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劇從“疼痛”到“甜寵”《小美好》的最萌身高差蘇到你

最近在騰訊視頻獨播的網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可謂賺足了90後“老阿姨們”的少女心,豆瓣評分7.7,知著君帶著好奇去微博搜了一搜,哇!男女主的身高差也太萌了吧!

最近在騰訊視頻獨播的網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可謂賺足了90後“老阿姨們”的少女心,豆瓣評分7.7,知著君帶著好奇去微博搜了一搜,哇!男女主的身高差也太萌了吧!

青春劇從“疼痛”到“甜寵”《小美好》的最萌身高差蘇到你

改編自趙乾乾同名暢銷小說,主要講述了陳小希與江辰19年間共同成長,從青梅竹馬到錯失後的再次牽手的愛情故事。通過展現陳小希倒追江辰一路上啼笑皆非的日常,記錄了青春時光裡最美好的心動時刻,將專屬17歲少男少女之間的青澀感情呈現出來,帶領觀眾重返好時光。

男主口嫌體正直,女主強行“傻白甜”

很多網友表示在《小美好》女追男的感情線中看到了臺版《惡作劇之吻》的影子,知著君看了幾集之後,覺得二者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 臺版《惡作劇之吻》

首先,《惡吻》中的直樹是純粹的高冷學霸,對湘琴的愛過於隱晦而沉重,《小美好》中的江辰則更“接地氣”一些,雖然傲嬌但對女主又不乏滿滿的寵溺:從第一集就開始有意無意地幫助女主,會等她上學、會時不時地逗她氣她、也會下了課和男生們一起去泡網吧

其次,《惡吻》中的湘琴一直在追著直樹跑,願意為直樹做任何事情,雖然“誤打誤撞”地為直樹找到了人生的道路,但湘琴的人生彷彿一直在為直樹而活。直樹當醫生,湘琴就當護士;直樹參加網球社,湘琴也要想方設法地參加;直樹去咖啡店打工,湘琴可以為了看他一眼整整坐一天。

《小美好》中的陳小希則並非如此,小希有著自己擅長和熱愛的東西,她很喜歡畫畫。且小說中陳小希最終與江辰考上了同所大學,這說明小希並不是像湘琴一般笨到無可救藥。但或許是為了突出男女主的反差感,劇中有很多處卻把小希塑造得過於“傻白甜”:

▶ 考試作文連題目都沒搞清楚

其實,比起江辰和陳小希,直樹和湘琴的故事更不真實,但為什麼我們更愛《惡吻》?

《惡吻》中的湘琴與直樹是兩個極端,湘琴是極致的“傻白甜”,直樹也是極致到無所不能的“高冷學霸”。這樣的人物設置,因為有了極端的矛盾衝突,會把觀眾帶入一個虛構的情境中,讓觀眾在一開始就接受了如此不現實的劇情設定。與此同時,為了配合這種極端情境,劇中對次要人物如江爸江媽、阿金的塑造也盡力在情理之內做到了“極致與誇張”,所以湘琴的“傻到極致”也就有了合理性。

▶ 《惡吻》中,直樹媽媽常常撮合直樹與湘琴

《小美好》中的江辰並沒有直樹那麼高冷,陳小希也不像湘琴那樣一無所成,她本不必做一個“傻白甜”,這種欲揚先抑的鋪墊故意製造反差,也難免刻意。

但我們應當看到的是,男女主的演技是基本在線的,劇中笑點頻出,男主高冷中不失細膩,女主可愛又充滿元氣。通過後續劇照我們可以看出,男主畢業後做了醫生,女主做了設計師,穿上了白大褂的江辰和褪去了稚嫩的小希接下來又要如何撒糖,值得期待

“忠犬”男二太刻意:好好的“少女心”硬是拍成“瑪麗蘇”

每一部青春劇都有一個“忠犬”男二,從臺版《流星花園》的花澤類,到《我的女孩》中的徐正宇;從《匆匆那年》的喬燃,到《最好的我們》的路星河。普遍出現的一個趨勢是:男二比男主更“招人疼”

▶ 韓劇《我的女孩》中的男二徐正宇

可相比於花澤類、徐正宇、喬燃的默默守護,《小美好》中的男二吳柏鬆對女主的愛則不免有些張揚。女主與男二的友情變愛情,好好的“少女心”硬是拍成“瑪麗蘇”,這讓許多原著粉難以接受

▶ 即使女主已經明確表達:我不喜歡你

男二沒有選擇默默守候,而是更加奮不顧身

雖然本劇男女主從第二集就開始發糖賣甜,滿足了“少女心”,在其他配角人物上也極力追求真實化,但唯獨在男二這一人物塑造上顯得過於迎合與浮誇,尤其當男主女主已經開始頻繁“發糖”時,男二的“暖心”則更顯得多此一舉。就目前播出的12集看來,男主承包了大部分笑點,而浪漫點則幾乎都被男二承包:

但觀眾對於“瑪麗蘇”早已審美疲勞,再高級的題材只要碰上瑪麗蘇就會瞬間拉低好感度

▶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周瑩:男人都愛她,女人都害她

為什麼所有的“純愛”都要走向“瑪麗蘇”啊,女主就不能只有男主來愛嗎?

▶ 韓劇《舉重妖精金福珠》只走“甜寵”不走“瑪麗蘇”,收穫好評

“女主跟男主談戀愛,觀眾跟男二談戀愛。”老阿姨們嘴上說著“要女主跟男二在一起”,然而當他們真的走到了一起:

▶ 你們試試

近幾年,新式“少女感網劇”正在贏得流量,但“少女心”和“瑪麗蘇”是有很大差別的。在知著君看來,少女心視角下的青春應該是甜而澀的,沒有車禍墮胎的狗血劇情,沒有你爭我斗的陰謀詭計,有的只是青春期單純、細微的小心思;暗戀一個人的甜蜜與煩惱;和朋友夥伴們的打打鬧鬧,沒有大喜大悲、沒有大起大落,“我愛過幾個人,也被愛過幾遍”,這才是一個普通人該有的青春,是我們經歷過的青春。

“疼痛”落幕:我的青春不只有兵荒馬亂

青春永遠不會散場,因為永遠有人正在年輕著。

關於校園青春片,我們最想看什麼?

▶ 73.58%的網民選擇了:真實的校園生活

2013年趙薇的《致青春》成為了校園青春類IP改編的起點,之後的《同桌的你》、《左耳》、《萬物生長》、《匆匆那年》,劇中的主角總是要經歷墮胎、車禍、自殺、出國等這樣那樣的悲劇,彷彿只有這種沉重才配得起那個“兵荒馬亂”的青春

▶ 《致青春》劇照

“可那是你的疼痛,不是我的”

這是網民們對“疼痛青春”作品的普遍觀感。“疼痛青春”難以叫好的原因在於,它所描述的青春無法讓大多數人產生共鳴。最早的“疼痛青春”文學要從00年代的饒雪漫、郭敬明說起,他們的受眾主要是當時正值青春期的90後群體,那時的90後對於青春充滿了憧憬與不確定,是《左耳》、《小時代》、《悲傷逆流成河》這樣充斥著傷感與悲劇的作品告訴了90後:青春是疼痛的,青春是一場兵荒馬亂。

然而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青春的兵荒馬亂,都在心裡。青春並不全是車禍、墮胎和炫富,更多的是考不完的試、睡不飽的覺和一些或甜或酸、暗藏洶湧的微妙變化,其實真正值得我們回憶的,不是青春的痛與淚,而是那時看似平庸實則輕快的日子,是那段輕快的日子中單純的“小美好”。

有意思的是,如今青春題材的影視劇,其主要受眾並不是此時正值青春期的00後,而是從“少女”變“阿姨”的90後們。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疼痛青春”無法得到她們的共鳴,而純愛暖心的青春作品卻能夠贏得受眾的喜愛了。

最近在騰訊視頻獨播的網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可謂賺足了90後“老阿姨們”的少女心,豆瓣評分7.7,知著君帶著好奇去微博搜了一搜,哇!男女主的身高差也太萌了吧!

青春劇從“疼痛”到“甜寵”《小美好》的最萌身高差蘇到你

改編自趙乾乾同名暢銷小說,主要講述了陳小希與江辰19年間共同成長,從青梅竹馬到錯失後的再次牽手的愛情故事。通過展現陳小希倒追江辰一路上啼笑皆非的日常,記錄了青春時光裡最美好的心動時刻,將專屬17歲少男少女之間的青澀感情呈現出來,帶領觀眾重返好時光。

男主口嫌體正直,女主強行“傻白甜”

很多網友表示在《小美好》女追男的感情線中看到了臺版《惡作劇之吻》的影子,知著君看了幾集之後,覺得二者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 臺版《惡作劇之吻》

首先,《惡吻》中的直樹是純粹的高冷學霸,對湘琴的愛過於隱晦而沉重,《小美好》中的江辰則更“接地氣”一些,雖然傲嬌但對女主又不乏滿滿的寵溺:從第一集就開始有意無意地幫助女主,會等她上學、會時不時地逗她氣她、也會下了課和男生們一起去泡網吧

其次,《惡吻》中的湘琴一直在追著直樹跑,願意為直樹做任何事情,雖然“誤打誤撞”地為直樹找到了人生的道路,但湘琴的人生彷彿一直在為直樹而活。直樹當醫生,湘琴就當護士;直樹參加網球社,湘琴也要想方設法地參加;直樹去咖啡店打工,湘琴可以為了看他一眼整整坐一天。

《小美好》中的陳小希則並非如此,小希有著自己擅長和熱愛的東西,她很喜歡畫畫。且小說中陳小希最終與江辰考上了同所大學,這說明小希並不是像湘琴一般笨到無可救藥。但或許是為了突出男女主的反差感,劇中有很多處卻把小希塑造得過於“傻白甜”:

▶ 考試作文連題目都沒搞清楚

其實,比起江辰和陳小希,直樹和湘琴的故事更不真實,但為什麼我們更愛《惡吻》?

《惡吻》中的湘琴與直樹是兩個極端,湘琴是極致的“傻白甜”,直樹也是極致到無所不能的“高冷學霸”。這樣的人物設置,因為有了極端的矛盾衝突,會把觀眾帶入一個虛構的情境中,讓觀眾在一開始就接受了如此不現實的劇情設定。與此同時,為了配合這種極端情境,劇中對次要人物如江爸江媽、阿金的塑造也盡力在情理之內做到了“極致與誇張”,所以湘琴的“傻到極致”也就有了合理性。

▶ 《惡吻》中,直樹媽媽常常撮合直樹與湘琴

《小美好》中的江辰並沒有直樹那麼高冷,陳小希也不像湘琴那樣一無所成,她本不必做一個“傻白甜”,這種欲揚先抑的鋪墊故意製造反差,也難免刻意。

但我們應當看到的是,男女主的演技是基本在線的,劇中笑點頻出,男主高冷中不失細膩,女主可愛又充滿元氣。通過後續劇照我們可以看出,男主畢業後做了醫生,女主做了設計師,穿上了白大褂的江辰和褪去了稚嫩的小希接下來又要如何撒糖,值得期待

“忠犬”男二太刻意:好好的“少女心”硬是拍成“瑪麗蘇”

每一部青春劇都有一個“忠犬”男二,從臺版《流星花園》的花澤類,到《我的女孩》中的徐正宇;從《匆匆那年》的喬燃,到《最好的我們》的路星河。普遍出現的一個趨勢是:男二比男主更“招人疼”

▶ 韓劇《我的女孩》中的男二徐正宇

可相比於花澤類、徐正宇、喬燃的默默守護,《小美好》中的男二吳柏鬆對女主的愛則不免有些張揚。女主與男二的友情變愛情,好好的“少女心”硬是拍成“瑪麗蘇”,這讓許多原著粉難以接受

▶ 即使女主已經明確表達:我不喜歡你

男二沒有選擇默默守候,而是更加奮不顧身

雖然本劇男女主從第二集就開始發糖賣甜,滿足了“少女心”,在其他配角人物上也極力追求真實化,但唯獨在男二這一人物塑造上顯得過於迎合與浮誇,尤其當男主女主已經開始頻繁“發糖”時,男二的“暖心”則更顯得多此一舉。就目前播出的12集看來,男主承包了大部分笑點,而浪漫點則幾乎都被男二承包:

但觀眾對於“瑪麗蘇”早已審美疲勞,再高級的題材只要碰上瑪麗蘇就會瞬間拉低好感度

▶ 《那年花開月正圓》中的周瑩:男人都愛她,女人都害她

為什麼所有的“純愛”都要走向“瑪麗蘇”啊,女主就不能只有男主來愛嗎?

▶ 韓劇《舉重妖精金福珠》只走“甜寵”不走“瑪麗蘇”,收穫好評

“女主跟男主談戀愛,觀眾跟男二談戀愛。”老阿姨們嘴上說著“要女主跟男二在一起”,然而當他們真的走到了一起:

▶ 你們試試

近幾年,新式“少女感網劇”正在贏得流量,但“少女心”和“瑪麗蘇”是有很大差別的。在知著君看來,少女心視角下的青春應該是甜而澀的,沒有車禍墮胎的狗血劇情,沒有你爭我斗的陰謀詭計,有的只是青春期單純、細微的小心思;暗戀一個人的甜蜜與煩惱;和朋友夥伴們的打打鬧鬧,沒有大喜大悲、沒有大起大落,“我愛過幾個人,也被愛過幾遍”,這才是一個普通人該有的青春,是我們經歷過的青春。

“疼痛”落幕:我的青春不只有兵荒馬亂

青春永遠不會散場,因為永遠有人正在年輕著。

關於校園青春片,我們最想看什麼?

▶ 73.58%的網民選擇了:真實的校園生活

2013年趙薇的《致青春》成為了校園青春類IP改編的起點,之後的《同桌的你》、《左耳》、《萬物生長》、《匆匆那年》,劇中的主角總是要經歷墮胎、車禍、自殺、出國等這樣那樣的悲劇,彷彿只有這種沉重才配得起那個“兵荒馬亂”的青春

▶ 《致青春》劇照

“可那是你的疼痛,不是我的”

這是網民們對“疼痛青春”作品的普遍觀感。“疼痛青春”難以叫好的原因在於,它所描述的青春無法讓大多數人產生共鳴。最早的“疼痛青春”文學要從00年代的饒雪漫、郭敬明說起,他們的受眾主要是當時正值青春期的90後群體,那時的90後對於青春充滿了憧憬與不確定,是《左耳》、《小時代》、《悲傷逆流成河》這樣充斥著傷感與悲劇的作品告訴了90後:青春是疼痛的,青春是一場兵荒馬亂。

然而經歷過的人都知道,青春的兵荒馬亂,都在心裡。青春並不全是車禍、墮胎和炫富,更多的是考不完的試、睡不飽的覺和一些或甜或酸、暗藏洶湧的微妙變化,其實真正值得我們回憶的,不是青春的痛與淚,而是那時看似平庸實則輕快的日子,是那段輕快的日子中單純的“小美好”。

有意思的是,如今青春題材的影視劇,其主要受眾並不是此時正值青春期的00後,而是從“少女”變“阿姨”的90後們。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疼痛青春”無法得到她們的共鳴,而純愛暖心的青春作品卻能夠贏得受眾的喜愛了。

青春劇從“疼痛”到“甜寵”《小美好》的最萌身高差蘇到你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