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書》所說的“中陰身”,佛陀並未親口承認?

《西藏生死書》所說的“中陰身”,佛陀並未親口承認?

文/唐秀連

二十多年前,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根據《中有大聞解脫》(或譯《西藏度亡經》)撰寫而成的《西藏生死書》,因為語言精煉,敘事生動,甫問世便在世界各地風靡一時,萬人爭讀。自此,“中有”、“中陰”等本來鮮為人知的藏密名相,對於許多不諳佛法的人來說,也霎時間變得琅琅上口。

隨著《西藏生死書》在坊間一紙風行,《中有大聞解脫》遂為世人所熟悉,儼然成為佛教“中有”思想的唯一代表。不過,考諸印度佛教經論裡的“中有”觀念,其實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再者,不同經論所建構的“中有”理論,更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儘管目前談論“中有”的人士最常引用《中有大聞解脫》的教法,但站在研探佛教思想史的立場,則無必要先入為主地將出自藏傳寧瑪派巖藏法典的《西藏度亡經》的教義,奉為“中有”思想的最高圭臬。

佛陀未曾提出“中有”

“中有”,梵語antarā-bhava,又譯作“中陰”、“中蘊”、“中陰有”,指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間之識身,能招感六趣生死之果。據《俱舍論》卷十載,“中有身”即“識身”之存在,乃由意所生之化生身,非由精血等外緣所成,故又稱為意生身(梵 manomayakāya)。“中有”一詞,在漢譯佛典文獻裡,最早見於《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阿毘達磨法蘊足論》等說一切有部的論書中,成書時間已經是公元前三、四世紀期間。

至於在更早期的契經中,卻未發現佛陀親口承認“中有”的直接經證。由於欠缺佛說作為共許的依止,因此在部派佛教的學者之間,便形成了“有中有論”和“無中有論”兩大對峙陣營。論諍的焦點,涉及多方面的經證和理證,其中一個學理上相當關鍵的爭論點,乃系六道眾生從死後至再次結生之間的過渡期間,是否需要成立一個微細識身,以證成死生之間業果相續的歷程。

“中有”之成立關乎對業果相續方式的理解

“無中有論”者認為,只要憑藉業力,就能建立起前後世之間的繼起關係,不需要另外建立“中有”這個微細識身,來連接前生的“死有”和下生的“生有”兩個次第。

主張“有中有論”的毘婆沙師則反駁,若沒有一個在轉世過程中生起的識身,身心會在前一生終結的剎那突然由有而無,到下一生開始時又突然由無而有,換言之,在這一期生命的五蘊身心壞滅後,與來生的五蘊身心之間,將會存在一箇中斷的階段。這種斷滅論式思想,明顯違背了佛法最根本的緣起論原則。

以上雙方爭辯的癥結,在於死生之間的業果存續方式,是否必須仰仗某種形式的身心之前後相續來加以證立。贊同這種觀點者,如說一切有部和犢子系,自然主張“有中有”。反之,認為單以心識的前後統一,已能充分解釋輪迴主體在轉世過程中的統一性問題,如大眾與分別說系,則反對“有中有”。

可見,“中有”之成立理據,實際上關乎不同宗派對業果相續方式的自身理解。因此,“中有”是否存在,與輪迴理論內部的種種學理問題,以及部派所崇奉的宗義,有著深切的關係。

南北傳的佛教論師都推崇如理作意,審正思惟(精審而正確地思惟)。]他們基於嚴謹的學術態度與嚴密的論證系統,鉅細無遺地探究在證成“中有”過程中所可能遇到的學理難題。在部派佛教學者之間,“中有”能否成立,其中一個相當關鍵的論諍點,乃系六道眾生從死後至再次結生之間的過渡期間,是否需要成立一個微細識身,以證立死生之間業果相續的歷程。對此,不同的部派陣營,所持的觀點大異其趣。

無窮的“中有”

另外一個爭議的焦點,是安立“中有”所可能導致的無窮過。“無中有論者”認為,假如在“死有”和“生有”之間,可以安立“中有”的話,那麼在“中有”和“生有”之間,也可以再安立一個、乃至無數個“中有”。若然“中有”能夠無窮無盡地設立,它的存在還有甚麼意義呢?[另一方面,“有中有論者”舉佛說在初禪與二禪之間有“中間禪”為例,證明在“死有”和“生有”之間安立“中有”,也絕不會犯下無窮過。

龍樹菩薩論“中有”

迄至印度大乘佛教時代,佛教內部開始對部派之間有無“中有”的論諍,展開批判。龍樹菩薩在《中論.觀縛解品》表示:“諸行往來者,常不應往來,無常亦不應,眾生亦復然。”所謂“諸行往來者”,即往來生死。如果常,不應該有往來,因為常是不生不死。假使無常,也不應該有往來,因為無常是絕對的生滅,前後不能連貫,又何來有生死往來呢?龍樹於此指出,只要執取一個永恆不變的法體,不管是前後統一的識身(如色心和合的“中有”、補特伽羅),還是心識、業力,都無法建立前後世業果相續的輪迴歷程。

以上,龍樹固然揭示了“有中有論”與“無中有論”共同陷入的理論困境,不過,卻尚未正面解答在前生的“死有”至下生的“生有”之間,個體生命的業因、業果以何種方式連繫起來的問題,而且,亦未直接承認或否認“中有”的存在。至於在“中有”階段,神識究竟呈現何種樣態、經歷何事,在龍樹的論述中,也付之闕如。可以說,他提供了理解“中有”的正見──不落入有、無二邊的“中道”實相觀,但這是從大處著墨的規範性論調。因此,關於“中有”的種種具體事相,繼續留下了一片偌大的解讀空間,供後來者去建構、開拓。

“中有”的概念,發展至藏傳佛教的《西藏度亡經》,在理論的建設上更加深細,不但詳述了“中有”的形相、特性、飲食、生處、存在期限、所見景象等細節,更賦予創造性的詮釋,在結合了修證法門後,蛻變為在中陰階段,幫助亡者度過恐怖的中陰險境,從而獲得解脫或較好的轉世輪迴的救度大法。《西藏度亡經》所開展的佛教生死學思想,無疑十分引人入勝,然而在稽考“中有”思想發展史的過程中,我們應瞭解到,在中外佛教史上,曾出現過多種“中有”的異說,《西藏度亡經》的“中有”觀只是其中之一,它或許是發展得最成熟、最完整的思想系統,但仍不宜不加簡別抉擇,便視之為最終的定論。

敬請關注公眾號-----> 無量菩薩

不一樣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