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農在長江撿了一塊石頭,撿一塊賣一塊,薄利多銷,銷不出去送人

長江水資源豐富自不必說,它擁有的奇石資源同樣豐富。隨著奇石熱的方興未艾,長江流域的奇石也廣受推崇,枯水季節,據不完全統計,從上游到下游在此河段撿石頭的有近萬人。

每年2到4月,是一年中,長江江水最枯的季節。不過,對於瀘州江陽區藍田街道何家壩村等不少緊靠長江的村子而言,這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因為,大面積裸露出來的河灘,正好為尋覓長江石提供了方便。村民們對石頭如此情有獨鍾,那是因為,一塊塊長江石,最終能置換為現實當中的財富。

石農在長江撿了一塊石頭,撿一塊賣一塊,薄利多銷,銷不出去送人

對於天然河灘上面長江石的枯竭,巫顯鹹也深有體會。“以前扔下不要的石頭,現在也成了寶。”這種變化,也導致覓石習慣的改變。那種沿長江河灘轉悠覓石的村民,現在越來越少了。更多村民,將目光放到了長江邊砂石廠附近。在瀘州藍田沿線河灘邊上,成都商報記者看到,當採砂場的挖掘機不斷深入剖開長江沙灘時,接下來則是蜂擁而上的“石農”。一輛挖掘機旁邊,伺機尋寶的村民,有近10位。

石農在長江撿了一塊石頭,撿一塊賣一塊,薄利多銷,銷不出去送人

奇石

長江石的造型、畫面更顯鬼斧神工,有人物風景、天文地理、飛禽走獸、奇花異草、文字靜物等等,數不勝數。圖為長江石中的綠泥石,其靴子的造型堪稱完美,連設計師都自嘆弗如。

石農在長江撿了一塊石頭,撿一塊賣一塊,薄利多銷,銷不出去送人

撿長江石的多為當地的石農,他們只要到長江邊彎彎腰就有收穫。老石農因為有豐富的撿石和買石經驗,基本上是撿一塊賣一塊,即使是賣不出去的奇石,往往也作為禮品送給了買石者。對此,一位老石農這樣說:我們不囤貨抬價,石頭是大自然所賜,是屬於公眾的,只要有利潤,我們就出手。據悉,當地的好多石農都靠撿石頭髮家致富了,經驗就是薄利多銷。

石農在長江撿了一塊石頭,撿一塊賣一塊,薄利多銷,銷不出去送人

長江石

石農的“撿一塊賣一塊,薄利多銷,銷不出去的送人”理念,讓長江石廣銷大江南北,受惠的是買石者,毫不誇張地說,若想佈置一間家庭石館,到重慶、宜賓等地走一遭,花個三萬、五萬,便擁有了以長江石為主的漂亮石館,當然了,取決於石頭的品質和石館的檔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