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恐龍時代隕石撞擊之地,一顆隕石真的能使恐龍滅絕嗎?

9 個回答
古生物探索
2019-06-04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圖注: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在探討這次滅絕事件之前,我們應該弄清楚隕石是什麼?隕石是地外星體進入大氣層經過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落在地面上,主要成分是鐵和其他元素。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顆隕石非洲的納米比亞,其長寬為2.7米,高0.9米,重量約60噸,其中84%是鐵,剩下的是鎳。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圖注: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在探討這次滅絕事件之前,我們應該弄清楚隕石是什麼?隕石是地外星體進入大氣層經過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落在地面上,主要成分是鐵和其他元素。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顆隕石非洲的納米比亞,其長寬為2.7米,高0.9米,重量約60噸,其中84%是鐵,剩下的是鎳。

圖注: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顆隕石,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一顆隕石(隕石是經過大氣層然後之後殘留物的稱呼),而是一顆小行星,其直徑達10公里!其重量保守估計在上億噸重。這顆小行星最終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直接達到200公里的隕石坑,它便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圖注: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在探討這次滅絕事件之前,我們應該弄清楚隕石是什麼?隕石是地外星體進入大氣層經過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落在地面上,主要成分是鐵和其他元素。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顆隕石非洲的納米比亞,其長寬為2.7米,高0.9米,重量約60噸,其中84%是鐵,剩下的是鎳。

圖注: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顆隕石,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一顆隕石(隕石是經過大氣層然後之後殘留物的稱呼),而是一顆小行星,其直徑達10公里!其重量保守估計在上億噸重。這顆小行星最終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直接達到200公里的隕石坑,它便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圖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其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相當於美軍頭在廣島的投下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0億倍,正是巨大的爆炸力導致的一系列的地質災難,比如:衝擊波、海嘯、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塵埃泛起進入大氣層遮蔽了陽光等等。這一系列的地質災害最終引發了大滅絕事件,地球上超過75%的物種消失,被稱為第五次大滅絕事件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圖注: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在探討這次滅絕事件之前,我們應該弄清楚隕石是什麼?隕石是地外星體進入大氣層經過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落在地面上,主要成分是鐵和其他元素。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顆隕石非洲的納米比亞,其長寬為2.7米,高0.9米,重量約60噸,其中84%是鐵,剩下的是鎳。

圖注: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顆隕石,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一顆隕石(隕石是經過大氣層然後之後殘留物的稱呼),而是一顆小行星,其直徑達10公里!其重量保守估計在上億噸重。這顆小行星最終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直接達到200公里的隕石坑,它便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圖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其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相當於美軍頭在廣島的投下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0億倍,正是巨大的爆炸力導致的一系列的地質災難,比如:衝擊波、海嘯、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塵埃泛起進入大氣層遮蔽了陽光等等。這一系列的地質災害最終引發了大滅絕事件,地球上超過75%的物種消失,被稱為第五次大滅絕事件

圖注: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圖注: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在探討這次滅絕事件之前,我們應該弄清楚隕石是什麼?隕石是地外星體進入大氣層經過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落在地面上,主要成分是鐵和其他元素。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顆隕石非洲的納米比亞,其長寬為2.7米,高0.9米,重量約60噸,其中84%是鐵,剩下的是鎳。

圖注: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顆隕石,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一顆隕石(隕石是經過大氣層然後之後殘留物的稱呼),而是一顆小行星,其直徑達10公里!其重量保守估計在上億噸重。這顆小行星最終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直接達到200公里的隕石坑,它便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圖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其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相當於美軍頭在廣島的投下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0億倍,正是巨大的爆炸力導致的一系列的地質災難,比如:衝擊波、海嘯、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塵埃泛起進入大氣層遮蔽了陽光等等。這一系列的地質災害最終引發了大滅絕事件,地球上超過75%的物種消失,被稱為第五次大滅絕事件

圖注: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圖注: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在探討這次滅絕事件之前,我們應該弄清楚隕石是什麼?隕石是地外星體進入大氣層經過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落在地面上,主要成分是鐵和其他元素。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顆隕石非洲的納米比亞,其長寬為2.7米,高0.9米,重量約60噸,其中84%是鐵,剩下的是鎳。

圖注: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顆隕石,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一顆隕石(隕石是經過大氣層然後之後殘留物的稱呼),而是一顆小行星,其直徑達10公里!其重量保守估計在上億噸重。這顆小行星最終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直接達到200公里的隕石坑,它便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圖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其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相當於美軍頭在廣島的投下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0億倍,正是巨大的爆炸力導致的一系列的地質災難,比如:衝擊波、海嘯、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塵埃泛起進入大氣層遮蔽了陽光等等。這一系列的地質災害最終引發了大滅絕事件,地球上超過75%的物種消失,被稱為第五次大滅絕事件

圖注: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撞擊導致的森林大火,圖片來自網絡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圖注: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在探討這次滅絕事件之前,我們應該弄清楚隕石是什麼?隕石是地外星體進入大氣層經過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落在地面上,主要成分是鐵和其他元素。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顆隕石非洲的納米比亞,其長寬為2.7米,高0.9米,重量約60噸,其中84%是鐵,剩下的是鎳。

圖注: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顆隕石,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一顆隕石(隕石是經過大氣層然後之後殘留物的稱呼),而是一顆小行星,其直徑達10公里!其重量保守估計在上億噸重。這顆小行星最終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直接達到200公里的隕石坑,它便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圖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其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相當於美軍頭在廣島的投下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0億倍,正是巨大的爆炸力導致的一系列的地質災難,比如:衝擊波、海嘯、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塵埃泛起進入大氣層遮蔽了陽光等等。這一系列的地質災害最終引發了大滅絕事件,地球上超過75%的物種消失,被稱為第五次大滅絕事件

圖注: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撞擊導致的森林大火,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撞擊導致了進入大氣層的煙霧,圖片來自網絡


也有威力相對較小的撞擊事件,就拿我們熟悉的“通古斯大爆發”來說吧,如果其真的是由一顆小行星撞擊導致的,那麼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30米,重量60萬噸,爆發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發威力的1000倍。其最終導致了2000平方公里範圍之內樹木的倒下和燃燒,但是這並不足以造成生物的大滅絕事件。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圖注: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在探討這次滅絕事件之前,我們應該弄清楚隕石是什麼?隕石是地外星體進入大氣層經過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落在地面上,主要成分是鐵和其他元素。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顆隕石非洲的納米比亞,其長寬為2.7米,高0.9米,重量約60噸,其中84%是鐵,剩下的是鎳。

圖注: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顆隕石,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一顆隕石(隕石是經過大氣層然後之後殘留物的稱呼),而是一顆小行星,其直徑達10公里!其重量保守估計在上億噸重。這顆小行星最終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直接達到200公里的隕石坑,它便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圖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其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相當於美軍頭在廣島的投下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0億倍,正是巨大的爆炸力導致的一系列的地質災難,比如:衝擊波、海嘯、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塵埃泛起進入大氣層遮蔽了陽光等等。這一系列的地質災害最終引發了大滅絕事件,地球上超過75%的物種消失,被稱為第五次大滅絕事件

圖注: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撞擊導致的森林大火,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撞擊導致了進入大氣層的煙霧,圖片來自網絡


也有威力相對較小的撞擊事件,就拿我們熟悉的“通古斯大爆發”來說吧,如果其真的是由一顆小行星撞擊導致的,那麼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30米,重量60萬噸,爆發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發威力的1000倍。其最終導致了2000平方公里範圍之內樹木的倒下和燃燒,但是這並不足以造成生物的大滅絕事件。

圖注:通古斯大爆炸倒下的樹木,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每年都有許多隕石落在地球上,但是像造成恐龍滅絕的體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是在6000萬至8000萬年之間。所以我們在討論隕石能否造成恐龍滅絕的時候應該討論留下隕石的天體的體積和規模,畢竟能夠導致恐龍滅絕那樣的撞擊概率是非常小的,否則我們人類自己都不知道滅絕了多少次了。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圖注: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在探討這次滅絕事件之前,我們應該弄清楚隕石是什麼?隕石是地外星體進入大氣層經過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落在地面上,主要成分是鐵和其他元素。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顆隕石非洲的納米比亞,其長寬為2.7米,高0.9米,重量約60噸,其中84%是鐵,剩下的是鎳。

圖注: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顆隕石,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一顆隕石(隕石是經過大氣層然後之後殘留物的稱呼),而是一顆小行星,其直徑達10公里!其重量保守估計在上億噸重。這顆小行星最終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直接達到200公里的隕石坑,它便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圖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其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相當於美軍頭在廣島的投下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0億倍,正是巨大的爆炸力導致的一系列的地質災難,比如:衝擊波、海嘯、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塵埃泛起進入大氣層遮蔽了陽光等等。這一系列的地質災害最終引發了大滅絕事件,地球上超過75%的物種消失,被稱為第五次大滅絕事件

圖注: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撞擊導致的森林大火,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撞擊導致了進入大氣層的煙霧,圖片來自網絡


也有威力相對較小的撞擊事件,就拿我們熟悉的“通古斯大爆發”來說吧,如果其真的是由一顆小行星撞擊導致的,那麼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30米,重量60萬噸,爆發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發威力的1000倍。其最終導致了2000平方公里範圍之內樹木的倒下和燃燒,但是這並不足以造成生物的大滅絕事件。

圖注:通古斯大爆炸倒下的樹木,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每年都有許多隕石落在地球上,但是像造成恐龍滅絕的體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是在6000萬至8000萬年之間。所以我們在討論隕石能否造成恐龍滅絕的時候應該討論留下隕石的天體的體積和規模,畢竟能夠導致恐龍滅絕那樣的撞擊概率是非常小的,否則我們人類自己都不知道滅絕了多少次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看到這個問題,大家一定立刻聯想到導致恐龍滅絕(準確的說是非鳥恐龍滅絕)的那次大災難: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一顆來自外太空的天體在白堊紀末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和大量史前生物從地球上消失啦。

圖注: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在探討這次滅絕事件之前,我們應該弄清楚隕石是什麼?隕石是地外星體進入大氣層經過燃燒之後剩下的殘餘部分,其落在地面上,主要成分是鐵和其他元素。到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最大一顆隕石非洲的納米比亞,其長寬為2.7米,高0.9米,重量約60噸,其中84%是鐵,剩下的是鎳。

圖注:目前發現的最大的一顆隕石,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是一顆隕石(隕石是經過大氣層然後之後殘留物的稱呼),而是一顆小行星,其直徑達10公里!其重量保守估計在上億噸重。這顆小行星最終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個直接達到200公里的隕石坑,它便是著名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圖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其位於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圖片來自網絡

造成恐龍滅絕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威力相當於美軍頭在廣島的投下的那顆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0億倍,正是巨大的爆炸力導致的一系列的地質災難,比如:衝擊波、海嘯、地震、火山爆發以及塵埃泛起進入大氣層遮蔽了陽光等等。這一系列的地質災害最終引發了大滅絕事件,地球上超過75%的物種消失,被稱為第五次大滅絕事件

圖注:撞擊導致了恐龍滅絕,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撞擊導致的森林大火,圖片來自網絡

圖注:撞擊導致了進入大氣層的煙霧,圖片來自網絡


也有威力相對較小的撞擊事件,就拿我們熟悉的“通古斯大爆發”來說吧,如果其真的是由一顆小行星撞擊導致的,那麼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大約30米,重量60萬噸,爆發威力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爆發威力的1000倍。其最終導致了2000平方公里範圍之內樹木的倒下和燃燒,但是這並不足以造成生物的大滅絕事件。

圖注:通古斯大爆炸倒下的樹木,圖片來自網絡


其實每年都有許多隕石落在地球上,但是像造成恐龍滅絕的體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是在6000萬至8000萬年之間。所以我們在討論隕石能否造成恐龍滅絕的時候應該討論留下隕石的天體的體積和規模,畢竟能夠導致恐龍滅絕那樣的撞擊概率是非常小的,否則我們人類自己都不知道滅絕了多少次了。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魅力科学君
2019-04-28

關於小行星造成恐龍滅絕的理論,並不是科學家隨便臆測出來的。它經過了觀察、分析、提出理論、求證……等等一系列的過程,才最終被科學界所接受。早在19世紀,人們就從古生物化石中發現了恐龍化石突然缺失的事實,當時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達爾文)認為,這是因為化石記錄的不完整導致的。在隨後的100多年裡,科學家們對此提出了很多假設,因為事件發生的年代久遠,這些理論都很難被證偽,但它們也缺乏確鑿的證據來支持,因此不被科學界認可。

關於小行星造成恐龍滅絕的理論,並不是科學家隨便臆測出來的。它經過了觀察、分析、提出理論、求證……等等一系列的過程,才最終被科學界所接受。早在19世紀,人們就從古生物化石中發現了恐龍化石突然缺失的事實,當時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達爾文)認為,這是因為化石記錄的不完整導致的。在隨後的100多年裡,科學家們對此提出了很多假設,因為事件發生的年代久遠,這些理論都很難被證偽,但它們也缺乏確鑿的證據來支持,因此不被科學界認可。

這個懸案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州卡爾頓學院的地質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改變了這個局面。沃爾特當時並沒有研究恐龍,他的研究方向是當時非常熱門的“地磁逆轉”,研究對象是地球上的石灰岩。

研究過程中,沃爾特意外的發現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有孔蟲門化石出現異常。這個有孔蟲門化石是什麼呢?這裡簡單講一下,孔蟲門生物是一種原生生物,因為它們的繁殖力以及適應力極強,所以它們廣泛存在於古代地球的海洋中。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死去的孔蟲門生物的屍體會不斷的沉入海底,並在沉積物中形成化石。由於它們數量眾多又分佈其廣,科學家常利用它們來測量岩石的年代,也可用於生物地層學的研究。

關於小行星造成恐龍滅絕的理論,並不是科學家隨便臆測出來的。它經過了觀察、分析、提出理論、求證……等等一系列的過程,才最終被科學界所接受。早在19世紀,人們就從古生物化石中發現了恐龍化石突然缺失的事實,當時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達爾文)認為,這是因為化石記錄的不完整導致的。在隨後的100多年裡,科學家們對此提出了很多假設,因為事件發生的年代久遠,這些理論都很難被證偽,但它們也缺乏確鑿的證據來支持,因此不被科學界認可。

這個懸案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州卡爾頓學院的地質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改變了這個局面。沃爾特當時並沒有研究恐龍,他的研究方向是當時非常熱門的“地磁逆轉”,研究對象是地球上的石灰岩。

研究過程中,沃爾特意外的發現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有孔蟲門化石出現異常。這個有孔蟲門化石是什麼呢?這裡簡單講一下,孔蟲門生物是一種原生生物,因為它們的繁殖力以及適應力極強,所以它們廣泛存在於古代地球的海洋中。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死去的孔蟲門生物的屍體會不斷的沉入海底,並在沉積物中形成化石。由於它們數量眾多又分佈其廣,科學家常利用它們來測量岩石的年代,也可用於生物地層學的研究。

沃爾特發現,在恐龍滅絕的時間點,石灰岩裡孔蟲門化石也消失了!敏感的他認為這絕對不是巧合,他馬上將這一重大發現告訴了他的爸爸--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Luis.Walter.Alvarez)。在父子兩人的共同研究下,他們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重元素“銥”的含量遠遠超出平均值。

“銥”這種元素在地殼層是極為稀少的,它主要來自於被地球捕獲的小天體,例如流星、彗星、小行星等。與恐龍基本無關的海洋生物化石在同一時期消失,再加上來自地外小天體的銥元素含量“爆表”,這意味著什麼呢?於是沃爾特父子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理論。

關於小行星造成恐龍滅絕的理論,並不是科學家隨便臆測出來的。它經過了觀察、分析、提出理論、求證……等等一系列的過程,才最終被科學界所接受。早在19世紀,人們就從古生物化石中發現了恐龍化石突然缺失的事實,當時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達爾文)認為,這是因為化石記錄的不完整導致的。在隨後的100多年裡,科學家們對此提出了很多假設,因為事件發生的年代久遠,這些理論都很難被證偽,但它們也缺乏確鑿的證據來支持,因此不被科學界認可。

這個懸案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州卡爾頓學院的地質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改變了這個局面。沃爾特當時並沒有研究恐龍,他的研究方向是當時非常熱門的“地磁逆轉”,研究對象是地球上的石灰岩。

研究過程中,沃爾特意外的發現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有孔蟲門化石出現異常。這個有孔蟲門化石是什麼呢?這裡簡單講一下,孔蟲門生物是一種原生生物,因為它們的繁殖力以及適應力極強,所以它們廣泛存在於古代地球的海洋中。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死去的孔蟲門生物的屍體會不斷的沉入海底,並在沉積物中形成化石。由於它們數量眾多又分佈其廣,科學家常利用它們來測量岩石的年代,也可用於生物地層學的研究。

沃爾特發現,在恐龍滅絕的時間點,石灰岩裡孔蟲門化石也消失了!敏感的他認為這絕對不是巧合,他馬上將這一重大發現告訴了他的爸爸--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Luis.Walter.Alvarez)。在父子兩人的共同研究下,他們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重元素“銥”的含量遠遠超出平均值。

“銥”這種元素在地殼層是極為稀少的,它主要來自於被地球捕獲的小天體,例如流星、彗星、小行星等。與恐龍基本無關的海洋生物化石在同一時期消失,再加上來自地外小天體的銥元素含量“爆表”,這意味著什麼呢?於是沃爾特父子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理論。

該理論問世後馬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然而它在古生物界卻並沒有得到認可,遭到了許多的批評和質疑。當時的古生物學家認為,沃爾特身為古生物學的門外漢,根本就不瞭解有關生物進化的知識,僅僅憑一些貌似很高科技的儀器,就做出如此狂妄的斷言,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然而科學家是一群有趣的人,你只要提出一個理論,不管在主觀上認不認可,總會有一些科學家會去驗證這個理論的正確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出了沃爾特的正確性,比如說在美國蒙大拿洲東部的岩石中,發現了一層白堊紀末期的衝擊石英(衝擊石英只可以形成於隕石撞擊或者核爆),又比如說在美國德克薩斯洲南部,發現了同一時期的因超強海嘯造成的沙岩。

研究人員根據越來越多的線索,終於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找到了關鍵證據--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在此之前,這個隕石坑被認為是海底火山口。通過一系列的繁瑣又嚴謹的科學分析(此處略去2萬字),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所呈現的各種數據都與沃爾特的預測完全一致,至此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理論,終於得到了科學界的認可。

關於小行星造成恐龍滅絕的理論,並不是科學家隨便臆測出來的。它經過了觀察、分析、提出理論、求證……等等一系列的過程,才最終被科學界所接受。早在19世紀,人們就從古生物化石中發現了恐龍化石突然缺失的事實,當時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達爾文)認為,這是因為化石記錄的不完整導致的。在隨後的100多年裡,科學家們對此提出了很多假設,因為事件發生的年代久遠,這些理論都很難被證偽,但它們也缺乏確鑿的證據來支持,因此不被科學界認可。

這個懸案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州卡爾頓學院的地質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改變了這個局面。沃爾特當時並沒有研究恐龍,他的研究方向是當時非常熱門的“地磁逆轉”,研究對象是地球上的石灰岩。

研究過程中,沃爾特意外的發現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有孔蟲門化石出現異常。這個有孔蟲門化石是什麼呢?這裡簡單講一下,孔蟲門生物是一種原生生物,因為它們的繁殖力以及適應力極強,所以它們廣泛存在於古代地球的海洋中。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死去的孔蟲門生物的屍體會不斷的沉入海底,並在沉積物中形成化石。由於它們數量眾多又分佈其廣,科學家常利用它們來測量岩石的年代,也可用於生物地層學的研究。

沃爾特發現,在恐龍滅絕的時間點,石灰岩裡孔蟲門化石也消失了!敏感的他認為這絕對不是巧合,他馬上將這一重大發現告訴了他的爸爸--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Luis.Walter.Alvarez)。在父子兩人的共同研究下,他們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重元素“銥”的含量遠遠超出平均值。

“銥”這種元素在地殼層是極為稀少的,它主要來自於被地球捕獲的小天體,例如流星、彗星、小行星等。與恐龍基本無關的海洋生物化石在同一時期消失,再加上來自地外小天體的銥元素含量“爆表”,這意味著什麼呢?於是沃爾特父子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理論。

該理論問世後馬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然而它在古生物界卻並沒有得到認可,遭到了許多的批評和質疑。當時的古生物學家認為,沃爾特身為古生物學的門外漢,根本就不瞭解有關生物進化的知識,僅僅憑一些貌似很高科技的儀器,就做出如此狂妄的斷言,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然而科學家是一群有趣的人,你只要提出一個理論,不管在主觀上認不認可,總會有一些科學家會去驗證這個理論的正確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出了沃爾特的正確性,比如說在美國蒙大拿洲東部的岩石中,發現了一層白堊紀末期的衝擊石英(衝擊石英只可以形成於隕石撞擊或者核爆),又比如說在美國德克薩斯洲南部,發現了同一時期的因超強海嘯造成的沙岩。

研究人員根據越來越多的線索,終於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找到了關鍵證據--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在此之前,這個隕石坑被認為是海底火山口。通過一系列的繁瑣又嚴謹的科學分析(此處略去2萬字),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所呈現的各種數據都與沃爾特的預測完全一致,至此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理論,終於得到了科學界的認可。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直徑約180公里,而根據計算,砸出這個隕石坑的小行星直徑約為10公里,這些數據看上去好像很大,但與整個地球相比,它又實在是太渺小了。這不禁讓人產生疑惑,這麼小的一顆小行星,怎麼就能將恐龍滅絕了呢?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這個過程是怎麼樣的。

首當其衝的是直接的撞擊,巨大的爆炸使距離爆炸點較近的地方瞬間變為焦土。然而這只是開始,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撞擊點的地表以及小行星本身炸得粉身碎骨,生成大量的碎片和塵埃。小行星於地表撞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的大,至少為廣島原子彈威力的100億倍。

關於小行星造成恐龍滅絕的理論,並不是科學家隨便臆測出來的。它經過了觀察、分析、提出理論、求證……等等一系列的過程,才最終被科學界所接受。早在19世紀,人們就從古生物化石中發現了恐龍化石突然缺失的事實,當時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達爾文)認為,這是因為化石記錄的不完整導致的。在隨後的100多年裡,科學家們對此提出了很多假設,因為事件發生的年代久遠,這些理論都很難被證偽,但它們也缺乏確鑿的證據來支持,因此不被科學界認可。

這個懸案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州卡爾頓學院的地質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改變了這個局面。沃爾特當時並沒有研究恐龍,他的研究方向是當時非常熱門的“地磁逆轉”,研究對象是地球上的石灰岩。

研究過程中,沃爾特意外的發現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有孔蟲門化石出現異常。這個有孔蟲門化石是什麼呢?這裡簡單講一下,孔蟲門生物是一種原生生物,因為它們的繁殖力以及適應力極強,所以它們廣泛存在於古代地球的海洋中。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死去的孔蟲門生物的屍體會不斷的沉入海底,並在沉積物中形成化石。由於它們數量眾多又分佈其廣,科學家常利用它們來測量岩石的年代,也可用於生物地層學的研究。

沃爾特發現,在恐龍滅絕的時間點,石灰岩裡孔蟲門化石也消失了!敏感的他認為這絕對不是巧合,他馬上將這一重大發現告訴了他的爸爸--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Luis.Walter.Alvarez)。在父子兩人的共同研究下,他們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重元素“銥”的含量遠遠超出平均值。

“銥”這種元素在地殼層是極為稀少的,它主要來自於被地球捕獲的小天體,例如流星、彗星、小行星等。與恐龍基本無關的海洋生物化石在同一時期消失,再加上來自地外小天體的銥元素含量“爆表”,這意味著什麼呢?於是沃爾特父子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理論。

該理論問世後馬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然而它在古生物界卻並沒有得到認可,遭到了許多的批評和質疑。當時的古生物學家認為,沃爾特身為古生物學的門外漢,根本就不瞭解有關生物進化的知識,僅僅憑一些貌似很高科技的儀器,就做出如此狂妄的斷言,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然而科學家是一群有趣的人,你只要提出一個理論,不管在主觀上認不認可,總會有一些科學家會去驗證這個理論的正確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出了沃爾特的正確性,比如說在美國蒙大拿洲東部的岩石中,發現了一層白堊紀末期的衝擊石英(衝擊石英只可以形成於隕石撞擊或者核爆),又比如說在美國德克薩斯洲南部,發現了同一時期的因超強海嘯造成的沙岩。

研究人員根據越來越多的線索,終於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找到了關鍵證據--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在此之前,這個隕石坑被認為是海底火山口。通過一系列的繁瑣又嚴謹的科學分析(此處略去2萬字),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所呈現的各種數據都與沃爾特的預測完全一致,至此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理論,終於得到了科學界的認可。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直徑約180公里,而根據計算,砸出這個隕石坑的小行星直徑約為10公里,這些數據看上去好像很大,但與整個地球相比,它又實在是太渺小了。這不禁讓人產生疑惑,這麼小的一顆小行星,怎麼就能將恐龍滅絕了呢?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這個過程是怎麼樣的。

首當其衝的是直接的撞擊,巨大的爆炸使距離爆炸點較近的地方瞬間變為焦土。然而這只是開始,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撞擊點的地表以及小行星本身炸得粉身碎骨,生成大量的碎片和塵埃。小行星於地表撞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的大,至少為廣島原子彈威力的100億倍。

在如此大的能量下,這些碎片和塵埃會高速的在大氣層裡擴散,它們與空氣產生劇烈摩擦,併產生很高的熱量,從而引發全球性的森林大火,可以說整個地球快速的進入了燒烤模式,很多生物都被烤死了。緊接著的就是超大的海嘯,不過對於整個恐龍群體來講,海嘯只能殺傷沿海地區的恐龍,威力並不算大。

由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塵埃在大氣層中久久不散,在以後的幾個月裡,它們擋住了陽光。由於得不到陽光的加溫,地球變成了一個黑暗冰冷的世界,很多生物沒能熬過去這一關,又被凍死了一大波。但塵埃終究是會落地的,隨著空氣中塵埃的沉降,地表又迎來了陽光,而隨之而來的又是新的一輪折磨。

曾經熊熊燃燒的森林大火,使得大氣層裡的氧氣含量大幅度的下降,同時又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產生的溫室效應,又讓地球的氣溫升高了不少,在接下來的上千年裡,地球的氣溫都居高不下。於是,又有很多生物因為適應不了環境滅絕了。

關於小行星造成恐龍滅絕的理論,並不是科學家隨便臆測出來的。它經過了觀察、分析、提出理論、求證……等等一系列的過程,才最終被科學界所接受。早在19世紀,人們就從古生物化石中發現了恐龍化石突然缺失的事實,當時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達爾文)認為,這是因為化石記錄的不完整導致的。在隨後的100多年裡,科學家們對此提出了很多假設,因為事件發生的年代久遠,這些理論都很難被證偽,但它們也缺乏確鑿的證據來支持,因此不被科學界認可。

這個懸案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明尼蘇達州卡爾頓學院的地質學家沃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改變了這個局面。沃爾特當時並沒有研究恐龍,他的研究方向是當時非常熱門的“地磁逆轉”,研究對象是地球上的石灰岩。

研究過程中,沃爾特意外的發現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有孔蟲門化石出現異常。這個有孔蟲門化石是什麼呢?這裡簡單講一下,孔蟲門生物是一種原生生物,因為它們的繁殖力以及適應力極強,所以它們廣泛存在於古代地球的海洋中。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死去的孔蟲門生物的屍體會不斷的沉入海底,並在沉積物中形成化石。由於它們數量眾多又分佈其廣,科學家常利用它們來測量岩石的年代,也可用於生物地層學的研究。

沃爾特發現,在恐龍滅絕的時間點,石灰岩裡孔蟲門化石也消失了!敏感的他認為這絕對不是巧合,他馬上將這一重大發現告訴了他的爸爸--196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Luis.Walter.Alvarez)。在父子兩人的共同研究下,他們又有了一個重大發現,那就是白堊紀末期的石灰岩裡的重元素“銥”的含量遠遠超出平均值。

“銥”這種元素在地殼層是極為稀少的,它主要來自於被地球捕獲的小天體,例如流星、彗星、小行星等。與恐龍基本無關的海洋生物化石在同一時期消失,再加上來自地外小天體的銥元素含量“爆表”,這意味著什麼呢?於是沃爾特父子就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就是我們熟悉的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地球的理論。

該理論問世後馬上引發了軒然大波,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然而它在古生物界卻並沒有得到認可,遭到了許多的批評和質疑。當時的古生物學家認為,沃爾特身為古生物學的門外漢,根本就不瞭解有關生物進化的知識,僅僅憑一些貌似很高科技的儀器,就做出如此狂妄的斷言,實在是令人難以接受。

然而科學家是一群有趣的人,你只要提出一個理論,不管在主觀上認不認可,總會有一些科學家會去驗證這個理論的正確性。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出了沃爾特的正確性,比如說在美國蒙大拿洲東部的岩石中,發現了一層白堊紀末期的衝擊石英(衝擊石英只可以形成於隕石撞擊或者核爆),又比如說在美國德克薩斯洲南部,發現了同一時期的因超強海嘯造成的沙岩。

研究人員根據越來越多的線索,終於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找到了關鍵證據--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在此之前,這個隕石坑被認為是海底火山口。通過一系列的繁瑣又嚴謹的科學分析(此處略去2萬字),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所呈現的各種數據都與沃爾特的預測完全一致,至此小行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理論,終於得到了科學界的認可。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直徑約180公里,而根據計算,砸出這個隕石坑的小行星直徑約為10公里,這些數據看上去好像很大,但與整個地球相比,它又實在是太渺小了。這不禁讓人產生疑惑,這麼小的一顆小行星,怎麼就能將恐龍滅絕了呢?我們現在就來看一看,這個過程是怎麼樣的。

首當其衝的是直接的撞擊,巨大的爆炸使距離爆炸點較近的地方瞬間變為焦土。然而這只是開始,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將撞擊點的地表以及小行星本身炸得粉身碎骨,生成大量的碎片和塵埃。小行星於地表撞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的大,至少為廣島原子彈威力的100億倍。

在如此大的能量下,這些碎片和塵埃會高速的在大氣層裡擴散,它們與空氣產生劇烈摩擦,併產生很高的熱量,從而引發全球性的森林大火,可以說整個地球快速的進入了燒烤模式,很多生物都被烤死了。緊接著的就是超大的海嘯,不過對於整個恐龍群體來講,海嘯只能殺傷沿海地區的恐龍,威力並不算大。

由小行星撞擊產生的塵埃在大氣層中久久不散,在以後的幾個月裡,它們擋住了陽光。由於得不到陽光的加溫,地球變成了一個黑暗冰冷的世界,很多生物沒能熬過去這一關,又被凍死了一大波。但塵埃終究是會落地的,隨著空氣中塵埃的沉降,地表又迎來了陽光,而隨之而來的又是新的一輪折磨。

曾經熊熊燃燒的森林大火,使得大氣層裡的氧氣含量大幅度的下降,同時又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產生的溫室效應,又讓地球的氣溫升高了不少,在接下來的上千年裡,地球的氣溫都居高不下。於是,又有很多生物因為適應不了環境滅絕了。

地球上曾經的霸主,就是在這一波接一波的折磨中慘遭滅絕。當然,也可以說它們並沒有滅絕,因為大家都說鳥是恐龍的後代嘛。


回答完畢,歡迎小夥伴們關注我們,我們下次再見`

弄潮科学
2019-04-27

謝悟空邀請!

地球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大隕石撞擊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上,留下了一個直徑180公里、深900米的巨坑。導致了稱霸地球1.7億年之久的恐龍滅絕,75%的物種從此在地球上消失。

謝悟空邀請!

地球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大隕石撞擊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上,留下了一個直徑180公里、深900米的巨坑。導致了稱霸地球1.7億年之久的恐龍滅絕,75%的物種從此在地球上消失。

探索恐龍時代隕石撞擊之地,一顆隕石真能讓恐龍滅絕麼?

恐龍時代隕石撞擊之地就在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科研人員將這個巨型隕石坑稱為“奇科盧卡布”隕石坑。它直徑達到180公里,深度有900米。被列為世界七大謎團。

謝悟空邀請!

地球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大隕石撞擊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上,留下了一個直徑180公里、深900米的巨坑。導致了稱霸地球1.7億年之久的恐龍滅絕,75%的物種從此在地球上消失。

探索恐龍時代隕石撞擊之地,一顆隕石真能讓恐龍滅絕麼?

恐龍時代隕石撞擊之地就在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科研人員將這個巨型隕石坑稱為“奇科盧卡布”隕石坑。它直徑達到180公里,深度有900米。被列為世界七大謎團。

為解開這個巨坑之謎,墨西哥、德國、美國和法國科學家成立了一個科研小隊。

科學家們發現這個巨型隕石坑被幾百米的沉積岩所掩埋了,一個人站在其中,一點都不會覺察到自己在坑內。

謝悟空邀請!

地球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大隕石撞擊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上,留下了一個直徑180公里、深900米的巨坑。導致了稱霸地球1.7億年之久的恐龍滅絕,75%的物種從此在地球上消失。

探索恐龍時代隕石撞擊之地,一顆隕石真能讓恐龍滅絕麼?

恐龍時代隕石撞擊之地就在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科研人員將這個巨型隕石坑稱為“奇科盧卡布”隕石坑。它直徑達到180公里,深度有900米。被列為世界七大謎團。

為解開這個巨坑之謎,墨西哥、德國、美國和法國科學家成立了一個科研小隊。

科學家們發現這個巨型隕石坑被幾百米的沉積岩所掩埋了,一個人站在其中,一點都不會覺察到自己在坑內。

經過鑽探發現,這裡的地心引力和磁場非常紊亂,當然這就是受到隕石重擊的“後遺症”。據測算,6500萬年前的大撞擊的威力跟1億兆噸TNT的威力。當即就引起了巨大海嘯、十幾萬公里的地殼被蒸發,熔岩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火球飛落在全球各地,地球處在一片火海之中。撞擊後的煙塵瀰漫在空中,遮天蔽日,經年不散,樹木植物沒有陽光和水分,紛紛枯死。龐大的恐龍沒有藏身知所,只能暴露在地獄般的地面,很快,恐龍滅絕了。地球上75%的物種也相繼滅絕了。只要生存能力強的哺乳動物躲在地底深處,頑強的活了下來。

由此可知,那顆直徑有10公里的隕石使地球遭到了重創,也讓地球霸主大恐龍從此絕跡,滅亡了。

謝悟空邀請!

地球人都知道,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大隕石撞擊在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上,留下了一個直徑180公里、深900米的巨坑。導致了稱霸地球1.7億年之久的恐龍滅絕,75%的物種從此在地球上消失。

探索恐龍時代隕石撞擊之地,一顆隕石真能讓恐龍滅絕麼?

恐龍時代隕石撞擊之地就在墨西哥灣的尤卡坦半島,科研人員將這個巨型隕石坑稱為“奇科盧卡布”隕石坑。它直徑達到180公里,深度有900米。被列為世界七大謎團。

為解開這個巨坑之謎,墨西哥、德國、美國和法國科學家成立了一個科研小隊。

科學家們發現這個巨型隕石坑被幾百米的沉積岩所掩埋了,一個人站在其中,一點都不會覺察到自己在坑內。

經過鑽探發現,這裡的地心引力和磁場非常紊亂,當然這就是受到隕石重擊的“後遺症”。據測算,6500萬年前的大撞擊的威力跟1億兆噸TNT的威力。當即就引起了巨大海嘯、十幾萬公里的地殼被蒸發,熔岩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火球飛落在全球各地,地球處在一片火海之中。撞擊後的煙塵瀰漫在空中,遮天蔽日,經年不散,樹木植物沒有陽光和水分,紛紛枯死。龐大的恐龍沒有藏身知所,只能暴露在地獄般的地面,很快,恐龍滅絕了。地球上75%的物種也相繼滅絕了。只要生存能力強的哺乳動物躲在地底深處,頑強的活了下來。

由此可知,那顆直徑有10公里的隕石使地球遭到了重創,也讓地球霸主大恐龍從此絕跡,滅亡了。

潇泗儿
2019-04-27

這個根據現有理論具體要看隕石的大小的,根據測算一個直徑超過35米的小天體在撞擊地球后就不會在進入大氣層後被充分得燃燒,而會在接近地面前發生爆炸會導致爆炸點周圍的事物的破壞。據推算當年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有直徑超過1000多這樣的天體撞過來當然不會被然後而後與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會在接近地面前爆炸。如果撞在陸地會導致大地板塊的劇烈運動以及超大規模地震隨後就是火山爆發以及大規模的塵埃遮天蔽日導致地球不在接受陽光照射,而撞擊點在海里的話會直接引發數千米得巨大海嘯會沖刷陸地上的一切。所以恐龍可能真的是被小行星滅絕的。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2019-04-28


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因為一顆直徑10公里而滅絕了,不過恐龍的滅絕也為我們人類的誕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所以我們人類是得好好感謝6500萬年前那顆起到“神助攻”作用的小行星的。

當時那顆直徑10公里的隕石速度達到了40倍音速以上,相當於100萬億噸TNT的隕石撞在了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地質學家在那裡找到了直徑約20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撞擊坑,6500萬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擊滅絕了包括非鳥類恐龍在內的80%地球物種,史稱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


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因為一顆直徑10公里而滅絕了,不過恐龍的滅絕也為我們人類的誕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所以我們人類是得好好感謝6500萬年前那顆起到“神助攻”作用的小行星的。

當時那顆直徑10公里的隕石速度達到了40倍音速以上,相當於100萬億噸TNT的隕石撞在了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地質學家在那裡找到了直徑約20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撞擊坑,6500萬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擊滅絕了包括非鳥類恐龍在內的80%地球物種,史稱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

單單從破壞角度來看,100萬億噸TNT威力的隕石確實不太可能造成物種大滅絕,事實上真正滅絕80%物種的是小行星撞擊帶來的海嘯和火山噴發以及森林大火,這些次生災害嚴重破壞了當時的地球生物圈,動植物的大批量死亡使得大型食草和食肉恐龍找不到食物,最後活活餓死了。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可能獨立於其他生物存在,換言之就是說任何生物都需要地球生物圈這個大環境才能生存,如果生物圈中突然滅絕了一兩個物種那麼還會有其他物種馬上填補它們的位置,可一旦整個生物圈中80%的物種都滅絕了,那麼整個生物圈就斷裂了。原本處於頂層的恐龍一族受到的影響是就是最大的,而人類祖先那種小型哺乳動物卻得以熬過嚴酷的環境並不斷繁衍進化。


統治地球長達1.6億年的恐龍,在6500萬年前因為一顆直徑10公里而滅絕了,不過恐龍的滅絕也為我們人類的誕生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所以我們人類是得好好感謝6500萬年前那顆起到“神助攻”作用的小行星的。

當時那顆直徑10公里的隕石速度達到了40倍音速以上,相當於100萬億噸TNT的隕石撞在了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地質學家在那裡找到了直徑約20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撞擊坑,6500萬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擊滅絕了包括非鳥類恐龍在內的80%地球物種,史稱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

單單從破壞角度來看,100萬億噸TNT威力的隕石確實不太可能造成物種大滅絕,事實上真正滅絕80%物種的是小行星撞擊帶來的海嘯和火山噴發以及森林大火,這些次生災害嚴重破壞了當時的地球生物圈,動植物的大批量死亡使得大型食草和食肉恐龍找不到食物,最後活活餓死了。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可能獨立於其他生物存在,換言之就是說任何生物都需要地球生物圈這個大環境才能生存,如果生物圈中突然滅絕了一兩個物種那麼還會有其他物種馬上填補它們的位置,可一旦整個生物圈中80%的物種都滅絕了,那麼整個生物圈就斷裂了。原本處於頂層的恐龍一族受到的影響是就是最大的,而人類祖先那種小型哺乳動物卻得以熬過嚴酷的環境並不斷繁衍進化。

恐龍是由於小行星帶來的次生災害以及生物圈斷裂找不到食物才滅絕的,但如果恐龍不滅絕的話就輪不到我們上場了。

j烟嘴
2019-04-27

這還是幸運的恐龍承受的只是一顆來自木星引力場拋出的小行星!初速撞擊地球才可憐巴巴的8到12萬公里每小時!如果遇上一顆被銀河系中心黑洞致命拋出的星體地球就徹底玩完了!每秒5000公里的撞擊力度或許能將整顆地球幹掉併成為太陽系第二個小行星帶!生命從此總結在我們這顆藍色星球上面!

小茶树879
2019-04-27

隕石與小行星星體是有別的。致恐龍滅絕的是小行星(帶)星體撞擊地球形成。隕石是外星星爆產物,隕石進入地球撞擊地面釋放的能量較小。

用户101618675427
2019-04-29

比這恐怖的自然災害還有呢

平常人246089341
2019-04-28

真正原因是氣溫劇變,恐龍是食草的爬行動物,無法適應而滅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