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種點啥?為您介紹最值得期待的幾大農產品

現在正是農閒時節,對於很多農民朋友,尤其是種植大戶來講,正是考慮明年種什麼的時候。那麼,明年究竟種點啥好呢?

現在正是農閒時節,對於很多農民朋友,尤其是種植大戶來講,正是考慮明年種什麼的時候。那麼,明年究竟種點啥好呢?

2018年種點啥?為您介紹最值得期待的幾大農產品

10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2018年小麥將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確定全國小麥(三等)的最低收購價為每斤1.15元。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

這是國家發改委12年來首次調低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每50公斤最低收購價比2017年下調3元。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麥最低收購價格首次下調,是我國農業補貼政策更加市場化、更加反映供求關係的一種政策取向表現。

12年來,我國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從2006年的每50公斤白小麥72元、紅小麥69元,調整到2018年的115元,一路上漲或保持不變。

因此,此次下調,給部分農民帶來的心理衝擊比較大。有農民表示要調整結構,不再繼續種植小麥了。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卻認為,2018年小麥的行情表現值得期待。

劉棟:這個價格相比2017年明顯是低了,可也正因為如此,很多種植戶可能不會再選擇種小麥了,這樣一來,小麥價格自然會上去。所以說,2018年,小麥種植依舊是選擇重點,種植戶可做一定的考慮。

現在正是農閒時節,對於很多農民朋友,尤其是種植大戶來講,正是考慮明年種什麼的時候。那麼,明年究竟種點啥好呢?

2018年種點啥?為您介紹最值得期待的幾大農產品

10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2018年小麥將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確定全國小麥(三等)的最低收購價為每斤1.15元。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

這是國家發改委12年來首次調低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每50公斤最低收購價比2017年下調3元。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麥最低收購價格首次下調,是我國農業補貼政策更加市場化、更加反映供求關係的一種政策取向表現。

12年來,我國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從2006年的每50公斤白小麥72元、紅小麥69元,調整到2018年的115元,一路上漲或保持不變。

因此,此次下調,給部分農民帶來的心理衝擊比較大。有農民表示要調整結構,不再繼續種植小麥了。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卻認為,2018年小麥的行情表現值得期待。

劉棟:這個價格相比2017年明顯是低了,可也正因為如此,很多種植戶可能不會再選擇種小麥了,這樣一來,小麥價格自然會上去。所以說,2018年,小麥種植依舊是選擇重點,種植戶可做一定的考慮。

2018年種點啥?為您介紹最值得期待的幾大農產品

大豆,也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目前,我國大豆的進口依賴度挺高。

銀河期貨分析師孫禹: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根據統計,2017-2018年度,我國大豆進口量預計能夠達到8900萬噸,有可能實現連續第14個年度增加。

受比較效益下降、進口衝擊等影響,近年來國產大豆的生產出現了下滑,產需缺口擴大。在這種背景下,國家加大了大豆補貼力度。

以黑龍江為例,改種大豆的,每畝可補貼150元;普通大豆種植補貼,則由去年的60元/畝漲到了130.87元/畝,補貼金額出現了翻倍的增長。

銀河期貨分析師孫禹:

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地,種植和消費歷史悠久,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的工作主線,農業部實際上出臺了很多具體的措施,來積極的發展大豆生產,提升大豆的生產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現在正是農閒時節,對於很多農民朋友,尤其是種植大戶來講,正是考慮明年種什麼的時候。那麼,明年究竟種點啥好呢?

2018年種點啥?為您介紹最值得期待的幾大農產品

10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消息,2018年小麥將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確定全國小麥(三等)的最低收購價為每斤1.15元。

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

這是國家發改委12年來首次調低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每50公斤最低收購價比2017年下調3元。在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麥最低收購價格首次下調,是我國農業補貼政策更加市場化、更加反映供求關係的一種政策取向表現。

12年來,我國的小麥(三等)最低收購價從2006年的每50公斤白小麥72元、紅小麥69元,調整到2018年的115元,一路上漲或保持不變。

因此,此次下調,給部分農民帶來的心理衝擊比較大。有農民表示要調整結構,不再繼續種植小麥了。卓創資訊分析師劉棟卻認為,2018年小麥的行情表現值得期待。

劉棟:這個價格相比2017年明顯是低了,可也正因為如此,很多種植戶可能不會再選擇種小麥了,這樣一來,小麥價格自然會上去。所以說,2018年,小麥種植依舊是選擇重點,種植戶可做一定的考慮。

2018年種點啥?為您介紹最值得期待的幾大農產品

大豆,也是重要的糧食作物。目前,我國大豆的進口依賴度挺高。

銀河期貨分析師孫禹: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根據統計,2017-2018年度,我國大豆進口量預計能夠達到8900萬噸,有可能實現連續第14個年度增加。

受比較效益下降、進口衝擊等影響,近年來國產大豆的生產出現了下滑,產需缺口擴大。在這種背景下,國家加大了大豆補貼力度。

以黑龍江為例,改種大豆的,每畝可補貼150元;普通大豆種植補貼,則由去年的60元/畝漲到了130.87元/畝,補貼金額出現了翻倍的增長。

銀河期貨分析師孫禹:

我國是大豆的原產地,種植和消費歷史悠久,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穩糧增收可持續”的工作主線,農業部實際上出臺了很多具體的措施,來積極的發展大豆生產,提升大豆的生產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2018年種點啥?為您介紹最值得期待的幾大農產品

所以孫禹認為,大豆種植的黃金期可能已經到來,2018年大豆的行情表現值得期待。

第三個值得期待的是雜糧,雜糧主要有高粱、穀子、蕎麥、燕麥、大麥、綠豆、豇豆、黑豆等,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均可種植。

早在2016年,國家發佈的《2016全國雜糧生產指導意見》等文件,就已將全國劃分為5個區,指導雜糧產業發展。

分別是:東北雜糧區,重點鼓勵種植芸豆、綠豆等,適當擴種大麥、糜子、穀子、高粱。

華北雜糧區,重點鼓勵種植穀子、綠豆、蕎麥等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等雜糧。西北雜糧區,重點鼓勵種植糜子、蕎麥、穀子等。

青藏雜糧區,重點鼓勵種植青稞生產,保障藏區口糧供應。

而西南雜糧區,則重點鼓勵種植苦蕎、芸豆、蠶豆等品種。

對於2018年雜糧市場行情,銀河期貨分析師孫禹認為:因為雜糧的種類比較多,國家根據不同地方的情況制定了不同的雜糧種植政策,像在河北重點鼓勵蕎麥、高粱、綠豆等的種植。

同時,還分為專項補貼和直接補貼,比如去年對種植雜糧的農民實行良種補貼,標準為69元/畝,並可以享受規模經營的補貼政策。具體詳細的內容,農民朋友可以按照自己所在的地區進行查詢。但是不管怎麼說,相信在2018年關於雜糧的補貼的力度會進一步加大,所以雜糧很值得期待。

來源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