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秦嶺寧陝南溝|給屋簷下晒的玉米拍了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染滿金黃
專業行走
1/11 每一棟房子都似曾相識,但又絕對不會相同。每一戶人家都好像一樣,但故事肯定各有精彩。秦嶺南坡的群山中,散落著的這些人家,孤獨而寂寞。左邊的玉米地裡,玉米棒子還掛在秸稈上面。而右邊房子屋簷下,已經能看見金黃的玉米。
2/11 與玉米地連在一起的,是一個簡易的牲口圈。牲口圈四周的每一邊,都用了5根原木,交叉著搭建而成。靠近了也聞不到任何味道,圈裡早已經沒了牲口。種幾畝地,養一群雞,喂一頭豬,閒適而平靜的山居生活,其實早已不復存在。
3/11 這一戶的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屋簷下堆放著新收的玉米棒子,有的已經被搭在木架上,有的還連著玉米外殼。遠遠聽見有小狗的叫聲,卻看不到狗的身影,找了好半天,才發現它就躲在金黃的玉米棒子下。主人不在,只剩下小狗看家。
4/11 一把矮矮的小凳子,靜靜地放在玉米殼裡面。這小凳子的一條腿,被紅布條綁著,看來損壞後又被接上了。從新舊程度看,怕是使用了有十多年。記得小時候,我也有一把這樣的專用小凳子,只可惜如今回到老家去,卻再也找尋不到。
5/11 新收回來的玉米棒子,其實溼溼潮潮的。如果不把外殼撕開,掛起來及時晾晒乾,就會發黴變質。人如果長期食用黴變的玉米,黴菌毒素是會在體內沉積的,會危害健康。農業生活中的耕種、收穫、保存,每一個環節都不能麻痺大意,日子並無多少詩意。
6/11 大門被一把鐵棍門插穿條鎖鎖著。這種老式的門鎖,年輕人們估計都已經叫不上名字了。時間在山裡過得既慢又快,快在許多年都彷彿一模一樣,慢在一件物品可以用很多很多年。就像這把門鎖,有可能和剛才那板凳是一樣的年齡。
7/11 我在屋簷下,給晾晒的玉米拍了一個特寫,畫面一半都是金黃。這種金黃從周圍的顏色中跳了出來,充滿了豐收的喜悅。只有秋天進山,才能感受到沉甸甸的美好。用這種玉米磨成的面,熬出的粥肯定很香甜。勞作了整整一季,為的就是有點收穫。
8/11 房子旁邊的地裡,種著一地的黃豆。剛才還在咬叫的小白狗,此時已經躲到了黃豆秧裡去。因為個子實在太矮,已經只聞其聲不見其影了。一想到遙遠的秦嶺山中,某一個山窪窪裡,種著一地青青的黃豆秧,秧苗上掛滿了嫩嫩的黃豆莢,就覺得特別溫暖。
9/11 院子裡有兩堆泥巴,中間加了水和成了稀泥狀態,不知道是用來幹啥的。有太多的生存智慧,都被我們逐漸遺忘了。就像眼前的這兩堆稀泥巴,是用來糊漏風的牆麼?是用來修整廚房的灶麼?是用來擋著餵養蜜蜂的蜂箱縫麼?
10/11 為了防止在冬天裡被凍住,水龍頭上纏了好幾層厚厚的舊布。擰開水龍頭,水管裡還有自流水。山裡用水很簡單,在高處的溪流裡埋下一根水管,利用重力就可以實現自流。這幅照片被虛化了的遠景,就是圖2看到的那個牲口圈。
11/11 因為主人沒在家,停留了一會,我們打算離開。這時才發現,房子左邊玉米地裡,有人正在收玉米,是這戶人家的主人麼?本組圖片拍攝於2019年9月8日,地址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江口鎮竹山村南溝。喜歡秦嶺的圖文,請轉發、收藏、評論,歡迎關注“專業行走”。
2019-09-1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