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10 個回答
鱼山坎坎读古龙
2017-11-02

這個問題看起來是一個問題,事實上卻是在問兩件事情:

第一,秦國為什麼是唯獨沒讓孔子入境的國家?

第二,沒有孔子的思想,為什麼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秦國為什麼是唯獨沒讓孔子入境的國家。

先說說秦國的事情。

在我們祖先開始玩青銅器的時候,秦國的老祖宗就已經有了駐守西北的功勳。那個時候,少數民族是很強悍的,能解決這個地方的安保問題,說明秦國老祖宗是有兩把刷子的。所以到西周時期就慢慢混上了貴族諸侯的待遇。

待到周幽王當政的時候,導演了一場盛大的烽火戲諸侯歷史劇,博得滿堂彩,就是把自己的王位給玩丟了。犬戎國進攻西周,諸侯們都不來幫忙,只有秦襄公帥兵救周。雖然西周自此滅亡,而秦國從此崛起。周幽王的兒子姬宜臼被擁立為王,他正式冊封秦國,成為真正的諸侯國,封地在岐山以西。

到了春秋五霸時期,秦穆公可了不得了,戰功赫赫,把秦國搞得風生水起,封地面積大肆開拓。西戎已經不足為患,秦國得了一大片土地,雄踞西北。到了秦孝公時候,又搞了個商鞅變法,形成了作風過硬,保障有力的強大諸侯國。

再來說說孔子周遊列國的事情。

公元前496年,孔子在魯國的職業晉升遇到瓶頸,心灰意冷,憤然辭職:世界這麼大,我要帶著我的學生們去看看。

於是,一行人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了窮遊生涯。那個時候雖然國家小,但是交通不發達,遊說了13年,從55歲一直到68歲。但是連黃河都沒過,主要活動在現在的山東,河南東部地區。

可是為什麼孔老夫子這麼牛掰的人物,不受人待見呢?那個時候,已經是春秋末期,禮樂崩壞,綱常消失殆盡。舉個栗子,在西周早期,國家打仗都是必須正面交鋒,你丫要是設置個包圍圈,什麼兩翼包抄,誘敵深入,那就是作弊,為人所不齒。但是到了春秋末期,直至戰國,各諸侯國之間火併,搶奪地盤,哪還管這麼多。

孔子的思想是什麼?以“仁”核心,“仁”即“愛人”,主張克己復禮。各諸侯國都已經殺紅了眼,麒麟臂都已經發作,已經快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以前不為人所稱道的誘敵深入,已經成了軍事戰略。

所以,先不用說孔老夫子的盤纏夠不夠,給他一張機票,到了咸陽見了秦王,估計還是得最後回到曲阜。人家老嬴家,是準備掃六合,統八荒的,你現在告訴別人:哎呀,不要打打殺殺,你這是犯了不仁之心,是在破壞禮數。那人家能聽嗎?你這不就是唐僧嘛,還是法家的招好使,藥是猛了點,但是立竿見影,效果奇佳,以後打家劫舍,行走江湖就得靠法家。

那個時候,孔子可不是什麼大V,巨咖,大家都是憑腦袋吃飯的,各種“子”都一樣。諸子百家呢,都在天天絞盡腦汁變法,想著辦法鼓吹自己的思想。你的思想沒準兒以後會牛掰,但是現在我不能接受啊。可到了西漢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孔老夫子的地位簡直是一飛沖天,一幫弟子也是身價陡增。因為儒家太適合守天下,御人心了,但就是不適合在春秋末期去打天下。

這也就是為何秦國不讓孔子入境的真實原因。

這就好比人家說:老子要吃肉,你非說:吃素食有益身體健康,延年益壽。這絕對不好使啊。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我們再看看第二個問題,沒有孔子的思想,為什麼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上段說到秦孝公,讓商鞅變了個法,國力大增,將強兵勇,銳不可當。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後勤無憂,退可守,進可攻,正是與其他諸國大戰三百回合的好時候。到了秦惠文王時候,搞定了巴蜀。四川是什麼地方呢?天府之國,那大盆地,太肥沃了,又屬於一夫當關,多少人來了都不好使的地方。這個時候的秦國,已經是虎視天下,隨時準備發動最後一擊。

終於,終於,那個號稱最最牛掰的秦王嬴政繼位了。

論謀臣有李斯輔佐,鐵血改革,推行全國。一時間兵強馬壯,國運昌盛。李斯之於嬴政,就像王猛之於苻堅,但是這還不夠,需要需要幾個特別能打仗,所向披靡的人物。於是,老天爺就讓白起和王翦來了,縱然別的國家還有什麼李牧,廉頗抵擋住一陣,但終究是大勢所趨。最終,其他六國形成的聯盟鬆鬆垮垮,內部分贓不均,天天勾心鬥角,可人秦國就一門心思:幹,最終秦國手起刀落人抬走,四海八荒唯我獨尊了。

這個時候,儒家的思想能幹啥?對於秦國,自然是認為它是迂腐的,不能夠助它完成霸業的。孟子說的天時地利人和,秦國沒有一樣不佔據,試問焉有不統一六國之理。

手机用户4142248477七王
2017-05-08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首先說明一下,孔子周遊列國不是唯獨沒去秦國,而是號稱春秋五霸的五大國都沒去過,孔老夫子當時周遊的,衛、曹、宋、鄭、陳、蔡、楚諸國。說起來不算少,但大多是春秋時期的蕞爾小國。楚算是大國,但孔子只到了楚國的邊境。孔子還打算西去晉國,但由於時局不好,結果只是在黃河邊上感慨了番,“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濟,命也夫!”最終連黃河也沒過。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現在來回答本題,一句話,秦統一六國其實和孔夫子沒一點關係,這要從儒家學說的本質說起。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諸子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其中以儒、道、墨、名、法五個學派最為著名。而儒家在先秦時,和諸子地位平等,並不立於一尊的地位。

孔子除了倡導君臣禮義外,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矝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這種屬道德和意識形態的範疇,當然不能被"諸侯稱雄立霸,兼併擴土優先"的年代所接受!墨家批評孔子是“述而不作”,"繁瑣禮儀"。而法家更為一針見血,早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認為孔子學說與法家農戰思想對立,致使國家“必貧而削”。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認為孔子學說為五蠹之首,且俠以武犯禁儒以文亂法。

以上評論雖然過激,但從另一面說明儒家只是指出一個目標,而沒有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辦法措施,儒學是講"應該怎樣",手段只能教化、引導,而規範人們"這樣去做"的只有法家能辦到,而身處東周列國的"五霸七雄"要的是稱雄之妙策、治世之方略,而不是不知何日能實現的"大同社會"。從這點來看墨家批評儒學"述而不作"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定的目標高遠,就是找不到辦法!事實上後來商鞅變法後的秦國,已經岀現"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景象!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其實,在統一大業中起至關重要的諸子百家首推法家和縱橫家!也可以說秦能一統天下正是張儀"連橫破縱"的外交策略和商鞅重農尚武的內部秦制有機結合的結果!

豆子人民艺术家
2017-08-15

這兩件事情之間沒有任何關係。

首先,秦朝統一六國的時間是公元前221年,而孔子生活的時代是公元前500多年,差著三百年呢。就好比你問,為啥胡雪巖沒去過廣州港,廣州港卻能成為中國第一大港呢?這有啥必然聯繫嗎?

其次,孔子帶著一車竹簡和弟子們,周遊列國花了十四年,主要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主張,不是為了讓誰稱霸。他們的路線是有限的,不可能滿世界跑。我們看孔子和弟子們周遊列國的路線就可以知道,他們最北去的是齊國都城臨淄,最南去的是蔡地。這些地方距離秦國還很遠,秦國從來沒有不讓孔子入境,孔子也沒有特意不去秦國。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孔子周遊列國不是為讓誰稱霸,他不是要當帝國謀士,而是想辦法傳播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孔子雖然當時看起來是失敗的,但他的思想的確傳播了兩千多年,成為影響中國最深的人。

秦國統一六合,乃是由於秦國內部的變法和強兵導致的。我猜想你問這個問題,目的就是想讓大家噴一噴孔子的“仁弱”,讚一讚秦國的狼性。然而可惜的是,孔子是一個武士,屬於當仁不讓的類型,又博學洽聞,無論是漢代還是唐代,以及明代,都是儒家文化的國度,你要拿弱朝代,譬如周遊列國沒去秦國,來證明是其他國家是用了孔子思想,因此甩鍋到孔子頭上,是不公平的。其他國家基本全都沒用孔子的思想,所以孔子最終是含恨而終。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孔子最終改變歷史,是因為他的教育。

孔子的學生眾多,而且幾乎所有學生都奔赴各地獲得了官位,主持大局。在戰國時代的紛亂中,國君從來都是要選賢任能的,這不是靠噱頭就能混進中樞的。譬如後來的學生的學生荀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並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荀子的學生就是李斯,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師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李斯就是秦國的丞相,成為秦帝國稱霸的得力助手。

孔子是死了,然而孔子思想沒死。孔子的學生沒死,孔子的學生的學生在那時也死了,但他學生的學生的學生還活著,由此傳播至今。所以說,“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胡仲良氏之儒,有也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要說孔子與秦國的關係,我想就是的確為秦國的統一培養了學生吧。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无所事事161773009
2017-06-05

這個問題很有趣,孔子出生的時候是春秋末期,他年老編寫春秋的時候正值晉國準備分裂,以三家分晉為標誌春秋結束,戰國開始。

孔子活著的時候是無法想象周朝最後隕落的。中國歷史上一共有兩次這種事件。第一次就是三家分晉,他告訴人們大夫可以把諸侯拿開自己玩。並且以此為界限,戰國初期數十個效果只用了不到百年就被劃分為七個大國。第二次是曹丕稱帝,這告訴人們即使是皇帝也是可以隨便換的。以後的歷史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不再是主流,群雄逐鹿才是真性情。

孔子和秦國統一沒有任何關係。孔子的主張是恢復禮法,何為禮法,就是你的作為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你是諸侯,就去做諸侯的事,你是大夫,就去做大夫的事。諸侯做了大夫的事,是失禮,大夫做了諸侯的事,是偕禮。對於孔子來說,秦國統一明顯是失禮的。目前認為,秦國的強大,來源於商鞅變法,商鞅是法家的,雖然法家和儒家一脈相承,但明顯是兩碼事。

孔子還活著還能遊歷的時候,秦國不過是西方小國,不說晉國這龐然大物可以隨便欺負他,即使是北方的義渠南方的巴蜀也可以欺負他。孔子游歷目的是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春秋末年,南方的吳越兩國很強大,然所為失禮。他孔子主要的路線在齊,魯,晉,楚之間,基本沒有出中原。秦國變強要到戰國中期和魏國交戰並獲得河西之地。成為最強要到函谷關之戰。離孔子活著的年代太過久遠。

孔子的功績一般認為有二,一是編寫春秋,二是有教無類。重要的是後面一個。何為有教無類,即無論你出身如何,收入如何,只要想學我就教你。這也是他被尊稱為聖人的原因。孔子一生傳說有七十二個弟子。記得沒錯的話,其中有個弟子的再傳弟子是後來法家的祖師爺,這也是我前面說儒法一脈相承的原因。

當然,儒家是不斷變化的,漢代的,唐代單位,宋代的,明代的,清代的,現代的都完全不一樣。對理論和現實的解釋也完全不一樣,因於問題無關,不做贅述。

至於說秦國統一,不是幾年,而是花了上百年時間才做到的。從秦穆公開始,到秦始皇結束。秦國實行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的核心只有一條,無論你出身如何,即使是奴隸,主要上戰場殺敵,拿到人頭,回來就有功可賞。so,想當官嗎,想發財嗎,想娶老婆嗎,去打仗吧,只要有功勳上述一切都是現實。可以看出,耕戰制度極大的壓榨了秦國的戰爭潛力。這是其一。

進入戰國的時候,晉國三分,一般認為秦國東進的最大障礙至此消失。到秦穆公年代,因變法秦國國力增強。先打一起,再打魏國,後並巴蜀。修整之後沿著黃河東進,在秦始皇即位前,秦國的疆域,往南佔據了整個巴蜀,擁有糧食產地,往西佔據河套,有戰馬產地,往東和齊國接壤,在太行山附近,佔據交通要地。統一前最重要一仗是秦昭襄王時的長平之戰,贏了,秦國統一,輸了,想統一在等百年。據說長平之戰時秦國的動員率基本達到了第一次世界大站時期列強的標準。最後白起出騎兵斷絕糧道,活生生坑殺了趙國四十萬大軍,至此,山東六國再也沒有能力阻擋秦國東進了。

所以看看,這些和孔子沒有任何關係,即使有,也是秦國使用了孔子弟子的弟子的傳了不知道多少代變質又變味的理論。

看到很多人提到儒家,這裡多說幾句。一般提到儒家第一提到的就是孔子,覺得孔子多麼多麼壞,禁錮思想之類的。其實,儒家只是後世的稱呼,孔子是被迫的放了儒家創始人。就好像管仲被妓女當成祖師爺,關羽被黑社會當成二哥一樣。孔子的學生很多,成名的有七十二人,這個數據見於論語。把孔子的理論傳下去的是個不出名的人,叫曾子。曾子傳了兩代之後出了個學生,叫孟子,後來又有個學生,叫荀子。到這裡,儒家的早起創始人就全出場了。把儒家第一個變味的是董仲舒,他搞的天人感應,君臣父子一套,漢武帝看了,挺高興。以後儒家的主要思想就變了。這一次一直到宋代時期,出了個朱熹,他重新解釋了儒家的理論,叫程朱理學。我們現在知道的絕大多數關於儒家的反面新聞都是在程朱理學的範疇內的。比如寡婦要守節不能再嫁,女人不能被男性接觸,否則就要嫁給對方。嫂子溺水了,不能救。等等等等。當然孔子是說過事急從權的,舉得例子就是嫂子溺水。

程朱理學出現之後,只不過是很多流派的一支,把程朱理學當成國家首要教育思想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可能是因為他和朱熹的姓氏一樣。據說朱元璋編洪武實錄的時候有想法認朱熹為祖宗,可惜年代太近不好騙,作罷。到明代中期,由於文官勢力的愈發龐大,想當官的途徑變成唯一的,科舉。在那之前還有舉薦制之類的,明朝前期的內閣首輔極少是科舉出身。隨著嘉靖皇帝登基,科舉成為唯一途徑,不然你就是出身不好。並且一直延續到1906年八股文消失。

酒骑风
2017-10-09

這個問題特別6,孔子的政治主張和秦統一六國之間的關係,還真是反的。

我們不妨想想,孔子試圖恢復的是一套什麼樣的政治綱領:簡單的說就是“三代以前,人人光著屁股跑,樹上樹下都能搞”的一套政治主張。在那個世界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身份,也就是親親尊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關係。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這種關係如果放在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其實就是貴族和貴族之間自己玩,讓老百姓自己玩的一種生活模式。再換句話說,諸侯國之間不論大小,其實是平等的,因為所有諸侯國的身份都繼承自周天子分封下來的,就好比一個爹生下來的N個兒子,儘管大小不同,但都是一個戰鬥序列的。

=========================分割線=======================================

然而,諸侯之間的平等,一定帶來的問題就是聯姻,這種聯姻關係就使得諸侯之間很難發生戰爭,比如《史記》裡有個故事,信陵君竊符救趙,講的就是長平之戰之後,趙國羸弱,無奈之下,趙國就找到魏國的信陵君,因為趙魏之間的姻親關係,信陵君偷竊了虎符帶兵抵抗秦國,最終保護兩國周全。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可以看到,由於諸侯國之間大家的各種姻親關係,這種關係其實就是避免戰爭的最好方式。我們不妨回想一下一戰時期的歐洲,一樣的各種聯姻。當然,這種聯姻可以避免戰爭,同樣導致的問題就是,他們的戰鬥力其實並不強。

所以,如果想統一六國,和一戰的邏輯一樣,必須要先斬斷這種姻親關係,才能發動戰爭,而一旦斬斷這種姻親關係,只要有一種稍微先進的利益分配模式,這種戰爭一定是瞬間席捲整個版圖的。比如一戰。

那麼,秦國是怎麼做的?

=================================分割線================================

舉一個例子:嫪毐

在史書上,嫪毐除了是一個JJ特別大的人以外,其實還是秦始皇母親趙姬的情人。後來被太后寵信,被封為長信侯。作為長信侯,嫪毐其實一定要做點什麼,才能對得起這個侯爵的位子。所以嫪毐其實是趙國滲透在秦國的勢力,秦始皇剷除了嫪毐和皇太后趙姬之後,秦、趙之間就缺少了姻親關係,沒了戰略緩衝地帶了。換句話說,我們已經分手了,當然就可以不要臉了。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再比如昌平君的故事,其實昌平君是秦、楚之間關係緩衝帶。但是後來昌平君謀反以後,秦楚之間的關係緩衝帶也沒了,秦國順利滅楚。


結論:

所以如果秦國打算順利統一六國,最重要的就是把那些亂七八糟的姻親關係全部剷除,才可以順利統一六國。這當然和孔子的基本主張是反的了。就好像我剛泡了一杯蘇打水,你孔老二非要給杯子里加點醋,這不是成心搗亂嘛?

指动济南
2017-09-22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一是,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秦國偏居中原之外,路途遙遠不說,聲名和地位無法與中原諸國相比。雖然秦國在孔子之後300多年實現大一統,但在孔子時代裡,秦國還是欠發達的地區性諸侯國,孔子不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這個問題的潛臺詞應該是這樣的:沒有實行儒家思想、執行法家思想的秦國統一了全國,說明儒家讓中原各國文弱,如果中國歷史上一直實行的是法家治國……這也被很多人拿來對“孔老二誤我中華數千年”的說法當成了一個例證。

所以本文的重點來了:秦國並非完全以法家為尊,雖然發生了所謂的焚書坑儒,但秦國兼容幷蓄了戰國百家思想,尤其是法家、縱橫家、兵家、計然家、雜家、儒家等思想,從而最終一統六國。也就是說,儒家文化同樣在秦國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1、稷下學宮的博士傳統被秦朝採用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齊宣王時創立的稷下學宮促進了戰國“百家爭鳴”的學術局面,稷下學宮還誕生了博士、學士、先生等名詞。而秦朝在立國後,同樣設置有博士這樣的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的官職。如果儒家文化在秦國沒有基礎的話,秦朝怎麼會設置這個職位?

2、秦始皇的封禪之舉更是源自儒家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君王應該到五嶽之尊的泰山封禪——這一理論的提出者就是齊魯的儒生。被儒家文化所尊崇的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周成王等均舉行過封禪。難道秦始皇不知道封禪是儒家關於君權神授的思想體現?而且據史書記載,封禪前秦始皇還把齊魯兩地儒生博士70人帶到泰山下,共同商議儀式如何進行……

3、秦始皇親自把儒家文化視為治國大綱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如果上述兩項還不能說明秦始皇對儒家文化的重視,那麼還有更有力的材料證明,秦始皇不僅把儒家文化視為治國大綱,而且還刻石立碑要求後世萬代相襲。

根據《史記》記載,秦始皇泰山封禪前東行鄒嶧山。立石,與原魯國的儒生商議刻寫石碑頌揚秦朝的功德。刻石中寫道:……貴賤分明,男女禮順,慎遵職事……

隨後在琅邪修建琅邪臺,立碑刻辭:……端平法度,萬物之紀。以明人事,合同父子。聖智仁義,顯白道理……上農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摶心揖志……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

因以上兩段刻辭原文較長,只節選了體現儒家文化的詞句。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而在“之罘刻石”、“碣石城門刻辭”上,秦始皇直接把自己置於儒家文化所尊崇的三皇五帝之上,敘述了自己的偉大功績。如果不認可儒家文化,怎麼會把自己與儒家的尊崇聖君所類比?

從商鞅到李斯,秦國以法家思想為主要武器,同時兼容幷蓄了百家思想才成就一統江山的霸業,其中儒家文化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是無論如何不能抹殺的。

老李读史
2017-06-29

秦國由商鞅變法,商鞅是幹什麼的,法家代表人物,以及後來的韓非子都在秦國一統六國起了關鍵作用,看似國家之間的衝突,其實是思想的衝突導致了不可彌補的隔閡,這要從法家和儒家的矛盾說起。

  1.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戰爭不斷,人民生靈塗炭。為了達到大同社會的理想,誕生了一大批的思想家,孔子、墨子、莊子以及後來的韓非子,他們各自對大同社會擁有不同的理念,孔子主張仁愛,而墨子主張兼愛,莊子主張自愛,而身處戰國末年的韓非子則與他們不同,他認為愛是沒有用的,只有使用酷刑嚴法才能讓天下大同,到底是什麼造就了韓非子,以及後來的法家呢?
  2. 《韓非子·難一》中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個楚國人既賣矛,又賣盾,還吹噓說:我的盾是天下最好的盾,什麼都戳不穿。接著又說:我的矛是天下最鋒利的矛,什麼都擋不住。有人問:那用你的矛去戳你的盾會怎麼樣?那人不知該怎樣回答。韓非意在告訴我們,他認為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是絕對對立的。
  3. 還有一個小故事,記載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導致了韓非直接否定了儒家的仁愛禮樂。楚國人擅長手工,很喜歡以精緻的飾物去包裝珍珠,使用上等木材,佐以香薰,裝飾禽類羽毛,打造遠超過珍珠價值的盒子,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過度包裝,只不過當時的人,他們只買盒子,把珍珠退了。
  4. 韓非子由此推斷,盒子和珍珠就是一對矛盾。他們是內在和外在的關係,而這正符合禮樂和仁愛的關係,仁愛是核心,而禮樂則是外在。《韓非子·解老》中講到:和氏之璧不飾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飾以銀黃。其質至美,物不足以飾之。物之待飾而後行者,其質不美也。由此可以推斷,仁愛需要禮樂去裝飾,可見仁愛並不美好。仁愛本身不好,所以需要禮樂進行修飾,可見禮樂也是假的。
  5. 當然了,這樣的結果是建立在矛盾是對立的基礎上。而孔子認為禮樂和仁愛是統一的,子貢曾在《論語·顏淵》中講述:如果皮都沒有毛,那麼狗皮和狐皮又有什麼區別呢?關於矛盾的爭論,馬克思給出的結果是:矛盾既是對立,也是統一的。由此可見,春秋戰國時期一大批思想家的影響之深遠。
  6. 孔子的仁愛不對,那墨子的兼愛總對吧?不對。對此,在《韓非子》中記載:前朝諸侯、君王愛民如子,但依舊有人犯罪,你愛他,他也會犯罪,可見愛根本沒用。只有酷刑嚴法才能起作用。還有一個故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楚國一名官吏想要逃離楚國,可是在出城門時被守城的軍官攔了下來,這個官吏說:大王要抓我,是因為一顆寶石在我這,寶石不知道丟哪了,如果你要我抓回去,我就說是你私吞了。那個軍官自然不想惹事,趕忙放了這個官吏。韓非於是推斷出:威逼利用才是真正有用的。
  7. 韓非身處戰國末期,社會的階級此時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由士的階層,逐漸向平民過度。因此,韓非的轉變也是對社會更好的適應,唯有舉起庶人之劍這把國之利器,社會才會安定,國家才會強大。

赵先森
2017-07-29

孔子代表著文化,除了文化,秦朝之所以可以統一,還有別的因素,如下所示:

1,地理優勢。秦國崛起於西部邊陲,擁有強大騎兵的秦人,對於周圍的遊牧民族有絕對的優勢,從而獲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大後方,秦國能毫無顧忌的展開對東方六國的征戰。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2,危機意識。秦國以遊牧起家,又處於中原文明的外緣,從建立起就被東方六國看不起,即使如此,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更為重要的是在秦獻公時期,面對魏國的咄咄逼人,國家處於亡國的邊緣。此時,長期的征戰,秦國國力過度衰落,秦孝公時期面對六國分秦的屈辱,從此,在秦國國君奠定了很強的危機意思,從而決定了必須變法。

3,商鞅變法。變法圖強是戰國時期每個國家君主的意識,秦國也不例外。秦孝公招賢令,迎來了衛國商鞅。秦國此時,無論各個方面皆處於主體國家的下層,到了不變不行的地步。猶豫秦國長期的貧弱,加上國君的強大支持,秦國變法得到了徹底的執行,秦國從此變得富強,變法的觀念深入人心。由於變法的實行,人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提高,所以得到了廣大親人的極大支持,最重要的一點是,秦人有了一個整體的國家概念。加上,變法為秦國帶來了繁榮的商業利益,大量的各種人才,加上耕戰得爵,使得秦國擁有統一六國的基本資本。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4,統一六國的戰略奠定。秦孝公後,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秦國打敗了長期霸主地位的魏國,收復了原秦國的河西地區和函谷關,使秦國處於戰略主動地位。統一六國的概念並不是秦國獨有,其他戰國國家也有,比如齊國。戰略高度決定其收穫大小,強大的魏國也只是在苦苦維持其霸主地位。統一六國的戰略也為秦國的外交方式——遠交進攻。

5,武器革新。秦國擁有合理制度化的兵器製造和創新技術,想想弓弩齊放,萬箭齊發的狀態就不寒而慄。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6、秦國長期對六國征戰的征戰的勝利,對東方六國的信心是一個重大的打擊,都在儘量通過割地賠款的方式避免與秦國的直接對抗,以維持其在國內的統治,使得秦國人統一六國的決心和整體實力逐步增強。

兜率闪辉光小兜
2017-06-07

建國前需要的是雞血,建國後才用得上鴉片。如果秦國先期引入儒式病毒,不用說秦國不能擔當統一六國的角色,甚至會被別的某國所滅。所以說孔聖人那套說教教化出來的儒生乾點兒偷人騙人,為虎作倀的勾當還是綽綽有餘的。讓他們抵禦外敵,開疆拓土,那只有腦殘的人亡國之君主才會做。當時真正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的是蘇秦張儀,以及真正能夠征戰沙場的名將名帥。孔子以及他培養出來的一幫人等,對別人說三道四,假仁假義地害害功臣還行,指望他們幹正事,大事,就不要做夢了。

孔丘和王詡比,是兩類人,有鬼谷子的勢力在,他和他那幫人能活著就萬幸了。
為什麼唯獨秦國沒讓孔子入境,而秦國最後卻能統一六國?

Kay0601
2017-07-07

歷史渣表示沒辦法引經據典回答,所以僅僅談談個人不成熟的看法以及一些偏題的想法吧

第一,紛爭的時代需要的更多是諸子百家各展所長的多樣化技能,孔孟之道於做人修身而言是有道理的,但於政治經濟軍事而言就毫無作用。歷史也證明了政治家以法家居多,定國安邦的核心元素多在兵權穩定和國家軍事實力,儒家根本就不能在一個群狼環伺的大環境下進入有野心的大國。

第二,即便是亂世已平的和平年代,國家機器的核心依舊要圍繞軍商政等等行業,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教育在我看來和佛教的目的一樣——以思想控制人民,消磨、改變群眾心中的敢於說“不”的思想。區別只是前者教人知書達理不要輕啟禍端,而後者教人以逆來順受看破紅塵然後靠神佛在死後救你。

歷史上政績斐然的帝王應該沒有一個出自儒家(歷史渣實在不記得,如果有請幫忙指正,謝謝!),從帝王權術的角度講,身在帝位一舉一動都是在維持國家機器的運轉,新的統一王朝建立後自然是要安撫民心然後維持千秋霸業,這個時期思想安撫自然比武力壓制要更重要。從古人的各種神話傳說等故事中可以看到,中國人的思想一直是偏向於“逆天改命”反抗一切反抗不公的狀態,諸子百家的思想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體現,唯獨儒家教人以禮待人,以德治國,把自己養成謙謙君子,這應該剛好是最符合當時環境的思想,因而得到推廣。而儒家思想發揚之後的王朝更迭似乎也確實發生了改變,治世能夠維持的更久,但亂世卻從純粹的內戰變成了偶有外族入侵,甚至建立王朝的奇怪狀態。

因此可以說,儒家思想用來做人或“治人”是一種優秀的工具,但發展成治國之道應該是儒家思想被髮揚後失去了控制的結果。這裡就有另一個對比,就是佛教。佛教從盛唐時期開始發展,初中歷史書上講是唐朝為了社會穩定才推行的,而這幫悶壞的和尚也沒少幹偷樑換柱的事(感興趣的可以去查“七月十五”這天的前世今生)。但宗教思想或許終歸和自古刻在中國人骨子裡的“逆反”性格格格不入,也或許是儒家思想太過根深蒂固,所以並沒有在唐朝之後發展出一個宗教國家,和儒家思想的傳播及統治剛好是個對比,蠻有意思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