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癌症教師3次手術,術後第6天獨自出院,返課堂教聾啞孩子發音吐字
南圖
1/15 一個發音、一個字,都要不斷重複,來回教幾十次、上百次。讓聽力殘疾的孩子學會開口說話,困難可想而知。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凱裡市卻有一位身患癌症的老師,他一邊與病魔抗爭,一邊教會了數百名聾啞殘疾孩子開口說話,他就是黔東南州天使聾兒語言康復中心創始人趙小平。圖為趙小平在教孩子們手工製作國旗,一邊教孩子說話。
2/15 趙小平在西安工作時,一次路過一所聾校,看到國旗下有一兩百聾啞學生用手語“唱”國歌,他的心被這樣大的一個場面震撼了。一次是看到一個十一二歲的女孩在大街上面對著幾個人,著急的用手反覆比劃,可大家都不明白她說些什麼,她是不是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呢?趙小平心想:要是這些孩子能學會說話,就不需要用手語來唱國歌,就不再會找不到回家的路……圖為趙小平老師的未婚妻楊歡在給孩子們上課。
3/15 趙小平是一位來自陝西且熱愛殘疾人事業的聾兒語言康復教師。他與貴州結緣,始於2005年對貴州聾兒語言康復情況的考察。當時,趙小平受幾位貴州籍家長邀請來到貴州瞭解聾兒語言康復狀況,發現貴州就兩所康復中心。圖為趙小平在給康復中心的孩子糾正發音。
4/15 而在少數民族地區黔東南州,趙小平了解到僅6歲以下聽力殘疾兒童每年保持在200人左右,而全州竟沒有一所針對聽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的機構,以至不少聽力殘疾兒童錯過了最佳的語言康復訓練時期,造成孩子和父母終身的痛苦。圖為趙小平在給孩子們上課。
5/15 2009年底,趙小平與未婚妻楊歡來到了凱里,從此與黔東南的聽力殘疾兒童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黔東南州殘聯的支持下自籌資金創辦了黔東南州天使聾兒語言康復中心。趙小平回憶說,在籌辦初期連一個孩子都沒有,他忍著長期不明原因的腹瀉、腹痛到各縣農村一個一個的去找,每找到一家都要走一到三個小時的山路,但他一個只會說普通話的外地男子,通常都是被本分的山裡人拒之門外。圖為康復中心的老師在教孩子們跳舞蹈。
6/15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兩三個膽大的肯把孩子送來交給他們免費康復一段時間。臨走前千叮嚀萬囑咐的交代一番,要出門時還抄了他的身份證號碼才忐忑的離開了。通過一遍又一遍不厭其煩的反覆訓練,這些聽力殘缺的孩子慢慢學會了發聲、吐字。看到孩子能說話了,漸漸的才有家長主動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他的康復中心。圖為康復中心的老師在教孩子識字並糾正發音。
7/15 2012年7月,黔東南州天使聾兒語言康復中心順利通過了民政部門登記註冊,並於當年通過貴州殘疾人康復中心審核,成為國家聾兒語言康復定點機構。填補了黔東南州殘疾兒童學前康復領域的空白。這幾年來黔東南州天使聾兒語言康復中心先後得到了國家、貴州省、黔東南州康復項目的支持和幫助,解決了一部分貧困家庭殘疾兒童康復難的問題。圖為趙小平一對一給孩子糾正發音。
8/15 趙小平介紹,由於這些項目目前還不能惠及到所有在訓練的兒童,這幾年來康復中心對無力承擔康復費用的貧困家庭兒童減免了大量費用,但他們力量薄弱,能做到的只是杯水車薪。趙小平希望得到社會愛心團隊、愛心人士的支持和幫助,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康復,幫助孩子走出困境。圖為一部分住在康復中心的孩子在走廊裡看書學習。
9/15 “剛進康復中心的孩子都不會說話,我們先從發音開始訓練,經過一兩個月的訓練,通常就會說一些短句。一年之後,就能跟人進行一些交流,再往後就會掌握更多的語言。比如:說兒歌、讀唐詩,以及用較為豐富的語言與人進行交流。”趙小平告訴記者。圖為趙小平的未婚妻楊歡在課堂上給孩子訓練發音和對話。
10/15 趙小平說:“孩子學習語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模仿簡單的發音,到學會說字、詞、句,再到與人交流,是一個逐步過渡的過程。聽障兒童的聽覺、發音、表達以及溝通能力需要一步一步的培養和建立,而非朝夕之功就能做到。”圖為趙小平給一部分住在康復中心的孩子們端上香噴噴的晚餐。
11/15 2011年4月,一直忙於工作的趙小平因腹部劇痛,為了不影響正常教學堅持獨自一人從凱里到貴陽治療,在萬分艱難中找到了第三家醫院才被接受了下來,因情況非常危急,只做了目診就上了手術檯。醫生以為是急性闌尾炎 ,可當切開腹部醫生一下就驚呆了,腹腔內全是糞便 ……而此時,距盲腸穿孔已二十三個小時,距離生命的極限只有一步之遙。圖為趙小平在介紹自己的病情。
12/15 2013年9月,第三次手術依然是二十多公分的刀口、是由醫院的一名護工照顧的,術後的第六天他就獨自一人出院了,這是讓人難以想象的,因為他心理放不下康復中心的那些孩子……
13/15 未婚妻楊歡一邊是心疼,一邊是欽佩地稱他是無聲世界裡的“拼命三郎”。走過十六年的康復之路,他的康復團隊已讓數百名聽障殘疾兒童開口說話。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進入學前班或者普通小學隨班就讀,實現了“從無聲世界走向有聲世界”的夢想,離園的孩子常常有問候的電話打給他們。圖為趙小平的未婚妻楊歡在教孩子們排隊去洗手準備吃晚飯。
14/15 當我問起趙小平,是什麼力量讓你堅持聾兒康復這麼多年時,他說:“付出也有樂趣,只是想讓聽障孩子像健全兒童一樣生活。”如今的黔東南州天使聾兒語言康復中心,已由創辦之初的3名教師12名學生,發展到13名教師65名學生。他們中年齡最小的孩子只有3歲,最大的孩子有14歲。圖為在採訪即將結束時,趙小平用手指著牆上掛著的錦旗向記者介紹,這些都是學生家長送來的。
15/15 趙小平就是這樣一位平凡的老師,他在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與死神抗爭,在自己身患癌症甚至癌症轉移的情況下,都對助殘事業矢志不渝,仍在堅持與死神賽跑,用生命叩開無聲世界的大門。因助殘工作成績突出,他被授予“全國助殘先進個人”。
2017-09-30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