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經文|對三世的覺悟,意味著突破了時間之障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句話和上一句很相似。上一句是“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這句話是從事相、法相的角度來講的,隱含空間概念,尤其是與“三世諸佛”這一句對照來看的時候。

《心經》經文|對三世的覺悟,意味著突破了時間之障 “三世”是一個時間概念,分別指:過去、現在、未來。

通常把“三世諸佛”解釋為過去諸佛、現在諸佛和未來諸佛。過去諸佛和現在諸佛都是已經成佛的菩提薩埵,未來諸佛是尚未成佛的菩提薩埵。比如說,過去佛有燃燈古佛,現在佛有釋迦牟尼佛,至於未來佛……,我們現在雖然在凡夫位,但未來我們終將成佛,這是很確定的一件事。

按照上面這種解法,過去佛和現在佛似乎與我們沒有多大關係,他是他,我是我。這種有分別的解法讓我總覺得有些遺憾,如何才能將“三世諸佛”的理解得更圓滿一些呢?行此文的過程中忽然就來了靈感。

佛是覺悟的意思。如果這樣理解,過去佛,代表對過去的覺悟;現在佛,代表對現在的覺悟;未來佛,代表對未來的覺悟。當“我”之覺悟貫穿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時候,這種覺悟是不是很圓滿了呢?而對三世的覺悟,就意味著突破了時間之障,超越了劫濁。

《心經》經文|對三世的覺悟,意味著突破了時間之障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同樣也是有省略的補充完整則為:“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一個“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因為照見五蘊、萬法皆空,心無掛礙的是萬事、萬物、萬相。而這第二個“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因為照見過去皆空、現在皆空、未來皆空,心無掛礙的是過去、現在、未來。

沒有對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掛礙、就不會有恐怖。沒有恐怖,就自然遠離顛倒夢想,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心經》經文|對三世的覺悟,意味著突破了時間之障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佛經中很常見的概念。

以漢語對照解釋,

“阿”是“無”,

“耨多羅”是“上”,

“三”是“正”,

“藐”是“等”,

“菩提”是“覺”,

合起來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一切萬法,包括時間在內,按照般若心地法門,皆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了,也就意味著證得究竟涅槃。所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和究竟涅槃,實際上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