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各地喜迎彝族:年豬呀羊呀,送給彝族老鄉過年去

進入農曆十月,涼山各地彝族群眾陸續開始過彝族年了。陣陣殺豬宰羊聲中,冕寧茶藥村家家戶戶在桌上擺好糌粑、蕎麥、玉米、美酒;各個菜市場活禽宰殺區,天天圍滿了揹著背篼採購年貨的彝族群眾;甘洛縣在彝族年期間要舉辦文化惠民演出,這幾天陸續有遊客前來遊玩;喜德縣賀波洛鄉在外打拼的遊子提前回到老家,和家人過個團圓年……放眼望去,涼山處處洋溢著濃郁的年味。

進入農曆十月,涼山各地彝族群眾陸續開始過彝族年了。陣陣殺豬宰羊聲中,冕寧茶藥村家家戶戶在桌上擺好糌粑、蕎麥、玉米、美酒;各個菜市場活禽宰殺區,天天圍滿了揹著背篼採購年貨的彝族群眾;甘洛縣在彝族年期間要舉辦文化惠民演出,這幾天陸續有遊客前來遊玩;喜德縣賀波洛鄉在外打拼的遊子提前回到老家,和家人過個團圓年……放眼望去,涼山處處洋溢著濃郁的年味。

涼山各地喜迎彝族:年豬呀羊呀,送給彝族老鄉過年去

灌好香腸過年吃。

進入農曆十月,涼山各地彝族群眾陸續開始過彝族年了。陣陣殺豬宰羊聲中,冕寧茶藥村家家戶戶在桌上擺好糌粑、蕎麥、玉米、美酒;各個菜市場活禽宰殺區,天天圍滿了揹著背篼採購年貨的彝族群眾;甘洛縣在彝族年期間要舉辦文化惠民演出,這幾天陸續有遊客前來遊玩;喜德縣賀波洛鄉在外打拼的遊子提前回到老家,和家人過個團圓年……放眼望去,涼山處處洋溢著濃郁的年味。

涼山各地喜迎彝族:年豬呀羊呀,送給彝族老鄉過年去

灌好香腸過年吃。

涼山各地喜迎彝族:年豬呀羊呀,送給彝族老鄉過年去

過年了,抱一臺平板電視回家。 本報記者 白裡呷 攝

進入農曆十月,涼山各地彝族群眾陸續開始過彝族年了。陣陣殺豬宰羊聲中,冕寧茶藥村家家戶戶在桌上擺好糌粑、蕎麥、玉米、美酒;各個菜市場活禽宰殺區,天天圍滿了揹著背篼採購年貨的彝族群眾;甘洛縣在彝族年期間要舉辦文化惠民演出,這幾天陸續有遊客前來遊玩;喜德縣賀波洛鄉在外打拼的遊子提前回到老家,和家人過個團圓年……放眼望去,涼山處處洋溢著濃郁的年味。

涼山各地喜迎彝族:年豬呀羊呀,送給彝族老鄉過年去

灌好香腸過年吃。

涼山各地喜迎彝族:年豬呀羊呀,送給彝族老鄉過年去

過年了,抱一臺平板電視回家。 本報記者 白裡呷 攝

涼山各地喜迎彝族:年豬呀羊呀,送給彝族老鄉過年去

大家一起殺過年豬嘍!

農曆十月,辭舊迎新的時節,涼山彝族地區充滿了歡樂與祥和的氣氛,在陣陣殺豬宰羊聲中,大家一起迎接闔家團圓的彝族年。  

殺豬宰羊買年貨 新迎彝族年佳節

16日,冕寧靈山風景區,晨光熹微。景區下的茶藥小村莊,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甦醒,迎來彝族年的第一天。身著節日盛裝的小娃,踏著燦爛的陽光,嬉戲打鬧。大人們磨刀霍霍,準備殺過年豬,開啟新的一年。人們互幫互助,互道“孜莫格尼”(吉祥如意),互敬蕎麥酒,共賀彝族年佳節。

早晨7點鐘,小相嶺山頂點點薄雪將靈山寺風景區輕輕點綴。茶藥村位於景區下,G5京昆高速旁。聚居在此的彝族人,繼承了庫史(彝族年)、朵博、博機等彝族特有的傳統習俗。天剛亮,許多居民在房門、窗楣上掛上了喜慶的幃簾。家家戶戶在桌上擺好糌粑、蕎麥、玉米、美酒,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個吉祥、豐收的彝族年。

這一天,冕寧縣處處年味十足,曹古、彝海、大橋等鄉鎮都在這天過彝族年,縣城有的居民則選擇在11月21日過彝族年。因為氣候條件與海拔高低的差異,生活在高山、二半山區的彝族人,同平壩、熱河谷地帶生活的彝族人過彝族年時間有所區別。位於安寧河谷地帶的冕寧後山、瀘沽、河邊、漫水灣、沙壩、河裡等鄉鎮,要等到12月份才過彝族年。

在冕寧縣城街頭,給店鋪配送貨物的小李早早出門,給附近店鋪送貨,笑意掛在臉上,“彝族年這幾天,附近的彝族同胞都會到縣城採購,生意比平時好多了。”

縣城各個菜市場,彝族年這幾天同樣也是人頭攢動,活禽宰殺區是最熱鬧的,天天圍滿了揹著背篼採購年貨的彝族群眾。

倦鳥遊子歸家來 各地喜慶彝族年

“甘洛縣的彝族群眾多數在11月20日那天過年,今年縣上還組織了彝族年文化惠民演出,熱鬧得很,歡迎大家到甘洛來玩兒!”16日,在甘洛縣工作的海來女士告訴記者,今年甘洛縣在彝族年期間要舉辦文化惠民演出,這幾天陸續有遊客前來遊玩。

“我們是19號過彝族年,這幾天家裡面都開始準備了,一年就過這麼一次,肯定要隆重點。”家住喜德縣賀波洛鄉的馬海小佳說,彝族年作為彝族一年中最為隆重的節日,是闔家團圓、辭舊迎新的好時節。每到這時候,在外打拼的遊子就像倦鳥歸巢般回到家裡,和家人歡度佳節。他也一樣,常年在西昌忙於自己的事業,回家的時間很少,今年他提前回家要好好陪父母過一次團圓年。

普格縣過彝族年的氣氛同樣濃郁。“我們是20號過年,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彝族年也一年比一年好。”家住五道菁鄉的陳先生說,彝家有一句諺語,過年是嘴巴的節日,火把節是眼睛的節日。意思是,過彝族年講究吃好、喝好,而火把節講究穿戴打扮,好玩。

“我們要等到12月3號才過彝族年,每年過年親朋好友都會到我家來,很熱鬧。”過完彝族年,家住德昌的安先生準備和同鄉遠赴北方城市打工,“現在外面城市發展日新月異,打工不能光盯著沿海地區,北方城市雖然冷一些,但只要能憑真本事掙錢,哪裡有活就去哪裡。”  

各地時間不一致 無論如何年得過

進入農曆十月,涼山各地彝族群眾就陸續開始過彝族年了。就拿今年來說,11月13日開始,16日、19日、21日,再到12月3日,12月15日,這些好日子裡都有地方在過彝族年。

彝族年一般選定在農曆10月,莊稼收割完畢的季節,有喜慶豐收、五穀豐登、辭舊迎新的意思。

冕寧河裡鄉的一位老者告訴記者,關於彝族年的來歷,是彝族先民準確記錄秋去冬來的結果。古時候,人們發現時間前無邊、後無界,四季更替,無始無終。因此,彝族人決定要確定一個送走當年年末的日子,叫“庫史”。他們以太陽(十月)歷計算,在每年快到年底的11月至12月之間選一好日子定為庫史,時間一般為3天。

彝族年就這樣一代又一代,代代相傳承。彝族人都認為,無論遇上什麼特殊情況,這個珍貴的年都必須要過。(文/圖 記者 王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