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東北大米太難吃!2個月時間備耕、100道傳統流程,用最笨農具
棋簿紫紀實
1/16 東北大米太難吃?顯然,這是一道漢語四六級考題。3月18日,隨著71歲的老人一鍬鍬地揚起稻田土,東北最早的水田備耕開始了。2個多月的水田備耕期,活躍在田間地頭的是從50歲到70多歲不等的農民。村裡的年輕人呢?他們往城裡跑,而城裡的年輕人則往南方跑。備耕時節,有些村莊幾乎成了空心村,只有“50後”到“70後”的中老年農民留守村莊。“70後”,是活躍在水田裡最老的一代農民。
2/16 不但有最老的農民,還有最老的農具。4月8日,在另一個村子的稻田裡,主人指著像耙子一樣的農具說,這種傢什,祖先在幾百年前就用,到我們這一代還在用,專門來攤鋪苗床的,非常好用。
3/16 大馬拉大車,依然是農民在水田備耕時常見的運輸方式。當然,種糧大戶另當別論。
4/16 苗床用土篩好之後,用塑料薄膜覆蓋著——這種方式很古老很傳統。水稻種植是真正的精耕細作,即便是種糧大戶,在使用動力設備篩土之餘,也需要傳統人工來做一些細活。換言之,東北農業機械化的背後,是不可或缺的傳統人工。
5/16 4月7日,另外一個村民小組。水田地裡正在燒荒的是村民小組長,燒荒是為了清除溝渠裡的雜草,為順利放水做準備。小組長說,燒荒除草是最快捷有效的除草方式。
6/16 水田備耕,耗時費力,所以,“聯合”是必須的——大聯合由村民小組長召集本組的中老年村民集體勞動,小聯合則是戶與戶之間自願搭夥。小組長召集的“大聯合”雖然不能與幾十年前生產隊時期的“大部隊”相提並論,但在當下,仍屬不多見的“規模龐大”,並且,還有一部分人正在泵房那裡忙活。
7/16 在村裡的泵房,這位70多歲老爺子正領著另一幫人在搬運安裝抽水泵。雖然小組長是召集人,但泵房這邊真正的主角是老爺子。
8/16 搬運安裝抽水泵是典型的重體力勞動,其中,兩位農民年齡在70歲以上,其餘的年齡在五六十歲。
9/16 滾滾“黑龍”泛著光芒噴湧而出,抽水泵調試成功。
10/16 4月25日,距此前的抽水泵調試已經過去了半月有餘,鋪苗床育秧苗進入到最為緊張忙碌的階段。鋪苗床育秧苗一般是兩三戶人家合作,有點像農村1950年代的互助組。
11/16 一個多月前篩好的細土即將被派上用場,但在使用之前,還得篩一次,有點優中選優的意思。
12/16 農民在水田區勞動最常見的方式是彎腰,這也是中老年男性農民的短板。於是,這位中年農民索性坐在地裡拌和稻種,他說這樣不怎麼遭罪。
13/16 經過一層又一層的細土攤鋪和水潤,苗床鋪好了。鋪苗床一般需要半天時間,農民常常會在上午鋪苗床,下午往苗床上播撒稻種。這是一對夫妻檔,他們自稱是留守在村裡最為年輕的農民,分別是50歲。因為家離得近,吃過午飯他們就出來播種了。
14/16 撒完稻種,需要用掃帚對苗床進行全方位拍打,將浮在苗床表層的稻種均勻地拍進溼潤的土裡,最後才是用塑料薄膜對苗床進行覆蓋。
15/16 5月初到5月中旬,農民會密集地出現在水田區,查看秧苗長勢,並且給苗床放風放水。他們起得很早,大約不到6點就下地了。根據村裡“最老”農民介紹,水稻備耕的傳統工序十分繁雜,大大小小加一起估計在100道左右,並且使用的是“最笨”的傳統農具。
16/16 至此,為期2個多月的水田備耕基本告一段落。在東北最南部的農村,5月底便進入插秧大忙季,那個時候,才能輪到農業機械化大顯身手。在備耕結束到插秧這段所謂的空檔期,農民還會經常下地,監看秧苗長勢,時不時地放風放水......由此看來,將一粒東北大米吃到嘴裡,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千多年前的《憫農》,在機械化還不能全面覆蓋到東北每一塊土地的今天,依然不過時。(棋簿紫\/圖文)
2019-05-1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