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IPO 財會 欣泰電氣 魔術 金融界 金融界 2017-08-02

本案,又是一起靠著財務伎倆瞞天過海,"成功"實現IPO的經典案例。

他是欣泰電氣財務魔術大師的前輩,他所用的魔術手法與欣泰電氣如出一轍。

也就是: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2009年-2011年,海聯訊(300277,診股)依靠大股東墊資,和他人借款,先衝減應收賬款,再在下一年初衝回。

這招式簡單但十分有效,以最快地速度,掩蓋了自己的短板——應收賬款的高企。

我們簡單計算了一下,假如不用這一招式,2012年的應收賬款高達上億,且佔營收的比重近70%。

如果是這樣的財務報表拿去IPO,結果自然可知。海聯訊也深知這個痛點,也曾因此受傷。

2003年赴境外上市失敗,2009年赴A股IPO折戟。最後,急火攻心的他,還是敗在了財務魔術師的石榴裙下。

另外,本案對於我們的啟示在於,財務魔法不僅僅存在於財務數字中,更深根於公司的行業特徵、管理層結構,亦或是人心吧。

“謹防IPO被否的公司啊”

1

IPO被否的後遺症,別忽視!

今天要講的魔術,手法上不算稀奇,是常見的“虛構應收賬款收回”以及“提前確認收入”。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最為大多數人熟知的是欣泰電氣一案。其實,海聯訊才是這招式的“老前輩”。

而這兩家,都是在IPO申報階段玩的這個“手段”,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都冒險呢?

叔想,可能是IPO被否後遺症吧。

2011年3月,欣泰電氣IPO因持續盈利能力不足被否,2012年再度申報IPO,順利過會。上市三年後,被曝2011-2013年間,虛構應收賬款收回4.69億。

相比之下,海聯訊的上市之路更為曲折。

2003年,IT網絡行業泡沫破滅,海聯訊放棄境外上市計劃;2009年,海聯訊申請在創業板上市,但因核心競爭力不突出導致IPO被否;2011年,海聯訊更換保薦機構,上市成功。上市三年後,被曝虛構應收賬款收回2.46億。

那麼,上述情況印證了財務粉飾的一個經典結論——舞弊三角論,即:壓力、機會和自我合理化。[1]

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在本案中,海聯訊受宏觀大環境影響,應收賬款比例過高(壓力),對上游的談判能力較弱,其對IPO的渴望十分強烈。

同時,股權結構高度集中,管理層相互勾結,內控制度缺乏(機會)。

為了上市,雖然是虛構了應收賬款收回,提前確認收入,但也是無奈之舉。(自我合理化)

據公開信息,虛構應收賬款收回的“點子”,是海聯訊第五大股東楊德廣,向前四大股東章鋒、孔飆、邢文飈、蘇紅宇提議的。

其中,章鋒、孔飆、邢文飈同為一致行動人,並且,這五人關係密切,所持股份高達96.82%。

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可見,海聯訊是典型的集中型股權結構,大股東能從實質上對董事會、管理層實現控制,甚至使得監管機制虛設,便捷了財務操縱。

比如,在海聯訊一案被曝光前,獨立董事中,只有1人具有財務專業背景。

而他們在內控制度、審計事務所的聘任、年度報告等事項上,“不稱職”地發表了“無保留意見”。

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而從外部因素分析,券商(平安證券)、審計機構(深圳承鵬)的失職,也是海聯訊成為IPO經典魔術的推手。

綜上,IPO被否企業面臨的壓力、機會和自我合理化因素,如果得不到排解,就很可能成為財務魔術的“溫床”。

2

財務魔術大揭祕

2011年,海聯訊為了實現“上市夢”,在IPO申報材料中,提供了美化過的財務數據。

其中,2009年-2011年,海聯訊“假裝”實現營收2.56億、3億、3.55億;實現淨利潤3554萬、4846萬、6273萬。

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海聯訊還在申報材料中提示了應收賬款風險,但因客戶多為電力企業,資信良好,應收賬款總體無不正常情況。

然而,事實往往是殘酷的。海聯訊其實一直存在應收賬款的壓力。於是,他對症下藥,就在應收賬款上做文章。

他通過股東墊資或向他人借款方式,在季末、年末等會計期末衝減應收賬款,並在下一會計期初衝回。

例如,在2009年12月31日,海聯訊通過他人轉入資金1,429萬,衝減應收賬款,後於2010年1月4日全額退款並轉回應收賬款。

再比如,2010年9月至12月,海聯訊通過股東墊資2,566萬衝減應收賬款。

截至2009年末、2010年末、2011年6月,海聯訊分別虛構收回應收賬款1,429萬、11,320萬、11,456萬。

同時,海聯訊還存在通過虛構合同、驗收報告,提前確認收入的情況。

2010年,虛增營業收入1,426萬;2011年上半年,虛增營業收入1,335萬。

通過這樣的操作,海聯訊順利過會。上市之後,為了掩蓋漏洞,他依然採用同樣的方式,虛構了2011年、2012年Q1、2012年Q2、2012年Q3的財務數據。

我們簡單計算了一下,海聯訊虛構應收賬款收回的金額高達上億元,2011年實際應收賬款佔營收的比重近70%。

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另外,除了應收賬款的絕對值很大,其應收賬款的增速也很快,2010年-2011年,分別增長了80%、20%。

3

財務預警信號有哪些?

海聯訊2011年上市後,就沒撈著太平。

2013年3月,被立案調查;2013年4月,2012年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了非標準保留意見。

同時,伴隨著《對以前年度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及追溯調整的公告》的發佈,海聯訊的財務魔術終於大白於天下。

總的來說,海聯訊的財務魔術被揭穿,主要有以下異常信號:

1)會計差錯更正

2)關鍵財務數據波動大

疑點一:會計差錯更正

2013年4月,海聯訊自曝4大違規事項,分別是:推遲確認外包成本、跨期確認年終獎、虛構賬面應收賬款收回、虛構營業收入。

對此,海聯訊對2011年度以前,以及2011年度當年的差錯進行了更正。如:

調整2011年跨期確認的外包成本,調增營業成本117萬元,調減未分配利潤370萬,調增應付賬款487萬;

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調整2011年跨期確認的年終獎金,調減未分配利潤320萬,調減銷售費用14萬,調增管理費用182萬,調增應付職工薪酬 488萬。

調整2011年度以前的應收賬款及其他應付款,調增1.13億,2011年當年的,調增了1.33億,合計2.46億。

經過一番“大換血”,海聯訊2010年的未分配利潤減少了2392萬,2011年未分配利潤減少了4443萬。

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並且,經營性現金流量淨額,也從-112萬銳減為-2098萬。

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會計差錯調整如此驚天動地,必定不是簡單的“記錯賬”,而是中了魔法吧。

疑點二:關鍵財務數據波動大

2011年,海聯訊的應收賬款為1.15億,佔營收的比重是32.5%。到了2012年,應收賬款激增了70%多,佔營收比重也上漲到65.7%。

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除了應收賬款的大幅波動,經營性現金淨流量也出現了異常。

2010年,經營性現金淨流量為7214萬(追溯調整前),到了2011年變為-112萬(追溯調整前),到了2012年又變為2144萬。

海聯訊:財務伎倆瞞天過海 虛構應收賬款收回

ps:

另外,在監管層的反饋中,我們也讀出了監管層指出了中介機構審查的“粗心”。

例如,海聯訊在會計期末大量集中確認銷售收入,中介機構未進行檢查驗證。同時,又對大量銷售款項期後的不正常流出,沒有仔細核查銀行對賬單……

最後,本案對於我們的啟示是,如果IPO企業被否,其內在原因和潛在的風險是什麼。

當他們再次申報IPO時,關鍵的財務數據、商業模式又有哪些變化,這點非常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