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兵可派——日軍無法一路打下重慶之謎

據蔣介石日後回憶,棗宜會戰形勢極為嚴峻,是自己在八年抗戰中最緊張的時刻。

然而,這場危局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化解,日軍為什麼沒有乘勝撲向重慶?

是什麼讓日軍在攻陷宜昌後,又主動地撤出宜昌,而不久之後,又再次派兵佔領呢?

1940年5月16日,日軍主力第13、39兩個師團,共同夾擊中國軍隊第33集團軍,當日下午,由於張自忠將軍孤軍深入,日軍第39師團攻入第33集團軍司令部,張自忠將軍英勇殉國。

眼見第39師團搶到頭功,另一個師團的師團長田中靜壹非常不服(貼士:正是這個田中,成了日本投降的關鍵人物,詳情請關注《日本投降——準備“一億玉碎”的日本人為什麼選擇投降》。),他和第39師團長村上啟作,同樣是陸軍大學第28期畢業生,畢業成績都是優等,履歷基本旗鼓相當,然而,他的第13師團不但遠比第39師團精銳,而且還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

據蔣介石日後回憶,棗宜會戰形勢極為嚴峻,是自己在八年抗戰中最緊張的時刻。

然而,這場危局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化解,日軍為什麼沒有乘勝撲向重慶?

是什麼讓日軍在攻陷宜昌後,又主動地撤出宜昌,而不久之後,又再次派兵佔領呢?

1940年5月16日,日軍主力第13、39兩個師團,共同夾擊中國軍隊第33集團軍,當日下午,由於張自忠將軍孤軍深入,日軍第39師團攻入第33集團軍司令部,張自忠將軍英勇殉國。

眼見第39師團搶到頭功,另一個師團的師團長田中靜壹非常不服(貼士:正是這個田中,成了日本投降的關鍵人物,詳情請關注《日本投降——準備“一億玉碎”的日本人為什麼選擇投降》。),他和第39師團長村上啟作,同樣是陸軍大學第28期畢業生,畢業成績都是優等,履歷基本旗鼓相當,然而,他的第13師團不但遠比第39師團精銳,而且還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

無兵可派——日軍無法一路打下重慶之謎

第13師團常駐新潟[xì] ,歷史上出過日本騎兵之父秋山好古、鬍子將軍長岡外史這樣的名將。不僅如此,1910年時,在第13師團服役的一個地位最低的二等兵,正是如今中國方面的最高領導人——蔣介石,蔣介石還曾贈一塊匾給當時的第13師團長長岡外史,上面手書“不負師教”四字。

如今發起進攻的老師,能不能降服抵抗的學生呢?第13師團在中國的表現,整個日軍都在關注著。

然而,歷史悠久的第13師團,在中國戰場的表現,被成立不到一年的第39師團搶去了風頭。5月19日,從北邊撤退下來的第三師團,把湯恩伯的精銳部隊引進了日軍主力的包圍圈,日軍第3、13、39師團成功會合,聯合向中國軍隊發起了進攻,湯恩伯部損失慘重,此戰,又是第39師團一馬當先,率先追擊湯恩伯部,為日軍立下了大功。

然而不久,春風得意的第39師團在冒進中,終於遭受了最慘重的一次失敗,慘敗的原因,僅僅是一次小小的判斷失誤。

20日,第39師團追到白河岸邊,派遣了三名偵察兵偵查白河地形。(貼士:日軍進攻香港,為什麼據說僅靠偵察兵就突破了英軍最堅固的防線,詳情請關注《神祕讖語——日軍偵察兵突破香港英軍最強防線》。)其中臥倒的兩個人認為,不遠處的一塊陸地就是對岸,而一個站著的偵察兵發現,這塊陸地只是河流中的一塊沙洲。

據蔣介石日後回憶,棗宜會戰形勢極為嚴峻,是自己在八年抗戰中最緊張的時刻。

然而,這場危局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化解,日軍為什麼沒有乘勝撲向重慶?

是什麼讓日軍在攻陷宜昌後,又主動地撤出宜昌,而不久之後,又再次派兵佔領呢?

1940年5月16日,日軍主力第13、39兩個師團,共同夾擊中國軍隊第33集團軍,當日下午,由於張自忠將軍孤軍深入,日軍第39師團攻入第33集團軍司令部,張自忠將軍英勇殉國。

眼見第39師團搶到頭功,另一個師團的師團長田中靜壹非常不服(貼士:正是這個田中,成了日本投降的關鍵人物,詳情請關注《日本投降——準備“一億玉碎”的日本人為什麼選擇投降》。),他和第39師團長村上啟作,同樣是陸軍大學第28期畢業生,畢業成績都是優等,履歷基本旗鼓相當,然而,他的第13師團不但遠比第39師團精銳,而且還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

無兵可派——日軍無法一路打下重慶之謎

第13師團常駐新潟[xì] ,歷史上出過日本騎兵之父秋山好古、鬍子將軍長岡外史這樣的名將。不僅如此,1910年時,在第13師團服役的一個地位最低的二等兵,正是如今中國方面的最高領導人——蔣介石,蔣介石還曾贈一塊匾給當時的第13師團長長岡外史,上面手書“不負師教”四字。

如今發起進攻的老師,能不能降服抵抗的學生呢?第13師團在中國的表現,整個日軍都在關注著。

然而,歷史悠久的第13師團,在中國戰場的表現,被成立不到一年的第39師團搶去了風頭。5月19日,從北邊撤退下來的第三師團,把湯恩伯的精銳部隊引進了日軍主力的包圍圈,日軍第3、13、39師團成功會合,聯合向中國軍隊發起了進攻,湯恩伯部損失慘重,此戰,又是第39師團一馬當先,率先追擊湯恩伯部,為日軍立下了大功。

然而不久,春風得意的第39師團在冒進中,終於遭受了最慘重的一次失敗,慘敗的原因,僅僅是一次小小的判斷失誤。

20日,第39師團追到白河岸邊,派遣了三名偵察兵偵查白河地形。(貼士:日軍進攻香港,為什麼據說僅靠偵察兵就突破了英軍最堅固的防線,詳情請關注《神祕讖語——日軍偵察兵突破香港英軍最強防線》。)其中臥倒的兩個人認為,不遠處的一塊陸地就是對岸,而一個站著的偵察兵發現,這塊陸地只是河流中的一塊沙洲。

無兵可派——日軍無法一路打下重慶之謎

信奉集體主義的日本軍人,向來服從多數。日軍將那塊陸地當做對岸,發起突襲。日軍藍色的信號彈一發,中國軍隊隨即開火,日軍衝到沙洲上才發現,對岸還很遙遠,河中央的自己成了中國軍隊的活靶子。包括聯隊長神崎哲次郎大佐在內,日兵幾乎全軍覆沒,中國軍隊的主力,得以平安撤退。

眼見第39師團慘敗,第13師團田中靜壹認為證明自己實力的時候到了,他向官兵發出命令,一定要第一個攻進宜昌城。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要不要打下宜昌,他的上司,日軍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卻猶豫了。

因為作戰計劃沒有明令必須攻下宜昌,但是他的頂頭上司,中國派遣軍總司令西尾壽造希望打下宜昌,幾乎同時,園部得到一個內部消息,天皇的意思是最好不要佔領宜昌。

天皇和總司令,這兩個上司的想法截然相反,田中靜壹到底該聽誰的呢?

就在這個時候,園部手下的參謀也勸他見好就收,畢竟原作戰計劃沒有明令必須要攻下宜昌,中國軍隊的抵抗,遠比想象的要頑強,日軍已經損失太大,應該趁勝利的時候及時撤兵。但又有幾個參謀表示,第11軍是當下日軍最負盛名的部隊,如果主動撤兵,又會被中國宣傳打了一次大勝仗。(貼士:這個最負盛名的日軍部隊,後來卻在長沙連打敗仗,詳情請關注《圍魏救趙——蔣介石妙計扭轉長沙戰局》,《後退決戰——影響了整個世界戰局的長沙會戰》。)

園部深感事關重大,趕緊詢問了自己在陸軍大學的同期同學、中國派遣軍現任總參謀長板垣徵四郎,這才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日軍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已經無兵可用了。

在中國關內,日本就有八十五萬陸軍,全被中國軍隊拖在廣大的佔領區,能機動的部隊,只有園部的第11軍,要是這支軍隊佔領並駐守宜昌,就沒有了其他可以機動的日軍了。

為此,不久前板垣徵四郎向東京請求增兵,卻遭到參謀本部一頓訓斥:“板垣,你瘋了嗎?還要援軍?內閣拿不出錢來養你們,你不知道陸軍省要把你們的人數削減一半,把武漢吐出來嗎?全是我們參謀本部拼了命,才說服對方不裁軍的!”

然而,這場仗就算沒兵,派遣軍總司令西尾壽造也要打,他費盡全力,也只額外湊出了三個大隊的援兵給園部,但仍無異於杯水車薪,而在這時候,精明的園部終於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

5月31日,日軍突然再次發起攻擊,以為日軍已放棄進攻的第五戰區措手不及,節節後退,一直到宜昌附近的峽口,那裡的駐守國軍挺身而出,與日軍展開白刃戰,終於以幾乎全軍覆滅的代價,掩護了主力撤退。

6月12日,在德軍攻進巴黎的同一天,日軍攻佔宜昌,田中靜壹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這一次率先衝入宜昌的,正是他率領的第13師團。

宜昌,長江重鎮,囤積有中國軍隊的大量物資,日軍繳獲十六門野山炮,八十萬顆子彈,一萬七千多袋大米。然而,日軍對這些繳獲的物資看都不看,直接扔進了長江,同時在宜昌城裡,拆除工事,填平壕溝,把一些路燈等公共設施全部破壞。

據蔣介石日後回憶,棗宜會戰形勢極為嚴峻,是自己在八年抗戰中最緊張的時刻。

然而,這場危局以一種奇怪的方式化解,日軍為什麼沒有乘勝撲向重慶?

是什麼讓日軍在攻陷宜昌後,又主動地撤出宜昌,而不久之後,又再次派兵佔領呢?

1940年5月16日,日軍主力第13、39兩個師團,共同夾擊中國軍隊第33集團軍,當日下午,由於張自忠將軍孤軍深入,日軍第39師團攻入第33集團軍司令部,張自忠將軍英勇殉國。

眼見第39師團搶到頭功,另一個師團的師團長田中靜壹非常不服(貼士:正是這個田中,成了日本投降的關鍵人物,詳情請關注《日本投降——準備“一億玉碎”的日本人為什麼選擇投降》。),他和第39師團長村上啟作,同樣是陸軍大學第28期畢業生,畢業成績都是優等,履歷基本旗鼓相當,然而,他的第13師團不但遠比第39師團精銳,而且還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

無兵可派——日軍無法一路打下重慶之謎

第13師團常駐新潟[xì] ,歷史上出過日本騎兵之父秋山好古、鬍子將軍長岡外史這樣的名將。不僅如此,1910年時,在第13師團服役的一個地位最低的二等兵,正是如今中國方面的最高領導人——蔣介石,蔣介石還曾贈一塊匾給當時的第13師團長長岡外史,上面手書“不負師教”四字。

如今發起進攻的老師,能不能降服抵抗的學生呢?第13師團在中國的表現,整個日軍都在關注著。

然而,歷史悠久的第13師團,在中國戰場的表現,被成立不到一年的第39師團搶去了風頭。5月19日,從北邊撤退下來的第三師團,把湯恩伯的精銳部隊引進了日軍主力的包圍圈,日軍第3、13、39師團成功會合,聯合向中國軍隊發起了進攻,湯恩伯部損失慘重,此戰,又是第39師團一馬當先,率先追擊湯恩伯部,為日軍立下了大功。

然而不久,春風得意的第39師團在冒進中,終於遭受了最慘重的一次失敗,慘敗的原因,僅僅是一次小小的判斷失誤。

20日,第39師團追到白河岸邊,派遣了三名偵察兵偵查白河地形。(貼士:日軍進攻香港,為什麼據說僅靠偵察兵就突破了英軍最堅固的防線,詳情請關注《神祕讖語——日軍偵察兵突破香港英軍最強防線》。)其中臥倒的兩個人認為,不遠處的一塊陸地就是對岸,而一個站著的偵察兵發現,這塊陸地只是河流中的一塊沙洲。

無兵可派——日軍無法一路打下重慶之謎

信奉集體主義的日本軍人,向來服從多數。日軍將那塊陸地當做對岸,發起突襲。日軍藍色的信號彈一發,中國軍隊隨即開火,日軍衝到沙洲上才發現,對岸還很遙遠,河中央的自己成了中國軍隊的活靶子。包括聯隊長神崎哲次郎大佐在內,日兵幾乎全軍覆沒,中國軍隊的主力,得以平安撤退。

眼見第39師團慘敗,第13師團田中靜壹認為證明自己實力的時候到了,他向官兵發出命令,一定要第一個攻進宜昌城。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要不要打下宜昌,他的上司,日軍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卻猶豫了。

因為作戰計劃沒有明令必須攻下宜昌,但是他的頂頭上司,中國派遣軍總司令西尾壽造希望打下宜昌,幾乎同時,園部得到一個內部消息,天皇的意思是最好不要佔領宜昌。

天皇和總司令,這兩個上司的想法截然相反,田中靜壹到底該聽誰的呢?

就在這個時候,園部手下的參謀也勸他見好就收,畢竟原作戰計劃沒有明令必須要攻下宜昌,中國軍隊的抵抗,遠比想象的要頑強,日軍已經損失太大,應該趁勝利的時候及時撤兵。但又有幾個參謀表示,第11軍是當下日軍最負盛名的部隊,如果主動撤兵,又會被中國宣傳打了一次大勝仗。(貼士:這個最負盛名的日軍部隊,後來卻在長沙連打敗仗,詳情請關注《圍魏救趙——蔣介石妙計扭轉長沙戰局》,《後退決戰——影響了整個世界戰局的長沙會戰》。)

園部深感事關重大,趕緊詢問了自己在陸軍大學的同期同學、中國派遣軍現任總參謀長板垣徵四郎,這才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日軍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已經無兵可用了。

在中國關內,日本就有八十五萬陸軍,全被中國軍隊拖在廣大的佔領區,能機動的部隊,只有園部的第11軍,要是這支軍隊佔領並駐守宜昌,就沒有了其他可以機動的日軍了。

為此,不久前板垣徵四郎向東京請求增兵,卻遭到參謀本部一頓訓斥:“板垣,你瘋了嗎?還要援軍?內閣拿不出錢來養你們,你不知道陸軍省要把你們的人數削減一半,把武漢吐出來嗎?全是我們參謀本部拼了命,才說服對方不裁軍的!”

然而,這場仗就算沒兵,派遣軍總司令西尾壽造也要打,他費盡全力,也只額外湊出了三個大隊的援兵給園部,但仍無異於杯水車薪,而在這時候,精明的園部終於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

5月31日,日軍突然再次發起攻擊,以為日軍已放棄進攻的第五戰區措手不及,節節後退,一直到宜昌附近的峽口,那裡的駐守國軍挺身而出,與日軍展開白刃戰,終於以幾乎全軍覆滅的代價,掩護了主力撤退。

6月12日,在德軍攻進巴黎的同一天,日軍攻佔宜昌,田中靜壹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這一次率先衝入宜昌的,正是他率領的第13師團。

宜昌,長江重鎮,囤積有中國軍隊的大量物資,日軍繳獲十六門野山炮,八十萬顆子彈,一萬七千多袋大米。然而,日軍對這些繳獲的物資看都不看,直接扔進了長江,同時在宜昌城裡,拆除工事,填平壕溝,把一些路燈等公共設施全部破壞。

無兵可派——日軍無法一路打下重慶之謎

原來,這就是園部的計策,攻下宜昌,但是又不要宜昌。

17日,在日軍撤出後,中國軍隊立即尾隨日軍,又一次收復了宜昌。

中國輿論隨即大加宣傳所謂的宜昌大捷,日軍敗退的消息傳遍了中國,大振抗戰士氣。這讓日方惱羞成怒,天皇也感到沒有面子,又詢問說,“陸軍對宜昌有沒有什麼辦法?”東京方面趕緊向園部下令,重新攻佔宜昌。24日,宜昌再次淪陷,而由於之前日軍破壞了整個城市,這次進駐的日軍自食其果,已經無處可住,無險可守了。

然而,在這個事情的背後,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東京的命令並非只是受了中國媒體的影響,而是和他們決定發起棗宜會戰一樣,改變計劃,也是為了一個祕密進行的工作。為了這個工作,日軍不惜改變根本作戰計劃,不惜解散汪偽政權,而這個工作的對象,竟是——一位女人。

用盡了軍事手段的日軍,準備要拿出政治手段了,但他們謀劃的祕密談判,為什麼確實軍統的一場反間計呢?詳情請關注下集《祕密談判——軍統反間計險些消滅汪偽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