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湯姆臉部對應的幻肢地圖

原來,在突然喪失肢體的情況下,肢體的代表區便失去了一直源源不斷的神經信息輸入。

這時候,臉部感受神經就會入侵到空無所用的手部代表區,並驅使那裡的細胞活動起來。

所以,當觸摸湯姆的臉頰時,他還感受到了自己早已消失的手。

換句話說,也就是身體映射圖會在人體突然缺失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程度重新繪製。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湯姆臉部對應的幻肢地圖

原來,在突然喪失肢體的情況下,肢體的代表區便失去了一直源源不斷的神經信息輸入。

這時候,臉部感受神經就會入侵到空無所用的手部代表區,並驅使那裡的細胞活動起來。

所以,當觸摸湯姆的臉頰時,他還感受到了自己早已消失的手。

換句話說,也就是身體映射圖會在人體突然缺失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程度重新繪製。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但在這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混亂、痛苦的信息。

拉馬錢德蘭認為,截肢者之所以會出現幻肢痛,是因為腦部對截肢作出了錯誤的調節反應。

他發現,不少出現幻肢麻痺的病人,手臂原來就曾被麻痺過,如被打過石膏等。

所以痛了幾個月後,為了幫病人趕走痛苦,外科醫生才給他做了截肢手術。

但手術後,這條打著石膏的“疼痛的幻肢”卻仍然存在,錢德蘭也稱之為“習得性疼痛”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湯姆臉部對應的幻肢地圖

原來,在突然喪失肢體的情況下,肢體的代表區便失去了一直源源不斷的神經信息輸入。

這時候,臉部感受神經就會入侵到空無所用的手部代表區,並驅使那裡的細胞活動起來。

所以,當觸摸湯姆的臉頰時,他還感受到了自己早已消失的手。

換句話說,也就是身體映射圖會在人體突然缺失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程度重新繪製。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但在這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混亂、痛苦的信息。

拉馬錢德蘭認為,截肢者之所以會出現幻肢痛,是因為腦部對截肢作出了錯誤的調節反應。

他發現,不少出現幻肢麻痺的病人,手臂原來就曾被麻痺過,如被打過石膏等。

所以痛了幾個月後,為了幫病人趕走痛苦,外科醫生才給他做了截肢手術。

但手術後,這條打著石膏的“疼痛的幻肢”卻仍然存在,錢德蘭也稱之為“習得性疼痛”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混亂的信息?

錢德蘭知道,當不同的感覺有衝突時,視覺往往佔有主導的地位。

所以他就“視覺”想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幻治幻”的“鏡子療法”

所謂“鏡子療法”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現實”裝置,且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只是在一個紙箱的中間插入一面鏡子。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湯姆臉部對應的幻肢地圖

原來,在突然喪失肢體的情況下,肢體的代表區便失去了一直源源不斷的神經信息輸入。

這時候,臉部感受神經就會入侵到空無所用的手部代表區,並驅使那裡的細胞活動起來。

所以,當觸摸湯姆的臉頰時,他還感受到了自己早已消失的手。

換句話說,也就是身體映射圖會在人體突然缺失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程度重新繪製。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但在這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混亂、痛苦的信息。

拉馬錢德蘭認為,截肢者之所以會出現幻肢痛,是因為腦部對截肢作出了錯誤的調節反應。

他發現,不少出現幻肢麻痺的病人,手臂原來就曾被麻痺過,如被打過石膏等。

所以痛了幾個月後,為了幫病人趕走痛苦,外科醫生才給他做了截肢手術。

但手術後,這條打著石膏的“疼痛的幻肢”卻仍然存在,錢德蘭也稱之為“習得性疼痛”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混亂的信息?

錢德蘭知道,當不同的感覺有衝突時,視覺往往佔有主導的地位。

所以他就“視覺”想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幻治幻”的“鏡子療法”

所謂“鏡子療法”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現實”裝置,且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只是在一個紙箱的中間插入一面鏡子。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錢德蘭在箱子的前壁開了兩個洞,好讓病人把雙臂(好比與斷臂)伸進去。

這樣病人就能從好臂的一側,看到鏡子裡自己“幻肢的出現”。

當移動健全的肢體時,鏡子中的幻肢也會隨之移動,患者能夠主觀地感受到自己又能控制幻肢了。

隨著握緊、放鬆、握緊、放鬆的活動完好的肢體,原來僵硬在一處疼痛難忍的幻肢,也慢慢地放鬆下來。

多數患者在幾個療程下去後,疼痛感就連同幻肢一起消失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湯姆臉部對應的幻肢地圖

原來,在突然喪失肢體的情況下,肢體的代表區便失去了一直源源不斷的神經信息輸入。

這時候,臉部感受神經就會入侵到空無所用的手部代表區,並驅使那裡的細胞活動起來。

所以,當觸摸湯姆的臉頰時,他還感受到了自己早已消失的手。

換句話說,也就是身體映射圖會在人體突然缺失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程度重新繪製。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但在這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混亂、痛苦的信息。

拉馬錢德蘭認為,截肢者之所以會出現幻肢痛,是因為腦部對截肢作出了錯誤的調節反應。

他發現,不少出現幻肢麻痺的病人,手臂原來就曾被麻痺過,如被打過石膏等。

所以痛了幾個月後,為了幫病人趕走痛苦,外科醫生才給他做了截肢手術。

但手術後,這條打著石膏的“疼痛的幻肢”卻仍然存在,錢德蘭也稱之為“習得性疼痛”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混亂的信息?

錢德蘭知道,當不同的感覺有衝突時,視覺往往佔有主導的地位。

所以他就“視覺”想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幻治幻”的“鏡子療法”

所謂“鏡子療法”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現實”裝置,且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只是在一個紙箱的中間插入一面鏡子。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錢德蘭在箱子的前壁開了兩個洞,好讓病人把雙臂(好比與斷臂)伸進去。

這樣病人就能從好臂的一側,看到鏡子裡自己“幻肢的出現”。

當移動健全的肢體時,鏡子中的幻肢也會隨之移動,患者能夠主觀地感受到自己又能控制幻肢了。

隨著握緊、放鬆、握緊、放鬆的活動完好的肢體,原來僵硬在一處疼痛難忍的幻肢,也慢慢地放鬆下來。

多數患者在幾個療程下去後,疼痛感就連同幻肢一起消失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用鏡子這種如此拙略的“演技”,真的能騙過大腦嗎?

很多病人一開始都懷疑這個簡陋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們的第一感覺幾乎是失望的,因為實在是太假了。

但就是那麼一瞬間,“鏡子裡的手彷彿突然就活了過來”

患者也不是傻子,他們明白這不過是鏡像作用,但他們的大腦確實是被“騙”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湯姆臉部對應的幻肢地圖

原來,在突然喪失肢體的情況下,肢體的代表區便失去了一直源源不斷的神經信息輸入。

這時候,臉部感受神經就會入侵到空無所用的手部代表區,並驅使那裡的細胞活動起來。

所以,當觸摸湯姆的臉頰時,他還感受到了自己早已消失的手。

換句話說,也就是身體映射圖會在人體突然缺失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程度重新繪製。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但在這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混亂、痛苦的信息。

拉馬錢德蘭認為,截肢者之所以會出現幻肢痛,是因為腦部對截肢作出了錯誤的調節反應。

他發現,不少出現幻肢麻痺的病人,手臂原來就曾被麻痺過,如被打過石膏等。

所以痛了幾個月後,為了幫病人趕走痛苦,外科醫生才給他做了截肢手術。

但手術後,這條打著石膏的“疼痛的幻肢”卻仍然存在,錢德蘭也稱之為“習得性疼痛”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混亂的信息?

錢德蘭知道,當不同的感覺有衝突時,視覺往往佔有主導的地位。

所以他就“視覺”想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幻治幻”的“鏡子療法”

所謂“鏡子療法”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現實”裝置,且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只是在一個紙箱的中間插入一面鏡子。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錢德蘭在箱子的前壁開了兩個洞,好讓病人把雙臂(好比與斷臂)伸進去。

這樣病人就能從好臂的一側,看到鏡子裡自己“幻肢的出現”。

當移動健全的肢體時,鏡子中的幻肢也會隨之移動,患者能夠主觀地感受到自己又能控制幻肢了。

隨著握緊、放鬆、握緊、放鬆的活動完好的肢體,原來僵硬在一處疼痛難忍的幻肢,也慢慢地放鬆下來。

多數患者在幾個療程下去後,疼痛感就連同幻肢一起消失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用鏡子這種如此拙略的“演技”,真的能騙過大腦嗎?

很多病人一開始都懷疑這個簡陋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們的第一感覺幾乎是失望的,因為實在是太假了。

但就是那麼一瞬間,“鏡子裡的手彷彿突然就活了過來”

患者也不是傻子,他們明白這不過是鏡像作用,但他們的大腦確實是被“騙”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升級的VR版“鏡子療法”

儘管對幻肢痛的神經機制在科學界還未達成普遍的共識,但大部分做過鏡子實驗的患者,其症狀都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這個神奇的療法以肉眼可見的療效,給患者帶來了無限福音。

只用一面鏡子,就能讓無數歇斯底里的病人,從幻肢痛中得到解脫。

除此之外,這種鏡子療法還可以推廣到中風患者、原因不明的疼痛患者身上,並且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療效。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湯姆臉部對應的幻肢地圖

原來,在突然喪失肢體的情況下,肢體的代表區便失去了一直源源不斷的神經信息輸入。

這時候,臉部感受神經就會入侵到空無所用的手部代表區,並驅使那裡的細胞活動起來。

所以,當觸摸湯姆的臉頰時,他還感受到了自己早已消失的手。

換句話說,也就是身體映射圖會在人體突然缺失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程度重新繪製。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但在這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混亂、痛苦的信息。

拉馬錢德蘭認為,截肢者之所以會出現幻肢痛,是因為腦部對截肢作出了錯誤的調節反應。

他發現,不少出現幻肢麻痺的病人,手臂原來就曾被麻痺過,如被打過石膏等。

所以痛了幾個月後,為了幫病人趕走痛苦,外科醫生才給他做了截肢手術。

但手術後,這條打著石膏的“疼痛的幻肢”卻仍然存在,錢德蘭也稱之為“習得性疼痛”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混亂的信息?

錢德蘭知道,當不同的感覺有衝突時,視覺往往佔有主導的地位。

所以他就“視覺”想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幻治幻”的“鏡子療法”

所謂“鏡子療法”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現實”裝置,且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只是在一個紙箱的中間插入一面鏡子。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錢德蘭在箱子的前壁開了兩個洞,好讓病人把雙臂(好比與斷臂)伸進去。

這樣病人就能從好臂的一側,看到鏡子裡自己“幻肢的出現”。

當移動健全的肢體時,鏡子中的幻肢也會隨之移動,患者能夠主觀地感受到自己又能控制幻肢了。

隨著握緊、放鬆、握緊、放鬆的活動完好的肢體,原來僵硬在一處疼痛難忍的幻肢,也慢慢地放鬆下來。

多數患者在幾個療程下去後,疼痛感就連同幻肢一起消失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用鏡子這種如此拙略的“演技”,真的能騙過大腦嗎?

很多病人一開始都懷疑這個簡陋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們的第一感覺幾乎是失望的,因為實在是太假了。

但就是那麼一瞬間,“鏡子裡的手彷彿突然就活了過來”

患者也不是傻子,他們明白這不過是鏡像作用,但他們的大腦確實是被“騙”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升級的VR版“鏡子療法”

儘管對幻肢痛的神經機制在科學界還未達成普遍的共識,但大部分做過鏡子實驗的患者,其症狀都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這個神奇的療法以肉眼可見的療效,給患者帶來了無限福音。

只用一面鏡子,就能讓無數歇斯底里的病人,從幻肢痛中得到解脫。

除此之外,這種鏡子療法還可以推廣到中風患者、原因不明的疼痛患者身上,並且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療效。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更有意思的是,在瞭解幻肢綜合症的同時,拉馬錢德蘭順帶解決了另外一個獵奇的問題——戀足

當時他遇到了兩名截肢患者,他們都失去了一條腿。

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兩人的生殖器都變得異常敏感起來。

其中一名患者還表示,他的高潮還會從生殖器一直延伸到他被截掉的腿上,感覺非常奇妙。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湯姆臉部對應的幻肢地圖

原來,在突然喪失肢體的情況下,肢體的代表區便失去了一直源源不斷的神經信息輸入。

這時候,臉部感受神經就會入侵到空無所用的手部代表區,並驅使那裡的細胞活動起來。

所以,當觸摸湯姆的臉頰時,他還感受到了自己早已消失的手。

換句話說,也就是身體映射圖會在人體突然缺失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程度重新繪製。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但在這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混亂、痛苦的信息。

拉馬錢德蘭認為,截肢者之所以會出現幻肢痛,是因為腦部對截肢作出了錯誤的調節反應。

他發現,不少出現幻肢麻痺的病人,手臂原來就曾被麻痺過,如被打過石膏等。

所以痛了幾個月後,為了幫病人趕走痛苦,外科醫生才給他做了截肢手術。

但手術後,這條打著石膏的“疼痛的幻肢”卻仍然存在,錢德蘭也稱之為“習得性疼痛”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混亂的信息?

錢德蘭知道,當不同的感覺有衝突時,視覺往往佔有主導的地位。

所以他就“視覺”想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幻治幻”的“鏡子療法”

所謂“鏡子療法”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現實”裝置,且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只是在一個紙箱的中間插入一面鏡子。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錢德蘭在箱子的前壁開了兩個洞,好讓病人把雙臂(好比與斷臂)伸進去。

這樣病人就能從好臂的一側,看到鏡子裡自己“幻肢的出現”。

當移動健全的肢體時,鏡子中的幻肢也會隨之移動,患者能夠主觀地感受到自己又能控制幻肢了。

隨著握緊、放鬆、握緊、放鬆的活動完好的肢體,原來僵硬在一處疼痛難忍的幻肢,也慢慢地放鬆下來。

多數患者在幾個療程下去後,疼痛感就連同幻肢一起消失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用鏡子這種如此拙略的“演技”,真的能騙過大腦嗎?

很多病人一開始都懷疑這個簡陋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們的第一感覺幾乎是失望的,因為實在是太假了。

但就是那麼一瞬間,“鏡子裡的手彷彿突然就活了過來”

患者也不是傻子,他們明白這不過是鏡像作用,但他們的大腦確實是被“騙”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升級的VR版“鏡子療法”

儘管對幻肢痛的神經機制在科學界還未達成普遍的共識,但大部分做過鏡子實驗的患者,其症狀都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這個神奇的療法以肉眼可見的療效,給患者帶來了無限福音。

只用一面鏡子,就能讓無數歇斯底里的病人,從幻肢痛中得到解脫。

除此之外,這種鏡子療法還可以推廣到中風患者、原因不明的疼痛患者身上,並且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療效。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更有意思的是,在瞭解幻肢綜合症的同時,拉馬錢德蘭順帶解決了另外一個獵奇的問題——戀足

當時他遇到了兩名截肢患者,他們都失去了一條腿。

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兩人的生殖器都變得異常敏感起來。

其中一名患者還表示,他的高潮還會從生殖器一直延伸到他被截掉的腿上,感覺非常奇妙。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那張彭菲爾德的“感官侏儒圖”“生殖器區”與“腳區”是最靠近的。

這兩名患者,或許就是在腿部截肢手術後,形成了某種奇怪的“快感連接”。

就像當初錢德蘭的實驗對象一樣,他的手臂已被截肢,但是觸摸他的臉,還會感覺到手指受到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湯姆臉部對應的幻肢地圖

原來,在突然喪失肢體的情況下,肢體的代表區便失去了一直源源不斷的神經信息輸入。

這時候,臉部感受神經就會入侵到空無所用的手部代表區,並驅使那裡的細胞活動起來。

所以,當觸摸湯姆的臉頰時,他還感受到了自己早已消失的手。

換句話說,也就是身體映射圖會在人體突然缺失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程度重新繪製。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但在這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混亂、痛苦的信息。

拉馬錢德蘭認為,截肢者之所以會出現幻肢痛,是因為腦部對截肢作出了錯誤的調節反應。

他發現,不少出現幻肢麻痺的病人,手臂原來就曾被麻痺過,如被打過石膏等。

所以痛了幾個月後,為了幫病人趕走痛苦,外科醫生才給他做了截肢手術。

但手術後,這條打著石膏的“疼痛的幻肢”卻仍然存在,錢德蘭也稱之為“習得性疼痛”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混亂的信息?

錢德蘭知道,當不同的感覺有衝突時,視覺往往佔有主導的地位。

所以他就“視覺”想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幻治幻”的“鏡子療法”

所謂“鏡子療法”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現實”裝置,且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只是在一個紙箱的中間插入一面鏡子。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錢德蘭在箱子的前壁開了兩個洞,好讓病人把雙臂(好比與斷臂)伸進去。

這樣病人就能從好臂的一側,看到鏡子裡自己“幻肢的出現”。

當移動健全的肢體時,鏡子中的幻肢也會隨之移動,患者能夠主觀地感受到自己又能控制幻肢了。

隨著握緊、放鬆、握緊、放鬆的活動完好的肢體,原來僵硬在一處疼痛難忍的幻肢,也慢慢地放鬆下來。

多數患者在幾個療程下去後,疼痛感就連同幻肢一起消失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用鏡子這種如此拙略的“演技”,真的能騙過大腦嗎?

很多病人一開始都懷疑這個簡陋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們的第一感覺幾乎是失望的,因為實在是太假了。

但就是那麼一瞬間,“鏡子裡的手彷彿突然就活了過來”

患者也不是傻子,他們明白這不過是鏡像作用,但他們的大腦確實是被“騙”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升級的VR版“鏡子療法”

儘管對幻肢痛的神經機制在科學界還未達成普遍的共識,但大部分做過鏡子實驗的患者,其症狀都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這個神奇的療法以肉眼可見的療效,給患者帶來了無限福音。

只用一面鏡子,就能讓無數歇斯底里的病人,從幻肢痛中得到解脫。

除此之外,這種鏡子療法還可以推廣到中風患者、原因不明的疼痛患者身上,並且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療效。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更有意思的是,在瞭解幻肢綜合症的同時,拉馬錢德蘭順帶解決了另外一個獵奇的問題——戀足

當時他遇到了兩名截肢患者,他們都失去了一條腿。

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兩人的生殖器都變得異常敏感起來。

其中一名患者還表示,他的高潮還會從生殖器一直延伸到他被截掉的腿上,感覺非常奇妙。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那張彭菲爾德的“感官侏儒圖”“生殖器區”與“腳區”是最靠近的。

這兩名患者,或許就是在腿部截肢手術後,形成了某種奇怪的“快感連接”。

就像當初錢德蘭的實驗對象一樣,他的手臂已被截肢,但是觸摸他的臉,還會感覺到手指受到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對戀足癖來說無疑是一張黃色的圖

這也比較科學的解釋了,為什麼戀物癖中,有將近一半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到腳上。

而在其他的與身體有關的戀物癖中,則有三分之二的人喜好與鞋子、襪子等有關聯。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失去四肢,已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

然而做完截至手術後,這些殘障者還存在著另一種旁人更無法理解的體驗——幻肢

就算知道自己的肢體已經消失,但他們還是能明顯地感覺到四肢仍然依附在主軀幹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除了能感到疼痛,就連幻肢在流汗、顫抖、發熱、移動和麻痺這些感覺都來得如此真實。

有時患者在洗完澡過後,甚至都能感覺到水滴附幻肢皮膚上,但就是怎麼都無法擦乾。

這就是臨床上,幻肢(Phantom limb)的定義。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幻肢的存在還不是罕見的個例,而是幾乎所有截肢患者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幻肢感。

除此之外,這種幻覺還不只是發生在四肢上。

例如做完乳房切除手術的女性就約有一半人體驗過幻覺乳房,尤其乳頭的感覺尤為真實。

而被迫摘除了子宮的患者,有的還會存在幻覺子宮,她們每個月還能非常規律的感受到月經的來潮。

所以不僅是四肢,這種幻覺幾乎可以發生於身體的所有部位。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後肢殘缺的貓咪在用“幻肢”給自己撓耳朵

你可能會覺得,這種幻覺的存在不是挺好的嗎,彷彿肢體失而復得一樣。

但事實上,幻肢的存在,可比完全失去肢體更讓人感到煎熬。

據統計,有超過70%的患者在截肢後,有主訴的幻肢疼痛現象

這些疼痛,有的像被針扎、有的像觸電、有的像被重物壓、有的則永遠僵在一處產生血液不循環般的麻痺感...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幻肢痛的幾種類型

反正就是千奇百怪,各有各的痛法。

但無論哪一種疼痛的方式,對患者來說都是一種負擔,並嚴重地影響著日常生活。

有的人被幻肢折磨的寢食難安,為此陷入抑鬱選擇自殺的還不在少數。

而且這種截肢後的併發症,依然是世界上的頑症,許多醫生都拿它沒有辦法。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物理治療,效果都不顯著。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米切爾醫生

“幻肢”(phantom limb)這一名詞最早的使用,是來自一名美國外科醫生米切爾(Mitchell)。

那時美國內戰後,由於醫療落後,有超過3萬名士兵被迫做了截肢手術。

而米切爾當時就觀察到這些士兵的身上,廣泛出現了幻肢現象,並表現出“歇斯底里的痛苦”。

於是他便在當時的流行雜誌《Lippincott’s Journal》上,發表了歷史上第一篇描述幻肢的文章。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美國內戰後被截肢的士兵

而在此之前,民間關於幻肢的傳說更是不勝枚舉。

但因無法用科學解釋,很多人也把幻肢的存在認為是“靈魂存在的直接證明”

直到上世紀末,一位美國印度裔神經學家拉瑪錢德蘭(Ramachandran)的出現,幻肢之謎才慢慢地被解開。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瑪錢德蘭

當第一次知道幻肢時,年輕的錢德蘭就對這神奇的存在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他第一時間就想起了上個世紀40~50年代,神經學鼻祖彭菲爾德做的一個實驗。

那時彭菲爾德需要打開病人的顱骨以尋找癲癇的病灶,並予以切除。

當用電極去探測病人大腦各個部位時,他竟發現刺激沿中央溝後側的一長條腦區,竟能引起病人感受到身體不同部位的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圖:感官侏儒圖(sensory homunculus),我們的手指、面部、手掌、嘴脣、舌頭和生殖qi被畫成超大號,是因為這些部位異常的敏感

於是,他便不斷刺激志願者大腦,並記錄下感受到刺激的身體部位。

從而繪出了一份觸覺與肢體運動的大腦神經地圖,也叫“感官侏儒圖”

也就是說,所有身體表面的部位都在大腦的中央溝後緣有一個代表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彭菲爾德的小侏儒

在彭菲爾德之後,便有大量神經學家開始用動物做實驗,想要探明這神奇的神經地圖。

當時一位叫龐斯的科學家,就切斷了一隻獼猴的手臂的所有感覺神經。

在這之後他等待了11年,就是為了觀察此時獼猴大腦皮層有什麼改變。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龐斯當時的合理推測是,當刺激這條手臂時,獼猴大腦中的代表區應該是沒反應的,畢竟它的手臂神經已經被切斷。

事實證明也確實如此,但神奇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雖然刺激手臂時猴子的腦部代表區沒有反應,但當研究員觸摸猴子的臉龐時,那條早已失去感覺的手臂對應的腦部代表區,竟有了激烈的反應。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個實驗意味著,獼猴來自臉部的觸覺信息竟“入侵”到了旁邊的“手區”(感官侏儒圖,“臉區”在“手區”旁邊)。

看了龐斯就此實驗寫下的論文,錢德蘭心裡說不出的驚喜,“或許這可以用來解釋幻肢現象。”

那麼問題就來了,獼猴是不會說話的,怎麼證明當被觸摸臉部時,它的手部有感覺呢?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於是,拉馬錢德蘭便決定來一次“人體實驗”

當然,他不必像龐斯那樣故意切斷受試者的手臂神經,再等個11年。

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失去胳膊多年的截肢病人,這其中一位叫湯姆·索任遜的患者便是錢德蘭的實驗對象。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拉馬錢德蘭的實驗對象湯姆·索任遜

實驗進行時,錢德蘭會用眼罩把實驗者的雙眼蒙上,並用棉籤觸碰他身體的各個部位。

當棉籤頭掃過志願者臉頰時,他除了能感受到面部的感覺外,那早已不存在的手指竟也感受到了觸覺。

就這樣經過多次重複後,錢德蘭還真的在志願者湯姆的臉部找到了其相對應的幻肢地圖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湯姆臉部對應的幻肢地圖

原來,在突然喪失肢體的情況下,肢體的代表區便失去了一直源源不斷的神經信息輸入。

這時候,臉部感受神經就會入侵到空無所用的手部代表區,並驅使那裡的細胞活動起來。

所以,當觸摸湯姆的臉頰時,他還感受到了自己早已消失的手。

換句話說,也就是身體映射圖會在人體突然缺失的情況下,進行不同程度重新繪製。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但在這過程中,難免產生一些混亂、痛苦的信息。

拉馬錢德蘭認為,截肢者之所以會出現幻肢痛,是因為腦部對截肢作出了錯誤的調節反應。

他發現,不少出現幻肢麻痺的病人,手臂原來就曾被麻痺過,如被打過石膏等。

所以痛了幾個月後,為了幫病人趕走痛苦,外科醫生才給他做了截肢手術。

但手術後,這條打著石膏的“疼痛的幻肢”卻仍然存在,錢德蘭也稱之為“習得性疼痛”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該如何處理這些混亂的信息?

錢德蘭知道,當不同的感覺有衝突時,視覺往往佔有主導的地位。

所以他就“視覺”想到了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幻治幻”的“鏡子療法”

所謂“鏡子療法”其實就是一個“虛擬現實”裝置,且簡單到讓人難以置信——只是在一個紙箱的中間插入一面鏡子。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錢德蘭在箱子的前壁開了兩個洞,好讓病人把雙臂(好比與斷臂)伸進去。

這樣病人就能從好臂的一側,看到鏡子裡自己“幻肢的出現”。

當移動健全的肢體時,鏡子中的幻肢也會隨之移動,患者能夠主觀地感受到自己又能控制幻肢了。

隨著握緊、放鬆、握緊、放鬆的活動完好的肢體,原來僵硬在一處疼痛難忍的幻肢,也慢慢地放鬆下來。

多數患者在幾個療程下去後,疼痛感就連同幻肢一起消失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那麼用鏡子這種如此拙略的“演技”,真的能騙過大腦嗎?

很多病人一開始都懷疑這個簡陋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他們的第一感覺幾乎是失望的,因為實在是太假了。

但就是那麼一瞬間,“鏡子裡的手彷彿突然就活了過來”

患者也不是傻子,他們明白這不過是鏡像作用,但他們的大腦確實是被“騙”了。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升級的VR版“鏡子療法”

儘管對幻肢痛的神經機制在科學界還未達成普遍的共識,但大部分做過鏡子實驗的患者,其症狀都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改善。

這個神奇的療法以肉眼可見的療效,給患者帶來了無限福音。

只用一面鏡子,就能讓無數歇斯底里的病人,從幻肢痛中得到解脫。

除此之外,這種鏡子療法還可以推廣到中風患者、原因不明的疼痛患者身上,並且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療效。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更有意思的是,在瞭解幻肢綜合症的同時,拉馬錢德蘭順帶解決了另外一個獵奇的問題——戀足

當時他遇到了兩名截肢患者,他們都失去了一條腿。

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他們兩人的生殖器都變得異常敏感起來。

其中一名患者還表示,他的高潮還會從生殖器一直延伸到他被截掉的腿上,感覺非常奇妙。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那張彭菲爾德的“感官侏儒圖”“生殖器區”與“腳區”是最靠近的。

這兩名患者,或許就是在腿部截肢手術後,形成了某種奇怪的“快感連接”。

就像當初錢德蘭的實驗對象一樣,他的手臂已被截肢,但是觸摸他的臉,還會感覺到手指受到刺激。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這對戀足癖來說無疑是一張黃色的圖

這也比較科學的解釋了,為什麼戀物癖中,有將近一半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到腳上。

而在其他的與身體有關的戀物癖中,則有三分之二的人喜好與鞋子、襪子等有關聯。

只要騙過了大腦,一面鏡子就能讓患者“找回”截斷的四肢

《Phantoms In The Brain》

拉馬錢德蘭在《大腦中的幻覺》中就寫道:“也許在很多所謂正常人中,有些人也有一點兒跨連接,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們特別喜歡吸吮腳趾了。”

關於人類的大腦,還有許多更神奇的地方等待著科學家去挖掘。

或許以後不單是幻肢與戀足得以解釋,所有一切“不正常”都變得再正常不過,並且有計可施。

相關推薦

推薦中...