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直播映射出教育者的“懶政”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4-27

作者:謝偉鋒

近日,“水滴直播”中出現全國多地學校的課堂直播畫面,引起熱議。參與視頻直播的學校涉及多個省份,從幼兒園至高中畢業班都有,直播場景多為教室。(4月25日 澎湃新聞網)

把直播鏡頭對準到校園課堂等特定場所,眾人褒貶不一。爭論中,能聽到“存在即合理”的聲音。但這種集體性的網絡公開直播,本身是否合法合規,顯然被大多數人所忽略。畢竟,網紅直播“點對眾”模式,網紅們已具備直播內容的知曉權,並以此產生盈利;而課堂直播是“眾對眾”形式,全體學生都對直播都知曉嗎?不得而知。但可肯定的是,哪怕有一個學生不同意, 課堂直播的視頻就不能上傳到社交平臺上。

課堂在知識傳授方面,是開放性的,但在環境空間上,一定是有區別於其他場合的獨立性。對於學生個人隱私、數據安全、人身安全的保護,是學校的應有之義,但跟風式地來嘗試網絡直播,把學生方方面面都推進陌生的成人世界中,這是教育的失誤。暫且不表隱私和權益等法律概念,單就教育者本身,就能從中映射出其“懶政”思維在作怪。

一些老師追本溯源,說課堂直播是學生家長推薦的,有“提供證據”的初衷在裡面。這裡面牽扯到學校和家長在學生自律問題上的責任歸屬——老師跟家長反映學生問題,有家長覺得老師是在針對孩子,個別孩子也會對發生的事情不承認,老師似乎百口莫辯。這樣的背景之下,經家長“友情推薦”,課堂直播閃亮登場,“有圖有真相”,問題看起來簡單化了,學校和家長的銜接也因此“高效”起來。

但這種做法最大的問題在於,沒人去傾聽學生們的感受。自身隱私權被全盤讓渡出來,且是要切入到整個網絡的視線之中,這是很沒有安全感的事情。因為,你無法確定的是在屏幕那頭,到底是關注還是獵奇,是窺探還是監視。學生勢必要分心於鏡頭高懸的網絡直播,對學校而言,更是教育執行力的分流和消解。這顯然違背了自身初衷的。

教育學生以自律,這本來就是課堂上的重要內容。想著用攝像頭來替代教師屬性,這就是“懶政”無疑。有的表示攝像頭安裝了一個月之後,學生在紀律方面的表現“好很多了”,但這句話深層次的語境是:一個鏡頭就能讓學生表現“好很多”,那之前老師在教育方法上是否就瓶頸了呢,否則,怎能輕易被直播給“比下去”?但直播能在課堂上走多遠,目前存疑。但當它“下架”之後,課堂自律是否還能保持高水準,到時就真考驗教育者的水平。(謝偉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