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漫步天津五大道,遊覽300多幢歐式風貌建築
阿民看世界
1/20 五大道位於天津市中心城區南部,那裡東、西向並列著以中國西南名城命名五條街道,天津人把它稱作“五大道”。這裡曾為英租界,坐落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建成的具有不同國家建築風格的花園式房屋2000多所,建築面積達到100多萬平方米。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2018年2月1日下午,我從天津鼓樓乘坐地鐵到小白樓站,前往五大道遊覽。
2/20 五大道實際上應為六大道,即成都道、重慶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和馬場道,中間又有數條南北向街道穿過,全區域共有22條馬路,總長度為17公里,總面積1.28平方公里。
3/20 在五大道最具典型的300餘幢歐式風貌建築中,有英式建築89所、意式建築41所、法式建築6所、德式建築4所、西班牙建築3所、還有眾多的文藝復興式建築、古典主義建築、折衷主義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庭院式建築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築等,是迄今中國保留最為完整的洋樓建築群,其規模似超過上海。昔日英租界這些遺留的各式風貌的歐式建築,成為一條條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的風景線,是我天津之行最為著意要看的地方。
4/20 出天津地鐵小白樓站,南京路西側就是五大道區域,東側則是昔日美國租界的小白樓區域。
5/20 該區域總面積僅131畝,小白樓地名的由來,是因為原來在這裡有一個外牆塗白色的二樓酒吧,當地居民便以這一獨特白色小樓為標誌,約定俗成地稱這一地區為小白樓。
6/20 在小白樓稍作盤桓,我便來到五大道的馬場道。五大道歐式建築最有特色的首推馬場道和睦南道,馬場道則是五大道地區修築最早、最寬、最長的馬路。
7/20 馬場道昔日較大的樓宇,有些已成為學校校舍。
8/20 這座大樓建於1921年,主樓三層帶地下室,外簷大塊蘑菇石牆面,曼塞爾式瓦頂,圓形大鐘,為法國羅曼式建築風格。
9/20 這座天津外國語大學的建築原為北疆博物院,是中國早期博物館之一,創建於1922年。此樓建築為平面“工”字形,具有羅馬建築風格。
10/20 除了成為校舍,馬場道上不少大體量建築還成為銀行、公司、機構的辦公用房。
11/20 除了歐式大樓,馬場道更有不少形態各異、建築精美的名人別墅。
12/20 馬場道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園別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築。原為英僑學者達文士居住,稱“達文士樓”。
13/20 有住宅,自然還會有教堂。
14/20 一路而行,至昆明路右拐轉入睦南道。
15/20 這條長2.08公里的街道據說有74幢各具風貌的歐式建築及22處名人故居。
16/20 沿重慶道而行,欣賞沿街歐式風情建築。
17/20 來到民園廣場,這座民園體育場四周的環形長廊建築很有特色。
18/20 儘管是寒冬,卻不乏到五大道遊覽的遊客。漫步街道,偶見有馬車載著遊客駛過街頭,據說不少影視劇也常到五大道取景。
19/20 繁華似水,上世紀初葉清末民初不少名流和徐世昌、潘復等北洋官宦、富商在五大道購房建屋,留下了足跡和身影。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今日新貴家,五大道眾多歐式別墅都已名花易主,成為鐵門緊閉、閒人免進的私人豪宅。江山依舊在,卻已幾度夕陽紅。
20/20 漫步五大道,或許是冬天的緣故,這些數十年前的建築總有幾分朱顏改的蕭瑟。唐代羅隱有詩《籌筆驛》:“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天津之數百年繁華與興盛,始於元,盛於明清及民國北洋時期,而今天津漸趨平淡,時也?運也?
2018-10-24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