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APP在蘋果商店月騙50萬,審核機制已成為撈錢工具?

App Store iPhone 騰訊應用寶 軟件 投資潮 2017-06-18

垃圾APP在蘋果商店月騙50萬,審核機制已成為撈錢工具?

蘋果除了iPhone手機和iOS系統之外,最引以為傲的就是蘋果對應用生態的嚴格管控,有著“最嚴格”的App審核規則。前陣子,蘋果強制暫停微信打賞功能、強勢將分成用戶打賞行為制定成App

Store條款的一系列行為,已經讓網友調侃其吃相越來越難看,降低了對其好感度。而最近蘋果被披露的APP問題,又讓人們對蘋果的App

Store審核機制產生質疑。

越來越力不從心?

近日,國外科技作者Johnny Lin發表一篇名為《如何利用App

Store月入8萬美金》,揭出了蘋果應用商店存在一類詐騙APP,可以利用廣告刷榜加指紋支付騙取用戶訂閱所謂的“安全服務”,而應用本身的功能也乏善可陳。

該事件源於,蘋果在WWDC上自豪地宣稱他們累計幫開發者賺了700億美元,僅去年就佔到30%(210億美元)。出於對蘋果好奇,Johnny

Lin對App Store上的熱門APP進行了一番研究。結果發現,許多開發者確實可以靠App Store發家致富,但個別APP掙錢方式卻不太光明正大。

其中,以“Mobile Protection”偽安全應用為例,該應用通過利用搜索廣告引導用戶安裝“Mobile

Protection”,繼而誘導用戶進行應用內支付。

上當的用戶在跟著提示安裝此類應用後,會收到一個支付彈窗。此時,如果用戶的指紋能順利識別成功,那麼APP將會扣除100美元/周的服務費。並且,隨著該應用的下載數量提高,“Mobile

Protection”還出現在APP store的暢銷榜中,讓更多的用戶受騙。

要知道,為了平臺更加安全,APP store平臺上的所有應用在上架前都需要經過蘋果的審核,通過審核後,APP

store才會上架該應用。也就是說在理論基礎上,只要是在APP store裡下載的應用APP是不會遇到流氓和別的垃圾病毒軟件。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近日,支付寶官方微博也發佈了一則消息,稱蘋果AppStore上出現了一堆的“螞蟻花唄、借唄”的假冒App。而花唄、借唄目前都沒有獨立的App。也就是說,不瞭解情況的用戶極易上當。

事實上,早在幾年前蘋果公司曾在AppStore中移除虛假、山寨、廉價、垃圾應用,包括模仿《TempleRun》的《TempleJump》,模仿《植物大戰殭屍》的《Plantvs.Zombie》。儘管蘋果公司採取了相關措施,但AppStore至今仍然存在山寨應用和冒名搶注事件。隨著平臺上應用數量不斷增加,蘋果看似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據市場研究公司Sensor Tower估計,蘋果App

Store平臺上的應用數量2016年增加50%,由2015年的200萬個增加到300萬個。而到2020年之前,App

Store平臺上的應用數量將達到500萬個。據瞭解,蘋果應用商店是採用半人工審核,對越來越多的湧入蘋果應用商店的App,顯然這種半人工的審核制度所產生的弊端,足以造成不少的山寨貨或濫竽充數者成為漏網之魚。

審核機制成撈錢工具

對於上述情況,很難相信蘋果對 App Store

的現狀一無所知。可能他們覺得目前的狀況不足為慮,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原本領先於業內的蘋果,竟然還沒有將上述問題解決。不得不讓人們猜測蘋果的用意,畢竟這些應用可以讓其通過分成收取真金白銀。

事實上,不僅這些“山寨”應用通過蘋果應用商店賺足了錢,蘋果本身也一直在利用其制定的審核制度賺錢。

蘋果一直在iOS系統中執行著提取三成收入的模式。也就是說,所有的iOS軟件如果發生了軟件內部的交易(比如用戶訂閱某個數字雜誌),蘋果就能獲得三成收入,這被行業俗稱為“蘋果稅”。蘋果因為分成“政策”沒少賺錢,這在上文中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來了。

與此同時,蘋果還利用所謂的制度來排除異己。2016年12月,諾基亞控告蘋果32項侵權,一怒之下蘋果毫無理由的把諾基亞下屬公司的應用Withings強制下架。中國公司開發的應用並未倖免於難,截至今年4月17日,6萬個應用被強制下架,原因也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可以說,App

Store作為蘋果的優勢,為蘋果謀來了不少利益。但筆者認為,這樣下去,開發者和用戶會逐漸對蘋果失去好感度。

在蘋果官方給出的《蘋果AppStore程序提交審核指南》中,蘋果也沒有給出程序審查的確實標準。蘋果會動態更新該文檔,並修改其中的內容。就像其最近更新的App

Store條款就正式指出,在App內向原創作者的“打賞”,屬於“應用內購買”。

而且,在蘋果更新的文檔中甚至明確此前還提出“我們將拒絕任何包含越界內容或行為的應用程序。您可能會問,具體限制是什麼?最高法院的法官曾有言:‘它出現時我自然心中有數’當您越過這一範圍時,我們認為您也會有自知之明”這類條款。

一套冠冕堂皇的話顯然是無法讓開發者滿意的。何況蘋果的審核制度有諸多不公平待遇,而這種情況最終所傷害的也是開發者。

此外,一直以安全著稱的蘋果,近年來卻總出現上述山寨應用事件,對用戶利益造成損害,已經讓用戶對其有些失望了。

facebook創辦者扎克伯格有一句話說得好:“開發服務不是為了賺錢,但賺錢是為了更好的服務。”蘋果賺到了錢,但服務顯然沒有做好。這樣下去,只會一步步失去用戶的支持。因此,蘋果需要從收取“蘋果稅”轉為推出具體的措施,來為用戶們做點事情了。畢竟,審核制度的制訂就不該是為了賺錢,而是讓平臺更安全。

請收起不作為姿態

App Store可以說是iPhone能大獲成功、蘋果能迅速崛起的至關重要的因素,分成政策吸引了大批的開發者,使App

Store上擁有了大量優質的應用。在早些時候,App

Store的應用數量、質量、上架速度等都吊打安卓平臺。但隨著谷歌和手機廠商的不斷努力,或者說蘋果的不作為情況下,甚至現在ios一些方面還不如安卓。

Gartner 的數據顯示,蘋果 iOS 操作系統設備 2017 年出貨量為 5199.25 萬,相比之下Android 設備的出貨量高達 3.271

億。若換成市場份額,iOS 當前僅剩下 13.7% 的市場份額,而 Android 佔比高達

86.1%。此外,相對於蘋果的分成政策,免費的安卓平臺也更有吸引力。

此外,App Store甚至開始模仿安卓平臺上的功能。在今年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App Store取消了原有的“榜單”標籤欄,改版後的App

Store強調了搜索、推薦等功能。這場看起來徹底的變革,實際在中國安卓用戶眼裡已經很“熟悉”。國內的安卓應用商店騰訊應用寶、百度手機助手、豌豆莢等早已有這些功能的身影,也就是說,這場App

Store的“內容”的變革一年前其實已經在國內應用商店上演。

喬布斯曾說過:“你不能只問顧客要什麼,然後想法子給他們做什麼。等你做出來,他們已經另有新歡了。”而喬布斯離去後的蘋果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甚至已經缺乏改變世界的能力和特立獨行的讓人驚豔的創新想法。

長此以往下去,用戶是不是還會繼續對蘋果保持忠誠呢?未來的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國產手機廠商和安卓市場的快速崛起,已經對蘋果構成競爭圍堵,價格高高在上的蘋果如果不能把服務也做到高高在上,勢必會是去讓人們信服和買單的慾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