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維:目前取消漲跌停板制度實施T+0尚不成熟

IPO 恆立實業 滬指 證監會 註冊制 金融界 2018-12-04

隨著科創板註冊制的即將推出,科創板將放寬漲跌幅限制的討論升溫市場觀點主要是針對股票流動性而展開討論,認為漲跌停板制度限制了交易,終止了部分流動性,導致買賣無法完成,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但主板市場該不該取消漲跌停板呢?

筆者認為取消漲跌幅限制可能還需要更多的綜合評估,從正反兩方面予以更多的評判,避免政策的副作用,就像熔斷制度推出和閾值設定一樣,推出以前,市場一邊倒叫好,可結果是非但沒有阻止暴跌,反而因為往下的牽引力加劇市場恐慌出現幾次熔斷,放開漲跌幅也是一樣,可以增加市場的流動性,但貿然實施是會引發市場巨大的負面效應的。

漲跌幅限制的變遷背後是遏制過度炒作

我國股市對標的是美國交易制度,因此一直到1995年我國一直延續美國交易制度,那就是實行T+0交易制度和沒有漲跌幅限制,但因為股市監管不到位,當時證券法還沒有頒佈,監管也是缺少依據,資本市場體量不大,上市公司不足300家,在那個年代,可供交易的A股十分稀缺,不僅股票數量少,而且執行的是股權分置制度,那就是法人股等不能上市流通,流通股也就很少,投機者沒有必要擔憂減持問題。投機性質太濃郁,一些大資金很容易操縱股價,利用當天迴轉交易反覆割韭菜,造成股價非理性短期大幅波動,由於交易手段的落後不少交易依靠手工填單委託交易,一些投資者難以完成交易,最直觀的就是上漲下跌,還沒有等到排隊委託,股價就是另一番天地了,市場頗有一些質疑。更為關鍵的是進入到1996年,A股進入了非理性的繁榮。上證綜指從555點一路漲到最高1259點,深成指從1071點一路飆升到最高5050點,一年漲幅高達5倍左右,這就是一場瘋狂的遊戲。

當時股民人數已經接近2400萬,銀行資金違規入市,甚至有賣掉耕牛炒股的傳聞,一些個股一日漲幅就是翻倍,整個市場出現了瘋狂的泡沫成分。為此證監會在1995年12月31日宣佈自1996年12月16日,滬、深證券交易所開始實行漲跌停板制度,給股市降溫的指向十分明確,人民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就指出,實行漲跌停板制度和完善市場信息公開制度。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已制定辦法,實行漲跌停板制度,要切實做好這項工作。同時要選擇每天漲幅最大的前幾名股票,將佔這些股票成交額比重較大的證券經營機構向社會公佈,增加市場透明度。

這一制度組合確實給當時瘋狂的市場短期澆了一盆冷水,但是並沒有改變中期運行軌跡,17年深成指繼續大漲,最高達到6950點,上證綜指漲幅小一點達到1559點。

漲停板制度弊端不少

在上漲趨勢中,漲停板制度並不能阻止股價上漲,減少泡沫的形成,只不過是改變了上漲的節奏而已,尤其是漲停板制度不能改變市場過度炒作的本質,也就不能遏制股價大漲大跌,反而助長市場非理性漲跌。

炒新是我國股市一個經久不息的老傳統,新股估值水平要比老股高一大截,原來新股採用的是沒有漲跌幅限制的交易機制,新股上市以後不管質地如何一律大漲居多,有的甚至上漲500-700%,形成新股巨大泡沫,但此後就是慢慢的價值迴歸之旅,股價要經過長期暴跌才能企穩,市場對炒新深惡痛絕,即使加大新股發行二級市場跌成狗,新股照樣供不應求照樣炒作不絕,跟風參與的散戶虧損巨大,成為大資金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於是很多專家呼籲採用漲停板制度,希望通過漲停板制度,來冷淡投資者的跟風狂熱,可是結果並沒有阻止市場對新股的追捧,反而因為下方堆積的數萬、十幾萬、甚至上百萬手買單,強化了股價上漲預期,進一步加劇市場惜售情緒,導致新股連續漲停,股價漲幅巨大,並沒有改變市場惡炒陋習,新股泡沫依然令人憂慮。

筆者舉一個典型的例子,那就是暴風集團,以前叫暴風科技,上市以後連續28個一字漲停,接著又是8個漲停,股價從發行價7.14元漲到最高327.01元,漲幅超過40倍。即使放開漲跌幅限制,主力資金也不敢把股價一次性炒高到327元,一天把股價拉昇超過4000%。

一些突遇利好的個股在漲停板限制下,資金瘋狂湧進來,就會出現形成短期的供求關係逆轉,形成股價連續漲停,像重組股,在漲停板制度下,巨大的買盤強化股價上漲預期,不能遏制市場資金的炒作狂熱,像巨人網絡借殼也迎來20餘個漲停板,最近的360借殼也迎來了大約20個漲停板,股價最大漲幅接近7倍。

最近的市北高新和恆立實業炒作漲幅也是驚人的,恆立實業一字漲停板不多,但漲停板不少,有14個漲停板,市北高新是一字漲停居多,獲得12個漲停板。

漲停板制度一方面是不能阻止市場過度炒作,但也不能阻止市場下跌,在突發利空下,資金恐慌性拋售,因為幾萬幾十萬上百萬的拋單壓在賣一位置,買單寥寥無幾,股票跌停意味著股市交易的功能部分就中止了,也無法為投資者提供流動性支持,巨量的跌停板封單加劇市場恐慌下的拋售壓力,沒有資金敢於進場抄底接盤,下跌的空間可能會被進一步放大,只不過是下跌的步伐放緩而已,短痛變成長痛,是一種慢刀割肉,痛苦未必能夠減輕不說,甚至更為痛苦,看著股價下跌沒有辦法賣出。

像保千里是跌停板較多的一個個股,連續收穫28個跌停板再加三個跌停板,長生生物作為一家經營出現重大黑天鵝的個股,跌停板也不少,32個一字跌停,接著還有四個一字跌停。

不管是漲停板還是跌停板,漲跌幅限制另一個巨大副作用就是還存在零星的交易,漲停板賣出的投資者就無緣分享後面的上漲紅利,跌停板買進投資者就要承擔後面暴跌的巨大損失,而這些買賣主要集中在中小投資者的身上,這是一種機會損失,是交易制度造成的。

因此取消漲跌幅限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該不該取消漲跌幅限制

確實漲跌幅限制既不能阻擋市場惡炒的陋習,也不能減少股價下跌的空間,那麼是不是就該取消漲跌幅限制呢?取消漲跌幅限制會帶來什麼不好的結果呢?

美國股市是沒有漲跌幅限制,也是採用有限制的T+0交易機制,投資者一旦發現交易出現失誤,存在當天迴轉交易的糾錯機制,就可以及時止損,這是取消漲跌幅限制的一個先決條件,如果沒有當天迴轉交易,即使發現交易錯誤也不能及時止損,一天虧損就會非常大,對於有些人就會構成較大的打擊。

因此我們取消漲跌幅限制,也同樣需要實行T+0交易機制,給投資者一個及時的糾錯機會,否則一旦買進,就只能持有等著股價暴跌,這是不公平的。但目前A股與美股相比,投機炒作成分依然較為濃郁,散戶沒有形成理性的投資分析習慣,習慣於跟風炒作,實施沒有限制的T+0交易可能助漲散戶的跟風炒作,讓資產在不斷的追漲殺跌中不斷消耗,虧損概率反而大大增加,非但不能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反而意外傷害了中小投資者利益。

筆者這樣說還是有數據可以佐證的,散戶過度頻繁的交易是虧損的原因之一,這樣頻繁投機交易下實施T+0交易機制,可能進一步助漲市場投機炒作,讓市場出現更大 的波動,2017年,散戶以兩成資金貢獻了八成交易,盈利卻不足一成;而機構以16%的資金賺得市場1/3的盈利,交易佔比卻不足15%。自有相關統計以來,滬市個人投資者已連續11年貢獻八成以上的交易量。

目前市場投機炒作甚至打操縱擦邊球還是較為普遍,像最近的低價股、殼資源股和創投概念就過度投機了,一旦放開漲跌幅限制和實施t+0交易機制,如果監管不能有效跟上的話,最大悲劇就是莊家利用資金優勢和信息不對稱優勢反覆拉昇砸盤,讓投資者兩面挨耳光,跟漲會面臨砸盤割肉,而一旦割肉有可能面臨拉昇的困境,怎麼操作都可能追不上主力資金的節拍,踏錯節奏而損失慘重,整天疲於奔命一無所獲不說甚至是連連虧損。

雖然漲跌幅限制和T+0交易機制存在一些侷限性,可目前投資者還是缺少非理性投資下,監管難以到位炒作較為濃郁下,取消漲停板限制和實施T+0交易機制可能尚不成熟。

資本市場改革既要看到一項政策推出好的一面,也要看到政策改變帶來的負面效應,是不是改革,要看政策改變利好市場還是利空市場多一些再決定,利好市場多過利空市場,就積極改革,利好市場少於利空市場,就暫緩改革。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