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婺源與婺州,別傻傻分不清,後者還是婺繡的發源地
陸建華攝影
1/12 江西婺源,是我國最美的鄉村,整個婺源全縣,是國內唯一作為縣級單位的3A級旅遊景區,每年春季的賞油菜花,是婺源旅遊最具代表性的。可是你是否知道,在臨近婺源的浙江省金華市,古時曾被稱作“婺州”,它還是省級非遺“婺繡”的發源地。
2/12 有關婺源與婺州的話題,地名專家有不少解讀,爭論的焦點便是這兩個地方誰是老大,還有就是為什麼今天看來分屬江西與浙江的兩地,地名的第一個字便是相同的。其實很簡單,發源於婺源的星江,流入金華後,便被當地人稱之為“婺江”。婺源是水源之地,而婺江是錢塘江的上游支流。
3/12 早在公元的593年,婺州就開始設立,當時婺州曾統領九個縣,一度將婺源縣也劃作自己的勢力範圍。明代開始,婺州更名為“金華府”。1985年金華設置市區時,還把具有1500年曆史的婺州古城設為“婺城區”。就在這1500年的歷史長河中,古婺州誕生了非物質遺產“婺繡”。
4/12 中國是世界上使用絲綢最早的國家,用絲線和細針在服飾上刺上圖案,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很流行。發展至今,我國共形成了“四大名繡”,它們分別為蘇繡、湘繡、粵繡和蜀繡,其它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繡還京繡、魯繡、汴繡、甌繡、杭繡、漢繡、閩繡等。而婺繡,則相對來說名不見經傳。
5/12 在古婺州地區,曾經流傳過一種地方戲劇“婺劇”,後人也稱之為“金華戲”。這是一種流傳於民間的小眾戲劇,用金華方言演唱,它跟浙江著名的越劇有所不同,越劇講究一個“雅”,而婺劇講究粗狂、豪放,它完全就是演繹給普通百姓看的戲曲。
6/12 因為婺劇的演出,大都用帝王將相的故事來演繹,因而戲曲中的人物,必須穿戴官服,因而一種刺繡便在古婺州地區誕生了。據說為了讓坐在後排的觀眾也能一目瞭然地欣賞婺劇,所有的戲服都採用顏色豔麗的布料,布料上人工繡出來的圖案,也有著強烈的視覺衝擊感。
7/12 婺繡的特點,便不像蘇繡那麼精緻,而更接近普通老百姓的欣賞水平。比如婺繡中一定要有一條“大龍”。過去,婺繡流傳這樣的做法:男盤龍,女繡花。首先要有男的刺繡藝人在衣服的胸襟上,用金線繡出一條飛龍,然後交給女刺繡藝人去勾勒飛龍周邊的花草及裝飾。所以在古婺州,刺繡絕不單單是女人活,還有男性參與其中。
8/12 隨著婺劇與婺繡漸漸傳入了鄰近的婺源地區,戲劇並沒有得到廣泛傳播,而刺繡工藝卻在婺源紮根了。在婺源很多地方,都有著女孩學刺繡的傳統。從前,婺源的女兒出嫁,就需要嫂子用刺繡的絲線,來絞去新娘面部和北部的汗毛,讓其煥然一新。這個傳統稱之為“開背”。
9/12 只是到了後代,婺繡漸漸退出了人們的生活,想要見識下婺繡是怎麼一回事,恐怕只有去檔案館或博物館裡找了。好在現今的婺源篁嶺古村,有一間名叫“江西婺源刺繡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的店鋪,那裡可以一睹繡娘製作的刺繡作品。
10/12 篁嶺,是以晒秋文化著稱的古村。在古村天街的入口處,有一間“繡緣堂”的建築。臨街碩大的玻璃窗內,路過的遊客每天可以看到年輕的繡娘在一針一線地繡作品。通常一幅作品,從設計、打樣到刺繡,需要花上個把月的時間。當然一些小幅的作品,如扇子、圍巾、手帕等,刺繡用的時間要短一些。
11/12 春暖花開的季節,為了找到創作的靈感,繡娘會把繡盤搬到室外去,在大自然明媚的陽光中,繡出一幅滿意的作品來。只是篁嶺的“婺繡”,已經開始改變從前以帝王將相為主題的傳統了,“盤龍”技藝已經很少見,取而代之的是現代人喜歡的清新典雅的畫面。
12/12 去篁嶺古村當一日繡娘,也是古村裡的一項旅遊體驗內容。假如你有時間,可以去“繡緣堂”跟著繡娘學一天刺繡,當然不一定可以創作出一幅作品來。但能體驗到婺繡的精髓,以及繡娘們的辛勞,也不失為一種度假休閒的方式。作者簡介:陸建華攝影(攝影師、旅行家、自媒體人)
2019-04-1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