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暗影精靈5,是第九代酷睿H主流價位遊戲本中我們重點推薦的產品之一。這種推薦源自以往暗影精靈系列的表現:它有出眾的外觀,強大的遊戲性能,還有出色的惠普在線服務,更重要的是,在配置/價格比上,明顯優於其他國際PC廠商的同類產品。而暗影精靈5,還給我們帶來了意外的驚喜!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惠普暗影精靈5的A面做得非常棒,橘紅色的OMEN元素和黑色碳纖維紋理,為該機的A殼增色不少。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從整體外觀設計來說,我們認為暗影精靈系列是在主流價位遊戲本中數一數二的,它很早就擺脫了方方正正的“板磚兒”造型,非常有個性。實際上,現在很多遊戲本的設計都受到了暗影精靈系列的影響,或者說從中受到啟迪。

配置和規格:

屏幕:15.6英寸FHD高色域144Hz(有60Hz屏款)

處理器:酷睿i5 9300H/i7 9750H

顯卡:GTX 1660Ti 6GB(已屏蔽集顯)

內存:三星8GB DDR4 2666

存儲:西部數據SN720 512GB PCI-E SSD(可擴展2.5英寸SSD或HDD)

網絡:英特爾AC9560 802.11ac無線+千兆有線+藍牙

接口:3×USB3.0、雷電3接口(Type-C)、HDMI口、Mini DP口、RJ-45網口、SD讀卡器口、2×3.5mm音頻口

重量:2.33kg(含70Wh電池)

系統:Win10 64位中文版

參考價格:i5款7599元/i7款8299

i5/60Hz屏款7299

Q:意外驚喜是什麼?

處理器性能超標釋放,視頻、設計等專業應用性能大增!

前些日子,購機幫你評做了非常詳盡的獨家應用測試,全面解答了兩個長期以來頗有爭議性的話題:1.玩遊戲,買i5好還是i7好;2.做設計做視頻,酷睿i5和i7的差距有多大。同時,我們還詳盡展示了處理器性能超標釋放的巨大價值(點擊這裡查看)。

這裡截取部分測試再次給大家強調“處理器性能超標釋放”的重要性和實際意義!測試應用為Media Encoder CC視頻轉碼、After Effects CC視頻特效製作,Cinema 4D三維圖像渲染(這是款三維建模和渲染軟件,和Cinebench是同一家公司開發的,在產品設計領域、電商效果圖領域常見)。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Adobe的Media Encoder CC和After Effects CC大家都相當熟悉了。如果你還是中學生暫未接觸到,相信我,到了大學你就會用到。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Cinema 4D在設計領域越來越常見。圖中是我們正在進行三維動畫的渲染,一共渲染50幀,也就是2秒的動畫(25幀/秒)。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通過這組測試我們可以非常直觀地瞭解到處理器超標性能釋放的巨大價值。比如After Effects CC,同樣是i7 9750H,在45W輸出時耗時19分47秒;而60W狀態下為17分10秒,少用了13%的時間;達到70W時耗時僅15分59秒,少耗時近20%!其他測試項目成績也相仿!當這種差距放大到動畫渲染上,動輒是數十小時甚至上百小時(我們渲染2秒的動畫就花了數十分鐘),那麼節約的時間就非常誇張了!

讓人意外的驚喜是:惠普暗影精靈5,其處理器也是超標性能釋放的!儘管已有的官方資料和評測中並未提到暗影精靈5的處理器性能超標發揮,但它的確如此!即便我們測試的i5 9300H款,處理器在單負載時也能持續穩定輸出60W功率(短時爆發功耗70W以上,個別應用可穩定在63W左右,如Blender渲染);由此推測,其i7 9750H款至少也不會低於60W。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Blender單幀渲染,i5 9300H可很長時間保持63W。


購買提示:

要注意,i5 9300H是4核8線程,而i7 9750H是6核12線程,這兩者在敏感於線程數量的專業應用上性能差異是明顯的,但毫無疑問,相對於45W的i5 9300H,暗影精靈5的60W輸出i5 9300H顯然性能提升幅度也會很大。另外大家可看到部分測試項目,如After Effects CC,60W輸出的i5 9300H的實際表現已逼近了45W輸出的i7 9750H了。當然,如果你非常重視專業應用性能,那麼建議你入手暗影精靈5的i7款。


Q:還有什麼興奮點?

雷電3接口價值已能發揮,文件拷貝穩定700MB+

雖然英特爾開放了雷電3技術,但至少就目前來說,雷電3接口(以USB Type-C接口形式存在)還是中高端筆記本的專屬。實際上,很多價格更貴的遊戲本也未必有雷電3口,目前大多數遊戲本上的Type-C接口是基於USB3.0總線的

以前,雷電3對於絕大部分用戶並不實用。鍵鼠、HDD移動硬盤、閃存盤多是USB用大口,外接顯示器HDMI或Mini DP可搞定。接駁TD16這類高價雷電3擴展塢?那是商業用戶或專業用戶才會使用的,比例很小!

但如今,雷電3口逐漸有發揮空間了:

現在很多做視頻的用戶動輒要傳輸數百GB的原始視頻文件;4K影音愛好者經常拷貝藍光原片,也是數十GB一個;Gamer經常拷貝大型3D遊戲,而一個往往就是六七十GB——而且有時候是文件夾拷貝,而一個遊戲文件夾裡往往有成千上萬個小文件,經常是新買來的遊戲本,拷貝遊戲都要花五六個小時!

而在暗影精靈5上,由於雷電3的存在,我們有了理想解決方案:購買一款USB3.1總線(真正的USB3.1,而不是所謂的USB3.1 Gen1,那實際上是USB3.0)的M.2 SSD移動硬盤,或自己攢一個(盒子160元,256GB的PCI-E SSD也就280元還帶散熱片),價格也能接受!然後,大數據量的文件傳輸再也不是問題了,甚至超多小文件也不怕(HDD非常怕小文件傳輸,速度可以爆降至1MB/s以下)。暗影精靈5的測試要拷貝各類軟件、視頻素材、遊戲共計200GB左右,以往從HDD移動硬盤拷貝要數小時,而通過USB3.1 SSD移動硬盤接駁暗影精靈5的雷電3口,拷貝耗時不到10分鐘——相信我,只有你有過一次這種誇張的速度差別體驗,你就會感嘆“這錢花得值”!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特別提示:

如今筆記本上,Type-C接口大部分是USB3.0(也叫USB3.1 Gen1)總線的,少量是雷電3總線的,USB3.1(也叫做USB 3.1 Gen2)總線的相對較少。另一方面,走雷電3總線的便攜式移動硬盤盒還非常少且價格也很高,所以USB3.1 SSD移動硬盤是最佳選擇且足夠凸顯速度優勢。注意,如果PCI-E SSD放在USB3.0硬盤盒中,實際連續最大速度只有370MB/s左右。


Q:遊戲表現給力嗎?

即便i5 9300H款也有優異遊戲表現

通過之前的文章我們已經給了大家明確的答案:在顯卡上了一定規格後,酷睿H的i5和i7,遊戲表現差別並不大——因為絕大部分遊戲就優化到四核,且目前的i5處理器頻率也足夠高了。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值得一提的是,暗影精靈5帶有“OMEN Command Center”,其中有“性能控制”選項,裡面有包括“性能”模式在內的三個模式可供選擇。不過我們做了各種組合測試,發現影響處理器性能釋放的主要是Win10自己的“電源選項”(“高性能”電源模式下,處理器性能釋放最強),而非OMEN Command Center裡的選項。當然,要獲得處理器和顯卡同時的最佳性能,選擇“高性能”電源模式+“性能”選項即可。

下面來一組遊戲實測對比: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正如之前的文章提到的:第九代酷睿H處理器,在內存環境相同的情況下,遊戲成績差異不大,總體在一個水平上。這組遊戲測試再次印證了這一點,當然同時也就說明了暗影精靈5的遊戲表現不錯。另外,我們總是建議大家在購買GTX 1060/1660Ti以及更高級別顯卡的遊戲本時,務必升級內存到16GB——這組測試也給出了很好的說明,從8GB到2×8GB,遊戲幀速的確會有明顯提升。具體到上述遊戲項目,刺客信條:奧德賽的幀速提升尤其大,達到了20%以上,且60fps和74fps的流暢度體驗是明顯不同的!


Q:其他易用性體驗如何?

大容量SSD下游戲加載速度提升明顯,但鍵盤設計依然不太理想

處理器性能超標釋放,遊戲性能靠譜,那麼該機的其他易用性體驗如何呢?這裡我們就不把筆墨耗在屏幕表現怎麼樣,揚聲器怎麼樣上了(其實這兩個項目都靠譜,畢竟是144Hz高色域屏,而且中高價位國際PC廠商的遊戲本揚聲器通常都不會太差)。這裡我們只說一個滿意的和一個不滿意的地方。

我們測試的暗影精靈5的硬盤為單512GB SSD,當然,可拓展2.5英寸硬盤(SSD或HDD)。第九代酷睿H平臺上,惠普和聯想的遊戲本標配款都採用了單個大容量SSD的方案,這看似省成本,且給消費者帶來了一些麻煩(因為後期要進行HDD或SATA SSD擴容),但實際上對用戶體驗來說是利好:一方面,當SSD容量達到512GB後,用戶已能在SSD上存放部分大型遊戲;另一方面,升級2.5英寸HDD或SATA SSD毫無難度,且價格便宜,比初始128GB/256GB SSD+1TB HDD的組合升級起來要簡單得多(後者的升級是更換大容量SSD系統盤,要轉移或重裝系統,非常麻煩)。

部分消費者對於把遊戲放在SSD上有些不解,“遊戲速度不是由處理器和顯卡決定的嗎?有必要放SSD上嗎?” 但實際上,大型3D遊戲放在SSD上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你會明顯感覺到遊戲讀取速度提升,以及場景轉換速度加快。舉個例,同一個大型3D遊戲,放在HDD上時,從啟動到進入主界面如要20秒,而改用SSD後往往10秒不到;另外,場景切換的速度也可提升一兩倍。再舉個例,《古墓麗影:暗影》放在HDD上時,主界面的操作會明顯有延遲,不流暢,但放在SSD上,主界面的操作反應非常快,你能明顯感覺到順滑很多。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西部數據SN720 SSD的測試成績不錯。不過大家要明白基本常識:這些測試成績僅僅是“小容量數據傳輸速度”,可理解為SSD上高速緩存的速度。當寫入容量較大時,成績會下滑。當然,即便下滑也比SATA SSD和HDD快得多。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該機的2.5英寸硬盤位有專門的硬盤盒設計,所以暗影精靈5從工藝上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

不過暗影精靈5的鍵盤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其鍵帽底色和字符顏色明度反差較小,環境光稍微昏暗點,你就看不清楚按鍵上的字符了,必須打開鍵盤背光。但問題來了,你根本看不到背光鍵在哪裡,必須開燈或用手機電筒照一下才能找到鍵盤背光的開啟鍵——這個問題從暗影精靈2開始就存在,至今也沒解決。另外還有個“麻煩點”,其PrtScr鍵(截屏按鍵)默認是“下擋位”,單按沒用,必須配合Fn鍵才能截屏——我們已經在購機幫你評後臺回答了若干次“惠普暗影精靈遊戲本無法截屏”的問題了,但惠普顯然還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上圖是惠普暗影精靈5的在稍暗環境中的情況,鍵盤看不太清(實際視覺情況更糟);而同樣環境中,Y7000P則好得多(下圖)

※註解:環境光較暗時,色彩會變得不明顯,眼睛更多是感受明度差來成像的。

Q:散熱表現靠譜嗎?

依然是金屬C面,熱感明顯,但總體合格

暗影精靈5依然採用的是暗影精靈系列祖傳的塑料A面、金屬C面設計,這樣的設計可方便在A面做各種文章(實際上該機的A面文章的確也做得好),另外C面的熱傳導可以加快,有利於散熱,但代價就是C面的熱感會非常明顯。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這是雙考機30分鐘後的溫度情況(室溫27℃,在夏季這算比較涼爽的室內溫度)。處理器能保持40W,溫度97℃左右,頻率很高,3.65GHz,不過是每個核心高頻率振動,頻率低的核心並沒有這麼高。顯卡功率考機最初還能保持81W,但3分鐘後就降至75W左右,並持續在75W左右波動,偶爾能到76W,直到考機30分鐘後情況依然如此。

有意外驚喜!第九代酷睿惠普暗影精靈5遊戲本熱點問答(深度文)

這是雙考機30分鐘後的C面溫度情況,這個情況已經穩定了20分鐘以上,因此算是最終穩定狀況。該機的熱量主要集中在C面的中部以及上部區域。最熱的部分是JKL按鍵和< >按鍵,可達50℃。而C面上部總體溫度也較高,頂部中間的OMEN字樣達到了48℃。我們之前說過,大片的金屬面,46℃以上就無法持續上手了,會覺得很燙,所以,該機的頂部是無法上手的。而鍵盤區由於有按鍵的存在,勉強可以上手,但熱感強烈。好在WASD按鍵區域42℃~43℃還能接受,有熱感,但能正常操控。總體來說,如果環境溫度進一步提升,該機在雙高負載時操控起來不算太舒服。

當然,樂觀地看,真正的遊戲負載實際上是“時高時低”的,並不會像極限雙考機那樣是持續穩定的高負載,所以溫度情況會略好一些。另外強調一點,如果是單純的處理器負載(比如專業應用),溫度遠不會那麼高。

總體來看,該機在雙考時(極限雙高負載時),內部溫度和功耗/頻率表現是合格的,性能輸出是合格的,但由於是金屬C面,所以熱感的確很明顯——這一點大家購買前要有清醒認識。

結語:專業應用與遊戲並舉的標杆型產品之一

暗影精靈5外觀漂亮,設計細緻,處理器性能超強,遊戲表現不錯,而標配大容量SSD、144Hz高色域屏也大幅提升了用戶的體驗,雷電3接口的引入更是讓該機在功能性和速度體驗上達成完美,總體算是第九代酷睿H高性能本的標杆型產品。遺憾點是雙高負載下C面的溫度較高,另外鍵盤設計不算太出色,但考慮到其價格的確實惠,所以也是值得強烈推薦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