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12月4日,新京報發文表示:“近日,某知名青年相聲演員在演出結束後返場的時候,臺下粉絲一起揮舞綠色熒光棒,並且齊聲高唱《探清水河》中的“桃葉兒尖上尖,柳葉兒就遮滿了天”,場面壯觀猶如大型演唱會現場,以至於這位演員的師傅也感嘆“從沒見過聽相聲還帶熒光棒的!”這個場面,把演唱會追星的一套都用在了傳統曲藝上面。更有甚者,此演員參加綜藝節目和到各地演出的時候,粉絲們也會以各種形式應援,其規模和形式不亞於娛樂圈一些偶像明星。”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10 個回答
金宝妈妈爱干果
2018-12-06

古時候上天橋聽相聲

六七十年代用收音機聽相聲

八九十年代用電視看相聲

千禧年以後還做了動畫相聲

後來郭德綱火了之後,開始去劇場看相聲了。

雖然金寶媽不是德雲社鐵粉,也不是張雲雷的粉絲。但是因為總看他們的相聲,所以被頭條推送了這條問題,那就拉個偏架吧。

嗯,這回,我站張雲雷。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作為德雲社的掌門人。郭德綱在經歷過一波又一波的退社事件之後。依舊站在相聲的舞臺上,並且以“非專業相聲“的形象屹立不倒。

近年來,郭德綱也開始以各種身份參加各種綜藝節目。

幾乎每一個綜藝節目,特別是喜劇類節目。都會捧紅自己的一兩個徒弟。

郭德綱如果已經成為東北餐桌上的一道硬菜,那他的諸多徒弟就是環繞在周圍的配菜,如果有人不愛吃油膩的五花肉,吃一口山野菜,那也會口齒留香。

所以,岳雲鵬火了、燒餅火了、張鶴倫火了、張雲雷火了、孟鶴堂也火了。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說回“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這個比較嚴肅的話題。

新京報的文章開題便講了幾位相聲名家相聲大家的故事。

然後開始描述張雲雷在劇場唱《清水河探》時,粉絲們揮舞熒光棒的場面。

並用“其規模和形式不亞於娛樂圈一些偶像明星”來形容粉絲應援。

並批判德雲社將:都是把當下打造“小鮮肉流量ip”的路數用在了相聲上。(原文)

不得不說,真是好大一頂帽子啊.......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其實不提倡粉絲應援送貴重禮物這點,一般大眾都會認可的。

(畢竟德雲社已經意識到送禮成風的問題,也開始明令禁止了。大火的幾位也在不同場合表達過不再接受應援禮物。)

而且新京報原文也直接點明應援問題在娛樂圈更嚴重的事實。所以如果新京報將重點放在粉絲應援禮物過於貴重這一點上,誰都說不出什麼話來。

但是,你那麼大一個題目,寫的是:《聽相聲揮舞熒光棒?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聽相聲拿熒光棒怎麼了?

你怎麼不看看聽張雲雷相聲的人是誰?

那都是需要用熒光棒當“節拍器”的“德雲女孩”啊。

可以說除了那些從小學相聲的相聲人會唱傳統相聲曲目之外,就剩下“德雲女孩”會了。

文章只顧著批判捧場的人拿禮物拿熒光棒了。卻沒有意識到,在18年,這個音樂行業都不太景氣的年月。有一群人,因為張雲雷而學會了相聲傳統藝術曲目。合唱、獨唱、二重唱皆不在話下,信手拈來。

你確定這是“小鮮肉流量ip”會做的事情嗎?

或者換句話說,他們想做到這個程度,他們有這個本事嗎?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最後聊一聊新京社標題上“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這句話。

要知道,在張雲雷之前又有多少相聲人號稱“顏值擔當”。

他們也收禮物了,他們也靠相聲賺錢了。

並且演完相聲、還參加綜藝、演電影、演電視劇.....

(甚至小嶽嶽去參加了《我是歌手》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怎麼到了張雲雷這裡就被單獨拿出來說事了呢?

並且用了這麼狠的口吻寫出了那麼沒質量的文章呢?

只能說,人紅是非多。

我拿起我的熒光棒,你扛起你的收音機吧!

水清亦有鱼
2018-12-06

這裡很多人可能對於新京報不夠了解,認真關注這個微博大號就知道,新京號作為官方主流媒體賬號,但基本上沒幹過多少靠譜的事情。

隨便跟大家一件事情,可能很多人就知道了。

前段時間,重慶公交墜江事故,新京報第一時間發佈消息,並且稱事故原因是由於對方小車女司機的不當駕駛所致,後來那個女司機就被噴成大惡人,但最後調查結果出來後,大家才發現被新京報帶了節奏,真相是小車女司機根本毫無責任。

有很多自媒體號喜歡靠熱點來蹭流量,在這些號裡新京報經常被人稱“第一造謠號”和“新聞毒瘤”,因為該號作為主流媒體經常報道不實信息,並且曾來不道歉。

這次很顯然還是一樣,張雲雷這個人講的相聲我還真的聽過不少,說真的,我不懂相聲,不知道他講的“專不專業”,但我很喜歡他的颱風。

觀眾一起唱時,小夥子眼睛通紅,是一個非常感性的人。

再一點,現在看相聲的,80%都是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年輕人的比例真的不多,張雲雷能有這麼多年輕粉絲追捧,讓年輕血液重新來了解曲藝有什麼不好嗎?

所以,如果真要說支持誰,我肯定支持張雲雷,至於新京報,在很多看過他發信息的人眼裡,跟新聞毒瘤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郑捕头
2018-12-06

《新京報》對張雲雷的批評,不能說一點道理沒有,給當紅演員提個醒兒是可以的,但也沒有必要完全否定,否則就顯得過於小氣。

德雲社有兩個演員的走紅讓一些人瞧不慣,前者是岳雲鵬,後者是張雲雷。在很多資深相聲迷看來,岳雲鵬相聲功底一般,在臺上耍賤賣萌的表演風格讓人不好接受,但獲得的人氣又非常之高。這段時間張雲雷又異軍突起,靠演唱《探清水河》等小曲小調,又憑藉本人長得在相聲界算是比較帥氣的外貌,迷倒了一眾迷妹,興起了一種從來沒聽說過的所謂偶像相聲。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其實相比岳雲鵬的半路出家表演相聲多是野路子,張雲雷還是有一定的曲藝學習基礎的。身為天津人的張雲雷從小對曲藝耳濡目染,從八九歲就開始學唱太平歌詞和蓮花落,十幾歲就開始在郭德綱開辦的相聲大會登臺,人稱“12歲的老藝術家”。

這麼多年張雲雷一直在德雲社的小劇場表演相聲,不算太火,但也培養了一眾對他比較欣賞的觀眾。用張雲雷自己的話說,他的表演比較“風騷”,因此很得女性觀眾的喜愛。也就是說,從很早的時候張雲雷就已經開始追求偶像型這樣的定位。事實證明,如今這條路他闖出來了,人氣一時高到少有人及。

欣賞他的年輕女觀眾以及小女生們居多,這些人對相聲瞭解多少,聽過多少段傳統相聲或者八十年代相聲不好說,她們鍾情臺上的張雲雷,她們認為張雲雷表演的就是相聲,或者說是不是都無所謂,只要看到這個人就高興。在這樣的心理驅使之下,在劇場如果聽張雲雷的相聲也就開創了不同於平時的局面,這些小女生不受一般的限制,把聽演唱會的那種熒光棒的陣勢帶進觀眾席,真是讓老相聲迷們開了眼界。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觀眾到底該怎麼聽相聲,其實沒有一定之規,該不該多和臺上互動,該不該叫好喊“籲”,該不該搭話茬兒,我相信這些行動在舊時代最早的相聲園子裡都沒有,但如今都陸續出現了,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如果說觀眾哪些言行不合適,隨著時間推移會慢慢改變的,不必過分擔心。

我覺得該提醒一句的倒是張雲雷和楊九郎的表演。張雲雷對自己的表演風格有自知,師父郭德綱提醒說他不必限制自己先讓大家認識之後再求變化,張雲雷也表示過到一定階段會更規矩地說相聲。而今這樣的階段似乎已經到了,不知他有沒有記得自己當年的想法。因為演員一旦火到一定程度,就不太容易把握自己了。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順便說一句《探清水河》。沒錯,這段小調源自舊時的勾欄場館,唱詞風格不高甚至說很低,但剔除個別語句之後不失為一段旋律優美又無傷大雅的唱段,沒有必要過分苛責。

迷途猫63004532
2018-12-06

這個就有點無法理解了,一個相聲演員,又不嫖娼,不吸毒,不賣國,不偷稅,就是因為功底還不錯,長得還行,有觀眾願意看他,願意拿著熒光棒揮一揮,怎麼了?就不允許嗎?一定要相聲演員像某某某似的?長著一個很普通的臉?就一定是老頭?或者老藝術家?只要他說的相聲不違法,沒幹違法的事,怎麼就不允許有人喜歡他?如果說他出賣國家,幹出有損國家的事,或者吸毒等重大的錯誤,那打死他不算多的,但是張雲雷還沒爆出這些事啊,天下的事這麼多,有人偷稅你不跟進報道,有人吸毒你不去查在哪買的毒品,有人違法亂紀你不深入調查?追著一個相聲演員說他太帥了,使得粉絲追捧?吃飽了撐的?也沒見粉絲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啊?就是正常的看看他的演出,又礙著誰的事了?

东穆茶叶
2018-12-06

新京報,你這樣捧張雲雷是不對的!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电影基本法
2018-12-06

《新京報》,請你先學會換位思考!

各位,請先看《新京報》12月4日發表的原文,該文寫的抑揚頓挫,聲情並茂,讓人無限遐想……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看完大家就明白,《新京報》套路玩的很溜,借用侯寶林大師《關公戰秦瓊》的典故,先把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順水推舟直接把矛頭對準了某青年相聲演員!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該文並沒有指名道姓,但是隻要對相聲圈有些少許瞭解的人都知道《新京報》說的是誰!

那就是如今德雲社最當紅的小辮張雲雷!


因為在如今的相聲市場上,能做到讓滿場觀眾自帶並揮舞熒光棒的,有且只有一個張雲雷,這種通常只有在歌星演唱會上才有的盛況目前除了小辮,沒有任何其他相聲演員能做到!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其實《新京報》倒不如大方坦然,直接把某青年相聲演員的名字公佈,倒也會顯得光明磊落!如今這一番“針對”,實在有失大報風範!

那麼,《新京報》所批評的這種現象,究竟有沒有問題呢,我們對此應該怎麼看呢?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來分析:

第一:沒有人有權力阻止粉絲和觀眾的這種自發行為

這種行為是合法且由觀眾自發組織的,沒有任何一方有權力阻止觀眾這麼做,那麼《新京報》對此進行口誅筆伐其實是沒有任何根據的,你可以公正的講你的看法,但你不應預設立場!很奇怪,相聲圈都沒人對此有意見,反而是一家媒體發表不滿,真是奇怪!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第二:從專業角度看

相聲講究的就是“說學逗唱”,“學唱”也是其中關鍵一環,也是一個相聲演員的基本功。很多相聲演員都會“學唱”,而且都不錯!就是《新京報》所提到的侯寶林大師當年相聲小曲也經常時不時的來幾段。不知道為什麼到了張雲雷,會讓《新京報》如此不滿意?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第三:對於相聲這門藝術的影響

相聲也並非一成不變的,也是需要跟隨時代發展的。侯寶林大師把相聲這門藝術搬上“大雅之堂”幾十年後,相聲一度十分蕭條,近乎滅亡。正是郭德綱帶領德雲社在形式上進行了創新,把一度高高在上的相聲重新拉回了人間,相聲才得以重新煥發生機!

而張雲雷把相聲改造成了演唱會,一是豐富了傳統相聲的形式,二是可以為相聲吸引更為廣泛的觀眾群體,所以這對相聲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綜↑所述,我個人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市場風向的轉變,為相聲做些創新和有益的改變有利於推動相聲藝術的發展,而《新京報》作為傳統媒體,對於這事有些過於吹毛求疵,可悲、可憐、可嘆!

另外,關於這次報道,我十分懷疑新京報可能和姜昆領導的曲協通過氣,想想之前沒多久曲協再次掀起“反三俗”運動,想想之前曲協“反三俗”主要反的誰,也許有些東西我們就會豁然開朗……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变形金刚0802
2018-12-06

一個小小的張雲雷的所作所為竟然被引經據典的拿出相聲大師侯寶林京劇大師梅蘭芳來說事兒,除了他師父郭德綱連岳雲鵬都沒這待遇,這不正是說明他的成就?對於小曲“探清水河”的表現形式的詬病,我就更奇怪了,姜昆說相聲都能在臺上扭屁股跳舞說是創新,那唱個小曲兒用吉他彈奏就那麼不入某些人的法眼?再者說了,憑什麼相聲演員就不能成偶像演員?偶像怎麼了?偶像不過就是些在某些領域取得一定成就而被別人所崇拜的對象,咋的很丟人嗎?當年郎平時代的中國女排五連冠,成為全民的偶像,你新京報出來批評下?袁隆平是所有農業科研人員的偶像,你新京報出來批判下?排雷英雄杜國富就是新時代軍人的偶像,你新京報再出來批判批判杜國富?最後我語重心長的摸摸新京報總編的頭,關切的問一句:你幸福嗎?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明辨是非123
2018-12-06

近期《探清水河》不知為什麼成為了眾矢之的,不久前南開教授鮑震培在《光明日報》批評稱:《探清水河》為“窯調”,是喚醒舊時代嫖客文化的心裡聯想。近日《新京報》又髮長文痛批:相聲演員演唱《探清水河》,稱其觀眾追捧是不倫不類的方式,最終剩下的是追星的熱鬧和藝術的落寞。筆者作為一名普通觀眾,恕在下愚昧,時不知此曲《探清水河》會有如此之大的殺傷力。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筆者初聽此曲,是郭德綱以北京小曲的方式來演唱的,其內容不過是講述了一段悲涼愛情故事。後來又聽了張雲雷版,覺得更符合年輕人的欣賞,我怎麼從來沒產生過“嫖客”心理呢?恕在下愚昧,斗膽問一句:是不是筆者的學歷不夠呢?所以不能參透其中的內容。筆者認為:此曲已經經過提煉,將不合適的詞彙完全去掉,完全可以傳唱。如同相聲本身出自市井文化,經侯寶林大師的改革,也登上大雅之堂。難道這不是應該表揚嗎?怎麼還批評上了?是在下愚昧?還是您學問太高?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新京報》文章的觀點,更為奇葩。非要讓觀眾將相聲與演唱會來換位思考?結論是:演唱會臺下的觀眾也都“噓”聲一片合適嗎?筆者看到如此解釋,差點笑噴。”難道你不知道相聲藝術的基本功是“說學逗唱”嗎?“唱”是相聲的基本功,也叫“柳活”,沒聽說過歌唱家中有練“說”的基本功。相聲裡的唱是理所當然啊!即使唱的不是太平歌詞,也會是相聲基本功中“學”的範疇之內啊。完全符合傳統藝術的要求,怎麼到了部分高雅人的眼裡,就變成了藝術落寞了呢?為什麼要和演唱會換位思考呢?按著這個邏輯相聲和任何其他藝術換位思考都不合適,例如:芭蕾舞、小提琴、京劇、大鼓等等,難道這些觀眾“噓”就合適了?所以筆者認為這是個偽命題。難道從此相聲基本功只能“說學逗”三樣才合適?下圖為《新京報》部分觀點。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筆者總結了《新京報》的觀點,大致是:1.相聲演員不該用明星的套路打造自己。2.觀眾帶熒光棒被批不倫不類。3.長此下去藝術終將沒落。這些觀點直指德雲社的張雲雷,為什麼不批評王雲雷、李雲雷呢?樹大招風這道理大家都懂,誰讓張雲雷出名了呢。筆者只看到了文章中的羨慕嫉妒恨,僅此而已。演員出名前就叫演員,出了名叫明星,按著明星套路打造怎麼就不對了呢?一曲京城小曲能夠掀起巨浪,筆者不得不佩服德雲社的影響力。而《探清水河》曲目,一直保留在傳統二人轉中(傳統二人轉以唱為主),始終都在舞臺上表演直到如今,也從來沒人批評過此曲。為何德雲社剛把此曲唱紅就招來如此批評。《探清水河》火了,難道是動了誰的奶酪?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那麼《探清水河》一般作為返場小段出現,最初是郭德綱返場時經常唱,後來被張雲雷唱紅。筆者認為:此曲沒有任何負能量,臺下觀眾舉熒光棒的行為,說明觀眾也喜歡聽。如果非要和演唱會做比較的話,請問:“我聽演唱會沒拿熒光棒有錯嗎?沒拿熒光棒看演唱會,演唱會就落寞了?以前沒有熒光棒時歌曲是怎麼傳承下來的?”那是觀眾的選擇權,他人無權干涉。這和聽相聲拿了熒光棒是一個道理,有錯嗎?無論在道德層面,還是法制層面都沒違背基本原則,其行為合情合理合法。筆者認為:這就是雞蛋挑骨頭,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知大家如何看呢?

稻草人ScareCrow
2018-12-06

1298條回答,有一個支持新京報的算我輸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只为相声
2018-12-08

前幾日,新某報的記者在媒體上“大放厥詞”,聲稱:相聲演員想做偶像,不如轉行!並且還針對現場觀眾自帶熒光棒的行為進行了“譴責”,聲稱這是藝術的落寞!

在此德雲社的張雲雷,一時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各種非議也隨之而來!但目前為止,看到更多的說法是,支持德雲社的相聲,贊同觀眾們的做法,建議新某報不要站在觀眾的對立面,發表不合時宜的報道,從而獲得更多的曝光率。

理性地追星、捧角兒,那也是一種自由!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相聲界,就不能出偶像嗎?

未必!更重要的是,張雲雷並非是一個網紅,而是一個角兒!他自幼學藝,二十多年來的相聲曲藝生涯,活脫脫地從“老藝術家”熬成了“小鮮肉”!絕非某些網紅可以相提並論的!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他是國風美少年!他是真正的偶像!
新京報髮長文痛批德雲社演員張雲雷: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你如何評價?

不僅是生命的奇蹟,而是過人的毅力和重返舞臺的決心,才讓他重新站在了我們面前!

願我們的角兒能不畏流言蜚語,披荊斬棘,以後前程似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