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明代成化年間(公元1465—1487年)燒造的瓷器,尤其是杯器,不僅形態多種多樣,而且紋飾也是豐富多彩,遠遠不止人們所認知的雞缸杯。由於成化年號存續時間較長,二十餘年間窯火旺盛,期間創燒鬥彩,制器無數。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雞缸杯

基於其時以及後世流入地域不同,遺存方式不同等原因,儘管五百餘年過去了,仍不可避免的有一些器物得以完好保存下來,並被發現。然而,這些遺存也絕不是滿地可尋,眾所能見,只有天時地利人和之合,方可極少數人見之,極少數博物館或者藏家藏之。基於此,才出現了把成化瓷器極端神祕化稀罕化的認識,進而導致見真不識不認,乃至害怕認等種種讓人唏噓甚至不少令人哭笑不得的“中國式鑑寶”語言及其現象。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鬥彩夔(kuí)龍紋杯

鑑賞本品,這隻成化“鬥彩夔(kuí)龍紋杯”。其形敞口圈足,器形飽滿而規矩,薄胎,故其非碗而應為杯。復觀其彩。不難看出,其乃鬥彩製法。青花描線一燒,施彩二燒,其彩具明顯劃手之感,紅綠黃色彩豔麗。杯壁外夔龍的雙翼一面用青花裝飾,一面用紅彩來填裝,餘下部位的色彩也各有不同(深斜腹,杯口微敞,收底,窄、矮圈足,口沿微喇手。內裡素面,口沿外釉下勾勒青花兩道弦紋,矮底足亦兩道青花弦紋。靠裡一道弦紋極其淺淡,難以勾勒描繪。其外壁口沿弦紋下,釉下青花淡寫輕描一圈四朵如意雲頭,藍分五色,深淺濃淡相宜,呈朦朦狀,釉下神韻,似飄雲逸。

成化釉下之青花,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成窯青花之美,加之成化御窯繪畫之精,用彩之妙,瓷質之類玉,使得成化鬥彩古今天下。此“鬥彩夔(kuí)龍紋杯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個,佛山一大收藏家亦有收藏,供於此次展出。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明顯可見,杯體外壁,釉下青花平塗口銜折枝寶相花騰躍夔龍一對,繞杯麵一週。 杯壁下,二龍相交處,各以釉下青花勾勒成似如意雲紋靈芝一雙。靈芝仍以釉下青花顯現,與上部如意雲頭呼應,示人一種雲頭在飛,靈芝在飄的美妙意境夔龍釉上填彩。一隻頭、身、足,以凝膩綠彩為主,頭填黃彩,龍身顯釉下青花淺淡之藍,加祥雲之黃彩、紅彩做點綴,口銜寶相花,綠為葉,黃彩為瓣,綠彩為蕊。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此杯構圖施彩,胎薄體輕,胎體厚度不足一毫米,而且釉麵肥厚滋潤,質如美玉,晶瑩剔透。主要使用釉下幽雅寧靜之青花為主色調,紅彩綠彩烘托,黃彩點綴,青花之朦朧,紅彩之奪目,綠彩似水般寧靜,黃彩畫龍點睛,設色搭配,濃淡相宜,清新淡雅。 其杯底窄圈足露胎處,為成化御窯之"糊米底", 以青花雙框“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書款。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再續觀其紋。可見其主紋為夔龍,輔之以祥雲紋組成。在杯外壁四周,以青花描線,紅、黃、綠三種成化鬥彩常用的主要色釉復填夔龍紋,皆呈奔跑狀,描繪手法乃為寫意,雖不如工筆之精相,然可見線條流暢而有力,形態鮮明。,其中,此種紋飾乃屬成化常用,本真風格已然十分鮮明。觀其底,可識白胎,胎質細膩緻密,可見成化獨特楷書雙線方框款識,內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其字形具率真之意,筆劃凸顯有力,成化到代風格特徵尤為典型矣。

再觀其釉色,在一定光照角度下,五彩包漿寶光綻放,老舊之痕跡歷歷在目(僅照片無法有效反應出來),此外,還可見愚提出的成化瓷器另一重要到代特徵,那就是綠或黃彩開片。續觀其白地釉,包漿裹縛,釉色更是溫潤有加,毫不刺眼,包漿土垢侵蝕之頑跡亦可見之。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黃地鬥彩描金暗刻鳳紋外瓜果紋馬蹄杯

此馬蹄杯敞口,斜削腹,內凹小平底,倒置似馬蹄,因而得名。腹部釉色以黃釉為主,同時採用了描金工藝加以裝飾,顯得精美而高貴。紋飾分別以葡萄與竹子、瓜果作為主要格調,通過生動的描繪,從而體現出植物生機勃勃的氣息以及“多子多福”等美好寓意。壁外和杯內繪鬥彩葡萄紋,大片綠葉襯托串串葡萄,而且以鬥彩繪製葡萄瓜果紋,紋飾精美,彩色鮮豔漂亮,繪製生動。杯上所繪葡萄、竹子、哈密瓜等植物,葉和蔓著綠色、果實為紅彩和黃彩,底部書“大明成化年制”款,難得一見。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暗刻鳳紋

其實最難得是此杯的來歷,杯內壁繪以“錢太后專用御賜”,以紅彩題寫,證出此器為明朝錢太后御用。杯外壁在常光下隱約可見暗刻紋,透光下則紋飾線條十分鮮明,鳳紋描畫線條舒展率真,風格典型,彰顯錢太后顯赫的地位,乃是明朝瓷器暗刻紋之典型特徵。其杯體釉色十分溫潤,有如白玉之質感。其中,壁內白釉可感略有蝦青之色。而杯內外壁,經歷長時間而自然產生的後天開片之綹紋,且可見綹紋絲痕十分陳舊,其包漿十分凝重老潤,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值得指出的是,整器造型規整,胎體輕薄,紋飾清晰濃豔,杯上所繪葡萄、竹子、哈密瓜等植物。綠葉、葡萄的彩料溢出輪廓;葡萄、蔓草、瓜果,圖案佈局疏密有序,虛實相托,動靜結合。整體風格隨意中透著嚴謹,精緻中又不乏質樸,彰顯皇室貴族之氣,而且燒造技術極為複雜、歷經多道工藝,其價值堪比成化鬥彩雞缸杯,工藝更在其之上。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馬蹄杯是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杯式,明成化、嘉靖及清康熙、雍正時期燒製的數量最多,明代馬蹄杯有灑藍、回青、紅釉和白釉等品種,而清代多為鬥彩與粉彩工藝,以腹部飾四團花最為常見。

成化瓷器,尤其是杯器,是愚瓷器收藏的一個專題,而形成這一專題也純屬偶然,僅是得天時地利人和之合,幸運之降而小有成就而已。這些各形各紋的到代成化鬥彩杯器,除那雞缸杯和個別嬰戲紋外,很多都是既見不到宮藏博展的型紋,更見不到有仿作的品種。它們不僅對愚深入認識研究成化鬥彩瓷器帶來了極大幫助,而且展現了成化鬥彩杯器的無比豐富多彩和千姿百態,使得那些幼稚錯誤的關於成化鬥彩瓷器種種毫無道理邏輯之歪理邪說不攻自破。故而在這裡,雖然斷不敢妄自尊大,然有所藏而致有所認識,自以為還是不必過謙的。

明成化年燒造、御供的鬥彩杯,成為收藏家夢寐以求的頂級藏品

以上藏品信息資料由廣州千藝文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