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本文采寫:新京報楊暢

新媒體編輯:田偲妮

本文主圖攝影:新京報郭延冰

其他圖片來自藝人微博及視覺中國

上午11點,20樓的電梯門打開。在工作人員的簇擁下,艾怡良信步踏入索尼音樂的北京辦公區。波浪長卷發、小麥色皮膚、肢體語言豐富又隨意的她,在一路走走停停,挨個與公司同事們打完招呼後,拉開了走廊盡頭採訪間的門。

當天,距離彭佳慧在臺灣小巨蛋的舞臺上,宣讀今年"金曲歌后"最終得主為艾怡良,整整過去了一個月。頂著“金曲歌后”光環,此次艾怡良在北京的短短五天行程,就如同一場疾風驟雨。接踵而來的媒體採訪、拍攝,正式始於她拉開門後,與新京報記者對視後綻開的燦爛微笑。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從2010年臺灣電視選秀節目《超級偶像》的冠軍出發,艾怡良的“下一站天后”,其實並沒有來的十分迅速——她先後在《激情唱響》《中國最強音》《中國好聲音》等幾檔大陸音樂節目裡現身,雖然《印第安老斑鳩》《Set Fire To The Rain》等翻唱被不少觀眾納入心頭好,五月天也看中她的音樂素養,找她重新演繹《如煙》,但是依然沒有太多人明白,這位來自臺北的小女生,到底蘊藏著多大音樂能量,飄忽著多少文藝細胞,言語間是多麼自由浪漫。

“這次來北京,會跟以前有不同的感覺嗎?”作為北京第一場通告的開篇,記者問道。

“其實真的一別兩年再回來,心裡還是會有一點緊張、忐忑。因為我習慣見到人,摸兩下,才覺得,我真的認識你了。這一次來,即便接到了很多在微博上的祝福,或者是大家的恭喜,但我還是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幻想,一場夢。”說著,艾怡良伸出食指,輕輕戳了戳記者的手臂,笑了起來,“但是從現在開始,我的第一個夢境,就要實現了。”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至今,艾怡良依然認為自己是一灘水,由弱水變成硬水,是她的期待。

對於曾經在外漂泊時遭遇的無奈,艾怡良灑脫的說,早已不記得了,“因為美好的事會一直進來”,而對於當初在《中國好聲音》的舞臺上沒有選擇她的那英,艾怡良也一直懷有感恩,“到現在(我們)還會時不時的在群組裡問好。我還有一張跟那姐的照片,那時組裡的人幫我們分別都跟她拍了合照,她自己印出來裱了框,簽好名送給大家。每一個人的暖,都會在我心裡很久很久。”

從害羞到勇敢的“金曲歌后”

感謝金曲獎,讓我繼續“自私”做音樂

“美意”“自輕”“至善”……這些在日常對話中並不能經常聽到的詞彙,紛紛閃現在艾怡良的語言表達中,不難看出,“思考”對於這個女生而言,平時一定沒少做。她喜歡把具象的問題抽象化,比喻是她最擅長的修辭手法,而最經典的,莫過於接過“最佳女歌手”獎盃後,她的那番得獎感言——

“有些時候我很像一攤軟弱的水,為了裝進人家的容器,我可以變成任何形狀,我願意快樂,願意難過,願意狂野,只為了滿足你。但是有一天,我被人灑了出去,淹了一片田,隨著洋流到處跑,旅遊、流浪、撒野,直到有一天,我再回到港灣,發現所有的石頭都被我磨得碎碎的,但是他們依然願意接我回家,擁抱我這一攤居無不定的水。”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有人說深受感動,也有人說你講的是什麼,完全聽不懂。”針對這一番充滿文藝氣息的獲獎感言,艾怡良坦白,是因為自己害羞的性格,才選擇去用這種躲在文字之下的方式,表露自己的內心。而金曲獎的加冕,更多讓這位敏感的文藝女青年感受到了力量:

“因為之前我都會考慮到大家的情緒,想說我的歌會不會太無聊,會不會太暗,會不會太複雜。那現在金曲獎說不會,應該就不會吧,它也有點像是說,既然你這麼複雜,那就複雜下去吧。所以它(金曲獎)讓我變得勇敢了一點,我很感謝,因為我之前都不太敢這樣自私地去做音樂。這個獎項的光環並不會跟隨我一輩子,它能影響我一輩子的東西,就是勇氣和信心。”

曾是五月天吉他社師妹

從小屁孩到白領,畢業做了公關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有種說法認為,人類的左右腦各有側重,左腦決定人的邏輯思維,即理性的一面,右腦則傾向於藝術思維,即感性的一面。“我的右腦一定比左腦大很多”,艾怡良說。

1987年3月24日,艾怡良出生於臺灣。她的母親是護士,父親是工程人員,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和唱歌,數學小時候還行,到高中學了複雜一些的方程式就完全不行了,那時我就知道我是一個左腦完全廢掉的人。”而音樂的耳濡目染,則來自於爸爸車裡總是播放的披頭士、伍佰和一些英文老歌,“其實我心裡一直有個狂野的搖滾小妹”,艾怡良說,“第一次登臺演出,是在小學三年級,後來考上師大附中,進入了吉他社,才正式拿著麥克風站上了舞臺。”

臺北市師大附中吉他社,在江湖上的名號頗為響亮,那裡曾是五月天音樂開始的地方,“我們一直仰望五月天好大好大的光輝,但加入社團後,發現我們就是一群愛玩音樂的小屁孩而已。記得那個時候學校校慶辦舞會,還請了音響團隊配合我們演出。音響師總在上課的時候彩排,我雖然也在上課,但心裡很癢,一直想著‘快讓我走啊’。”

初次表演的緊張和悸動,一直留在艾怡良的心裡,哪怕後來選擇攻讀另一個興趣——美術專業,哪怕畢業之後去了公關公司上班,做了一年策劃產品發佈記者會的工作,她也一直沒忘記那種讓她感到“活著”的感覺。“我太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了,如果勉強去做一些我不太擅長的事,就會顯得很吃力,一旦表現不好,又自責。我才發現,原來自己最快樂的就是唱歌。”畢業一年後,艾怡良辭去工作。要唱歌,她下定決心。

從冠軍到選手

被淘汰那一天,也是學到新東西的一天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艾怡良認為初入歌壇時的自己是幸運的。2010年,23歲的她參加了臺灣選秀節目《超級偶像》,以一曲《I Believe I Can Fly》(上圖)拿下年度總冠軍,不過,這被她謙虛的形容為“不小心得了第一名”,後來還“不小心”與唱片公司簽下合約。

2012年,她的首張專輯《如果你愛我》發行。這張專輯讓艾怡良入圍了第24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獎,當年新人獎的最終得主,是今年與她一同入圍的葛仲珊。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2013年和2014年,艾怡良來到大陸,先後參加了《中國最強音》和《中國好聲音》。在《中國最強音》裡,她獲得女子組亞軍、全國第五名,被羅大佑現場收為徒弟,至今,她在音樂上有困惑,都會向羅大佑請教。但在《中國好聲音》裡,她並沒有走到最後,小組PK賽與陳冰合唱《他不愛我》時遺憾落敗。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被淘汰那一天,也是我學到新東西的一天,因為我知道了這樣的唱法比較吃虧。《他不愛我》那首歌,既不大鳴大放,也沒有什麼太深刻的技巧可言,但我很意外有很多人聽到了裡面的小情緒。”

當時,她為了演繹好這首歌,關在家裡和貓聊天,情緒太過氾濫時就洗個澡好好哭一場,但結果的出現讓她想明白了一些事,“我開始相信人的情緒是會擴散的、會形成漣漪的。當下我就問了自己願不願意繼續往這個方向做。”

她回到臺灣,在音樂製作人陳建騏的幫助下,交出了這張讓她捧回最佳女歌手獎盃的專輯《說 艾怡良》(下圖)。其中一首由她自己創作的歌曲——《空頭支票》的MV也於明日(8月11日)上線。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多面艾怡良

文藝女青年

在艾怡良看來,文藝青年的定義是——“心裡面有打死都不能觸碰的原則,也有一套道理可以去說服別人。”她坦言自己與文藝青年有相似之處,但並不完全是,“我也有可能是市場大嬸,也有可能是公園小妹,也有可能是在健身房裡揮汗如雨的女壯士。但是我的確有文青的一面,因為文字真的是一個很美的東西,你可以用它去取悅別人,可以用它引發浪漫,但是你也可以讓它像詩一樣,讓人產生不同的解讀。”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把想講的話藏在文藝青年的影子下,源於艾怡良害羞和缺乏安全感的性格,如同她在電視節目裡唱歌時,總會由於看不到電視前觀眾的反應,而一直自問是否可以得到大家的喜愛,“我不想要直接地說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或是我現在心情好不好。我讓大家去猜,不是故作清高,而是不好意思講,不好意思打擾你,我連叛逆都好內斂。所以我有時候連自己講話的文字也會變成這樣,你習慣了就是隱隱約約的,蒙上一層紗,而不是直接去試探別人,或者是直接去用一個完整的句子講明一個事實。因為對我來說,永遠都需要有想象空間。”

拾荒手工匠

在北京戶外拍攝時,艾怡良在一個衚衕的雜貨店裡,偶然看到了一隻已經生鏽的、印有紅綠色大公雞圖案的餅乾桶,雖然價格並不便宜,但她依然拿起來就沒捨得放下,勢必要買下帶回臺北的家,插上她從各處撿來的乾花。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艾怡良在北京

艾怡良自言是個“拾荒者”,從小就喜歡“撿破爛”,也喜歡做手工,最近她的家裡還有個完成了一半的工程,是用各式各樣的啤酒瓶做成一張桌子,“我現在的家雖然不豪華也不大,也沒有太多的裝潢,但是我很喜歡,因為塞滿了我自己的創意——有我自己漆好的櫥櫃,還有各式各樣撿來的木頭和乾花,拼湊成一些花盆,我還自己去訂木材,做木頭桌子,再噴上漆。我喜歡手工打造出來的傢俱,那樣就可以看見自己的影子和那段時間的經歷。我都跟別人說,我家很像流浪漢的家。”

極致分裂者

在艾怡良的社交網站上,可以看到她“正常的”美美自拍照,也可以看到“最恐怖”角度下的自黑照,偶像包袱對她而言,好像完全不存在,“要美就美到極致,要醜就要醜到極致,我想說,如果看見(醜照)這樣子的你還愛我,那美的部分就不用說了,哈哈。”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兩種自拍風格

兩極的特點,在艾怡良的性格里一直存在,“我通常就是0和100的選擇,沒有57,沒有68,要麼現在這樣妝發很精緻,要麼就是穿著運動服,頭髮隨便抓,沒有妝。我很難跟你說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都是。我有一點潔癖,但我又喜歡去野外,會在野外不停地找乾淨的地方。有時候也真的可以盤腿坐在地上,然後東西掉在地上照樣撿起來吃,管它呢,不能浪費。”

戶外冒險家

艾怡良熱愛健身,她手臂上的肌肉線條清晰可見,她還喜歡戶外運動,“腳踏車、跑步或者是登山,我都很喜歡,但如果要到危險的地步,例如滑板、高空彈跳我都不太敢。”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艾怡良曾經在臺灣花蓮的山谷中,勇敢的跳下了一個深潭,“我在裡面憋氣待了一會兒,只是靜靜地在享受那個水底,一隻魚都沒有,因為那個地方沒有太陽、沒有水草,全部都是那種光溜溜的石頭。那種世界怎麼只剩你了的感覺很好,就是沒有人教你做事情,沒有人說你太黑太矮,沒有人告訴你,歌詞要交了,你會覺得,人如果最簡最簡最簡化,就是這樣。”後來,她根據這段經歷寫了一首歌,名字叫做《Waterfall》。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新鮮問答

新京報:曾經做過最有勇氣的一件事是什麼?

艾怡良:大概就是騎腳踏車騎到60公里外的海邊,然後決定要住下來。但是隔天早上九點就有通告,所以我只能搭計程車回家,哈哈。

新京報:最喜歡哪位畫家的作品?為什麼?

艾怡良:我喜歡西班牙的女畫家弗裡達·卡羅,我甚至買了鑲有她肖像畫的一件衣服。她的眉毛跟我一樣,粗粗黑黑的。其實她也有一點女性主義的特質在,她對自己的觀察很敏銳,畫了很多自己的肖像畫,把自己放在各式各樣的色彩當中,不過裡面的她都是一本正經的。我也喜歡形形色色的自己,只是不同的是,我通過的是歌。

她曾是選秀歌手,如今金曲獎封后,想感謝那英的淘汰讓她學到很多

新京報:想對十年前的自己說些什麼?想對十年後的自己說些什麼?

艾怡良:我會對十年前的自己說,幹得好,艾怡良!你就是這麼天真這麼傻,請持續下去,要不然你不會跌跌撞撞學到新東西。十年後的艾怡良,我希望你還是現在這樣,讓這個世界帶著你走,你不要堅持太多沒有意義的鑽牛角尖的想法,讓世界教給你事情,你保持天真善良就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