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檔票房總計7.7億人民幣,同比2018端午檔9.1億人民幣的成績下滑15%,備受期待的“X戰警”系列終結篇《X戰警:黑鳳凰》和頂級演員導演配置的《追龍Ⅱ》均表現平平。

整體來看,本年度端午檔表現不佳反映了當下電影市場不容樂觀的局面,影片品質不佳和電影市場的失序成為大盤頹勢的重要原因。今天華誼兄弟(300027)研究院(ID:HBresearch)將整體分析端午檔的電影格局,剖析觀眾的審美風向和電影市場的現狀。

2019端午檔:電影票房整體下滑 票務平臺影響力持續擴大

“X戰警”意外失手觀眾消費迴歸理性

前幾年的端午檔期,海外大IP電影都佔據絕對優勢:2016年《魔獸》獲得6.5億票房,分賬票房佔比77.3%;2017年《加勒比海盜5:死無對證》獲得4.5億票房,分賬票房佔比63.3%;2018年《侏羅紀世界2》獲得6.7億票房,分賬票房佔比79.2%。雖然今年端午檔票房排名第一的仍是海外大片《X戰警:黑鳳凰》,但它僅獲得3.2億票房,分賬票房佔比也僅有28.2%,這個數字與前幾年相差甚遠。

2019端午檔:電影票房整體下滑 票務平臺影響力持續擴大

《X戰警:黑鳳凰》來源:豆瓣

作為“X戰警”系列的新作,又有著二代X戰警演員謝幕之作的噱頭,《X戰警:黑鳳凰》在上映前被寄予厚望。但海外點映後爛番茄17%新鮮度的評分,和中國上映後一路走低的口碑將大量作為票房主力的路人觀眾攔在了影院之外。社交平臺上出現了劇情拖沓、臺詞冗餘、主角的心理轉變生硬、與同系列其他作品銜接不流暢等負面評價,影片品質並沒有沒有達到觀眾所期待的水平。斷崖式下降的口碑也反映在了票房的走勢上:自6月6日首映以來,《X戰警:黑鳳凰》在端午檔第一天6月7日達到頂峰之後,票房飛速下滑。

在因差評丟失掉一批路人觀眾之後,《X戰警:黑鳳凰》仍然能夠勉強保住端午檔第一的位置,“X戰警”系列粉絲的力量不可忽視。“X戰警”系列從2000年誕生至今已近20年,共上映12部影片,積累了大量可以為情懷買單的粉絲。然而,“成也情懷,敗也情懷”。此次吸引粉絲走進影院的一大因素就是“X戰警”二代演員謝幕,粉絲對於這些相伴20年、從零開始塑造了“X戰警”世界的演員們感情很深。而在演員大換血之後,X戰警系列對更偏愛演員的那一部分粉絲的吸引力必然會減弱。粉絲斷層是長篇系列電影會出現的常見問題,全球聞名的星球大戰系列後續票房不佳就有時間跨度太長、粉絲出現斷層的原因,同為長篇系列電影的“X戰警”也將會面臨這一問題。

與《X戰警:黑鳳凰》同樣在端午檔表現不如預期的是印度影片《無所不能》。從清明檔的《調音師》到五一檔的《何以為家》,印度電影常常成為檔期內的黑馬,在眾多強勢影片中也能奪得一席之地,因此《無所不能》在上映前也被寄予很高的期望。《無所不能》的豆瓣評分為7.1分,與這個端午檔的其他影片相比不算太差,但是相對於《調音師》的8.3分和《何以為家》9.0分,《無所不能》的分數體現出了中國觀眾對於印度電影的審美疲勞。自從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收到不錯反響後,幾乎每月都會有一部印度片上映,尤其是在《無所不能》之前上映的又是同一類型的復仇片《一個母親的復仇》。對社會不公的辛辣批判已經不會令觀眾驚喜,觀眾會以更加嚴苛的標準要求影片的邏輯和製作,這就放大了印度片的歌舞形式和過於虐心的故事情節導致的“水土不服”。

2019端午檔:電影票房整體下滑 票務平臺影響力持續擴大

《無所不能》來源:豆瓣

《X戰警:黑鳳凰》和《無所不能》的接連失利令觀眾了沒有其他選擇,已經上映一段時間的海外電影重新回溫。上映超過一週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和《阿拉丁》排片率和票房均有回升,《哆啦A夢:大雄的月球探險記》也趁著“後六一”分佔了一部分票房。由此可見,比起國產影片,“海外大片”仍然是一部分觀眾的觀影首選,但與此同時,《X戰警:黑鳳凰》和《無所不能》的票房成績也反映出觀眾對於海外影片的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土電影表現平淡青春片以小博大

端午檔國產片《最好的我們》(票房1.48億)和《追龍Ⅱ》(票房1.41億)以19%和18%的票房佔比分列端午檔票房三、四位,排在《哥斯拉2:怪獸之王》(分賬票房佔比20.8%)之後。從佔比來看,今年端午檔比之前三年國產影片票房佔均低於10%狀況要好,但其主因更多是《X戰警:黑鳳凰》的票房不佳讓渡出一部分市場,而並非國產影片本身質量優異搶佔了更多份額。

作為端午檔表現最好的國產電影,《追龍Ⅱ》豆瓣評分僅5.8分,對比其前作《追龍》豆瓣評分7.2分,這部續集表現不佳。《追龍Ⅱ》的內容與前作其實並不相關,但延用了《追龍》的片名,反映導演王晶的野心之餘,也有著強行販賣港片情懷的嫌疑。港片的沒落有其時代背景,還有電影本身的原因。2017年上映的《追龍》能夠實現突破,是因其在傳統港片的大格局之下又保留了對人性的洞察,而《追龍Ⅱ》雖有著主旋律的味道,卻又侷限於香港本土社會,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不如前作立體。平心而論,《追龍Ⅱ》是一部達到及格線的商業片,但古天樂、梁家輝、任達華、林家棟四位香港影帝的配置讓觀眾產生極大的期望,最終成品與想象形成的觀影落差導致了作品口碑失利。

2019端午檔:電影票房整體下滑 票務平臺影響力持續擴大

《追龍Ⅱ》來源:豆瓣

在有著頂級陣容的港片失利的情況下,中小體量的內地青春片《最好的我們》再一次顯示出青春愛情片以小搏大的能力。青春愛情片帶著青春回憶的光環,以更美好的方式敘述現實,對其受眾進行精準的情緒販賣,引起特定觀眾的極大共鳴,往往能產生遠高於口碑表現的票房。此前,根據八月長安同名小說《最好的我們》改編的電視劇,獲得了口碑流量雙高表現,有了劇版影響力的加持,加之精準的電影營銷策略,此次電影版《最好的我們》的關注度始終保持在較高位置,沒有淹沒在眾多大片的轟炸中。而當同期大片集體表現不佳,《最好的我們》反而暗中積蓄了力量,雖不能帶動國產電影整體市場,但保證了自己不錯的票房成績。

2019端午檔:電影票房整體下滑 票務平臺影響力持續擴大

《最好的我們》來源:豆瓣

票務平臺入局影片宣發影響力持續放大

在宣發方面,一場關於電影市場秩序的爭吵掀起波瀾。6月6日,《追龍Ⅱ》導演王晶發微博表示“對手花錢僱黑水中傷”,導致貓眼、豆瓣出現大量差評。6月8日,王晶再次發微博指責《最好的我們》出現“幽靈場”狀況,擾亂市場。6月9日,事件發酵,#王晶怒斥幽靈場#登上微博熱搜。《最好的我們》片方發聲明迴應質疑,表示絕無票房注水、上座率作假等情況發生。

2019端午檔:電影票房整體下滑 票務平臺影響力持續擴大

王晶微博截圖

這一事件背後反映的是兩家票務平臺入局電影市場後的競爭。《追龍Ⅱ》由博納影業、阿里影業出品,淘票票聯合發行,阿里影業旗下一站式數字化宣發平臺燈塔為影片提供了核心競品分流監測服務;《最好的我們》則是有貓眼作為聯合出品方和聯合發行方。端午檔的“幽靈票房”事件已經不僅僅這兩部影片的競爭,更是暗示了票務平臺市場上的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這並不是第一次淘票票和貓眼的交鋒,去年4月《後來的我們》刷票風波中,作為《後來的我們》出品方和發行方的貓眼連發兩篇聲明以證明自身清白,淘票票其後發佈文章《說真話不容易,做平臺有擔當》。

2019端午檔:電影票房整體下滑 票務平臺影響力持續擴大

從左至右,分別為貓眼、燈塔、藝恩端午檔數據截圖

但拋開平臺的正面交鋒,理性來看,信息化時代的影響正猛烈衝擊著電影市場,票務平臺掌握著大量的數據和資源,在宣發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對於票務平臺來說,宣發市場仍是一片藍海,傳統電影票務巨頭貓眼和有著阿里系支持的淘票票必然會下場爭奪話語權。實力雄厚的資本力量的加入,也為電影宣發的多樣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票務平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遵循市場規律,在宣發中發揮積極作用,促進電影市場的健康快速發展。

總結

影片的宣發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觀眾的選擇,但並不是判定影片命運的決定性因素。今年端午檔形勢黯然,但我們仍能從中看到電影市場好的趨勢:《X戰警:黑鳳凰》票房表現不佳,國產片與海外片的差距縮小,觀眾不再盲從於大IP和國際影片的噱頭;《追龍Ⅱ》最終表現平平,反映了觀眾的電影消費趨於理性,這對於秩序混亂的電影市場是一個好的信號。隨著觀眾審美的提高和消費理性的迴歸,我們可以期待中國的電影市場向好發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