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一地級市,人口超400萬,曾是一個“鎮”!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和湖北省相對應,湖南省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截止2015年,湖南全省總人口6783.0萬人,轄14個地州市、122個縣(市、區)。其中,就株洲市來說,人口超400萬,是湖南省一個由“鎮”升為“地級市”的城市。

湖南省一地級市,人口超400萬,曾是一個“鎮”!

首先,株洲,古稱建寧,湖南省轄地級市。株洲是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京廣鐵路和滬昆鐵路在株洲交匯成為中國重要的“十字型”鐵路樞紐。在地理位置上,株洲市位於長沙市東南部40公里處,湘江下游,東接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永新縣及井岡山市,南連省內衡陽、郴州二市,西接湘潭市,北與長沙市毗鄰。株洲市轄天元區、蘆淞區、荷塘區、石峰區4區,株洲縣、攸縣、茶陵縣、炎陵縣4縣,代管縣級醴陵市。

湖南省一地級市,人口超400萬,曾是一個“鎮”!

就株洲市的歷史來說,早在6000多年前,株洲地區就有先民生息繁衍。春秋戰國這一歷史階段,株洲屬楚國之黔中郡。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後,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今湖南省株洲市一帶屬黔中郡。公元214年,孫權割湘南縣以東和醴陵、修縣沿湘江東岸地帶置建寧縣,屬長沙郡,這是株洲建縣之始,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了。正是因為這一建置,所以株洲市古稱“建寧”。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家爭霸,建寧縣屬孫權建立的東吳。

湖南省一地級市,人口超400萬,曾是一個“鎮”!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建寧縣治仍駐櫧洲,屬古荊州長沙郡。公元420年——589年這一歷史階段,也即南朝齊時期,建寧縣屬湘州長沙郡。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廢建寧縣入湘潭縣。公元621年,也即唐朝建立後,復置建寧縣,屬南雲州(州治在今攸縣縣治)。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廢除南雲洲,取消建寧縣。建寧縣域劃歸湘潭、醴陵兩縣。元朝建立後,推行行省制,今株洲市一帶屬湖廣行省。

湖南省一地級市,人口超400萬,曾是一個“鎮”!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該地區屬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湖廣行省分為湖南省和湖北省,該地區屬湖南省湘潭縣。1934年,設湘潭縣株洲鎮。1947年,湘潭縣株洲鎮和白關鄉、昭陽鄉合併為株洲鄉。1951年,在株洲鎮的基礎上,由湘潭縣析置縣級株洲市。 1956年3月,株洲升格為地級市,成為湖南省除省會長沙外的第1個地級市。如今,株洲市總面積達總面積11262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402萬人。

文/情懷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