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沒事,就會拿喬丹、科比和詹姆斯這三位超級巨星比較一下,要麼是歷史地位之爭,要麼是某某又刷新了某某的記錄,爭議不斷,才能顯得NBA更刺眼、更有影響力。

有事沒事,就會拿喬丹、科比和詹姆斯這三位超級巨星比較一下,要麼是歷史地位之爭,要麼是某某又刷新了某某的記錄,爭議不斷,才能顯得NBA更刺眼、更有影響力。

詹姆斯第1,喬丹第2,科比連第3也排不到

剛剛不久,美國數據網站《Basketball-Reference》更新了一項新的數據統計----關於球員單場拿到30+5+5全面數據次數的彙總,排在Top5榜單上的球星如下:

第五名:“黑曼巴”科比--154次

第四名:“大鳥”伯德--156次

第三名:“大O”羅伯特森--174次

第二名:“籃球之神”喬丹--237次

第一名:“皇帝”詹姆斯--287次

有事沒事,就會拿喬丹、科比和詹姆斯這三位超級巨星比較一下,要麼是歷史地位之爭,要麼是某某又刷新了某某的記錄,爭議不斷,才能顯得NBA更刺眼、更有影響力。

詹姆斯第1,喬丹第2,科比連第3也排不到

剛剛不久,美國數據網站《Basketball-Reference》更新了一項新的數據統計----關於球員單場拿到30+5+5全面數據次數的彙總,排在Top5榜單上的球星如下:

第五名:“黑曼巴”科比--154次

第四名:“大鳥”伯德--156次

第三名:“大O”羅伯特森--174次

第二名:“籃球之神”喬丹--237次

第一名:“皇帝”詹姆斯--287次

詹姆斯第1,喬丹第2,科比連第3也排不到

在這項紀錄上,詹姆斯比排在第二名的喬丹足足多出50次,超過科比133次,不得不說,詹姆斯真的太牛掰了,更重要的是詹姆斯依舊處於巔峰期,並且有點登峰造極的感覺。

有事沒事,就會拿喬丹、科比和詹姆斯這三位超級巨星比較一下,要麼是歷史地位之爭,要麼是某某又刷新了某某的記錄,爭議不斷,才能顯得NBA更刺眼、更有影響力。

詹姆斯第1,喬丹第2,科比連第3也排不到

剛剛不久,美國數據網站《Basketball-Reference》更新了一項新的數據統計----關於球員單場拿到30+5+5全面數據次數的彙總,排在Top5榜單上的球星如下:

第五名:“黑曼巴”科比--154次

第四名:“大鳥”伯德--156次

第三名:“大O”羅伯特森--174次

第二名:“籃球之神”喬丹--237次

第一名:“皇帝”詹姆斯--287次

詹姆斯第1,喬丹第2,科比連第3也排不到

在這項紀錄上,詹姆斯比排在第二名的喬丹足足多出50次,超過科比133次,不得不說,詹姆斯真的太牛掰了,更重要的是詹姆斯依舊處於巔峰期,並且有點登峰造極的感覺。

詹姆斯第1,喬丹第2,科比連第3也排不到

2017-2018賽季,詹姆斯已經打了18場比賽,投籃命中率(58.5%)、三分球命中率(42.7%)和真實命中率(66.5%)三項數據都是生涯新高,真不敢相信這是詹姆斯生涯第15個賽季!如果說詹姆斯最弱的得分方式是什麼,我認為是三分球能力,恰巧,就是這最弱的得分能力,他硬生生得投中1502記三分,排名歷史三分榜第26名,這就有點恐怖至極了。

有事沒事,就會拿喬丹、科比和詹姆斯這三位超級巨星比較一下,要麼是歷史地位之爭,要麼是某某又刷新了某某的記錄,爭議不斷,才能顯得NBA更刺眼、更有影響力。

詹姆斯第1,喬丹第2,科比連第3也排不到

剛剛不久,美國數據網站《Basketball-Reference》更新了一項新的數據統計----關於球員單場拿到30+5+5全面數據次數的彙總,排在Top5榜單上的球星如下:

第五名:“黑曼巴”科比--154次

第四名:“大鳥”伯德--156次

第三名:“大O”羅伯特森--174次

第二名:“籃球之神”喬丹--237次

第一名:“皇帝”詹姆斯--287次

詹姆斯第1,喬丹第2,科比連第3也排不到

在這項紀錄上,詹姆斯比排在第二名的喬丹足足多出50次,超過科比133次,不得不說,詹姆斯真的太牛掰了,更重要的是詹姆斯依舊處於巔峰期,並且有點登峰造極的感覺。

詹姆斯第1,喬丹第2,科比連第3也排不到

2017-2018賽季,詹姆斯已經打了18場比賽,投籃命中率(58.5%)、三分球命中率(42.7%)和真實命中率(66.5%)三項數據都是生涯新高,真不敢相信這是詹姆斯生涯第15個賽季!如果說詹姆斯最弱的得分方式是什麼,我認為是三分球能力,恰巧,就是這最弱的得分能力,他硬生生得投中1502記三分,排名歷史三分榜第26名,這就有點恐怖至極了。

詹姆斯第1,喬丹第2,科比連第3也排不到

順便說一下,美權威媒體預測勇士奪冠概率高達54%,火箭佔20%,凱爾特人奪冠概率是15.9%,你猜騎士奪冠概率是多少?只有極其可憐的0.4%,這也太“高”了(馬刺奪冠概率也是0.4%)!到底哪支球隊能夠奪得總冠軍,我們拭目以待,總感覺,這家媒體又要被打臉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