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老照片:難得一見的晚清社會風貌,第8張是法海出家的金山寺
小歷史
1/10 晚清寧波婦女的形象。本文選取的老照片拍攝於1876年-1895年間,來自在清朝海關擔任官員的杜德維(Edward Bangs Drew)的相冊。這些影像涉及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省份,展現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人文景觀。
2/10 伺候外國人的中國僕役。僕役是清朝的“賤民”之一,主要為權貴之家的奢侈生活服務。晚清來華的外國商人、外交官等收入不菲,往往僱傭大批僕役為自己服務。
3/10 寧波的兵勇,由外國人訓練。這支隊伍的前身是平定太平天國運動的“洋槍隊”,由外國軍官採用歐美方法訓練,並裝備洋槍洋炮等先進武器。這是沒落的清朝軍隊的重大突破,也是清軍的近代化之始。
4/10 廣州婦女,神情漠然。前排坐著的四位,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有三位是天足,只有最右邊這位裹了小腳。清朝漢族女性纏足風氣很嚴重,但在福建、廣東、廣西一帶的客家人中,婦女是不纏足的。
5/10 廣州的“疍戶”。疍戶即水上居民,一般聚居在江海沿岸,也屬於清朝的“賤民”之一,地位低下廣受歧視,不能上岸定居。他們主要從事造船、製鹽、捕魚、採珠和運輸等工作,以此謀生。
6/10 廣州,從城外的甕城西側拍攝的正北門。
7/10 廣州,小河內船隻擁擠,也足見城市熱鬧繁盛。
8/10 1887年,鎮江金山景觀。金山原是屹立於長江中流的一個島嶼,海拔43.7米,有“樹影中流見,鐘聲兩岸聞”的美景。金山上名勝古蹟甚多,比如我們從照片中可以看見的金山寺和玲瓏秀麗的慈壽塔。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的法海就在金山寺出家。1903年,金山島與陸地連成一片。
9/10 1876年,福州南郊發生火災,黑煙滾滾。清朝時期每個城市都有“水會”“水龍局”之類的組織,也就是富商、紳士出資創辦的民間消防隊,以“守望相助、有備無患”為宗旨,應對突發的火災。這一場景能被抓拍並流傳下來,實屬不易,難得一見。
10/10 閩江中的圓山水寨。水寨內駐有清軍水師,寨牆分為兩層,頂部設有女牆,可以用來遮擋銃彈;寨中還有眾多房屋,供軍士居住。1884年中法戰爭期間,這裡發生血戰,水寨被法艦炮轟毀壞,水兵戰死者甚眾。
2019-07-0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