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有所居”還能這麼玩 還沒買房的剛需將迎史上最大福利

今年房地產的主旋律無疑就是“房子是用來住的”,如何讓全民住有所居是政策的主導方向,基於此,各種新型居住模式遍地開花,特別是住房供需關係非常緊張的一線城市,更是多管齊下的發展樓市新格局,買房這個世紀難題將有更多的解決方案。

上海、北京先後推行共有產權住房政策,廣州試水租售同權,而深圳則在長租房領域拓展。近日,網上爆出建行已與多家知名開發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深圳推行租房貸,未來通過建行租房平臺租房可享受最高100萬元貸款,這讓人們對未來深圳長租房市場有了更多的幻想。

“住有所居”還能這麼玩 還沒買房的剛需將迎史上最大福利

那麼,除了這些,讓全民“住有所居”還能怎麼玩?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組數據,近日,某互聯網房產平臺發佈一組關於深圳租賃的市場調研報告,報告顯示,目前深圳有約80%的常住人口租房住,且租住在城中村的人口高達52.9%。我們按照深圳2016年常住人口1190萬來計算,則有約504萬人租住在城中村。這組數據說明了什麼?租賃市場最大的一塊蛋糕在城中村,所以想要規範化租房市場,讓全民住有所居,居有所樂,則村屋這個神奇的存在一定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怎麼玩?目前萬科已經做起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今年九月,萬科與深圳福田區玉田村簽約,正式接手玉田村的綜合整治項目,打造“統租運營+物業管理+綜合整治”新城中村居住模式,簡單的說,該村業主將房屋交由萬科統一經營管理,萬科將對該村進行全方位的升級改造,包括基建提升,消除隱患,美化村貌,內部裝修改造,植入物業管理等等,讓城中村的租戶告別髒亂差,生活品質提升上來。

“住有所居”還能這麼玩 還沒買房的剛需將迎史上最大福利

10月中旬,深圳出臺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相關政策,大力支持發展租賃市場,萬科再次發力,在龍崗區新圍仔村設立“綜合經營辦公室”,希望將玉田模式在更多城中村中複製運營。深圳市聯合萬科試水的這種租賃市場新模式,無疑抓住了當前普遍人口高淨流入城市的租賃市場種最大的一塊蛋糕,也將“住有所居”發揮到了極致。那麼這種居住新模式靠譜嗎?原來居住在城中村的幾百萬租戶會買單嗎?

“住房不炒,租購併舉”是定製樓市長效機制的主導方針,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直以來被“冷落”的租賃市場迅速被激活,從國際社會來看,一線城市的租住比例大多在50%以上,而當前國內四大一線城市已經達到這個水平,甚至超越了許多,且最大的租戶比重就在城中村,龐大的體量足以支撐這種新城中村居住模式的探索和開發。

“住有所居”還能這麼玩 還沒買房的剛需將迎史上最大福利

城中村給人以“髒亂差”的形象

但是這種模式的開發,勢必將牽動城中村業主和租戶共同的最大痛點,那就是房租!萬科,或者即將進駐城中村的開發商都不是慈善家,進駐自然是看中有利所圖,改造提升了環境,也必然抬高了城中村整體的房租價格。而選擇居住城中村的租戶,絕大部分就是衝著低房租而去,未來極有可能因為房租上漲而被迫再遷居,而且這個數量佔比有可能還不會是少數。於此同時,抬高的這部分房租,並不是落入城中村業主的口袋,而是負責運營的開發商,不能給到業主比他們自己出租或者找中介代租所得的更高利益,就很難說服他們讓出自己的房子。

住過城中村的朋友都知道,絕大部分房東非常勢利,房子租給你的時候客客氣氣,一旦想要回房子,或者你退房的時候,分分鐘可以翻臉不認人,在他們眼裡,似乎沒有比房子的出租回報率更重要的了,所以,如何權衡三房利益,成為發展這種居住新模式的最大關鍵點。

事實上,萬科試水的這種模式,就是當前二房東打造城中村“高級公寓”的Plus版,現在也有許多承包商,承包下業主一棟甚至周邊幾棟的房子,通過重新裝修,配套傢俱家電後提高價格出租來獲利,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也能拎包即住,且價格只比市場價高不多,可能就三四百塊左右,不好的地方在於可能出現亂收費的情況,且傢俱家電質量較差,存在安全隱患。而由知名開發商統一運營管理整個城中村,肯定能夠在居住質量上最大限度的得到改善,但房租也絕不可能僅僅提高几百塊這麼簡單?在你心中,城中村改造後,房租抬高多少是心裡接受範圍之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