆混合,明清時期加了牆磚,後全部倒塌,現在看到的石頭城牆是近幾年翻新的。
6/11 老牛灣堡雖然不大,卻也五臟俱全,除了軍事設施,還有民間商鋪,甚至宗教廟堂,石頭觀間廟、關帝廟、真武廟等鱗次櫛比排列在石階兩邊,想必這裡過去應一條街道。
7/11 黃河峽谷的西岸屬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河面現存的遊船供遊人來往於兩地之間。此地在清朝中期軍事性質降低以後,逐步成為一個天然的渡口,鼎盛時期,停泊的商船常常有四五十隻以上,是偏關縣與西北邊塞貿易重要的貨物中轉站,清朝晚期才慢慢廢棄,老牛灣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
8/11 站在黃河邊的“望河樓”向東北看,楊家川河的拐彎處有一段並不顯眼的低土牆和烽火臺,這就是山西明長城的起點。下游十公里處的萬家寨水利工程建好以後,上游水位大幅度升高,黃河水在這裡倒灌,讓黃河與長城這兩大文明緊緊的連在一起,成為又一起人類改造自然形成的地理和文化奇觀。
9/11 老牛灣的石頭窯洞是當地一大特色,號稱“偏關十大怪之一”,漫步老牛灣堡一週,所看到的窯洞房屋全部就地取石而建,這種石頭窯洞與傳統土窯一樣冬暖夏涼,而且更結實、安全。現在堡內的窯洞用於居住的不多,除了一些廟觀外,更多的用於文博展示、手工作坊、民俗表演。
10/11 老牛灣村的奶奶廟,雖然孤小,卻有巨大的力量承載著村民們所有美好的願望。
11/11 獨特的邊塞地理位置,黃土高原的文化、黃河與長城文明的交融,讓昔日的邊塞城堡成為今天的旅遊明珠。
2019-04-0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