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沒有能在央視播,估計是這個原因?

CCTV 反腐倡廉 影視 娛樂 我最愛分享 2017-05-19

《人民的名義》收視率爆紅,持續打破由自己創造的收視奇蹟,李達康書記火了,火的毫無徵兆,連主創人員都沒有這個心理準備,想一想,要是這個劇在央視播,收視率更是不得了,為什麼沒有在央視播呢?其實這個劇也有他的不足之處,今天小編就雞蛋挑骨頭,談一談這部劇的不足之處。

《人民的名義》沒有能在央視播,估計是這個原因?

1.虎頭蛇尾,劇情拖沓

這個劇已經過半,但是給人的感覺是虎頭蛇尾,劇情拖沓,估計後面的收視率反而不如前面。前兩集,趙德漢被抓,丁義珍出逃,太精彩了,成功吸引了觀眾的眼球,達康書記正義凜然,高育良書記老謀深算,都是看點,都是主角,但是黃毛鄭乾的戲份太多了,明顯和老戲骨不搭。

《人民的名義》沒有能在央視播,估計是這個原因?

2.盜版、劇透讓觀眾沒有了追劇的熱情

這劇是最高檢出品,擔負反腐重任,充滿正能量,但是正是由於官方出品的主流片,正反人物早早就很清晰了,結果也能猜出個大概,網上再出現該劇的送審版本,收視率自然會下降。

《人民的名義》沒有能在央視播,估計是這個原因?

3.該劇的先期出資方紛紛出逃,如何保證盈利?

反腐劇已經有十年沒有出現了,拍了能不能播,播了能不能賺,是主創人員要考慮的問題,所以為了賣個好價錢,居然把充其量三十集的劇情拍到了五十集,有的時候一集就拍了一個會議或者一次談話,看的觀眾急死了。估計,這就是央視沒有購買版權的原因吧。

4.國內的電視劇為什麼不能像國外一樣,邊拍攝,邊審核,邊播放?

編劇周梅森和導演李路做客訪談節目,談到了《人民的名義》,周梅森提到了,早知道李達康這麼受歡迎,就把他寫成主角了,如果能夠邊拍邊播就好了,受歡迎就多點戲份,那麼黃毛鄭乾估計就沒戲了,觀眾就更喜歡這個劇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