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喜歡吃麥當勞的你,最近還好嗎?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如果說「金拱門」是對國際品牌的接地氣發揮,那麼「可口可樂」進入中國的早期名字就是上海話惡搞了。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1886 年,Coco-Cola 在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市誕生,自此,它和全世界就分不開了。

中國與 Coco-Cola 的聯繫萌發於20 世紀 20 年代, 1927 年,上海街頭悄然增加了一種飲料——呈棕褐色,甜中帶苦,打開瓶蓋後還充滿著氣泡。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個外來飲料味道古怪、顛覆傳統,不過最令人詫異的還是它的名字——蝌蚪啃蠟。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是的你沒看錯,一個很蹩腳不知所云的譯名……據說它當時準確的名字應該是「柯口肯」,不過在方言語境下就念成了「蝌蚪啃蠟」,這名字加上本來暗黑色 的可樂,讓上海市民很難不對這個飲料產生畏懼感……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在當時,買可口可樂是需要勇氣的!

事實證明,這個拗口的名字並沒有為 Coco-Cola 在中國市場開一個好頭,銷量很是悽慘。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於是,第二年「蝌蚪啃蠟」公司公開登報,以 350 英鎊的獎金徵求譯名。最後一位身在英國的一位上海教授蔣彝以「可口可樂」的名字拿走了獎金,而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家喻戶曉。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看來中國人還是喜歡聽容易上口、和和美美的名字。這是早期的廣告,海報上是新名字「可口可樂」和經典的弧形瓶包裝。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KFC 也沒有幸免,吮指原味雞之前的翻譯名是「吃手指」,直白且毫無美感。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世界著名 KPMG 會計事務所,當年在華註冊時,取三個創始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念出來是「畢馬威」,和我們熟悉的「弼馬溫」相似,在好長一段時間,堂堂會計事務所被當成了一家樸實的鄉鎮企業。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說起名字與銷量的關係,Blanddy 和 Whisky 就是很好的例子。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上世紀初,這兩種洋酒幾乎同時傳入中國, Blanddy 翻譯成 「白蘭地」,藍天白雲的唯美畫面映入腦海。而 Whisky 的譯名「威士忌」,從字面上卻給人一種生硬強悍的感覺,尤其是「忌」這個字本身在漢字裡的含義偏向貶義,一定程度上給消費者帶來了想「敬而遠之」的心理負擔。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所以,Blanddy 和 Whisky 的銷量顯而易見啦。

德國汽車 Mercedes-Benz 剛來到中國時,也經歷了一些奇怪的翻譯,「本茨」、「平治」,雖然很日系但還正常,畢竟還有念成「笨死」的……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現在覺得「奔馳」好好聽啊,既貼近音譯,寓意也好。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也有從古詩詞中另闢蹊徑取名字的,比如宜家——《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看了這些國際品牌的中國名字,你是不是接受去「金拱門」吃漢堡的現實啦?

沒什麼味道能超越金拱門和蝌蚪啃蠟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