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Stan Smith到adidas Originals NMD,僅僅是飢餓銷售那麼簡單?

從Stan Smith到adidas Originals NMD,僅僅是飢餓銷售那麼簡單?

從Stan Smith到adidas Originals NMD,阿迪達斯至少成功引爆了4款球鞋。僅僅是“飢餓銷售”那麼簡單?

Stan Smith這雙白色網球鞋在前一兩年成為阿迪達斯的明星產品,並不是什麼時尚趨勢的主導。哪怕你可能知道,什麼“性冷淡”風潮和什麼“運動鞋復興”,但Stan Smith只是恰好趕上而已——白色球鞋太多了,匡威All Stars也是白色的,為什麼就沒有那麼好運呢?

年輕人對Stan Smith的追逐也並不源自歷史和經典。這雙鞋問世已經52年。1971年,阿迪達斯找到當時網球領域排名第一的運動員Stan Smith,希望他能夠與自己合作捧紅這雙白色皮質網球鞋。認真計算的話,Smith 1985年退役的時候,這群年輕人都還沒出生呢。2008年阿迪達斯把Stan Smith加入adidas Originals品牌產品線中,發售至今它的銷量為4000萬。

但它卻打破了商業產品的生命週期,重新變得流行起來。Stan Smith2014年全年的銷量達到了此前3年的總和,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這雙綠尾網球鞋成為潮流網站和時尚雜誌上的最新寵兒。從各大時裝週到路上行人的行頭,簡直隨處可見。這種浪潮也在中國擴散。

從Stan Smith到adidas Originals NMD,僅僅是飢餓銷售那麼簡單?

Stan Smith也不是一時興起,我們在各個渠道都做了推廣。”阿迪達斯全球市場總監Jon Wexler在一次公開活動中,第一次公佈了這家公司引爆這雙球鞋的做法。

如果你對潮流領域足夠關注的話,這幾年的“爆款”似乎都來自這家德國公司。不僅僅是舊鞋新推,一雙全白色的Ultra Boost跑步鞋、與Kanye West合作的YEEZY Boost系列,還有之前推出的adidas Originals NMD,一旦到店發售便飛快售罄。二手鞋市場上,它們甚至3倍以上的標價出售。

阿迪達斯究竟花了多大的精力,讓包括Stan Smith在內的幾款運動鞋成為“爆款”?

從Stan Smith到adidas Originals NMD,僅僅是飢餓銷售那麼簡單?

1、Stan Smith的流行,實際上他們做了這些件事情

阿迪達斯首先暫時停止了對這雙鞋的供應。Wexler沒有公開這個措施的起始時間,推算應是在2013年下半年。於是2014年上半年市場上的Stan Smith基本上處於缺貨的狀態,這家公司的官方網站甚至稱這款球鞋由於各種原因下架。

Stan Smith復出的時機也是精心設計。2014年9月,時尚品牌Céline的發佈會上,設計師Phoebe Philo穿了上一雙Stan Smith謝幕——這是阿迪達斯的安排。他們希望這雙鞋能夠引起時尚圈的關注,找到一個有品位又不那麼高調的代表,而且最好是女性,因為這雙鞋已經在男性消費群體當中具有一定影響,但是當時女生還並不怎麼喜歡Stan Smith。

阿迪達斯給不少明星製作了特別款,把他們的頭像印在鞋舌上,比如時裝設計師Jeremy Scott和演員Ellen DeGeneres,要求他們將照片發到Instagram上。

與此同時,開始向市場上少量發售基本款Stan Smith,一些時尚博主便可以買到這雙鞋,然後在小眾群體內傳播。最終市場火熱起來,阿迪達斯就要保證任何人都能夠買到一雙Stan Smith——在傳播效應迅速擴大的同時,它也得到了更大的盈利空間。

2、阿迪達斯也有不少經典鞋款,為什麼是Stan Smith?

這家公司應該已經預估到“運動鞋復興”和“極簡風格”的兩股時尚趨勢——實際上在2013年開始的時候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情了。選擇Stan Smith主要還是“顏值”的問題。

adidas Originals實際上最為經典的鞋款是Superstar球鞋,但它可能無法迎合當下的極簡主義審美風格,比起有貝殼鞋頭和明顯“三道槓”標識的Superstar球鞋,Stam Smith設計更為簡單。2015年3月阿迪達斯也曾推出過50種顏色的Superstar,雖然話題性不小,但是並沒能持續流行。對於一家商業公司來說,這樣的效果自然無法帶來穩定利潤。

3、不就是明星效應和飢餓營銷嗎?不用你說我也知道啊!

引爆一件單品的方法確實也逃離不出“意見領袖引導”與“飢餓銷售”。不過阿迪達斯的聰明之處在於,引爆前它足夠敏感地預估準了流行趨勢和時機,以及引爆後有明確的銷售及供應策略應對。

畢竟所有的推廣最終還是需要用銷售數字證明效果。Stan Smith的推廣最終帶來好業績,也正是因為這家公司在大家都想要一雙Stan Smith之後,就快速鋪貨讓你能夠買到。也就是所謂的規模效益。

4、怎麼都買不到的“椰子鞋”也是這樣嗎?

與Kanye West合作的YEEZY Boost系列不是一個完全相同的故事。

2015年2月,YEEZY Boost系列兩款產品YEEZY Boost 350和750上市。這款鞋也經歷了類似Stan Smith那樣限量銷售,名人出鏡引爆的法則。但Kanye West足夠有影響力,阿迪達斯的策略是持續推出YEEZY Boost系列。

從Stan Smith到adidas Originals NMD,僅僅是飢餓銷售那麼簡單?

這樣做的好處在於能夠持續製造話題性。而且YEEZY Boost系列並沒有Stan Smith那麼符合大眾審美,如果你不是追求潮流的年輕人,或許還會覺得它有點……醜。Kanye West曾表示要讓這個系列的球鞋人人可得——在沒有什麼生產技術門檻的情況下,阿迪達斯還沒有這麼做的原因顯然是它不夠大眾流行。

5、不過也不能這麼一直“爆”下去……

“爆款”策略阿迪達斯使用得愈發嫻熟。

在推出 Ultra Boost 時它也與Kanye West合作,限量發售全白的Ultra Boost J&D跑步鞋。買不到限量跑鞋的消費者,可能會選擇這個系列的其他配色產品。2015年12月,它還推出了一雙adidas Originals NMD,採用類似的辦法,這雙鞋在淘寶上已經溢價一倍以上。

從Stan Smith到adidas Originals NMD,僅僅是飢餓銷售那麼簡單?

已經有不少媒體預測耐克在2016年也會重新推出幾款慢跑鞋,包括《阿甘正傳》裡的那雙白色的Nike Cortez。與阿迪達斯不同的是,耐克更善於通過推廣跑步、女性健身等活動來做整體品牌傳播。

“爆款”的效果並不永遠奏效。因為它無法給整個品牌帶來顛覆性的轉變。除了這幾款單品,阿迪達斯其他產品至少在設計上並無出色表現,同時它的基調也不如耐克那麼迎合年輕人喜好。1月18日阿迪達斯還宣佈要更換CEO以獲得更為快速的發展。

不過至少,Stan Smith和YEEZY Boost讓它重新具有話題性——話題性在時尚界才是不老法寶。

關注微信公眾號 私家鞋櫃 ,獲取更多球鞋資訊,還有更多福利等你領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