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作者/ 周曉嬌

第一次獨自旅行是從香港開始。

一直以來,我對這座城市沒什麼好感,想象中她也許和上海差不多,擁擠的街道,林立的大樓,隨便去個地方就人山人海,吃個美食多半要排隊等位,想到這些就沒有強烈的願望去這座城市旅行。

世事難料,那個力薦要帶我同遊香港的朋友沒來,對這座城市沒啥想法的我卻一個人來了。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酒店海景房的外景

面朝大海的一座城

香港由新界、九龍半島、大嶼山、香港島及周圍的200多個島嶼組成,人口密度世界第三,是一座繁榮的國際都市。

由於臨海多港口,又是自由貿易城市,所以這裡的商品資源非常豐富,而且很多都是免稅品。

一提起香港旅行,很多人都會給貼個去購物的標籤,而我更多的是想了解這座城市。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最危險也最安全的香港機場

飛機臨近香港上空,湖藍的洋流包裹著一顆顆墨綠色的島嶼,香港機場是中國為數不多的海上機場。

海洋氣候多變,洋流因氣溫的變化常會形成大霧或降水,由此機場常年伴有惡劣天氣,島嶼也使得機場的航行視野並不開闊,這些條件都不利於飛機的起降,因此被稱為世界上最危險的機場。

但越危險的環境反而提高了飛行員的安全意識,香港機場的危險外表讓飛行員更加認真面對而降低了航空世故的發生率,所以這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機場之一。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小遊艇和老帆船的賽跑

順著香港機場,乘坐的士由青衣站起始就是維多利亞港。

顧名思義其名字來源於殖民期的維多利亞女王,港闊水深,適合各種船舶停靠,這為香港帶來了全世界豐饒的物資和財富。

去香港,一定要沿著維港沿岸欣賞一下山與海的風景。

海上來往的各色船隻,有些俏麗可愛,有些彷彿被歷史封印了腳步,這裡的每一條船都有它的靈魂。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第二天,本想去尖沙咀,無意在天橋上路過避風塘。

五月,香港的天氣已非常炎熱,在天橋的涼棚裡,一對夫婦正在吃午飯,由於獨自旅行的緣故,看到他們覺得特別溫情,煞是羨慕。

走過天橋就是避風塘口,印象中的避風塘就是香辣蟹,此番真的來了,發現的是另一種風景。

岸邊一位香港大叔在釣魚,作為一隻“愛吃魚的貓”,自然要駐足看看他釣了什麼魚,亮黃色的水桶中有幾尾鮮活的虎頭魚,這種魚肉質非常鮮嫩......口水......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沿著塘岸繼續前行,突然有個香港阿媽在船上與我招手,邀我乘船觀塘,也不知自己哪裡來的膽,不會游泳的我欣然接受。

沿著阿媽熟悉的水路,看到了真實生動的塘灣。

在高級遊艇區域,每一艘好像都是那麼驕傲,純白的烤瓷漆被太陽晒的灼灼生輝。

沿著水路繼續往塘灣外圍走,視野越來越狹窄,停泊的船隻也越來越奇怪,別有特色。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昂貴的遊艇和柏油布遮蓋的小船就像香港這座城市的寫照,你能看到那些金碧輝煌的高級奢侈品店,也能看到街邊小巷裡的車仔碗麵。

整個遊船持續了20分鐘,卻感覺內心的某個地方被觸及到了。

一座城市就像一個人,也許此刻的他外表光鮮,當你慢慢的翻開他的歷史,一定能看到那個曾經奮發努力的身影。

香港今天的成就也來自千萬個普通香港人的打拼。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科技館裡的溫情父子

科技館在維多利亞港附近,半球型的外觀非常好辨別。

去的時候已經下午5點,一樓大廳有個幼兒園小朋友的畫展,一對父子在認真的看畫,爸爸估計剛下班,穿著正裝來陪小朋友,也許這其中的某一幅作品就是小朋友創作的......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看著滿牆鮮豔的色彩,讓我們感受到了香港未來的精彩。

角落處是一副有力的書法字 “忠厚傳世遠,勤儉治家昌,修業勤為貴,成文意必高” ,想象稚嫩的小手執筆,一橫一豎認真寫來,很是感動。

今天的香港小孩還在用我們千百年來熟悉的語句勉勵自己。雖然這座城被殖民百年,身體裡流淌的還是中華文明的血,它的靈魂並沒有被馴化。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身在異鄉的熟悉鄉音

陸羽茶室是香港有名的茶餐廳,聽說已有五六十年的歷史,很多遊客都會慕名而至。

餐廳的裝潢讓我想到了30年代的上海,彩色琉璃窗,雕花紅木座。店員都是年過半百的老人,他們臉龐別有的滄桑和店內的復古裝飾很是般配,店員阿叔矜持的表情好像在示意這座店曾有的輝煌。

我點了份牛腩面和一壺普洱茶,牛腩酥爛,竹升麵筋鬥,茶湯清靚,樸素的晚餐帶著別樣的溫度。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鄰座的一對老人在用流利地道的上海話交流,當時感覺自己有些時空錯位,跨越了千里來到香港,卻能聽到正宗的上海話。

他們的意思是本要來堂吃的,家裡來了客人,來這裡點些菜回家。原來嚴肅的店員阿叔此刻滿臉笑紋,和他們交談甚歡。

想必這對上海老人也是久居他鄉,只能用鄉音寄託對家鄉的眷戀了。而一個人的我,獨遊的孤獨感因為那熟悉的鄉音沖淡了不少。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香港理工大學—想要設計未來的莘莘學子

我有個習慣,如果是遠途旅行,一定要去看看當地的大學,在去九龍路過連通地鐵口的大學——香港理工,一進學校就發現好些名人捐贈的教學樓,比如李嘉誠樓,邵逸夫樓等.....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順著學校一路逛,正好看到香港青年設計才俊展,作品都很有中國文化特色,比如銅錢剪影的凳子,再比如這些漂亮的中國元素插畫以及類似漢服的服裝設計,讓人感受到濃濃的亞洲風尚。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可交互的參與式裝置,別有生趣。還有3D打印的眼鏡和科技設備,彷彿感受到了未來的智能生活。

要離開時,一個印尼學生送了我一本書Design Asia的書,那本書足足有三四斤重,很想婉言謝絕,最終因為這些美好的設計作品,還是接受了這份特別的禮物。其中記載了每一年香港DFA設計獲獎作品,讓我感受到堅實的香港設計力量對於亞洲的影響力。.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牛棚藝術村——藝術家的童話世界

一座城市的文化一半來自藝術。牛棚藝術村,顧名思義是用牛棚改造的;聽說以前是牛羊的屠宰場,現在住著一堆藝術家。

進入村內,彷彿進入了一個童話的異次元,幾個小孩在洗刷廢舊輪胎,他們要用這種材料製作可愛的恐龍小車,空中懸掛著萌萌的兔子、有烏龜殼的猴子......彷彿進入了愛麗絲的夢境。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另一處是藝術家時蛙的工作室,門口有鐵血戰士和飛馬把守,讓人不敢輕易敲門闖入,窗戶被時蛙符號的海報貼的嚴嚴實實。

你說那是藝術,而我看到的卻是一個純淨的童話世界。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夜半獨遊,悲喜交加——太平山

太平山是香港最大的山地風景區,當我一個人從蘭桂坊慢慢悠悠走到太平山腳,已經晚上八點半。

香港的路燈真的很節能,都是那種稀稀落落的昏黃色,山上樹木繁雜茂盛,有時路燈的餘暉都不濟,越是往上爬,越是烏漆墨黑,半山腰都不到,路燈已經變成了幾十米才有一盞。

而且沿路連個人影都沒有,樹影婆娑的姿態感覺沿路有好多山鬼......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第一次一個人在晚上9點左右爬山,內心各種掙扎,想想一個女孩子家,這山路又如此漆黑,趕緊沿路返回。

正焦灼猶豫著,旁邊有個高大的外國人影跑過,我彷彿碰到了救星,快步跟上並攔住了他,用蹩腳的英語問了這山路是否安全,他用流利的美式英語告訴我山路很安全,山頂很熱鬧。

我說了謝謝,想跟著他一起前行,無奈山路陡峭,沿途分外悶熱,那外國人是個大長腿,我這“亞洲短腿小黃人”實在是追趕不上。爬著爬著又回到了一個人的窘境......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但那時已到半山腰,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上爬。

沿路遇到了一對“短腿小黃人”情侶,於是我就刻意和他們保持相對近的距離,最終喘著粗氣爬到了山頂。越是爬到山頂附近,悶熱感漸消,涼爽的山風好像是對我勇敢前行的獎勵。

太平山頂果真是人頭攢動,好不熱鬧。從山頂可以飽覽維多利亞港全貌,各色霓虹把香港裝點的分外妖嬈。

不知為何,那一刻特別想念家人。於是給媽媽掛了個電話,告訴她自己在太平山頂。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孤獨的揹包客在機場流浪

在香港的最後一晚是五一勞動節,全港的酒店幾乎爆滿,粗心的我在半個月前把最後一晚的酒店定錯了日期,更慘的是酒店不能更換入住時間,在查閱各種酒店APP都幾乎滿客的情況下,我決定最後一晚睡機場。

午夜十一點半,我淡定的乘坐地鐵到了香港機場,先到便利店把自己喂個飽,然後推著行李車一路物色安全點的座位準備睡覺。

無奈發現候機廳到處是過夜的人,他們經驗豐富,準備了充氣枕、毯子、眼罩等睡覺裝備,早就把最舒適的座位搶了。感覺機場就是他們的家,這也消除了我獨自睡機場的恐懼。

整個晚上我更換了兩處地方,第一處還矜持的趴在桌子上枕著衣服睡,第二處找了個三連坐,索性開始躺著睡了。

旁邊有個金髮碧眼身材高大的俄羅斯妹子在玩遊戲,讓我感覺很是安全,沒過多久我就沉沉的進入了夢鄉。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等我醒來已是早上5點左右,機場玻璃牆外的日出像個紅彤彤的鹹蛋黃,旁邊的俄羅斯妹子已不知蹤影。

我迷迷糊糊的起身呆呆的坐著,看著行色匆匆的旅客來來往往,有個印度人路過時從兜裡掏東西撒了幾個硬幣出來,但路過的人都不去撿拾。

有個機場地勤走過,我示意他地上有錢,可是他擺擺手說他們是工作人員,不能隨便撿錢。那些硬幣在我離開時還是沒有人撿,靜靜的在地上躺著.....

.而我感覺有點靈魂出竅,迷迷糊糊的在機場遊蕩,最後找了一家茶餐廳被一碗滑糯香甜的芝麻糊喚醒。

有時候我們感覺城市冰冷無比,而那些特別的食物和生命中出現的人也許就是對一座城市最溫暖的記憶。

香港記憶|每個人都要學會獨自旅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