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家族集體跳水 哪一支還值得投資者買入?

從週五到週一,所謂的FANG(現在已經可以稱為FAANG)出現了大面積的倒塌踩踏行情,而對於投資者來說,這或許是重新審視其中每個公司真正價值的好時機。

必須確定的是,這裡面的每家公司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基本面不一樣,價格也反應的是不同的預期。之前市場中的說法是FANG四支科技成長股(Facebook(FB)、亞馬遜(AMZN)、Netflix(NFLX)和Alphabet(GOOG)),但是由於蘋果(AAPL)是本次下跌的領跌者,所以我們把蘋果也加上,變成了FAANG組合。

然而,這些公司中確有一些相似之處,比如說就是他們一起推動了納斯達克100今年的漲勢。這樣的關係使得分析師喜歡把他們聯繫在一起。而直到週五,投資者都可以無腦地打包買入這些股票,但是現在我們學習到了,這可能是非常有風險的行為。

幾個星期前,作者表示自己就提醒過自己的客戶,可以繼續買股票,但是必須要更關注上漲的本質。如果FAANG遭到任何拋售又不傷害的盤那是不可能的。

當時的警告根本沒有人聽,因為買入實際上到週五之前都沒有停止。有趣的是,這樣的買入可能在最近的調整以後還繼續很久。歐洲央行ECB繼續以每月600億美元的速度進行“印鈔”,而這些錢需要投往某個地方。因此,關注不再只是這一板塊的幾隻股票然後持有一年多,而是關注仍然存在的流動性到底在何方。

央行資本注入從2013年就開始了,這也在市場中造成了不可否認的泡沫,而流動性注入從那之後從未停止。這一個泡沫可能會破裂,但是可能不是今天,而最近FAANG股出現的拋售看起來並不是市場崩潰的前兆。

將這些股票看做一個整體,他們對市場的影響是明顯的,但是他們各自的估值方法是很不相同的。打個比方,Facebook的估值是跟多關於當下的。但是亞馬遜確是另外一個極端,它目前的價格可能包含了很多虛擬的未來。

在中間,蘋果缺乏當下的估值,而Netflix估值基本合理。Alphabet可能會在2017年帶來有點奇怪的盈利增長,但是直到2018年以前都不會解決這個問題,這影響了該公司當下的合理估值。

說了那麼多,這些股票對市場有絕對的影響了。但是仍然,它們的凝聚力可能會因為最近的科技股大跌而消失,但是這並不是市場崩盤的開始。一切都取決於資金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