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古韻傳四方 廊坊笙管樂音樂會

古樂古韻傳四方 廊坊笙管樂音樂會

在廊坊的城鎮和農村地區,無論是在廟會祭祀,還是在葬禮上,總會出現總會出現一檔或多檔由管子主奏,笙、雲鑼等樂器伴奏的民間音樂會社(有的樂社會出現笛子),這種民間音樂會社,被稱為“音樂會”。這種形式的樂社又不限於廊坊地區,而是在冀中地區有廣泛流佈,學界因此統稱這種音樂形式為“冀中笙管樂”。廊坊是冀中笙管樂密集的區域,目前在廊坊的2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傳統的冀中笙管樂音樂會就高達9項,可謂廊坊民間文化的一大亮點。

11月11日,廊坊市文化沙龍第十期在市圖書館繼續開講,由霸州市勝芳鎮東風小學數學教師王晟講述——廊坊笙管樂音樂會,講述廊坊笙管音樂會的特點及其現狀,和讀者交流廊坊音樂會的歷史。

廊坊音樂會的歷史及整體特點

冀中笙管樂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樂種,根據音樂學界的研究,這一樂種,這種類型的音樂會社,是明清以來形成的。廊坊市的這些笙管樂會社都有悠久的歷史,很多會社至今保留著明清兩朝的一些樂器,如:固安小馮村音樂會保存有明宣德五年的五爪龍的銅鈸,霸州北燕務音樂會中四百餘年的雲鑼,廣陽艾各莊音樂會中保存至今的明宣德年間的銅鈸和雲鑼,文安西灘裡音樂會中三百餘年的九孔管,固安屈家營音樂會中康熙朝的八孔玉管,霸州勝芳南音樂會中清朝時期的大鼓及茶挑、牛角燈等,各種音樂文物在這些傳統音樂會社中可謂不勝枚舉,它們見證著廊坊笙管樂悠久的歷史。

笙管樂音樂會大都為僧傳和道傳,這一傳統的形成,與這種類型樂社師承關係有關,與其自身的宗教屬性有關,也與國家制度有密切的關係。明代“永樂賜樂”,對於傳統笙管樂的發展,對於廊坊地區笙管音樂會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樂會一般由十名樂手組成,樂隊被分成文武場,文場包括一根管子、四攢笙和雲鑼,武場包括鈸、鼓、鐃、鑔。音樂會演出又分成行樂和坐吹兩種模式。音樂會的一大功能就是為民間禮俗儀式奏樂。突出表現在為各種廟會服務。

廊坊的冀中笙管樂會社,現在依舊採用傳統的工尺譜為記譜方式,至今廊坊有不少的笙管樂音樂會保留著清末民初的老工尺譜本。他們靠師徒間傳統的口傳心授來進行音樂的傳承。由於方言和每個人對音樂理解的不同,造成每個音樂會社在音樂的傳承上各具特色的特點,即便是在同一個鎮上的兩檔音樂會,在演奏同一首曲牌時,都會有所不同,這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音樂在共性的基礎上強調個性,給予樂人高度的自由之特點,同時也提供了傳統音樂教育的活態歷史,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廊坊的笙管樂音樂會,尤其以勝芳鎮南音樂會和屈家營音樂會為代表,他們以高超的演奏技巧,享譽海內外。其中,勝芳鎮南音樂會掌握和傳承著中國古老的翻七調技藝,這種演奏技藝目前在全國其他的音樂會社早已失傳,而南音樂會卻依舊傳承下來,這對研究中國古老的音樂律制有很重要的作用。其次就是笙管樂會社的數量眾多,笙管樂在廊坊呈現出的是全境的分佈。舊時,在廊坊城鄉的每條街道和每個村莊,都會有一檔甚至多檔的笙管樂音樂會,據初步統計,“文革”前廊坊全市至少有二百餘支笙管樂音樂會,現在也能有五六十檔音樂會社,光在勝芳鎮就有十檔百年以上的笙管樂會社。

三位傑出的代表人物

廊坊的笙管樂能有今天的輝煌,離不開三位傑出人物的貢獻。這三位老者分別是固安縣屈家營村的林中樹、霸州市勝芳鎮南音樂會前會首胡德明、霸州市南頭村音樂會樊廣印。

林中樹,從1985年開始他先後六次自費到北京,搬請來中央音樂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的音樂專家和教授,將屈家營音樂會介紹給了全世界,並且創辦和恢復了兩個與音樂相關的節日。也正是因為學界有了對屈家營音樂會的認識,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展開了對冀中地區傳統笙管樂的普查工作,並且收錄到了《中國音樂年鑑》中,也使得冀中笙管樂重新被人們所認識。2017年3月18日,在他的追悼會上,有北京和河北兩地的音樂學者趕來,有多檔傳統音樂會趕來,很多音樂會都在林中樹老人的靈前為他吹奏一番,以感謝他生前對冀中笙管樂做出的貢獻。

胡德明,中國民間音樂大師、國家級音樂傳承人。南音樂會能發展到今天,離不開會眾的努力,同時也離不開胡德明的細心守護,自從“文革”結束後,南音樂會能得以恢復和良好的傳承,主要就是靠胡德明來教授徒弟,從南音樂會得以恢復以來,至今胡德明已經培養了三十餘名徒弟,甚至在2008年前後到鄰村石溝教授了一批年輕的徒弟。“我只是個守會的,不能讓南音樂會斷在我的手裡。”胡德明的話銘記在徒弟心中,2008年胡德明就被評為了首批國家級非遺傳承人。2017年9月23日,胡德明老人與世長辭。

樊廣印,霸州市南頭村音樂會會眾,老人從1970年至1985年,用了十五年的時間將會裡在“文革”中被毀壞的曲譜一筆一筆的謄抄下來,共計七大本,十萬餘字。眾所周知,從“四清”開始,民間會社被看作了封建糟粕而被停止了活動,霸州市南頭村音樂會也不例外,音樂會不僅被停止了活動,而且樂器和老曲本也被毀壞,即便在如此的背景情況下,老人偷偷的用水泥袋子(當時的水泥袋子是牛皮紙)做為紙,抄寫下來了足足七大本的曲譜,並且這一抄就是十五年。樊廣印於1995年辭世。現在,已經成為了南頭村音樂會的至寶,被妥善地保存在一個銀色的盒子裡。

三位老人一位為傳統笙管樂的保護和傳承,奔走呼籲了幾十年;一位為笙管樂的傳承無私付出了幾十年;一位為笙管樂曲譜的保留奉獻了幾十年,同時他們也為廊坊留下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

廊坊音樂會的現狀與傳承

目前,音樂會數量逐漸減少,水平較老一代有所下滑。演出機會的減少、平時又疏於練習,導致了整個笙管樂會社的演奏水平呈快速下滑的狀態,與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的演奏水平不可同日而語。

有不少的音樂會從“善會”走向了職業化。歷史上笙管樂音樂會是義務服務於神祇的祭祀和鄉鄰的喪葬,音樂會被稱作“善會”,樂手也是非職業的,他們都有自己的職業。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廊坊地區有不少的音樂會走向了職業化,樂手為純職業的樂人,他們以應酬白事為生,並且是以個人身份搭班而不再以音樂會的名義參與到白事的應酬中。

現在傳統的笙管樂音樂會遇到的核心問題就是傳承,當前有些音樂會中的有識之士為了扭轉傳統音樂會傳承困難的問題,做出了各種努力,其中勝芳鎮南音樂會和王圈音樂會都找到了比較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南音樂會為例,他們與當地的小學結合,採取了兩種模式,一種是走進學校裡,以音樂課的形式向學生介紹傳統的笙管樂,做好傳統音樂知識普及,讓學生們認識到傳統音樂的魅力;其二就是通過學校招收喜歡音樂會的孩子,每週到會裡免費學習傳統音樂,並且成為音樂會裡的會眾,從根本上解決傳承問題。尤其值得欣慰的是,當地已經形成了小學和中學的聯動,2017年霸州市第四中學(原勝芳高級中學)招收了一名只懂得工尺譜不會西方簡譜和五線譜的南音樂會應屆初中畢業生做為音樂類特招生,這也為那些入會學習傳統音樂的小學生帶來了希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