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湖南嶽陽:北宋范仲淹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風雅汴梁
1/14 岳陽樓位於湖南省岳陽市古城西門城牆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美譽,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2/14 1988年1月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14 岳陽樓主樓高19.42米,進深14.54米,寬17.42米,為三層、四柱、飛簷、盔頂、純木結構。
4/14 樓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貫樓頂,周圍繞以廊、枋、椽、檁互相榫合,結為整體。
5/14 岳陽樓作為三大名樓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築,其獨特的盔頂結構,更是體現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設計和技能。
6/14 北宋范仲淹膾炙人口的《岳陽樓記》更使岳陽樓著稱於世。
7/14 岳陽樓始建於公元220年前後,其前身相傳為三國時期東吳大將魯肅的\閱軍樓\,西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
8/14 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書侍郎、大詩人顏延之路經巴陵,作《始安郡還都與張湘州登巴陵城樓作》詩,詩中有\清氛霽岳陽\之句,\岳陽\之名首次見於詩文。
9/14 中唐李白賦詩之後,始稱\岳陽樓\。此時的巴陵城已改為岳陽城,巴陵城樓也隨之稱為岳陽樓了。
10/14 北宋慶曆四年(1044)春,滕子京受謫,任嶽州知軍州事。北宋慶曆五年(1045)春,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並擬修築偃虹堤。北宋元豐元年(1078)十月,岳陽樓毀於火災。
11/14 北宋元豐二年(1079)春,嶽州代理知州軍鄭民瞻重修岳陽樓。元古八年(1085)孟夏,米芾將《岳陽樓記》寫成條幅饋贈索書者。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嶽州知州軍孫勰重修岳陽樓。
12/14 岳陽樓高度19米,在建築風格上,前人將其歸納為木製、三層、四柱、飛簷、斗拱、盔頂。岳陽樓是純木結構,整座建築沒用一釘一鉚,僅靠木製構件的彼此勾連。
13/14 岳陽樓的樓頂為層疊相襯的\如意斗拱\託舉而成的盔頂式,這種拱而復翹的古代將軍頭盔式的頂式結構在古代中國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這頂就是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盔頂結構。據考證,岳陽樓是中國僅存的盔頂結構的古建築。
14/14 岳陽樓採用純木結構,其造型因露明的木樑柱、構件、裝修具有線條優美的表現力,顯示出中國古建築的獨特的民族風格。
2019-04-0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